時代性帶給網絡類型小說的新質與新變 ——評蔣離子的《糖婚:人間慢步》
《糖婚:人間慢步》,蔣離子著,重慶出版社,2022年12月
作為一部現實題材的網絡類型小說,蔣離子的《糖婚:人間慢步》立足南方的冇城和服裝行業,講述了同一所院校服裝專業的3位畢業生到冇城創業,其中兩個核心人物于新和安燦從合伙從事服裝代加工到后來成立“新燦集團”的故事。小說從2007年一直寫到2019年底,這13年恰恰是中國服裝行業急遽轉型的時期。從代加工到做品牌,從門店到電商,小說中的行業變遷并不是虛構的,而是緊緊圍繞著中國服裝制造業的轉型發展。這也是這部小說的敘事主線,通過設計人物之間的一系列矛盾沖突,作者塑造了人物性格,同時也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
《糖婚:人間慢步》首先是一部行業題材網文,嚴格來說講的是產業故事,同時也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創業史。但它又是網絡類型小說,創業背景決定了這部作品的基本設定一定要有獨特的賣點,有不為人知的秘密,還有適合特殊人群的密碼。
創業題材的故事在各個時代都有代表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上世紀50年代柳青寫的《創業史》,它書寫以梁生寶為代表的新一代農民,在中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進程中的歷史風貌和思想情感轉變。其次是改革開放初期的改革文學,比如《新星》《大廠》《喬廠長上任記》等,都可以看作社會轉型中的典型作品,深刻地烙著時代的印跡。在此意義上,作為“改革文學”類型化的典范,阿耐的《大江東去》(三部曲)、許冬林的《大江大?!纺撤N程度上拓展了“改革文學”的內涵?!短腔椋喝碎g慢步》作為創業題材小說,蘊含的“變”給這部作品帶來了別樣的“新”,突破了網絡現實題材小說創作的限度。作品大膽放棄傳統現實題材的“典型性”。書中的幾組人物都有自己的獨立故事,這種分散性的個人小故事串成一個大故事,就像一個組裝車間,每個獨立的故事是零部件,最后集中到核心故事上。書中主要人物于新、安燦、林一曼也相對獨立,但大故事其實是從于新自殺開始的,于新的形象靠著安燦、林一曼及他的司機老劉描述出來。這樣的設定打破了傳統嚴肅小說要求的故事完整性和封閉性,“變”的背后實質是一種敘事結構的創新。
人物關系上的彌散性與網絡性相融合,重新生成了新的人物關系。比如安燦退出自己一手創辦的新燦集團之后,卻依然與林一曼、何夕保持密切聯絡,甚至還與辭職到國外的前助理裴娜聯合挖出帶頭罷工的幕后黑手、不擇手段設局讓沈如芳入獄的財務總監江振海。除此之外,小說還在安燦與丈夫劉瑞的情感線上不停擺動,故事開頭就萌發的離婚意向,直到終局才完成徹底的反轉。
作為主要人物的林一曼同樣也是如此,丈夫于新死于一場大火后,她一直試圖尋找真相。公司元老陳啟明伙同其他董事乘機推出林一曼擔當新的董事長,作為全職太太的她起初并不勝任管理工作,不時受到安燦的奚落。恰在此時,新燦公司不斷曝出危機,逼迫董事長安燦全身退出。這樣一來,林一曼被直接推上了前臺。她的個性和行事風格與安燦相反,以慢和穩著稱,這與新燦公司的減速發展形成了一定匹配,也漸漸得到公司中高層的認可。在此過程中,林一曼這個人物完成了成長,即由全職太太的被動人生走向了積極主動的人生,并在市場的淬煉中獲得自信,展現出個人價值。
而作為“鐵三角”之一的于新,在司機老劉的口述中得以“復活”:一是于新的重度抑郁癥得到驗證,衛開在于新死后向警方透露了于新3年前患有憂郁癥;二是于新給老張的100萬元款項背后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一個叫萬紅的大學生曾走進于新的生活,在相互的郵件交往中,萬紅墮入情網不可自拔,割腕自殺未遂成了植物人;三是于新帶著自責請司機老劉間接處理后事,而林一曼對此全然不知,也因為是事后才知,以及之前的情感猜疑,引發林一曼對合伙創始人安燦的莫名憤怒。故事中的于新僅作為一個陪襯角色,在林一曼與安燦之間釋放出外在能量。這也是網絡類型小說擅長的技法。甚至連陳啟明與薛燕、何夕與王超、楊奇與陸玲玲這三組人物之間離奇交織的故事,也都為整部作品增添了時代鮮活感。一群老中青人物在創業版圖上各自描繪著不同的圖案,有的濃郁、有的散淡,甚至還有剪影,呈現出五彩斑斕的光彩。
(作者系廣州大學中國文藝國際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