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章太炎“大獨”人格再認識
    來源:中華讀書報 | 馬愛菊  2024年04月28日10:15

    1935年,國學大師章太炎臨終前一年立下《遺囑》:“凡人總以立身為貴,學問尚是其次,不得因富貴而驕矜,因貧困而屈節。其或出洋游學,俱有資本者皆可為之,何足驕異,若因此養成傲誕,非吾子也。”章太炎勸勉子女以德為貴,不以富貴、權勢、名聲驕人,展現了中國知識分子的內省精神與謙遜品格。不論是教育子女,還是勸誡自己,他都主張以德立身,行為世范,是當之無愧的民國“大先生”。

    章太炎的教育理念和人生追求,與其主張的“大獨”理想人格緊密相關。對其“大獨”人格學說的最好詮釋,是他自身求真、求實、求獨立的生命實踐,表現為三個方面:其一,以德立身,做人要“依自不依他”;其二,治學要“自立”,不盲從、不附和;其三,追求家國獨立自強,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章太炎的“大獨”人格思想蘊含著自尊、自強、自立精神,對當今社會塑造具有健康人格與引領價值的時代新人,提供了理論和實踐的參考意義。

    做人要“依自不依他”

    “依自不依他”象征著一種獨立的人格精神。章太炎在《答鐵錚》一文中詳細論述了什么是“依自不依他”:“蓋以支那德教,雖各殊途,而根原所在,悉歸于一,曰‘依自不依他’耳。上自孔子,至于孟、荀,性善、性惡,互相閱訟。訖宋世,則有程、朱;與程、朱立異者,復有陸、王;與陸、王立異者,復有顏、李。雖虛實不同,拘通異狀,而自貴其心,不以鬼神為奧主,一也。”

    章太炎對中國傳統儒家思想有著深刻認知,他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主張道德修養根源在于“自貴其心”。“依自”,指道德實踐取決于自身而非外在對象;“不依他”,指排除一切外在對象或力量,如上帝、天神、鬼神、偶像等。章太炎特別重視并推崇儒家學說的主體意識,認為這是一種象征著人格獨立、自由的精神力量,是中國傳統人文精神的核心所在,推動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方向與進程。

    章太炎常以“儒俠”贊譽子路和王陽明,認為二者是儒家“依自不依他”人格精神的經典代表。子路“惡文過”“戒轉念”,王陽明重“良知”,重視本心明覺,截斷過惡意識,展現了儒家自立立人、勇于為善的精神品格。“依自不依他”帶來的結果是個體通過心靈活動建立起價值評判標準,因而可以通過心靈的相互感通建立起人類價值的“最大公約數”。這就使人擺脫了外在束縛,而以自我抉擇為道德實踐依據。

    章太炎波瀾壯闊的一生,可以說是其“依自不依他”人格思想的最佳詮釋。章太炎早年在東京流亡時,成立國學講習會,為廣大學子講解文史學、制度學、宋明理學等中國傳統文化。為了節省時間多講學,章太炎甚至長期以麥餅充饑:“寓廬至數月不舉火,日以百錢市麥餅以自度,衣被三年不浣。困厄如此,而德操彌厲。其授人國學也,以謂國不幸衰亡,學術不絕,民猶有所觀感,庶幾收碩果之效,有復陽之望,故勤勤懇懇,不憚其勞,弟子至數百人。”(黃侃語)這是一種獻身學術的崇高精神,更是追求人格獨立、文化自覺的自立自強精神。章太炎曾勸勉后學知恥、重厚、耿介、必信,以范仲淹和顧炎武為立身行事的楷模。章太炎的“大獨”精神詮釋了一代學人追求人格獨立、學術自由的高尚品格。

    治學要“自立”

    除追求人格獨立與精神平等外,章太炎“依自不依他”思想還表現在治學上求真務實,不盲從、不附和。

    學術是天下之公器,承擔著人文化成的社會功用。這意味著學術上的對與錯、是與非不僅僅停留在抽象的理論世界之中,更會對現實世界產生廣泛影響。追求學術獨立,保持求真精神,這是章太炎學思生涯的完整寫照,也是章太炎對子女和學生諄諄教誨的一貫宗旨。在政治格局風云飄蕩的清末民初,各種學術思想分層迭出,沒有開闊的視野與良好的判斷力,必將陷入各種學說思潮的迷霧之中,無法解決心歸何處這一時代大問題。章太炎在治學上倡導獨立思考,是其倡導人格獨立的自然結果。

    章太炎常以先秦諸子作為治學典范勸勉學生,他認為先秦諸子創造了彪炳史冊的文化碩果,這一切都與他們追求獨立思想有關:“周秦諸子,推跡古初,承受師法,各為獨立,無援引攀附之事,雖同在一家者,猶且矜己自貴,不相通融。”雖然先秦時代師法森嚴,“言必稱師”“學不躐等”等現象充分展現了當時學術創新的嚴峻與困難,但先秦諸子新銳之聲層出不窮,可以說在百家爭鳴的時代思潮背后是個體在不斷突圍,追求思想自由、人格獨立的結果。

    由此,章太炎反對以博聞強記式的治學方式。這種方式追求知識的數量而非質量,認為擁有的知識越多,個人成就越高,這是一種將治學理解為賣弄學問的錯誤典型。章太炎反復告誡這種治學方式的危險:“為學者,非徒博識成法,挾前人所故有也。亡自得者,足以為師保,不與之顯學之名。”這一說法深刻地揭示了治學獨立的重要性,沒有知識和理論的自主創新,最終只能淪為師門的點綴,也就不能創造更高的成就,更遑論獲得社會的肯定。

    章太炎對待學問求真、求實、求思想獨立,教導學生以自立為貴,這種鮮明的獨立意識與創新精神,在21世紀的今天,仍具有振聾發聵的警示作用。無論是治學、治家還是治國,沒有獨立的人格意識與鮮明的創新精神,人類知識不會有效增長、家庭不會有力發展、國家不會有力前進。章太炎在治學上追求“依自不依他”,展現了作為開啟現當代學術體系發展與建設的大思想家的風骨與智慧。

    追求家國獨立自強

    章太炎不僅追求自我人格獨立,同時教導他人自立自強,更為家國獨立自強奮斗不已,他的“依自不依他”人格思想貫穿了個體和家國,是傳統儒家修齊治平理念的現代延續與發展。章太炎一生都在為救國圖強的社會理想奔波,他看到了舊體制、舊官僚的腐敗,也看到了新政府的軟弱無能,“依自不依他”人格思想承載著他追求民族和國家獨立自強的理想。

    在章太炎看來,民族和國家的獨立為個體生存和發展提供了保障,這就意味著個體追求自我人格獨立和家國獨立自強是一體的。從章太炎提倡《后漢書·獨行傳》的論述中,可以看到這一觀念。章太炎推崇《后漢書·獨行傳》中的人物,認為這些人是“高節奇行之士”,是自立、自律的道德主體,更是值得稱贊與效仿的人生楷模。他們具有的獨立人格,必然會相互團結、共同爭取公平正義,“吾讀范氏書,至《獨行傳》,跡其行事,或出入黨錮。嗟乎,非獨,何以黨哉”。這也就意味著“大獨”人格必然會追求家國獨立自強,所以章太炎又說“大獨必群,群必以獨成”,他們骨子里追求天下國家的有序與安定。

    章太炎的這些說法并不是抽象的理論推演,他自身追求民族國家獨立自強的光輝事跡,更能彰顯“大獨”人格的“必群”和“博愛尚同”。1902年6月,震驚中外的《蘇報》案發生,清廷勢要鏟除章太炎、鄒容等報館眾人。為了躲避牢獄之災,眾人大多選擇逃亡以躲避拘捕,章太炎則截然不同,主動待捕,表現出流血醒世的毅然決心。從1903年到1906年,章太炎在獄中多次絕食,堪稱舍命遂志的真君子、殺身成仁的大丈夫!

    章太炎為中華民族獨立自強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原可以坐在書齋中成為一名彪炳史冊的大學問家,但他毅然而然選擇為國家事業奔走呼號,將自己的血淚灑在急待復興的華夏大地。章太炎的“大獨”人格思想經過其生命實踐的獨特詮釋,對社會發展產生了極大影響,可以說推動了現代中國的建立與發展,甚至在未來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產生深遠影響。

    章太炎“依自不依他”人格思想寄托了他對個體和家國自立自強的真誠期盼,同時也是晚清民國社會轉型的寫照,反映了近代中國思想文化的痛苦轉型。他在批判地繼承先秦倫理思想的過程中,肯定了先秦諸子對道德主體性的建設,同時注入時代精神,由追求個人的獨立延伸拓展到追求國家和民族的獨立。這一思想主張旨在喚醒國民的主體意識和意志自由,擺脫陳舊思想的枷鎖,促進社會的現代化轉向,有助于人的個性解放,具有強烈的啟蒙意義。

    (作者系浙江省社科院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自在在线|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浪潮|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 青青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网站| 国产成人麻豆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电影在线| 精品福利视频网站|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婷婷|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一坑|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高清m3u8在线播放|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 精品国产福利久久久|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日本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vr|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桃|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久|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麻豆|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郑州公司| 69SEX久久精品国产麻豆| 精品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 大伊香蕉精品视频在线导航| 国产精品一区不卡| 国产精品αv在线观看| 日韩蜜芽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