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寓言文學大會:兒童文創 內容為先
“在孩子心中成為經典,卻不知故事的創作者,這或許是對中國寓言文學的高度贊譽。”日前,在浙江溫州龍港市舉辦的中國寓言文學大會現場,中國寓言研究會會長孫建江如是說。
《小馬過河》寓言文學讀物。龍港市宣傳部 供圖
《愚公移山》《守株待兔》《精衛填海》……除了中國古代傳統寓言故事,還有不少近現代的寓言文學,均有上述現象。譬如,《小馬過河》的作者彭文席,大多孩童只知書名、不知人名,甚至只知故事、不知書名,這種“無名傳播”現象,其實從側面反映了,“兒童文創,內容為先”的價值取向。
“中國寓言文學經歷過一段磁帶傳播的時代,成為中國孩童的睡前故事之一。”孫建江表示,這與現在的有聲書讀物有異曲同工之妙。歷經了幾代人的奮斗,如今,中國寓言文學已經成為文學的細分領域,并且形成了“一館、一會、一榜、一刊”的發展格局。
近10年來,中國寓言文學大會均在溫州舉辦,也因此,在溫州地區建成了眾多寓言文學館,成為少年兒童的研學體驗地。從明代劉基(伯溫)著《郁離子》收錄近180篇寓言故事,到近現代金江、彭文席等寓言文學作家涌現,溫州一直走在前列。
大會現場。王曉莉 供圖
本次大會還發布了第五屆年度兒童文學新書榜,其中上榜作品共81種。新書榜參選作品為2023年度在中國公開出版的兒童文學和圖畫書,作品由54家出版單位精心篩選報送,共計235余種圖書,成為中國寓言文學的風向標。
不僅如此,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歷經40年發展,持續刊發《中國寓言研究》刊物,成為中國寓言文學的前沿陣地,并立足兒童文學領域,對整體原創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如今已經進入AI時代,在這種大環境下,整體閱讀環境會受到沖擊,而圖書出版則‘守土有責’。”青島出版社少兒期刊分社總編輯魏曉曦表示,不論是對讀者還是作者而言,與目前的AI故事、AI插圖不同,精品文學往往自帶思想性,而這也是出版社需要把關的。
此外,中國印刷城——龍港立足優勢謀發“第二春”,積極推進華旭原創兒童繪本全產業鏈項目。“目前,這是國內惟一集繪本研發、出版、印刷、發行、文創于一體的少兒讀物項目。”浙江華旭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介梁介紹稱,好文創與好產業強強聯合,將盤活文創產業生態,激活文化出海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