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扎根筆記|唐偉:赴高臺,取弱水一瓢飲
    來源:《作家通訊》2024年3期 | 唐偉  2024年04月25日12:27

    【欄目語】

    2024年,《作家通訊》全新改版,推出新欄目“扎根筆記”,邀請在基層一線工作、駐點、深入生活的作家、文學工作者分享他們對于廣袤大地和人民生活的觀察與體悟,展現新時代作家和文學工作者“向人民學習”的精神風貌。

    赴高臺,取弱水一瓢飲

    ■唐 偉

    弱水三千,初識高臺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此等忠誠與堅貞的愛情,在現實生活中,似乎越來越難尋覓。

    時間不語,弱水依舊。煙波浩渺,流淌千年……

    弱水,主要流經西北甘肅的高臺縣。《尚書·禹貢》有云:“導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導弱水的人,是傳說中的大禹。合黎是為山名,合黎山屬天山余脈的北山山系,縱貫河西,兀立千年。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夏,霍去病正是在合黎山一帶殲滅匈奴主力3萬余人,一舉擊潰了匈奴在河西的有生力量。

    合黎山下有鎮名合黎,合黎鎮現為高臺縣的九鎮之一。既有合黎山,又有合黎鎮,與之相應的弱水,應該不只是傳說。但我第一次見到弱水,彼時并不知道眼前的那條河,就是傳說中的弱水。

    2023年5月,作為中組部團中央第23批博士服務團赴甘肅掛職成員,我參加了甘肅省委組織部組織的省情考察,赴高臺參觀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接受紅色教育洗禮。

    在高臺,我第一次見到弱水。當然,也是頭一次聽說高臺。

    那天下午,我們參觀完紀念館和甘肅高臺干部學院,晚上住在了高臺黑河河畔的宇陽酒店。酒店正對著的是一個非常開闊的城市廣場,當地人叫水之印廣場。從酒店出來,向北穿過廣場,過一條馬路,就來到了黑河河邊,準確地說,叫黑河濕地公園。

    早在1992年,甘肅省自然保護區主管部門就批準設立了“高臺縣黑河流域自然保護區”;2011年,國務院正式批復建立“甘肅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5年,國際濕地公約組織將“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成為全球第2019塊國際重要濕地。高臺黑河濕地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河西走廊,天黑得晚,吃完晚飯7點多了,還跟中原下午的5點多一樣。我們幾個朋友沿著黑河濕地公園的休閑健身步道散步,河水平緩流淌,看起來不是很深。開放的濕地公園,芳草傍水競秀,桃樹柳樹林木蔥蘢,步道上遛彎的人三三兩兩,有的慢跑,有的一邊走一邊拿出手機拍照。遠處的河面上,不時有黑色的水鳥掠過;近處的淺灘,蘆葦蕩蓬密叢深,不知里頭藏著何方神仙。

    正想著,“神仙”就出現了。

    過步云橋,矗立河邊的是一座名為“九九歸一”的花崗巖主題雕塑,高達十余米。一只巨大的石龜,充當雕塑的基座,龜背上,氣定神閑的唐僧騎著白龍馬目視前方,豬八戒頂著大肚子憨態可掬,沙和尚則在八戒一旁持戟護佑,最上方是手握金箍棒的孫悟空,手遮前額探視遠望,整座雕塑定格的是唐僧師徒四人赴西天取經的生動畫面。我們猜測,雕塑取名“九九歸一”,或許與唐僧師徒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有關。后來聽當地人說起,高臺地名的由來,即與唐僧取經歸來路過通天河落水后在當地一處高高的臺子上晾曬經卷有關。

    在黑河岸邊的木棧橋上,駐足遠眺,黑河濕地綿延無盡,生機簇擁著綠意,欣欣向榮;河對岸的遠處,則是朦朧的茫茫戈壁,一望無際,不知延伸到哪里。荒蕪跟繁盛,天壤之別。我們幾個都不約而同地感嘆:沒想到在河西走廊的深處,還藏有這樣一塊綠洲秘境。

    處絲路又見高臺,遇黑河方知弱水。

    時隔半年,我第二次來高臺才知道,黑河原來就是聞名久矣的弱水!據《高臺縣志》記載,黑河古稱弱水、羌谷水、甘州河,發源于祁連山的北麓中段,源頭為八一冰川,由東向西注入內蒙古的居延海,是河西走廊最大的內陸河,也是國內第二大的內陸河。

    全球最大的黑鸛群,就棲息繁衍于黑河濕地。這也是我后來才了解到的事情。

    南中野景,山水龍城

    跟第一次來高臺不同的是,上次是一名參觀者,這次我成了新高臺人。2024年,受中國作協委派,作為中組部團中央第24批博士服務團成員,我這次是到高臺縣政府掛職鍛煉的。

    2024年1月22日,上午在蘭州參加完甘肅省委組織部召開的博士服務團第23批工作總結暨第24批行前動員會后,中午跟第23批的“掛友”吃完午飯,我隨張掖市委組織部的同志以及另一位掛職甘州區的同志,乘坐D2737次列車抵達張掖。那天5點多,動車準時停靠張掖西站,高臺縣委組織部和政府辦的兩名同志開車來接我。

    從張掖到高臺,沿河西走廊,走連霍高速,一路西行,約1個小時的車程。到高臺,已是下午6點多了。高臺縣委副書記趙多磊和縣委組織部部長王建軍同志,在高臺縣政府大樓的大廳門口熱情迎接我,我們一同上到6樓,他們先帶我去縣長那兒報到。跟縣長見面一聊才知道,給人第一印象是敦厚精干的縣長是甘肅白銀人,和我同歲。

    給我安排的辦公室在政府辦公樓的6樓,窗外就能看見白雪皚皚的祁連山。辦公室南北朝向,窗明幾凈,敞亮清爽,屋里擺放的是暗紅色系的書柜桌椅,洗臉架上放著一個藍色塑料水盆,辦公桌上電腦、擺臺等一應俱全,擺臺的插臺上一左一右懸掛著黨旗和國旗,沙發座靠背均套有白色網格鏤空的沙發罩,像極了電視劇《縣委大院》中的辦公室。

    站在窗前,望向遠處的祁連山,心里生騰出一種莫名的激動來。祁連山,讀書時在課本上就經常看到,后來了解一點歷史后,知道那可是一座有著英雄氣的中國名山。耳熟能詳的“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的名句,道出了祁連山戰略位置的重要性;而“北望湖沙青草盡,祁連山外斷鴻飛”則從一個側面描摹出祁連山生態的多樣性。在從張掖來高臺的路上,縣政府辦的同志跟我介紹說,高臺人管祁連山叫“父親山”,黑河叫“母親河”。山河父母,自然子民,想想,的確很貼切。

    跟我此前掛職“隴上江南”的隴南相比,地處河西走廊腹地的高臺,要冷很多。離開隴南的時候,隴南的朋友們就曾溫馨地提醒我,到那邊要注意保暖,穿厚點。

    好家伙,零下19度!

    看了手機上的天氣預報,我才知道,高臺的氣溫比隴南低10度左右。幸好,有高臺人好客的熱情和室內充足的地暖,才不至于被冷空氣的淫威嚇倒。

    到高臺之前,我也做了點功課,在網上查詢了一下高臺的相關資料。一些朋友知道我要來高臺掛職,他們問我,高臺在哪里?我跟他們開玩笑說,你們要知道高雄和臺北的話,就能記住高臺了。

    從名字上看,高臺像是“高雄+臺北”的簡稱。但實際上,以地域面積來衡量,“高雄+臺北<高臺”:高雄的面積約為2947平方千米,臺北是271.8平方千米,而高臺下轄9個鎮,全縣的土地總面積為4346.61平方千米,高雄加臺北的面積合起來約為高臺的74%,是我的家鄉湖南省東安縣面積的兩倍。而就人口數來說,高臺人口僅為臺北人口的6%,是東安人口的四分之一,是河西走廊典型的地廣人稀城市。

    臺灣是祖國的寶島,而稱高臺是祖國西北的寶地,我想只要是來過高臺或了解高臺的人,大概沒人會反對,至少,林則徐會贊同此說。

    從地理位置上看,高臺自古被稱為“河西鎖鑰”“五郡咽喉”,為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據傳,黑河下游的鎮夷峽,為大禹所開鑿,是古代連通匈奴龍城的必經之路,古稱“龍城古道”。

    現如今,連霍高速和312國道貫穿全境,高臺南站是蘭新高鐵線上的重要站點,高臺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西煤東運的戰略通道。從旅游交通的角度說,高臺往東,離張掖著名的七彩丹霞,僅半個多小時的車程;往西,坐高鐵到“天下第一關”的嘉峪關,就1小時左右;再遠一點,到敦煌,也不過3個多小時的動車車程。

    西部遙遠,坐飛機更方便,而高臺剛好位于張掖的甘州機場和嘉峪關國際機場中間,到這兩個機場均為1個多小時的車程,這兩個機場有到北上廣深等重要城市的多趟航班。朝發午至,早上喝一碗老北京豆汁配油條,還沒來得及忘卻北京味道,中午就可以就著最新鮮的手抓羊肉,小酌上幾杯好喝不上頭的祁連傳奇冰白,盡享西部精神的高臺味道。

    關于高臺的專門記述,晚近比較有名的,當屬林則徐《荷戈紀程》中的日記記載。

    1841年,林則徐被遣戍新疆伊犁,途中他每天撰寫日記,記錄每日的行程與見聞,在《林則徐日記·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初二》中,他寫道:“自入高臺境內,田土腴潤,澗泉流處皆有土木小橋,樹林蔥蔚,頗似南中野景。其地向產大米,兼多種秫,頃已刈獲,頗為豐稔。”一路走來,行經戈壁見慣了沙漠,高臺不期而遇的“樹林蔥蔚”,土木小橋儼然“南中野景”,這讓原本是南方人的林則徐頗感驚喜。

    林氏的寥寥數語,便勾畫出高臺不同于河西走廊其他地方的優勢所在。原來,對“田土腴潤”的高臺,林則徐只差說出“西北寶地”4個字來。

    林則徐可能無法想象,他當年由東向西需要數月的艱辛跋涉,現如今只需要短短幾個小時的車程。當然,他更不知道的是,100多年后,高臺比“土木小橋,樹林蔥蔚”更似“南中野景”甚或遠勝一籌的,是一年一度的水上大戲——大湖灣龍舟賽。

    同事告訴我,黑河河畔有一個大湖灣水庫,由黑河水導流而成。每年端午的高臺龍舟賽,就在3.5平方千米的大湖灣湖面上舉行,周邊幾個縣區的群眾都會過來圍觀。雖然還沒親眼看過龍舟賽的盛況,但想一想,在祁連山下,在河西走廊的戈壁沙漠深處,竟然還有偌大一方水域,千帆競發,龍舟競渡,那是何等的神奇與壯闊!

    城因水而存,水源山而生。山水出峽,龍城古道。

    沒有祁連山的冰雪融水,哪來的黑河弱水?沒有黑河弱水,哪來的高臺?沒有高臺,又何談百數年前的“南中野景”,及今天萬人圍觀的龍舟競渡?

    英雄氣概,紅色高臺

    作為新高臺人,高臺的山山水水、歷史人文,還有待我來此掛職后細細一探究竟。

    但被高臺感動,被高臺震撼,實則在第一次來高臺時,就已然有所領略。

    那天是2023年5月30日,我記得很清楚。當天上午,第23批博士服務團在張掖參觀完,下午驅車趕到了高臺縣城,到達的第一站是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

    下午的天氣有點陰沉,似有下雨跡象。連續多天的考察,大家一路奔波,也有點略顯疲憊。大巴車在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門口停穩,在甘肅省委組織部人才處同志的帶領下,我們博士服務團18名來甘肅掛職的成員,統一佩戴黨徽,著裝整齊,由西路軍紀念館的同志指引,分列4排在紅西路軍烈士紀念碑前站立。

    據一身戎裝的女講解員介紹,紀念碑建成于2009年4月3日,高29.37米。紀念碑由碑身、碑座、基座3部分組成。碑身正面最上方是花崗巖浮雕——中國共產黨黨徽,象征紅軍西路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紀念碑正面為西路軍第三十軍原政委、原國家主席李先念的題詞“紅軍西路軍烈士永遠活在我們心中”15個鎏金大字。

    集體三鞠躬禮畢,第23批博士服務團團長上前整理我們敬獻花籃的緞帶,這是心意,更表示著我們對英烈們由衷的敬意!

    隨后,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我們集體參觀西路軍紀念館。一段高臺感動之旅,一場靈魂洗禮由此開啟。

    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工農紅軍兩次組建紅軍西路軍。1936年秋,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結束后,根據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命令,紅四方面軍第三十軍向西渡過黃河。隨后,第九軍和紅四方面軍總部及第五軍也渡過黃河,準備執行寧夏戰役計劃,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稱過河部隊為“西路軍”,下轄五軍、九軍、三十軍3個軍。

    紀念館第一展陳館的主角,就是五軍軍長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楊克明和同他們生死與共的革命同志。

    講解員聲情并茂,看得出來,她不僅對家鄉高臺有著深厚的感情,對血戰高臺的紅色歷史更是了然于心。1937年1月9日,敵馬元海集騎、步、炮兵及民團2萬余人將西路軍分割包圍,并集中兵力進攻高臺城。第五軍在董振堂和楊克明的指揮下,戰斗人員全部投入戰斗,馬夫、伙夫以及機關干部女戰士等都上城御敵,他們用土磚、梭鏢、大冰坨等一次次擊退敵人的攻城。

    五軍將士奉令守城,面對規模數倍于我方的敵人,他們誓死堅守高臺城,人在城在,經9天8夜的激戰,全軍將士拼盡了最后一點力,流盡了最后一滴血。西路軍將士視死如歸的革命犧牲,感染著我們團里的每一個人。高臺之戰,是紅軍作戰史上最慘烈、最悲壯的戰斗之一,董振堂和楊克明在內的紅五軍3000余名將士,除個別被群眾掩護突圍外,絕大部分都壯烈犧牲。

    西路軍血戰高臺,黨和人民不會忘記!

    2019年8月20日,是西路軍紀念館建館被載入史冊的一天,也是全高臺人值得銘記的日子。那天,習近平總書記來高臺視察,親臨紀念館參觀,向革命先烈敬獻花籃。在紀念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西路軍不畏艱險、浴血奮戰的英雄主義氣概,為黨為人民英勇獻身的精神,同長征精神一脈相承,是中國共產黨人紅色基因和中華民族寶貴精神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講好黨的故事,講好紅軍的故事,講好西路軍的故事,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今天的西路軍紀念館,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國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也是國家4A級的旅游景區,每天來紀念館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

    講好紅軍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習近平總書記的教導與囑托激勵著每一個高臺人,激勵著博士服務團的每一名成員。這次來高臺掛職,我調研的第一站就選擇去西路軍紀念館。2024年1月24日,我第二次來到紀念館。寒風凜冽,翠柏無聲,在西路軍烈士公墓前,我獻上了一束鮮花,三鞠躬并繞墓地一周,表示對英烈們的崇高敬意。

    走出紀念館,我在想,為什么紅西路軍將士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為什么高臺人民如此俠肝義膽,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我突然想到一件事,這次來高臺,在水之印廣場,連續好幾天我都看到一個文化活動——樂善忠義班秦腔展演。據悉,高臺縣樂善村的忠義班,在西北地區唱演秦腔有超600年的歷史。

    樂善秦腔,忠義六百年。

    我似乎找到了答案。何謂忠義?對國家忠誠,對朋友信義,勇敢無畏,一往無前。聽政府辦的同事說起,就在去年,高臺縣南華鎮義和村的一位74歲高齡老人,勇救落水兒童的事跡在當地傳為佳話……

    理想高于天,熱血鑄祁連。有幸來充滿英雄氣概的高臺掛職,正是“取弱水一瓢飲”——飲的不僅是對婚姻家庭的忠貞不渝精神,飲的還是忠義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更是紅軍英烈對民族國家忠誠擔當的大無畏革命精神。

    對國家民族忠誠,對婚姻家庭忠貞,對朋友個人忠義,高臺的精神必將激勵我在此地實干擔當,砥礪前行,取得“真經”。

    91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 在线精品一卡乱码免费|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麻豆 |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人成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精品| 国产青草亚洲香蕉精品久久|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天堂| 久久综合鬼色88久久精品综合自在自线噜噜|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成人|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 成人99国产精品| 嫩草影院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人| 91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下载| 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精品国产日产一区二区三区 | 热久久视久久精品18|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产一区精品视频| 成人国产激情福利久久精品| 尤物国午夜精品福利网站|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一区| 99热门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视频精品免费观看99|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久久精品夜夜夜夜夜久久| 99久久免费精品高清特色大片| 久久只有这才是精品99| 久久久影院亚洲精品| 99精品众筹模特自拍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