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亦奇——李可染寫生七十周年紀念展”在京舉行
雨亦奇 李可染 作
2024年適逢畫家李可染探求中國畫創新發展、赴江南寫生70周年。日前,北京畫院美術館舉辦了“雨亦奇——李可染寫生七十周年紀念展”,集中展出藝術家寫生及創作精品70件,邀請觀眾在重溫其寫生之旅的同時,也探究藝術家從“師古人”“師造化”到“對話自然”的藝術歷程。
步入展廳,居于醒目位置的畫作《雨亦奇》便是初下江南寫生的李可染妙手偶得。彼時,試圖跳脫出“米氏云山”窠臼的李可染還未找到適合表現江南煙雨的新方法,而無意間在西湖邊冒雨寫生的經歷,卻讓他得到了“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詩境。藝術來源于生活,如何用中國畫的傳統筆墨展現新山河、新面貌、新成就,成為時代對中國畫壇提出的需求。新中國成立初期,李可染在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系教授水彩課,決意改革中國畫。在李可染看來,寫生是對客觀世界反復的再認識,要把寫生當作最好的學習過程。他說:“希望大家認真讀大自然和傳統這兩本書。這是任何人永遠也讀不完的兩本書?!?/p>
展覽現場,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院長丘挺表示,“可染先生曾說過,在寫生的時候畫房子,要看如何畫屋頂結構的延伸;畫梯田,要看如何畫田埂的走向……這些細節處理,都可以看出推敲中的心得體會。他那從景到境的筆墨生成,如今仍是我們挖掘的寶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