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者》:在多元類型中完成信仰的磨礪
電視劇《追風者》展現了20世紀30年代中國的政治格局、經濟結構和社會生態。它具備年代劇的恢宏壯闊,也不乏個體命運敘事的細膩真切。劇集的主線表現了愛國青年魏若來在云譎波詭的時局中,對個人出路和國家前途的艱難追尋,并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告訴觀眾,所有追求進步的青年才俊,必將追隨馬列主義的思想指引,深刻體認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的真理。
在敘事方式上,劇集通過多條情節線索的深度交融,將政治斗爭、金融博弈、情感糾葛和角色成長交織在一起,描摹出厚重而斑駁的歷史圖景。同時,主人公的內心迷茫、思想嬗變和命運抉擇,折射了個體在時代風云激蕩和歷史巨變中的心靈震撼,引發觀眾對國家和個人命運的深遠思考。
人物弧光處理和人物陣營設置
《追風者》通過立體的人物塑造和復雜的人物關系,以具體的個人命運為鏡,反映了宏大的歷史變遷。
劇集在情節設置和人物刻畫方面的重要挑戰在于,如何以扎實的邏輯呈現魏若來的思想轉變之旅。魏若來出身貧寒,剛出場時只有基本的生存意愿和照顧家人的樸素心愿。為此,劇集在魏若來的成長道路上設置了幾個關鍵的激勵事件:假幣案讓他認識到國民黨政府的貪婪和卑劣,庫券風潮讓他看到了國民黨統治的虛偽和腐朽……當他回到老家江西后,親眼看見了紅軍的親民與平等,主動加入紅軍就顯得合情合理。這個思想逐漸改變的過程,是通過事實的教育和生活的磨煉來完成的,從而令人物形象更加立體和真實。將魏若來視為當時千千萬萬進步青年的縮影,便更可感受劇集在把握歷史發展走向方面的力度和深度。
劇集也用大量篇幅展示了反動陣營的丑惡嘴臉。國民黨淞滬警備司令部軍法處處長康少捷為了個人利益,主動與商人虞世清勾結,鑄造假幣,販賣煙土,擾亂金融秩序。他們貪得無厭、奸詐陰險,為了一己私欲踐踏世間一切道義與法律。以康少捷作為輻射點,劇集勾勒出整個國民黨政權體制上的腐敗。
劇集中的人物之間,充滿了正邪對立、光明與黑暗的斗爭、磊落與貪婪的較量、正直與卑劣的映照等多重內容。這有力地展現了人性的復雜性和立體性,凸顯了真實而飽滿的人物形象。更重要的是,劇集通過具有說服力的激勵事件,使觀眾能夠與人物的內心變化深度共鳴,并領悟這種變化背后蘊含的人生寓意和政治哲理。
在場景設置中完成主題表達
在情節的前半段,劇集的主要場景可以分為閘北的七寶街和外灘的中央銀行、證券交易所,此外還包括一些達官貴人的府第等。從中,觀眾不僅可以看到當年上海的璀璨繁華和紙醉金迷,也可以感受到普通民眾的困窘與艱辛,這甚至可以視為當時上海的陰陽兩面。
魏若來的工作地點在外灘的中央銀行,這里莊嚴堂皇,有頭有臉的達官貴人常在此聚集。魏若來的居住地則在破敗、臟亂、擁擠的七寶街。魏若來猶如一個導游,領觀眾一窺當時上海各個階層的工作和生活狀態,強調了這兩類場景的內在關聯以及兩者的對話關系,并借此透視當時社會的諸多信息。
在中央銀行,魏若來每天處理各種數據,并參與制定金融政策;在證券交易所,魏若來只需發出拋或吸的命令。魏若來對于自己的工作背后牽涉的普通散戶和民眾的苦難一無所知。但是,當魏若來下班后,則會近距離地看到底層民眾在高層的巧取豪奪中如何一敗涂地,如何茍延殘喘,如何家破人亡。同時,正因為穿梭于這座城市的兩端,他還會在上下班的途中,看到游行隊伍被殘酷鎮壓,看到逃難民眾被租界警察野蠻驅趕。通過這種場景設置,魏若來在血淋淋的現實面前悲憤、絕望,同時又清醒、覺悟。
隨著魏若來逃離上海,觀眾的目光來到紅軍的根據地,感受那里的熱情、明朗與積極向上。此前,上海七寶街大量的暗調畫面,以及一些私家宅邸的金碧輝煌,都是高度人工化的光影處理,對應著當時上海的貧富分化、發展不均。而在紅軍的根據地,出現了大量山野外景和生機勃勃的綠色,光線明亮且自然,人物情緒飽滿,眼神清澈明亮。這種視覺上的暗示、精神狀態的對比,突顯了劇集鮮明的情感傾向和價值判斷。
在多元類型元素中實現多重內涵
《追風者》既講述了扣人心弦的故事,也插入了大量諜戰戲、金融戰和政治斗爭戲碼,類型元素可謂豐富多彩。這些元素都以某種方式參與了主題的構建,是該劇成功的關鍵所在。
劇集圍繞著沈近真等地下黨員,展開了一條驚心動魄的諜戰線,展現了地下黨員的忠誠與大智大勇,以及國民黨偵緝隊的狡詐與殘忍。雖然,劇集有時對沈近真作了傳奇化、浪漫化的美化,過分夸大了她的個人能力,但劇中的諜戰戲并非只是為了增加驚險氛圍和動作性,也是為了刻畫地下黨員的形象,并對魏若來產生了正面的觸動和引領作用。
劇中的金融戰既有強烈的懸念感,也為人性駁雜和眾生百態的上演提供了一個財富瞬息萬變、命運跌宕起伏的夢幻舞臺。在這個舞臺上,魏若來得到了央行特別顧問沈圖南關于做人做事的諸多教誨,性格變得更沉穩,但也經歷了多次令人沮喪和崩潰的情緒波動,并由此完成了對于政治博弈、高層腐敗的深刻覺察。
在沈圖南到達贛州后,劇集中的戰爭戲,不僅將經濟斗爭、政治較量、價值觀交鋒延伸到軍事層面,也完成了對于各路人物入木三分的燭照。因此,通過多種類型元素的雜糅,《追風者》給觀眾帶來了多重情感沖擊,有效調節著劇集的情節節奏,創造出引人入勝的劇情張力,還從不同角度審視了當時中國社會的現實,通過百川歸海的方式完成了主題的表達。
(作者系復旦大學藝術教育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