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今日開幕 9天內舉辦各項活動百余場 電影節 用新書寫“京彩華章”
關注北京國際電影節 北京電影新氣象
由國家電影局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北京市電影局、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北京廣播電視臺、北京市懷柔區人民政府、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辦的第14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將于4月18日至4月26日在北京舉行。
來到第14年的北影節已經成為了北京一張耀目的“城市名片”,今年的北影節不僅在9天的時間里打造形式多樣、種類豐富的各項活動百余場,而且還開創諸多的“首次”,用新特色、新亮點來書寫“京彩華章”,為全球電影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能。
國際影人之間深度互動
首設“北影節國際會客廳”
北京國際電影節是世界電影藝術的展示平臺,也是中外電影交流的高端平臺。第14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影片的參賽片報名總數量達到4273部,其中主競賽單元“天壇獎”共收到來自118個國家和地區的1509部長片報名,數量再創新高,且類型豐富、主題多元。最終入圍的15部作品中,國外影片12部、國內影片3部,“天壇獎”國際評委會將從這15部入圍影片中評選出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藝術貢獻等十個獎項,最終結果將在4月26日舉行的閉幕式暨頒獎典禮揭曉。
一直以來,北京國際電影節積極拓展“朋友圈”,提升國際化水平。今年是中國與巴西建交50周年,巴西成為本屆北影節主賓國,將有來自巴西的多部影片、多位影人及影視公司代表集中亮相北京,電影節還吸引了來自巴西駐華大使館、塞舌爾駐華大使館、加蓬共和國駐華大使館、東盟國家駐華使館等各入圍影片的主創,及重點嘉賓所屬國使館的大使。
第14屆北影節將首次增設“外交官電影季”,以電影為媒促進國際影視交流、推動文化合作;首次增設“北影節國際會客廳”,打造國際嘉賓與國內制作、版權、發行等公司的約見平臺,為中外影視機構間合作提供空間、創造機會。
世界各大電影節主席或代表將共聚一堂,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塔林黑夜電影節、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等國際電影節展主席或代表將來京參與活動。而來自美國、法國、英國、日本等國家的發行方代表,和來自波蘭、荷蘭、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的影人朋友,也到京參加北影節。這些國際影人之間的深度互動,將進一步深化文明的交流互鑒。
聚焦最前沿話題
首次增加電影表演藝術公開課
北影節用專業的視角帶領電影人共同探討電影產業的發展前景,凸顯了北影節的境界與格局,第14屆北影節各單元的評委會陣容強大,主競賽單元的7位中外評委由庫斯圖里卡、大衛·懷特、費翔、杰茜卡·豪絲娜、卡洛斯·沙爾丹哈、馬麗、朱一龍擔任,均是在業內享有較高聲譽的電影人。
本屆電影節期間的三場電影大師班備受期待,包括本屆“天壇獎”評委會主席庫斯圖里卡,以“國族史詩與心靈奇跡”為主題的大師班,著名作家余華等嘉賓將參加對談;包括中國香港導演許鞍華的大師班,將邀請文晏導演、戴錦華教授分別擔任嘉賓和主持人;著名演員、導演陳沖也將帶來一場大師班,這些精彩的交流將啟發各國影人創作思路。
“北京策劃·主題論壇”系列活動將舉辦四場核心論壇,聚焦于“電影產業變局下的立與破”、“電影創作的高質量與多元化”、“電影投融資的突破與跨越”、“數字化高新科技賦能電影生產與發展”等最前沿話題,屆時將邀請來自中國、加拿大、波蘭、黎巴嫩等國家和地區的眾多電影專業人士,共同探討AI技術發展、電影創作多樣性、投融資破局、虛擬技術拍攝等電影產業的新熱點。
做最寵粉的電影節
首次打造“集中觀影帶”
“春天來北京看最好的電影”,是北影節向世界發出的最真摯的承諾,每年的展映單元也讓影迷們感受到了節日的狂歡,建起了觀眾與銀幕之間的橋梁。今年北影節的“北京展映”共策劃了16個展映單元,精選國內外佳作240余部,計劃在京津冀地區的27家影院劇院放映約750場次,北影節還精心策劃推出美食地圖和觀影地圖,多措并舉服務影迷的“吃喝玩樂”。
根據往屆放映經驗,北影節今年首次打造三個集中觀影帶:長安街沿線觀影帶、西部高校觀影帶、北部觀影帶,更加方便影迷集中觀影,讓大家少跑腿、多看片。備受矚目的“天壇獎”入圍影片和“注目未來”所有參選影片將會在展映中對公眾開放,觀眾可以第一時間欣賞到競賽單元的所有入選影片。
在策劃選片上,“北京展映”貫徹了精選海內外優秀影片的基本思路,在延續過往單元設置的基礎上增設了多個創新性單元和特別策劃主題,為觀眾奉上新穎、多元、立體的展映節目。
“驚喜首映”單元在今年的北影節全面升級為“首映”單元,為有望進入中國電影市場的中外新作打造舞臺,為影迷提供與電影人面對面的機會。
“大師回顧”單元將迎來兩位重磅電影人的作品。首先是已故格魯吉亞電影大師奧塔·埃索里亞尼的作品回顧,“北京展映”將為國內觀眾首次呈現這位大師作品的數字修復版;著名導演、制片人黃建新的《黑炮事件》將通過全新4K修復版的形式與觀眾見面。
深受影迷喜愛的“修復經典”單元在今年升級擴容成為全新的“致敬”單元。“致敬”單元不僅將展示全球前沿電影修復技術,放映《秋菊打官司》《深深的腥紅》《瘋狂的愛情》等全新4K修復影片;同時,本單元將推出《非常戈達爾》等具有影史紀念意義的重磅新老作品。
“幕力所集”是2024年北影節全新設立的單元,觀眾將通過這一單元在大銀幕上欣賞包括中外劇集、演出現場在內的豐富內容,以此探索電影院的多元未來。
此外,“北京展映”旗下XR單元將在前門地區的鴻慶樓舊址,以這個單元歷屆以來最大的展映面積向喜愛前沿科技和藝術的觀眾展示最新的XR影像的創作魅力。
完善影人培育、激勵機制
首次增設青年影人“回家”環節
作為北影節的主體活動之一,本屆北影節的“項目創投”目前已累計收到769個項目報名,將通過初審、復審、終審路演等多個環節,最終評選出8個優質項目,所有入圍項目都將通過北京國際電影節官方網站的預約功能,與市場合作方進行一對一商業洽談。
北影節的“市場放映”將繼續遵循精品化的原則,將首次引入“單元”概念,將放映作品劃分為“項目創投青年影人單元”、“改編潛力單元”和“注目未來單元”等,面向電影行業的眾多資深選片人、版權方進行業內放映,為眾多電影創作者提供展示創意和探索市場潛力的機會。
北影節一直致力于為中國電影注入新鮮血液,為中國電影發展培養“青春力量”。今年北影節加大新人新作扶持力度,首次引入市級電影扶持基金,聯合懷柔區政府扶持優質創投項目,助力其高效對接市場資源。
在“項目創投榮譽發布盛典”中,首次增設往屆青年影人“回家”的環節,邀請楊子、顧曉剛、徐磊等青年影人重回北影節。
在北影節評獎體系中還首次納入“ReelFocus新血影像計劃”短片單元,面向學生群體設立短片競賽和短片創投單元,進一步完善影人培育、激勵機制。
跨界活動豐富
電影節同期舉辦電影音樂節
第14屆北影節的“電影+”跨界內容豐富,首屆以電影為主題的雁棲湖國際電影音樂節將于4月20、21日在雁棲湖會展中心舉辦,每天接納萬余名觀眾,將開創國際電影節同期舉辦電影音樂節的先河。音樂節將邀請超強電影音樂人陣容,探索電影元素與音樂表演現場的融合創新,積極拓展傳統音樂演出界限,打造全國首個電影節與音樂節相融合的文化活動。
首次打造“M+應力場”電影跨界活動,以“影視+科技+消費”為核心,集結IP衍生、藝術文創、餐酒美食等超百家品牌,打造一場為期三天的影視產業破圈、全民參與的文化消費狂歡,在更多人的心中埋下電影新生命的種子。
影訊
18部“京劇電影工程”影片亮相電影節
4月16日,第十四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京劇電影工程經典影片展映活動新聞發布會暨京劇電影《九江口》首映禮在京舉辦。“京劇電影工程”領導小組副組長、原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劉曉晨副主任,原中國文聯副主席、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維康等“京劇電影工程”藝術指導小組的多位專家出席活動。
展映于4月16日到5月5日在中國電影博物館內舉行。此外,還會通過精彩的電影海報、劇照、幕后照,以及詳細的文字闡述,為廣大參觀者展示“京劇電影工程”十多年的輝煌成就,彰顯當代京劇與戲曲電影所取得的新高度、新探索與新成果。
觀眾可預約觀看京劇電影
據悉,中影也積極發揮平臺優勢,目前已計劃將“京劇電影工程”的電影納入中影“預約放映”片庫并通過中影綜合業務服務平臺在全國進行長期放映。此舉能讓更多不同區域的觀眾在電影節之外,預約觀看到京劇電影,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和喜愛京劇,從而助力京劇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李維康說:“通過大膽創新,我們組建了強有力的專家指導團隊,在藝術方面實行強強聯合,打破院團的壁壘。從劇本整理、舞臺導演、舞美設計到電影導演、攝像、攝制組等等各個環節優中選優,保證了每一部作品以最好的狀態呈現在觀眾面前,讓觀眾更好地感受傳統藝術的魅力。”同時,她還呼吁京劇電影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在全國影院進行公映展映,這既是一項公益事業,又能讓京劇藝術得到越來越多觀眾的喜愛。
經典京劇電影《九江口》首映
此次亮相的“京劇電影工程”經典影片,除《九江口》外,還包括《龍鳳呈祥》《霸王別姬》《狀元媒》《秦香蓮》《蕭何月下追韓信》《穆桂英掛帥》《謝瑤環》《趙氏孤兒》《乾坤福壽鏡》《勘玉釧》《大鬧天宮》《貞觀盛事》《紅樓二尤》《四郎探母》《捉放曹》《群英會·借東風》《文姬歸漢》等優秀影片。
當天,京劇電影《九江口》首映禮也在中國電影博物館內進行,影片藝術指導張關正,導演劉學忠,主演楊赤、金喜全分享了他們在京劇藝術道路上的故事,以及電影拍攝中所經歷的種種挑戰。他們表示,傳承和發揚京劇藝術是每個京劇演員的使命和責任。
《九江口》首映是一次“大考”
面對京劇電影拍攝中的創新挑戰,導演劉學忠認為,需要將戲曲和電影進行有效地嫁接,并沒有誰必須依附誰的關系,而是兩種藝術的融合。程式化的表演是一種極具形式感的表演,電影又是營造氣氛和形式非常好的載體,而且電影故事的講述方式也有助于讓團隊改善對于戲曲舞臺的呈現。藝術指導張關正認為,此次首映就像一次“大考”,他激動地說:“我們所追求的就是源于舞臺、忠于舞臺、還原舞臺,爭取做到高于舞臺、超越舞臺。相信《九江口》的首映,足以告慰袁世海先生、葉盛蘭先生這兩位大師他們生前費盡心血創作的這部京劇經典劇目。”
作為袁世海先生的優秀傳人,大連京劇院院長、《九江口》主演楊赤是當今全國京劇舞臺上擎起“袁派”架子花臉藝術大旗的代表性人物,他在講述拍攝京劇電影《九江口》時,感慨道可謂“恰逢其時、藝無止境”,“今天帶著《九江口》趕考,心情非常緊張。從我個人來講,把恩師袁世海先生教給我的幾出戲演好,演出來以后觀眾說還行,就算是完成了我藝術人生當中的最高目標、最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