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的一個遺憾
1920年底到1921年春的這段時間里,時任北京大學校長的蔡元培在德國的柏林拜訪了聞名世界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當時,愛因斯坦剛剛發表了他的《廣義相對論》,蔡元培真誠邀請他來中國講學。然而,此時的愛因斯坦卻已經接受了去美國講學的邀請。
1922年3月,日本政府邀請愛因斯坦到日本講學。愛因斯坦很想在1923年年初到中國進行為期半個月的講學活動。蔡元培知道這個消息后,立即對德國公使表示,非常歡迎愛因斯坦來中國進行講學。這一年的5月3日,愛因斯坦回信給蔡元培,表示愿意在冬天的時候到北大講學。
在蔡元培的安排下,北大開始動手準備愛因斯坦前來講學的相關事宜。但是,愛因斯坦一直沒有去日本,因此,他想在次年初到中國講學的事情一直沒有結果。
1922年11月,愛因斯坦去到日本并在日本講學,他同時也在等待中國北大請他前去講學的請柬。結果,愛因斯坦卻一直沒有收到北大的請柬,他也不便主動向北大詢問,誤認為北大不打算請他前往講學了。
而此時的蔡元培卻誤以為愛因斯坦已經與中國駐德使館說好了來北大講學一事,沒有必要再額外給愛因斯坦發送請柬,因此,蔡元培只是在北大等待著愛因斯坦的到來,而愛因斯坦也根本沒有和中國駐德使館商談來北大講學一事。
后來,蔡元培遲遲等不來愛因斯坦到北大講學,無比焦急的他就寫信到德國柏林詢問,信到了柏林后,又輾轉被送到了日本東京。這時,已經是愛因斯坦準備離開東京的前夕了,他回柏林的一切行程都已經安排好了,無法改變行程,因此,也就沒有來北大講學。
后來,愛因斯坦無比遺憾地說:“不能到中國北大講學,這對我來說是一種莫大的痛苦……我希望這種因為誤解而發生的延誤將來能夠有進行彌補的機會。”
此事也成為蔡元培一生中的一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