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海子詩歌命名的發(fā)生學(xué)考察 ——以《詩學(xué):一份提綱》、短詩《亞洲銅》等、長詩《太陽·七部書》為中心
    來源:《文藝爭鳴》 | 郭瑾  2024年03月29日14:47

    關(guān)于海子,燎原曾有一個恰切的評價:“海子,就其本質(zhì)而言,正是這個意義上一匹四趾摁著泥土,從大地上騰起的野蠻的豹子,一只五臟俱裂而咆哮著撲向太陽的血淋淋的豹子。”(1)這一句常常縈繞在耳畔,這只黑豹帶著思緒奔向那遼遠的詩歌語言的絕妙海洋。

    這只豹子……一路向西,一邊思考一邊飛奔,途徑古巴比倫、耶路撒冷、古希臘,直至古埃及。若把埃及的金字塔比作是通往太陽的階梯,海子則在此駐足,登上天梯,遁入太陽。

    海子已成為一個詩歌時代的象征:“他的詩歌理想,他營造的獨特的系列意象,他對于中國詩歌作出了創(chuàng)造性貢獻——把古典和現(xiàn)代精神、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鄉(xiāng)土中國和都市文明進行了成功的融合,以及對于詩歌的虔誠和敬畏。”(2)

    海子走后,2001年的春天,“人民文學(xué)詩歌獎”令很多人詫異的授予了海子。此時對海子的認可,也正是對一種新的詩學(xué)精神的認可。

    早期海子研究多是對海子事件及其創(chuàng)作的總體研究。進入21世紀,海子研究熱潮再起,走入第二階段,研究終從海子之死轉(zhuǎn)向詩歌文本研究、從詩歌總體概況轉(zhuǎn)向單篇文本研究。但幾乎沒有學(xué)者對其詩歌的命名進行細讀研究,本文從海子詩歌命名的發(fā)生出發(fā),考察詩人對詩歌命名的思考與安置,用新批評方式對海子詩歌命名進行解析。

    新批評是一種地道的作品本體論,它以語境、意義含混、反諷、隱喻、張力等為觸手,剖析詩歌命名與語言、詞匯、節(jié)奏、結(jié)構(gòu)等諸多因素合體的詩歌發(fā)生之前或之時的靈感與意義,來破解海子的獨特語言,尋找其魅力的根本所在。

    一、詩歌命名的發(fā)生

    海子選擇了1989年的春天(3月26日),在山海關(guān)臥軌,彼時帶了四本書:《圣經(jīng)》《瓦爾登湖》《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說選》。他在六年的時間里,超速寫作,寫下了近三百首抒情短詩、一幕詩劇《太陽·七部書》和一部儀式劇《弒》,還有沒來得及展開的斷章、札記,以及他的詩歌理論。25歲臥軌的“天才詩人”,像一顆光芒熠熠的流星劃過20世紀80年代中國詩壇暗淡的天空,他身后留下的是300萬字的手稿和一句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遺言:“我的死與任何人無關(guān)。”

    海子如詩一般的生命,書寫下什么呢? 在詩里,看不到海子孤苦無助的嘆息、眼淚,更看不到海子臨走前決絕的吶喊。相反,他的詩書寫美好與溫馨:《麥子熟了》,然后《寫給脖子上的菩薩》,在《日出》看到《長發(fā)飛舞的姑娘》過著《幸福的一日》,《葡萄園之西的話語》:帶著《四姐妹》在《桃花時節(jié)》感受《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此外,還有震撼的驚奇:詩人手捧《亞洲銅》站在《喜瑪拉雅》山顛,醞釀《太陽·弒》寫給《阿爾的太陽》我的瘦哥哥凡高,與《詩人葉賽寧》和《尼采,你使我想起悲傷的熱帶》,于是將《不幸——給荷爾德林》并談?wù)撝抖鼗汀罚詈蟆赌卦凇窗不昵抵姓f》《祖國,或以夢為馬》,詩人帶著忠誠去建筑祖國的詩歌語言……;近三百首抒情短詩和七部長詩,處處透露著罕見才情與卓越品質(zhì)。那么寫作、詩,讓海子感受到了幸福嗎?這些溫暖又奇特的詩能救贖海子于現(xiàn)實兩難嗎?

    詩的本質(zhì)在于詩中,詩的本質(zhì)又發(fā)生于詩歌命名之時。詩是一種文學(xué)體裁,分行、押韻或不押韻,這些是外在形式,詩歌命名更像是詩內(nèi)在本質(zhì)的統(tǒng)帥。

    海子寫詩,也寫自己的詩學(xué)文論《詩學(xué):一份提綱》,他在文中寫道:“我恨東方詩人的文人氣質(zhì)。蒼白孱弱,自以為是。他們隱藏和陶醉于自己的趣味之中。他們把一切都變成趣味,這是最令我難以忍受的。比如說,陶淵明和梭羅同是歸隱山水,但陶重趣味,梭羅卻是對自己的生命和存在本身表示極大的珍惜和關(guān)注。這就是我的詩歌的理想,應(yīng)拋棄文人趣味,直接關(guān)注生命存在本身。這是中國詩歌的自新之路。”(3)

    海子選擇的詩歌自新之路是拋棄文人趣味,直接關(guān)注生命存在本身,深受西方詩學(xué)文論的影響。在海子的詩中,始終有著一種古典浪漫主義情結(jié),同時又將它扎根于中國本土的麥地、村莊。海子寫下的短詩、史詩,這些奇特的詩歌命名是如何發(fā)生的?來看一下海子所喜愛的詩人和他詩學(xué)思想形成的源起。

    海子推崇的都是西方詩人,他的文論《詩學(xué):一份提綱》中將他心中有資格的詩人、藝術(shù)家、思想家、小說家歸入太陽家族譜系,將詩人和作品劃分為三級。

    第一級,是那些光華四射的天才型詩人:雪萊、葉賽寧、普希金、荷爾德林、愛倫·坡、馬洛、克蘭、狄蘭、韓波,以及凡高、尼采等(4)。這些都是天才詩人,但又都是短命天才,是那種把造化賦予一個藝術(shù)家一生的能量壓縮在短短的數(shù)年內(nèi)瘋狂揮霍的非凡之人。“他們的瘋狂才華、力氣、純潔氣質(zhì)和悲劇性命運完全是一致的。他們是同一個王子,詩歌王子,太陽王子。他們悲劇性的抗?fàn)幒褪闱椋旧砭褪侨祟惔嬖谧顬閴邀惖脑娖T娭兄姟K麄兠篮玫臍缇褪侨祟惖南笳鳌!保?)海子最熱愛的就是這一類型的詩歌生命,他曾寫道:“在《太陽》第一篇中我用祭司的集體黑暗中創(chuàng)作來爆炸太陽。用泰西王子的才華和生命來進行爆炸太陽。我不敢說我已成功。我只想呈現(xiàn)生命。我珍惜王子一樣青春的悲劇和生命。我通過太陽王子來進入生命。因為天才是生命最輝煌的現(xiàn)象之一”。(6)

    第二級,是高出于王子之上的“終于為王”者,是“偉大的頂峰”。進入這一級的是米開朗琪羅、但丁、歌德、莎士比亞這極少一類。他們身上不存在“天才”這一概念的表述,體現(xiàn)的是父性的紀念碑式的創(chuàng)造力,完型能力,亦即“亞當(dāng)型巨匠”。這類人身上具有父性創(chuàng)造力和對原始生命力穩(wěn)健的控制能力,“他們不像天才型那樣偏執(zhí)于自身原始力悲劇性生涯與存亡、天才與魔鬼、瘋狂創(chuàng)作與毀滅、欲望與死亡、血、性與宿命”(7)……等不能自拔,他們把浪漫的抒情主體、原始的生命力和古典世界的背景相融會,通過對繁雜的材料元素的周旋及彼此間沖突的強有力的控制,使之在史詩宏大的場景中,實現(xiàn)造型上的勻稱與完整,最終呈示紀念碑式的、有悲劇感的壯麗人格。“我寫下了冗長瑣碎的詩行,參見《土地》。”(8)

    第三級,也是最高的級次,則是非個人能力所能實現(xiàn)的那種人類集體回憶或造型。海子將之概括為:

    (1)公元前2800年—前2300年 金字塔(埃及);

    (2)公元4世紀—14世紀 敦煌佛教藝術(shù)(中國);

    (3)公元前17世紀—前1世紀 《圣經(jīng)·舊約》;

    (4)更古老的無法考察不斷恢宏的兩大印度史詩和《奧義書》;

    (5)公元前11世紀—前6世紀的荷馬兩大史詩(希臘);

    (6)《古蘭經(jīng)》和波斯的一些長詩匯集。(9)

    對于這類作品,海子闡釋道:“這是人類之心和人類之手的最高成就;他們代表著人類的莊嚴存在,是人類形象與天地并生;他們超于母本和父本之上……是偉大詩歌的宇宙性背景。”(10)

    在這種對詩歌生命的理解和大詩理想建構(gòu)下,海子認為“在偉大的詩歌方面,只有但丁和歌德是成功的,還有莎士比亞。這就是作為當(dāng)代中國詩歌目標(biāo)的成功的偉大詩歌。”(11)海子以為,但丁和歌德的成功在于“但丁將中世紀經(jīng)院體系和民間信仰、傳說和文獻、祖國與個人的憂患以及新時代的曙光——這些原始材料化為詩歌;歌德將個人自傳類型上升到一種文明類型,與神話宏觀背景的原始材料化為詩歌,都在于有一種偉大的創(chuàng)造性人格和偉大的一次性詩歌行動”。(12)

    海子的詩歌理想與創(chuàng)作深受西方詩學(xué)影響,沖破了中國傳統(tǒng)詩學(xué)的束縛,對當(dāng)代詩歌寫作現(xiàn)狀有著極大沖擊。他如一名驍勇的戰(zhàn)將,站在詩歌改革戰(zhàn)場的前線,承受著冷言冷語、經(jīng)歷著內(nèi)心孤獨煎熬,毅然艱難地行進著。在傳統(tǒng)的詩學(xué)里,詩是興觀群怨,有“考見得失”、觀社會盛衰、考察政治狀況等機能,是反映社會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機制,而海子卻要寫“直接關(guān)注生命存在本身”。中國古典詩學(xué)看重的是詩的社會意義,而海子是要為人類構(gòu)建靈魂的棲息地。詩人追求的是一種浪漫主義的理想,對于他來說也是一個必須完成的使命。海子曾說“我的詩歌理想是在中國成就一種偉大的集體的詩。我不想成為一個抒情詩人或一位戲劇詩人,甚至不想成為一名史詩詩人,我只想融合中國的行動成就一種民族和人類的結(jié)合,詩和真理合一的大詩。”(13)他追求詩歌的深邃博大,與當(dāng)下詩歌潮流有點格格不入,嘗試一種新的寫作面向,這是海子詩學(xué)文論與寫詩實踐所彰顯出的詩學(xué)理想。

    海子在寂寞燃燒。海子無力償還貧寒的家庭、無力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卻用單純、敏銳、富于創(chuàng)造性的生命書寫詩歌,對滋育他生命的土地和太陽報恩。他燃燒自己的生命書寫下不朽的詩篇,深深影響了一個時代的寫作向度,是同時代任何一位詩人都無法企及的。海子不停的提純自己的生命,內(nèi)心的痛苦來自于不可完成的任務(wù),他的大詩理想——以人類文化中經(jīng)典性作品和詩人,如荷馬、但丁、歌德、莎士比亞、荷爾德林、凡·高這類文藝巨匠為參照,甚至以《圣經(jīng)》、埃及金字塔、中國敦煌佛教藝術(shù)、印度史詩和《奧義書》、《古蘭經(jīng)》這種非個體能力所能為而是一個群體在他們那個時代集體創(chuàng)建的文化象征為自己詩歌的目的地,按這個目標(biāo)來寫“中國的詩歌”,所以,他才有了無力償還麥地和光芒的情義這樣的思考。

    “無力償還”事實已是一個清醒的結(jié)論,他卻要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所以,他殘酷地壓榨著自己,擠壓得沒有了精神生存空間,面對終極文化與文明,他把寫作設(shè)定在一個爆炸前的臨界狀態(tài),海子已感應(yīng)到了這一點,他在《黑豹》中寫下“我們無故平安沒有根據(jù)”這一追命、時不我待的詩句。

    源于此,海子的詩歌命名視域也極為遼闊,跨越時空、地域。他的詩歌命名,也是詩本質(zhì),在一步一步走向他的詩歌理想,也包括懷著英雄主義選擇了適時、純潔的死亡,如《春天,十個海子》復(fù)活,令他的心靈回到了故鄉(xiāng),也許是古希臘,也許是查灣,一種黎明時分神秘的寧靜。海子有多首關(guān)于“死亡”的詩歌命名,選擇青春自殺也許是詩人心中一次詩歌行動。春天,十個海子復(fù)活,也許已是太陽之子,就像耶穌在受難的第三天復(fù)活,成為上帝挑選拯救人類的彌賽亞。而海子此刻也“實現(xiàn)了”他拯救當(dāng)代詩歌的大詩理想。

    二、短詩命名的新批評解讀

    海子詩歌語言的魅力無處不在,單是其詩歌命名的詞匯,就飽含著含混與朦朧之美。海子詩歌的命名很奇特,這種別致除了源于上述西方文藝的影響,更是他才華的濃縮顯影。呈現(xiàn)在一首詩之前,醒目、有把控力。

    新批評將布魯克斯和沃倫合著的《理解詩歌》作為新批評文學(xué)文本語義細讀和分析最成功的范例,如分析艾略特《阿爾弗瑞德·普魯弗洛克的情歌》一詩所說:“只有細細觀察,才能掌握本詩許多細節(jié)的全部意義并理解全詩的含義。”(14)“新批評方式的細讀,要求批評者對作品(以詩歌為主)的詞語尤其是中心詞的直接意義及所有內(nèi)涵意義有相當(dāng)?shù)拿舾校沂驹~語中的含混、隱喻、反諷,了解詞源知識乃至這一詞匯與神話、歷史或文學(xué)有關(guān)的典故。”(15)此外,新批評還要求去細致地尋找和分辨詩歌中采用的各種修辭手段,如隱喻、擬人等。不過,再多的寫作技巧,也要把這些研究放在語境以及圍繞詩歌整體結(jié)構(gòu)的條件下來把控,那不得不先來說詩歌命名的發(fā)生,名字是一首詩扎實有力的第一部分,尤為重要。

    “新批評把詩歌看作是詩人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所考慮的一切形式因素的總和。語言在創(chuàng)造一個連貫的文本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一個具有影響力的能動體。”(16)詩歌是這種能動的藝術(shù)品,只有對其構(gòu)成部分的本質(zhì),或者說各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有了細致了解之后,才能完整而深入地讀懂一首詩。

    新批評將文本“文學(xué)性”看作是文本的一種“語義結(jié)構(gòu)”,并重點探討此結(jié)構(gòu)的構(gòu)成特征。“在新批評看來,文本由詞構(gòu)成,每個詞匯都有確定不移的字面義,同時會引發(fā)許多閃爍不定的聯(lián)想義,文本的本質(zhì)就是詞匯多種含義相互交織而形成的‘語義結(jié)構(gòu)’。詞與詞相互聯(lián)結(jié),會形成一種非常復(fù)雜的語義關(guān)系,這是‘語境’。”(17)“語境”又會使詞的含義產(chǎn)生超越性變化,詞的字面義會被拓展、壓縮或變形。那么,文本的“語義結(jié)構(gòu)”是復(fù)雜的、多義的和朦朧的。為了進一步分析文本“語義結(jié)構(gòu)”的獨特性質(zhì),新批評創(chuàng)造了語境、含混、反諷、悖論、隱喻、張力一系列術(shù)語,進行文本細讀。詩歌的層次結(jié)構(gòu)是詩的命名、韻律、節(jié)奏、句式等,對詩歌的新批評式解讀,先從解讀詩歌名字開始。

    《亞洲銅》是詩集的第一首詩,初讀海子,并不理解這個詞匯是怎樣一種象征意象,認為此詩也定是寡然無味。但當(dāng)了解到“亞洲銅”象征著文明,象征著祖國北方廣袤的黃土地,象征著傳統(tǒng)歷史文化時,這個詞匯濃厚的東方色彩吸引著我讀下去,詩人對“亞洲銅”的深情撲面而來,“祖父、父親、我”死在這里,這片土地是世代生存的地方,對民族苦難的深沉認知與反思,一種內(nèi)心真正融入的情感。“那兩只白鴿子,是屈原遺落在沙灘上的白鞋子”,抒發(fā)了詩人面對東方文明的自豪感。這首詩是海子的成名作。

    《阿爾的太陽——給我的瘦哥哥》看到這個名字,首先想到的是“阿爾”是什么意思?海子為何將太陽與阿爾聯(lián)結(jié)在一起,瘦哥哥又是誰?阿爾是法國南部一個小鎮(zhèn),凡高在這兒創(chuàng)作了七八十幅畫,這是凡·高的黃金時代。海子自注。用生命寫詩的海子,寫過有關(guān)太陽的定義,是指第一層級的詩人,自然會認為這級別的凡·高是太陽的化身,太陽王子當(dāng)之無愧,瘦哥哥又常在阿爾這個浪漫溫馨的小鎮(zhèn)作畫,阿爾的太陽也就是凡·高,他的藝術(shù)才華照耀著海子的詩歌理想,讀懂了一首詩的第一部分,詩的名字,那大致知曉下邊的語義結(jié)構(gòu),是要謳歌天才畫家燃燒自我的激情創(chuàng)作。與此,詩未讀但已基本明了其意,正所謂詩眼,統(tǒng)帥之筆。

    《春天,十個海子》這首詩是海子的絕筆之作,是海子對于自身生命價值的最后“追問”,也可以說是一首總結(jié)詩。這個詩名,“春天”既表達了詩人在死后“復(fù)活”的愿望,春天萬物生發(fā),也是一種堅定的決心。同時又表達了才子詩人生命中的一次“死亡沖動”的必然,春天,十個海子復(fù)活,這也是詩人內(nèi)心或說生命中的深刻矛盾、沖突與混亂。“十個海子”,簡單兩個詞匯,設(shè)置了兩個時空:一個是當(dāng)下現(xiàn)實的時空,另一個是未來的時空,順著思路往下讀,引出了詩歌的“死亡主題”。這首詩的名字,放置了三個詞匯,卻寫出一個交錯時空,今生后世的輪回,也是海子詩學(xué)理想的實踐,十個海子復(fù)活來拯救大詩理想。三個詞匯構(gòu)成了詩歌內(nèi)部的結(jié)構(gòu)層次與矛盾沖突,但又把所有內(nèi)容統(tǒng)率得如此完整,構(gòu)成一個完整扎實的語義結(jié)構(gòu)。

    《八月尾》,初見名字,一般會想到時間性,那么,為何詩人要用“八月尾”來命名呢?“尾”字在這里自成含混的詩意朦朧之美,不曾讀詩,思緒已深陷其中。“八月”從內(nèi)容上理解是一個燦爛的夏季,詩人置身于大自然會觀察到“即使我是一個粗枝大葉的人/我也看見了紅豹子、綠豹子”,所以,“尾”此刻具備了兩種含義:一是八月的尾巴,一是豹子的尾巴。走進文本,在鮮亮的顏色被敏銳的詩人捕捉到后,接下來“八月的泉水/穿越了山崗/月亮是紅豹子/樹林是綠豹子”,“少女”是它倆“生下的花豹子”,輕快的節(jié)奏,語義疊加引出少女,這首詩到這兒才明了,詩人是要寫一位身在大自然中的美麗少女,不經(jīng)意間露出了喜悅與贊美,與詩人身上一貫存有的女性崇拜情結(jié)相吻合。不過這首詩值得注意的地方更在于詩人對于色彩的非凡想象。在此,月亮的紅、樹林的綠、少女的花既包含了詩人敏銳的觀察力與感受力,同時也可見詩人豐富的想象力,這正是綠樹林的大語境下一種美好的思念,八月盛夏與火的激情,也許正燃燒著詩人內(nèi)心的欲望。

    《莫扎特在〈安魂曲〉中說》,單看這個名字,不知道詩人要說什么?又為何從這開始寫起?悠揚的鋼琴聲似乎和美安詳?shù)某鞍不昵保栋不昵酚惺裁吹涔蕟幔磕匾f什么呢?不禁,帶著迷惑走入文本。

    莫扎特,一位古典主義時期奧地利作曲家,《安魂曲》作于1791年,是莫扎特最后的作品。那年秋天,他對妻子說“想為自己寫一首安魂曲”。正巧,瓦爾茨格伯爵向莫扎特約稿,為伯爵亡妻作一首《安魂曲》。當(dāng)時莫扎特已重病在身,也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他瘋狂地作曲,其中包括這首《安魂曲》。這一年12月5日,莫扎特帶著他未寫完的曲子走了,35歲。莫扎特去世以后,他的妻子請莫的學(xué)生緒斯邁爾續(xù)寫完了《安魂曲》。知了這個典故,也便讀懂了這首詩的名字,那么美的詞匯疊放,確是一首死亡主題的詩。海子是一個憂郁詩人,莫扎特憂傷深沉的曲調(diào),卻給海子以安寧,如此寧靜地面對死亡。

    “安魂”,海子的死亡意識彌漫在他的許多詩中,是當(dāng)代詩壇上一個罕見的景象。只是每一首,詩人都把有關(guān)死亡的詩歌名字、句子寫得平和、優(yōu)雅。

    詩人把“骨頭”比作“蘆花”,把盛放“零亂的骨頭”的“暗紅色的小木柜”比擬成“富裕的嫁妝”,這些美好的詞、意象,充分顯出詩人對死亡的美學(xué)審美,他借著音樂天才莫扎特在《安魂曲》中的舒緩、沉靜來隱喻自己內(nèi)心的天才詩人之死的執(zhí)念。詩句中“水中的婦女”,也是詩人對女性柔美、純潔、溫暖的一種借用,有女人、琴箱,詩人的死亡訴說不再那么哀傷。到此,也明白了安魂曲中說,是何意。

    《思念前生》這首詩,名字中有一種明顯的道家思想滲透。“莊子在水中洗手/洗完了手,手掌上一片寂靜……”水、洗手、寂靜這些詞疊加后,自然而然的表達出一種生命的純凈感。詩人渴望生命達到原初、自然本真的狀態(tài),詩人追求與萬物齊一的道家思想,也敬畏莊子的生命境界,似乎再以莊子隱喻著什么,詩人將自己生命與莊子合一,“思念前生”有一種不可言說之義。圍繞著這一層意義逐步展開深入文本:先是“莊子在水中洗身,身子是一匹布”,然后寫“莊子想混入,凝望月亮的野獸”,如果說詩人以莊子自喻前生,那此生又對“野獸”原始的生命沖動如此熱愛,到了第3節(jié)

    “也許莊子是我

    摸一摸樹皮

    開始對自己的身子

    親切

    親切又苦惱”

    詩人又從莊子回到現(xiàn)實,對此在的大自然有隔閡,內(nèi)心充滿矛盾,又親切又苦惱。而結(jié)尾處,詩人寫:仿佛“光著身子進出”,“母親如門,對我輕輕開著”,還是詩人內(nèi)心純粹如初,想要像嬰兒一樣回到母親身邊,有思緒中前生往世的輪回思考,處處呈現(xiàn)著詩人追求生命純樸、回歸本真的詩學(xué)思想。

    《長發(fā)飛舞的姑娘》,看到名字,心中便明了定是一首愛情詩,長發(fā)飛舞,給人以視覺和想象的美感。“玫瑰”在西方是“愛情”的象征,但在海子的這首抒情短詩中,“玫瑰”卻被借喻成“姑娘”。在第1節(jié)里,詩人用“玫瑰謝了”隱喻“如早嫁的姐妹漂落,漂落四方”,又層次遞進把“玫瑰”比喻成“我紅色的姐姐”和“我白色的妹妹”,這不得不令人想起張愛玲的紅白玫瑰,兩個姐妹,也許是海子寫給曾經(jīng)的戀人。詩人用了“大地和水挽留了她們/熄滅了她們”“她們黯然熄滅,永遠沉默卻是為何?”是對姑娘的惋惜,還是對愛情的哀嘆,姑娘與愛情,都是玫瑰。“黯然熄滅”這個詞大概是在表達美好總是稍縱即逝的,“永遠沉默”是詩人悲觀的憂傷。

    在第2節(jié)中,詩人對姑娘——“長發(fā)飛舞的黑眼睛姑娘”又一次慨嘆,這一次是美好的,“不像我的姐姐/也不像妹妹/不似早嫁的姐妹遲遲不歸”,這種比喻比上一節(jié)“早嫁的姐妹飄落,飄落四方”有了好轉(zhuǎn),不再遲遲不歸,是可以再見的。語境在此從悲傷轉(zhuǎn)為平和,或說喜悅。“玫瑰”擬人為“長發(fā)飛舞的姑娘”,詩人大量的隱喻,生動地表達內(nèi)心對愛情的渴望,隱喻在此引起語義朦朧,塑造了浪漫氣氛。結(jié)尾一句“如今我坐在街鎮(zhèn)的一角/為你歌唱,遠離了五谷豐盛的村莊”,詩人等待愛情,此外還有一層內(nèi)心深處的沉重,渴望愛情,又要暫時遠離賴以生存的村莊,此處村莊隱喻現(xiàn)實的生存艱難。

    《明天醒來我會在哪一只鞋子里》第一次讀到這首詩名,實在不明白詩人想表達什么?是詩人對未來的不確定和迷茫嗎?只有解讀文本才能弄明白真義。

    詩的第1節(jié):

    “我想我已經(jīng)夠小心翼翼的/我的腳趾正好十個/我的手指正好十個/我生下來時哭幾聲/我死去時別人又哭/我不聲不響地/帶來自己這個包袱/盡管我不喜愛自己/但我還是悄悄打開”(18)

    詩人真誠的寫一個生命的開始與結(jié)束的方式,不論喜歡與否,生命來了,似乎平淡無奇,卻有一種反諷的荒誕感。

    最后1節(jié):

    “我不能放棄幸福/或相反/我以痛苦為生/埋葬半截/來到村口或山上/我盯住人們死看/呀,生硬的黃土,人丁興旺”(19)

    與開篇一樣,結(jié)尾的語言似乎太庸常,但這恰恰是詩人直率、誠懇的表達自己靈魂的另一面,空虛與絕望。這首詩寫得很平靜、節(jié)制,不同于詩人以往熱烈、唯美浪漫主義的風(fēng)格,也可以看到詩人對自我的控制力。首尾這種表面平靜、節(jié)制的敘述與詩人內(nèi)心的不安、痛苦形成極大反差,有一種言語之外的表達張力。讀完了詩,才明白詩的命名是為了凸顯這首詩荒誕的主題。

    《梭羅這人有腦子》,梭羅是聞名已久的《瓦爾登湖》作者,海子對這位大自然之子追求自然的生活方式與生命理想極其欣賞,海子自殺之前隨身攜帶的幾本書里,就有一本梭羅《瓦爾登湖》。海子寫有關(guān)梭羅的詩,并沒用一貫的贊美方式,這次命名,海子為何這么調(diào)侃“這人有腦子”呢?想表達什么呢?

    開篇寫道:“梭羅這人有腦子/像魚有水、鳥有翅/云彩有天空”(20),簡單的幾個詞匯,寫得輕松明快,勾勒出梭羅聰慧的形象,如魚在水中、鳥兒飛翔一樣自然,這句也讀出一個非常幽默的詩人形象,這種輕松調(diào)侃的語言風(fēng)格在海子的其他詩中幾乎看不到,是極罕見的。

    比如第4、5小節(jié),“梭羅這人有腦子/看見湖泊就高興”(21)、“梭羅這人有腦子/用鳥巢做郵筒/兩封信同時飛到/還生下許多小信/羽毛翩躚”(22),對梭羅的日常生活,借用大自然愜意的周邊環(huán)境的寫實,是全景式呈現(xiàn),將讀者輕松代入,這種難得一見的輕松幽默貫穿整首詩。

    到了結(jié)尾,詩人內(nèi)心對梭羅的尊重躍然紙上:“梭羅的盔——一卷荷馬”這個借喻,用得何其敬仰又精深,一卷荷馬,荷馬史詩是詩人心中第三級的最高級層的史詩篇章,這一句既是對梭羅的自然生活方式的仰慕,也是海子的詩學(xué)理想。

    在此特意把這首詩列出,也是想從閱讀視角,來表達詩人海子的語言豐富性與詼諧幽默的性情。

    甜蜜的愛情給了海子創(chuàng)作的欲望和激情,為初戀女友B寫情詩,一晚上甚至可寫兩萬字,那么,來仔細體會一下《你的手》《寫給脖子上的菩薩》《半截的詩》《我的窗戶里埋著一只為你祝福的杯子》《幸福》(或我的女兒叫波蘭)《葡萄園之西的話語》這些命名的獨特含義。

    《你的手》,海子在冬天破敗的查灣老屋何以心頭陽光燦爛——“北方/拉著你的手/手/摘下手套/他們就是兩盞小燈”,“我端起一碗粥/想起隔山隔水的/北方/有兩盞燈”,但“只能遠遠的撫摸”。海子戀愛了,端著粥碗坐在老家形而下的小凳子上,思念著北方少女的溫暖。于是,昌平郊區(qū)田間的白楊、柿子樹、板栗樹林和葡萄園都出現(xiàn)在海子陽光燦爛的詩意里。

    《寫給脖子上的菩薩》,菩薩,“一生只幫你一次/這也足夠了”(23),通過她,我雙手碰到了你,你的呼吸,“兩片抖動的小紅帆/含在我的唇間”(24),菩薩成了愛情的月下老人,菩薩保佑著海子的愛情,所以,將詩獻給脖子上高高懸掛的敬重的菩薩。

    《半截的詩》“你是我的/半截的詩/半截用心愛著/半截用肉體埋著/你是我的/半截的詩/不許別人更改一個字”。(25)可見,海子對唯一愛情的堅貞與執(zhí)著。

    《我的窗戶里埋著一只為你祝福的杯子》“夢中的雙手/死死捏住火種/八條大水中/高喊著愛人/小林神,小林神/你在哪里”(26),夢中都不忘為愛人祝福,窗戶是心靈的窗戶,在窗戶里永遠埋著如杯子般滿溢的祝福。

    《幸福》(或我的女兒叫波蘭),詩的題目很奇特,“女兒”、“波蘭”為何意?也許是在愛情的幸福中海子想過未來的女兒,因喜歡“波蘭”一詞,而為之命名吧。

    當(dāng)我倆同在草原曬黑/是否飲下這最初的幸福 最初的吻/當(dāng)云朵清楚極了/聽得見你我嘴唇/這兩朵神秘火焰/……我們合著眼睛共同啜飲/像萬里潔白的羊群共同啜飲/當(dāng)我睜開雙眼/你頭發(fā)散亂/乳房像黎明的兩只月亮/在有太陽的彎曲的木頭上/晾干你美如黑夜的頭發(fā) (27)

    從詩的文本來看,詩人節(jié)選了戀愛中的一個瞬間場景描寫,表達了詩人從戀愛中感受到的神秘與純潔。從詩的副標(biāo)題來看,這個戀愛瞬間場景可能是想象出來的。詩人如此細膩的描寫他與戀人接吻的感覺:“當(dāng)云朵清楚極了/聽得見你我嘴唇/這兩朵神秘火焰”,極為生動地把內(nèi)心的甜蜜、欲動、清澈、期許等情緒完全表達出來,詩人又遞進一步寫道:“這是我母親給我的嘴唇/這是你母親給你的嘴唇”,是以表面樸素的方式表白對愛的感恩與傾慕。“我們合著眼睛共同啜飲/像萬里潔白的羊群共同啜飲”,用遼闊草原上羊羔們互相碰頭的親昵動作來暗喻“我們”之間的接吻,將戀人接吻的純潔渲染的淋漓盡致,恍若天上的云朵,再如“乳房像黎明的兩只月亮”,“美如黑夜的頭發(fā)”,都是詩人熱愛本真大自然的書寫,流露出對愛情的期待與沉醉,寫出了生命中最貴重的禮物,可遇不可求的幸福感受。

    但在最后,我不得不寫到《葡萄園之西的話語》,寫在1986年8月25日,于此海子的愛情透露了一種新的信息,“西”自古以來,太陽東升西落,給人一種不詳?shù)念A(yù)感。

    也好/我感到/我被抬向一面貧窮而圣潔的雪地/我被種下,被一雙勞動的大手/仔仔細細的種下……澗中黑而秀美的臉兒/在我的心中埋下。也好/我感到我被抬向一面貧窮而圣潔的雪地/你這女子中極美麗的,你是我的棺材,我是你的棺材(28)

    開篇這個“也好”,透著一種無奈,有一種負氣的決絕;也透著一種真實,海子直面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貧窮、勾勒出生存的真實。海子的父親曾說,女孩的娘家嫌棄他家貧窮。姑娘B的表述大概是會避開“窮”這個字的,表達的委婉一點,但海子的內(nèi)心注定是受傷的。“被一雙勞動的大手”種下,我被種下,種在深愛著的土地,寫出農(nóng)村的社會身份屬性和城市的社會身份有著無法埋填的隔閡鴻溝。海子坦然地面對,也不認為窮是窘迫,相反,在精神層面為人類大詩創(chuàng)造著血和肉。他并沒因此責(zé)怪或埋怨B,而是把貧窮與“圣潔的美麗”統(tǒng)一起來。最后以“棺材”這種極端的喻體作喻,是詩人將愛情埋葬,是對B一生一世的矢志不渝的愛的埋葬。再回來看詩的命名,“葡萄園之西的話語”,葡萄園喻指愛情理想,詩人以“之西”兩字落下了愛情的大幕,才情不經(jīng)意間流露在名字里。

    《祖國,或以夢為馬》,看見詩名,“或以夢為馬”這一刻其實不知詩人想表達什么,但倒是可以感受到一種不羈。詩的下方注著寫于1987年。20世紀80年代后期,時代在變,變得多元、不定。詩人也遇到后現(xiàn)代來臨的復(fù)雜,是被裹挾進入,還是抵抗。這個命名是祖國命題,也被詩人列為最高級的命題,是一首對80年代理想主義致敬的詩。有論者認為這一首詩是海子詩歌的《圣經(jīng)》,詩的名字“或以夢為馬”蘊含了詩人生命中的絕望和希望,也暗含了詩人全部的追求、抱負和理想,滲透著對詩歌語言革新的嘗試,又承載著詩人浪漫的大詩理想,并以祖國借喻,包含了太多在內(nèi),詩人這種表達魅力大概也是這首詩被喜愛與推崇的原因,這也是海子影響最廣的一首詩。

    這首詩不長,但氣勢磅礴,激情飽滿,令人讀后久久難忘。詩分9節(jié)。在第1至第4節(jié),詩人表達了要做大詩理想、遠方忠誠的兒子,這理想也包含詩人純粹的人格理想,更多的是指詩人建筑祖國詩歌語言的理想。開篇處,詩人在“遠方的忠誠的兒子”、“物質(zhì)的短暫情人”兩句中用了隱喻,喻示著理想必將對物質(zhì)的勝利,是一種古典浪漫主義情懷。“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這里的“烈士”是借喻,也許是為了詩歌事業(yè)的君子詩人,“小丑”大概是追逐名利的詩人。讀懂名字,已明了詩歌主旨,讀到最后2節(jié):

    我的事業(yè) 就是要成為太陽的一生

    他從古到今——“日”——他無比輝煌無比光明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最后我被黃昏的眾神抬入不朽的太陽

    太陽是我的名字

    太陽是我的一生

    太陽的山頂埋葬 詩歌的尸體——千年王國和我

    騎著五千年鳳凰和名字叫“馬”的龍——我必將失敗

    但詩歌本身以太陽必將勝利(29)

    詩歌的詞匯選擇日、光明、以夢為馬的詩人、太陽、鳳凰、龍,語境突然變得很高昂、激烈,更像是詩人在用整個生命發(fā)聲,也表達了詩人的太陽王子詩歌理想與抱負,詩歌本身以太陽必將勝利。詩人大詩理想的非凡抱負在這首詩中全部呈現(xiàn)給讀者,“騎著五千年鳳凰和名字叫‘馬’的龍”這些中國古典元素的詞匯疊加,推動語義結(jié)構(gòu)的完整,使整首詩走向高昂,也是詩人對詩歌事業(yè)的一種非凡氣魄表達。

    三、未完的長詩命名分析

    海子不僅寫了200多首命名特別的抒情短詩,還寫了十部長詩,將其中七部命名為《太陽·七部書》(全書沒寫完)。他的好友、也是詩歌界知音駱一禾是這樣分析這個命名的,駱一禾在 1989 年 5 月 13 日(突發(fā)腦溢血前一日)寫的紀念海子《海子生涯(1964-1989)》文中寫道:“《七部書》的意象空間十分浩大,可以概括為東至太平洋沿岸,西至兩河流域,分別以敦煌和金字塔為兩極中心;北至蒙古大草原,南至印度次大陸,其中是以神話線索‘鯤( 南) 鵬( 北) 之變’貫穿的。這個史詩圖景的提煉程度相當(dāng)有魅力,令人感到數(shù)學(xué)之美的簡賅。海子在這個圖景上建立了支撐想象力和素材范圍的原型譜。海子史詩構(gòu)圖的范圍內(nèi)產(chǎn)生過世界最偉大的史詩,他必須承受眾多原始史詩的較量。從希臘和希伯來傳統(tǒng)看,產(chǎn)生了結(jié)構(gòu)最嚴整的體系性神話和史詩,其特點是光明、日神傳統(tǒng)的原始力量戰(zhàn)勝了更為野蠻、莽撞的黑暗、酒神傳統(tǒng)的原始力量。這就是海子擇定“太陽”和“太陽王”主神形象的原因:他不是沿襲古代太陽神崇拜,更主要的是,他要以“太陽王”這個火辣辣的形象來籠罩光明與黑暗的力量,使它們同等地呈現(xiàn),他要建設(shè)的史詩結(jié)構(gòu)因此有神魔合一的實質(zhì)。”(30)

    駱一禾的分析,也正是海子在詩論《詩學(xué):一份提綱》中寫過的有關(guān)太陽的思考。海子一直被稱為太陽之子詩人。其實讀過《海子詩全編》后,會發(fā)現(xiàn)大多詩歌不是寫太陽、或說光明,海子是一個以黑暗、死亡或說悲劇為事業(yè)的詩人。海子《太陽·七部書》以太陽命名,但也并不以太陽為題材。《七部書》里,《斷頭篇》《詩劇》《彌賽亞》的主題是天空,《土地篇》《大扎撒》《你是父親的好女兒》背景是土地,《弒》的題材是寫人間。也就是說《太陽·七部書》是一個從外部給予的命名,并不是對其本質(zhì)的概括。但在一些詩中,海子寫下的“人物道白卻有著猛烈奔馳的速度,這種危險的速度,也是太陽神之子的詩歌應(yīng)有的特征”。(31)

    海子在抒情詩領(lǐng)域向20世紀80年代挑戰(zhàn)性地獨擎浪漫主義旗幟,“被他人稱為太陽神之子的這類詩人,都有短命天才、抒情詩中有鮮明自傳性帶來的雄厚底蘊、向史詩形態(tài)作恃力而為、雄心壯志的挑戰(zhàn)、絕命詩篇中驚才卓越的斷章性質(zhì)等特點”。(32)然而這和他另一種詩歌理想:“把完形的、格式塔式造型賦予潛在精神、深淵本能和內(nèi)心分裂主題——形成了根本沖突,他因而處于凡·高、尼采、荷爾德林式的精神境地:原始力量核心和垂直蒸曬。”(33)海子的詩歌道路是在完成史詩構(gòu)想。從浪漫主義詩人自傳和激情猶如凡高、尼采、荷爾德林等突然轉(zhuǎn)向史詩。海子說“我寫長詩總是迫不得已。出于某種巨大的元素對我的召喚,也是因為我有太多的話要說,這些元素和偉大材料的東西總會漲破我的詩歌外殼。為了詩歌本身——和現(xiàn)代世界藝術(shù)對精神的壟斷和優(yōu)勢——我得舍棄我大部分的精神材料,直到它們成為詩歌。”(34)

    海子認為“在上帝的七日里一定有原始力量的焦慮、和解、對話,他對我的命令、指責(zé)和期望。”(35)他是收了命令,對自己寫詩高標(biāo)對照,比如他寫《土地》,由于喪失了土地,這些現(xiàn)代的漂泊無依的靈魂必須尋找一種代替品——那就是欲望,膚淺的欲望。大地本身恢宏的生命力只能用欲望來代替,可見我們已喪失了多少東西。“他深刻的現(xiàn)實生存憂患和崇高人格的熱切追取,以及靈魂直裸于生命質(zhì)詢時的坦誠以及自省精神,使當(dāng)代中國詩歌重新開始了對樸素的關(guān)注,對情感與心靈的關(guān)注。”(36)燎原充分肯定了海子詩歌的原創(chuàng)性及其對1980年代詩壇的意義。沒有了海子、駱一禾,80年代詩歌時代也隨著終結(jié)了。

    詩人在以詩歌表達自己的感情時,也像烈火一樣,把詩歌寫作與生命融為一體,而不是一味地沉溺于詩歌的“修辭練習(xí)”。正是這種創(chuàng)作心態(tài),海子創(chuàng)造了“麥地”“村莊”等一系列清新意象,營造了一個大地村莊、故鄉(xiāng)的本質(zhì),并試圖圍繞“太陽”“遠方”等意象建立一個精神王國,作為人類靈魂的棲息地。“太陽”成了海子所追求的志向:“我要做遠方的忠誠的兒子/和物質(zhì)的短暫情人……我的事業(yè)就是要成為太陽的一生”(37)。海子個人的努力并沒有達到他所追求的大詩理想,但作為一個詩人,他擺脫了傳統(tǒng)詩學(xué)的束縛,站在人類詩歌的中心去追求遠方的理想,確實震撼著心靈。這部長詩命名的背后,可見詩人深刻的大詩理想與文化焦慮。

    “一種語言越是接近整體的成熟,越是要求它的操作者付出個體的代價,而詩人作為一種語言的最權(quán)威的操作者,他付出的代價尤其悲壯和慘烈;”(38)因而詩人選擇死亡,是他無法回避的語言命運,他要用“全部生命”去償還那天賦的語言之債。

    海子,是中國當(dāng)代詩歌史上一個有著古典主義情懷終結(jié)意義的坐標(biāo)。其實,中國當(dāng)代詩歌并沒有止步,仍在通過改革尋找一種復(fù)歸,尋找詩人的寫作與讀者的平衡與融入。詩歌命名的發(fā)生,是一種綜合文化背景下產(chǎn)生的,也反向促成了文本進入經(jīng)典化的可能與演變。海子詩歌,在生前并未得到世人的理解和重視,而在去世十年后,他的詩受到青年詩人、海內(nèi)外學(xué)者廣泛關(guān)注和深度文本解讀。海子邁出了中國當(dāng)代詩歌改革的第一步,至于這一步的實際力量以及所能產(chǎn)生的影響,還要等待時間去驗證。

    [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新世紀詩歌對中國古典詩歌傳統(tǒng)的再發(fā)現(xiàn)”(批準(zhǔn)號:18BZW173)的階段性成果。]

    注釋:

    (1)燎原:《海子評傳——撲向太陽之豹》,南海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354頁。

    (2)謝冕:《不死的海子》序,崔衛(wèi)平編,《不死的海子》,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1999年版。

    (3)(4)(5)(6)(7)(8)(9)(10)(11)(12)(13)海子:《詩學(xué):一份提綱》,西川編,《海子詩全編》,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7年版。

    (14)[美]布魯克斯:《沃倫·阿爾弗瑞德·普魯弗洛克的情歌分析》,《新批評》史亮譯,四川文藝出版社,1989年版,第203頁。

    (15)趙毅衡:《新批評文集》,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 ,1988年版。

    (16)李屹:《新批評與詩歌解讀》 ,《外語教學(xué)》,2006年第3期。

    (17) 支宇:《文本語義結(jié)構(gòu)的朦朧之美——論新批評的“文學(xué)性”概念》,《文藝理論研究》,2004年第5期。

    (18)(19)海子:《明天醒來我會在哪一只鞋子里》,《海子的詩》,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頁,第32頁。

    (20)(21)(22)海子:《梭羅這人有腦子》,《海子的詩》,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頁,第56頁,第56頁。

    (23)(24)海子:《寫給脖子上的菩薩》,西川編,《海子詩全編》,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7年版,第63頁,第63頁。

    (25)(26)(27)(28)海子:《半截的詩》《我的窗戶里埋著一只為你祝福的杯子》《幸福》《葡萄園之西的話語》,西川編,《海子詩全編》,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7年版,第115頁,第121頁,第120頁,第127頁。

    (29)(37)海子:《祖國,或以夢為馬》,《海子的詩》,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年版,第145頁,第145頁。

    (30)(31)(32)(33)駱一禾:《海子生涯(代序一)》,西川編,《海子詩全編》,上海三聯(lián)書店, 1997年版,第3頁,第2頁,第2頁,第3頁。

    (34)(35)海子:《詩學(xué):一份提綱》,西川編,《海子詩全編》,上海三聯(lián)書店, 1997年版。

    (36)燎原:《孿生的麥子之地》,崔衛(wèi)平編,《不死的海子》,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1999年版。

    (38)臧棣:《犀利的漢語之光——論戈麥及其詩歌精神》,西渡編,《戈麥詩全編》,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9年版。

    色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 segui久久综合精品| 玩弄人妻少妇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67194老司机精品午夜| 99精品久久精品| 高清免费久久午夜精品|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8图|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播放 |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字幂|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青青精品视频国产|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字|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 | 国产精品麻豆成人AV网|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久久精品日日躁精品|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日韩福利视频精品专区| 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看3| 麻豆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18|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成人导航|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lv| 国产精品密蕾丝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综合一区精品| 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麻豆|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看| 精品欧洲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