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煉軍、廖釵勤輯校:詩人張棗佚稿兩篇
一、《四月詩選》前言與后記
輯校說明:
《四月詩選》系詩人張棗青年時期自印詩集,1984 年 4 月在重慶編成。詩集共包含 11 篇作品:《星辰般的時刻》《四月》《留言條之一》《危險的旅程》《南岸第一次雪花》《四個四季·春歌》《四個四季·夏歌》《白日六章》《那使人 憂傷的是什么》《紀念日》《杜鵑鳥》等(具體內容見人民文學出版社 2020 年版《張 棗的詩》)。這批作品讓我們看到張棗早期 (《鏡中》之前 ) 的寫作情況。近來發現張棗為這部詩選撰寫的前言后記,記錄了詩人的早期詩觀,對理解《鏡中》前后詩人的寫作理念,十分重要。全本油印詩集由張棗早年好友彭逸林先生提供, 在此特別致謝。
前言
(一)
我想寫的詩從未寫出過,我寫出的詩都是我從未想到的詩。詩之所以是詩,因為它是超越思想的思想。思想與語言一同誕生。說得更誠實一點:語言創造思想。在一首具體詩歌發生之前,詩人只有一貫使用語言的技能。從語言中誕生的 詩歌皆在語言中毀滅。真正的詩歌只具備一種客觀性,不好,不壞,不凄婉,不激昂。只有承認詩歌的客觀性,才能產生對詩歌的評論。而且,所謂談詩都只是談詩的邊緣。
(二)
現階段,語言中任何一個詞匯都是詩。詩的成功在于詞匯位置的合適。到共產主義社會,如果還存在詩歌的話,它也只是一顆純粹的語言露珠了。思想將悵 然離去。男人和女人不再用詩歌交談。
(三)
漢語言柔弱、干凈、寂寞、多情。漢語言不能誕生第一流的思辨家、演說家甚至小說家。世界上任何詩篇本來都應該是用漢語言寫作的。白話漢語言百分之 七十是翻譯語言。白話漢語言尚未成形;中國新詩尚無傳統。
(四)
此刻地球在啟動,這一秒對我和我們永不再來。詩歌的聲音是流逝的聲音。
文學的根本問題是生與死的問題。世界的本質是反抗死亡,詩歌感人肺腑地揮霍死亡。人不是活著,而是在死去,領悟不到死亡之深刻含義的生命是庸俗空虛的 生命。死亡教導我們慈祥、幸福、美麗和永恒。
(五)
詩是徒勞無益的,詩是無用的。最完備的詩歌是無賴的詩歌,它強加于人,它比真實更真實。詩歌的讀者必須具備比詩人更高級的超越性,否則,他得到的 只是毀滅、折磨、納悶和盲目的不安。在一個無可指責的忙于物質建設的時代, 詩歌的確是不必要的。它的存在僅僅是為了那些極少一部分不食人間煙火、神仙般的人物——這些人都是新式的哈姆雷特或者普魯弗洛克(詩人艾略特《普魯弗洛克的情歌》中的主人公——輯注)。這些人都是我們明天的象征。
(六)
我很緊張,我和我們又面臨了另一個世紀末。
后記
以上 11 首詩大都是今年 4 月寫于重慶歌樂山;其中《危險的旅程》系1983年10月所作,因考慮此詩的基本氛圍,所述訴的故事,以及地域性、季節性都與四月題材有關,這次便一同收錄了。
在中國正在成長起來的知識分子身上,有許多獨特的、復雜的優秀品質。這些品質是來之不易的,很可能應歸功于過去幾年來我們對自身的個人文化因素的發現、發展和強調。在一個表層文化不能使我們完全滿意的時代,進一步加強自 我意識,捍衛自己的果實,慎防自己在粗淺輕浮的文藝作風中流失,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時,這樣做也是出于高度的歷史正義感和愛國主義精神。我們應該努力 保存那一部分客觀的、真實的自己,并使其成為各種形式的審美對象和文化潮流。
“朝聞道,夕死可矣。”
無論我是沉默不語,還是洶涌不安,我都無法表述對自己的信賴和自豪,無 法表述對自己留下的每個文字愉悅的、輾轉反側的熱愛。
張棗 1984 年 5 月
于重慶歌樂山
二、譯詩九首
輯校說明:
下列 9 首埃茲拉·龐德的詩,系詩人張棗 1984 年 10 月之前譯成。對應的 英 文 原 詩 名 分 別 為 : A Virginal、Portrait d'une Femme、Salutation、Ballatetta、Liu Ch'e、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The Picture 、A Girl、The Cantos。 其 中 A Virginal、Portrait d'une Femme、The Picture 、A Girl 見于 1912 年龐德在倫敦出 版的詩集《反擊》(Ripostes)。Salutation、Liu Ch'e、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見于龐德 1916 年出版的《大袯集》(Lustra)。以上作品,皆系龐德僑居倫敦期 間的創作。《中國斷章》節譯自龐德《詩章》(The Cantos)第 53 章,系龐德1940 年在紐約出版的詩集《詩章 52—71》(The Cantos LII-LXXI)中的一章, 其中 52—61 為《中國詩章》。《中國斷章》由五段節譯組成,分別為《詩章》(The Cantos)第53章中第1至43行、第53至80行、第167至188行、第337至361行、 第 380 至 386 行。
查對英文原稿發現,張棗譯作中,《 頌 歌 》(Salutation) 一詩漏譯第六行:“and heard ungainly laughter”。下列整理的文稿,據張棗青年時期的好友彭逸林先生提供的油印本。油印本年深日久,難免模糊,因此詩歌分節和格式,參考了英文原版《面具:埃茲拉·龐德短詩選》(Personae:The Collected Shorter Poems of Ezra Pound)及《詩章》(The Cantos of Ezra Pound),修改了個別明顯錯誤, 油印本文字不清晰處,以□表示。
據有關人士記憶,張棗當時應該還譯過龐德更多的詩,惜尚未見到。這 9 首譯作的重現,對重新考察龐德 80 年代前期在當代青年詩人群體中的影響,尤其對 80 年代前期張棗詩歌寫作中的修辭色澤和古典意味,有特別價值。
處女
啊,不!離開我,我剛從她那兒來。
我豈能用低劣的光亮糟蹋我的光鞘,
因為我周身的空氣有一抹清鮮的明亮,
她的雙臂纖弱,卻緊緊地縛住我,
使我的軀體籠罩上太空的紗幔,
仿佛是芬沁的葉片,幽幽的清香。
啊,在她的來臨中我采擷了魔力
那鞘一般涵納她的也把我涵納。
啊,不!離開我,我仍纏有她的幽香,
春風般柔軟,源自樺樹的陰涼。
四月來到樹梢,嫩綠噴薄而出
是她熟練的手指敷止了冬日流血的創傷
她渾身透發著樺樹的氣息:
樺樹的皮膚,潔白有如她的時光。
婦人肖像
你和你的心靈是我們拋棄雜物的海洋
這些年來倫敦在你身邊載浮載沉
明亮的船只遺棄給你零星的小費:
愚見,讒言,殘渣
古怪的消息的晶片以及暗淡的尤物
偉大的心靈——因缺乏知音而尋找你
你永遠只是一樁轉手買賣。可悲?
不,你倒喜歡那些平白無奇的事兒:
嫁個男人,又笨又乖順
思想平庸,而且逐年減少。
哦,你倒是耐心,坐在那兒數小時
等待什么東西漂浮出來。
現在你酬報了,是的,昂貴的酬報,
你的身體攜帶著利潤,有人朝你走來
取走一件奇異的東西:
你坐釣的戰利品,一些古怪的主意,
走不動的事實,一二件軼聞
因羅陀羅而懷孕的故事;或別的東西
看起來大有文章卻一無是處。
既不能安撫角隅,
又不能迎接晨曦;
色澤暗淡,俗麗,奇異的老古董,
偶像龍涎香以及罕見的鑲嵌物,
皆是你的財寶,你的庫藏,然而
這一汪洋落葉般的東西
半浸透的奇形怪狀的木頭,或閃爍的新玩意
都將在變幻的光環里沉浮。
不,那不是什么東西!
說到底 那不是你的東西,然而——這就是你。
頌歌
啊極度優雅舒適的子孫,
啊極度凋落困頓的子孫;
我已經看見了漁夫們在陽光下野餐。
看見他們率領粗野的家室,
看見他們露出牙齒微笑。
我如今比世人幸福,
而他們的幸福更勝過于我。
魚兒在湖畔游弋:
它們不愁穿不起布衣。
巴麗達
光亮幻成她的嬌容并棲居在
昏盲的眼眸以及男人般的影子中;
瞧,我們怎樣被光亮融為歌聲。
碎散的陽光是她頭上的圓帽,
她把我的心靈深深幽禁。
野林中沒有幼鹿穿行
光芒如此恬靜;蜘蛛結下的銀網
豈有她的身體纖嫩,而陽光
彎曲草莖上晶瑩的珠寶,
等她走過,免得露水兒干掉。
劉徹
那綿綢的蟋蟀[1]若即若離
灰塵飄過庭院。
沒有足聲降臨,而樹葉
匆匆積成堆,靜臥著,
她——吾心所愛,就安葬在下面,宛如
一片潮濕的樹葉,粘縮在門檻邊。
某地鐵車站紀事
人群幽靈般地顯現這些臉龐:
花瓣綻放在濕潤,暗黑的枝上。
肖像
那死去的貴婦的眼睛跟我說話:
因為這就是愛,不會被淹沒,
這就是熱望,不會被親吻磨滅;
那死去的貴婦的眼睛跟我說話。
女孩
樹長進我的雙手,
樹液流進我的雙臂,
樹在我的乳屋成長——
朝著下面,
樹枝如手臂長出我的軀體。
你是樹,
你是青苔,
你是南風下的紫羅蘭;
你是一個孩子——高高在上,
你嘲弄人世的企望。
中國斷章
有巢教初民折木結廬,
燧人氏立傳教之臺,交易之道
教初民結繩記事
伏羲氏教初民耕耘稻田公元前 2837年
至今人們仍知道他的墓塚所在
于高高松柏與圍墻之間
那五谷,神農說,即是
稻、麥、黍、稷、菽
并制作了犁具沿用五千年之久
神農氏遷都至曲阜
正午舉行集市
“聚無天下之貨”,據藥書所載
黃帝捕獲十五只猛虎
以鳥跡想象字形
并研制造磚技術
其元妃嫘祖教育蠶結絲
貨幣便于黃帝年間興起
黃帝命伶倫取青竹造律呂
此乃公元前 2611年的事
黃帝娶四妻,其子二十有五人
其墓塚如今仍在橋山
帝告命學者以□填樂
如今葬在頓丘
此公元前 2050 年的事
堯宛若耀紅雨
觀察至日行星顯現
觀察仲夏星星的蹤跡 禹,水的領袖
黑土多肥沃,野絲源自山東
貨物,運送各郡州
以各自的種類付稅
往徐州進貢五色土
雉羽源自嶧山
嶧山進貢桐木
以作琴瑟
回聲石源自泗水
有草類名青茅可用以避邪
舜遵循天帝意旨
移轉太陽星星
詩言志
聲依律
數年來無水救旱,無雨降臨
折磨著成湯皇帝
谷少價揚
于是公元前 1766 年成湯開采銅礦
制作方孔的園(圓)盤銅幣
并分發給民眾
讓他們購買□芒的糧食
糧秣室空空如也
七年大旱
有人在巴拉巴建樹神廟,在剛果成湯祈禱于山巒并
銘刻“日日新”
在其浴盆上
“新,日日新”
砍我樹叢
堆積園木
使之漫(蔓)延生長
成湯在位十三年
百歲乃崩
“吾等佇立,他倒下”
夏桀終日愛撫女人
珍愛財寶
愛浮法與田獵
惟我獨尊
可以迷醉于民眾的頌詞
可以關心他們的疾苦
只要能安穩坐在皇位上
于是康王繼位
栗鬃白馬緩行于皇宮廷院
“吾從周”,孔子說
“吾從周政”,孔子說
文王與武王招賢納士,強悍有力
年青的康王說
賜我的太平!
你的子孫一代一代為我的皇位獻身
于我的蔭護下成長
萬歲召公,那測量者
讓他的英名流傳 3000 載
給耕者以耕種之地
以及養蠶之地
重植桑木樹林
定期開交易
交易帶來豐足,囹圄空虛
“此乃堯舜再世”
農夫喝道
“衣食足然后知禮義”
“吾從周”孔子五百年后說道
他的心靈冥想世跡
孔子治魯,誅少正卯
魯漸強大
用心險逆
舌頭上流溢欺騙
是一個心懷惡毒,
安于為惡之徒
魯國升起,齊人歸女樂于魯
孔子便隱退
在鄭國有人說
有一人徘徊在東門口
其前額似堯
其頸類皋陶,其肩類子產
其身高有如禹
苦悶有如一只喪家犬
錯了,孔子欣然一笑,當然這些帝王
而謂似喪家犬,然哉,然哉
他在陳七天點食未沾
從者病,子弦歌不輟
歌聲異常安詳
萬歲子郢,那個雜種
陳、蔡將孔子圍困于荒野
楚子騎馬營救他
曹隔 25 代后便衰落
孔子刪古詩 3000 篇為 300 篇
慧(彗)星流天
周敬王在位 40 年
孔子死去,享年 73
如此仲尼或曰孔子,“小丘”他的父親
當他進攻某一城市
他的兵士穿越過吊橋大門
而守者放橋斷后,于是“小丘”
便能自負重提,堅守至
最后一個通過,
孔子便是這種家族的傳人
注釋:
[1]龐德原文為 The rustling of the silk is discontinued ,并無“蟋蟀”,疑為打字錯誤,據原文和字形推測,應為“窸窣”。
(作者單位:浙江工業大學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