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圣思:遇陳寅恪夫婦墓
2023年9月學生芳邀我去廬山走走。我每到一處,總習慣會去所在地的植物園轉轉。那天在廬山植物園,偶然發現了園中兩塊木牌標識。一塊標示為陳寅恪夫婦墓冢,另一塊標示為三老之墓,立刻引起了我的關注。
在植物園的玻璃暖房左側,有一條通往山中的石板路,沿路而上,即見陳寅恪先生夫人之墓建在山腰處的一塊環抱之地,由綠樹圍繞著,前有矮叢,后有高樹。一塊橢圓形大橫石引人注目,上面綠字書寫著的正是陳寅恪先生的名言: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走進細看,墓地設計別致,兩三塊厚度不一的石片像書頁或書脊一樣將立碑和橫石夾在中間,立碑上寫著:陳寅恪唐筼夫婦永眠於此。橫石上陳先生的名言是由黃永玉先生書寫的,落款為:后學湘人黃永玉敬書壬午春日。墓地實際建成于2003年,距陳先生“文革”期間逝世(1969)已是34年之久了!至今也已20年了。后有機會從廬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胡高工那里得知,這墓地是黃永玉先生鼎力支持而落成的。
不可思議的是,早在幾年前在杭州九溪山中行走,仿佛冥冥之中有人指點,也是偶然發現路邊陳三立老先生(寅恪先生之父)之墓的標識,遂找尋到坐落在一片茶林間的陳家祖墳墓地。當時學生喜陽相伴而行,他喜歡并能作舊體詩詞,且撰有論述陳寅恪先生詩的論文,不期然發現寅恪先生父親的墓地,也真是有緣。據說寅恪先生生前正是希望能歸葬于父親的墓側,只是杭州的陳家祖墳屢遭不測,終究未能如愿。
從江西張求會先生《陳寅恪、唐筼骨灰安葬側記》一文可知,陳寅恪夫婦之墓最終得以建于江西廬山這一過程是如何歷時彌久而又曲折反復。寅恪先生祖籍是江西修水縣,與廬山亦有淵源,其父陳三立老先生在廬山建有并居住在松門別墅,距“月照廬山”景點不遠。陳寅恪先生的女兒們原先希望父母的骨灰能安葬在松門別墅附近,與祖父當年居住地相鄰,但因國家風景名勝區不能出現新墓葬的規定而未能如愿。最后廬山植物園管理處十分重視迎歸陳寅恪唐筼夫婦骨灰安葬,墓地才得以最終落成。
令人欣慰的是,在離陳寅恪唐筼夫婦之墓不遠處的三老墓中有植物學家、廬山植物園創建人之一的陳封懷先生,他是陳衡恪先生之子,乃寅恪先生之侄。且植物園修建了連接這兩塊墓地的小路,有陳家后輩親人陪伴,想來寅恪先生和夫人也不孤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