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略談天津版《大公報》停刊
    來源:北京晚報 | 王從仁  2024年03月25日09:18

    1935年末,林徽因給沈從文寫信(梁從誡編《林徽因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12月,《書信》第160頁):

    二哥:

    怎么了?《大公報》到底被收拾,真叫人生氣!有辦法否?

    昨晚我們這里忽收到兩份怪報,名叫《亞洲民報》,篇幅大極,似乎內中還有文藝副刊,是大規模的組織,且有計劃的,看情形似乎要《大公報》永遠關門。氣糊涂了我!社論看了叫人毛發能倒豎。我只希望是我神經過敏。

    這日子如何“打發”?我們這國民連骨頭都腐了!有消息請告一二。

    徽因

    林徽因所說的《大公報》,指天津版《大公報》,該報的文藝副刊當時由沈從文主編,林徽因在文藝副刊上發表過不少文學作品,還和梁思成一起為文藝副刊設計過刊頭圖案。關于此事,陳學勇的《林徽因年譜》說:“11月21日,日寇下令停刊天津《大公報》,用另出《聯合亞洲先驅報》代替。林徽因接贈閱的該報和約稿信,還聽說大約有五十個中國人還在為該報工作,乃憤怒責問:‘難道他們不知道他們在做什么?’”(陳學勇《林徽因年譜》,見《林徽因尋真》,中華書局2004年11月,第222頁)陳學勇的《〈林徽因年表〉補》(見《新文學史料》,1999年第2期)中也有相同的文字,但是《〈林徽因年表〉補》并沒有引用林徽因給沈從文的信,而《林徽因年譜》引用了林徽因給沈從文的信,從而讓讀者感覺此信為其立論之依據。

    曹汛的《林徽因先生年譜》亦云:“11月21日,《大公報》被日本人下令停刊,日本人辦起《亞洲民報》。徽因得知后寫信給沈從文,對日人的行徑表示極大的憤慨。”(曹汛《林徽因先生年譜》,文津出版社,2022年7月,第108頁)兩人都說天津版《大公報》被日本人下令停刊,但曹汛說日本人辦的是《亞洲民報》,和陳學勇所說《聯合亞洲先驅報》判然有別。

    這些說法,頗值得考究。第一,細讀林徽因給沈從文的信,“看情形似乎要《大公報》永遠關門”,這種口氣表明天津版《大公報》并沒有關門,只是似乎、將要“永遠關門”的意思。第二,日寇出版的什么報?是《聯合亞洲先驅報》還是《亞洲民報》,抑或兩份都出?第三,林徽因接《聯合亞洲先驅報》的約稿信,以及“大約有五十個中國人還在為該報工作”云云,到底是怎么回事,出處何在?

    經筆者反復查證,得出如下結論:

    一、天津版《大公報》在1935年11月21日并未停刊。12月8日,天津版《大公報》的文藝副刊發表了林徽因的文章《紀念志摩去世四周年》;12月9日,天津版《大公報》的文藝副刊發表了蕭乾的劇評《〈財狂〉之演出》。如果該報于11月21日停刊,怎么還能在12月8日和12月9日刊登文章?有意思的是,這些材料均被陳學勇的《林徽因年譜》引用,載于“日寇下令停刊天津《大公報》”之后,不知為何會出現前后矛盾的情況。

    1935年,日寇尚未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也沒有完全掌控天津,當時日寇是否發布過停刊令,姑且存疑;天津版《大公報》直到1937年8月5日才正式停刊。盧溝橋事變后,日軍大舉進攻平津,1937年7月28日晚,日軍開始進攻天津,天津的對外交通中斷,天津版《大公報》只能在市里發行。7月30日,上海版《大公報》發表題為《天津本報發行轉移之聲明》的社評,指出“天津本報決與中華民國在津之合法的統治同其命運,義不受非法通知之干涉。萬一津市合法官廳有中斷之日,則不論外國軍事占領或出現任何非法的中國人之機關,本報將即日自動停刊,待國家合法的統治恢復之日,再繼續出版”。(1937年7月30日上海版《大公報》,第2版)同日,天津淪陷。天津版《大公報》于8月5日停刊,實屬無奈之舉,其主因并非由于日寇下令,而是因為天津淪陷,被“外國軍事占領”,天津版《大公報》自行停刊,表現出堂堂正氣。

    故日寇在1935年11月下令停刊天津版《大公報》的說法,是誤解,誤解的來源,當為對林徽因給沈從文信的誤讀。

    二、1935年12期《國光雜志》發表了署名“清虛”的文章,題目是“‘亞洲民報’進一言:對一班出賣祖國的人們的總勸告”,文章說:“前天看到了一份北平新出的《亞洲民報》,是12月1日才發刊的,每天四張,規模頗不算小。”文尾注明“廿四年十二月十日寫于長沙”。(《國光雜志》1935年12期,第45頁至第51頁)

    1936年4月19日,《金剛鉆》發表了署名“躍馬”的文章,題目是“包世杰在平辦《亞洲民報》”,文章指出:“北平方面有一產生不久之《亞洲民報》,主持人為服務外交部之包世杰,包以馮玉祥主持西北軍時代,一度任包頭方面之交涉員,殆與馮系略有姻緣,惟其人媚外性成,鮮顧廉恥,當土肥原在平津活動時,包丐士氏向平津當局請求撥款辦報,以鼓吹中日親善,土肥原許之,因致函是時之河北政府主席商震,請助包以辦報經費:開辦費一次為五萬元,以后每月經常費為七千元,商氏為睦鄰起見,即許給予開辦費二萬五千元,以后每月經常費二千元。包得款后,即在東交民巷創立《亞洲民報》,以提倡東亞民族共存共榮為標榜,而字里行間,乃充滿漢奸氣息。及商震調豫繼任冀省府主席者為宋哲元,宋對親鄰之義,尤為了解,故于該報每月經常費,增給一千元,每月共給三千元,包于是大喜,近特將該報遷后細瓦廠,擴大范圍,日出三大張。此外殷逆汝耕對該報亦予援助,該報殆儼然為華北漢奸宣傳之機關矣。”

    此文敘述了《亞洲民報》主持人包世杰的身份背景、辦報過程、經費來源等,揭示了該報的漢奸氣息。綜合兩篇文章的內容,可知林徽因憤慨、“氣糊涂了”的原因,以及《亞洲民報》創刊于1935年12月1日,并非日本人所辦,而是漢奸的賣國行徑。

    三、至于林徽因給沈從文信的作期,《林徽因集》等均稱11月下旬。既然《亞洲民報》是12月1日創刊的,林徽因不可能在11月下旬讀到該報。信中說“昨晚我們這里忽收到兩份怪報,名叫《亞洲民報》”,顯然這兩份報都是《亞洲民報》,應該是不同日期的報,也就是說,至少已刊出兩期。因此,這封信的作期決不可能為11月下旬,應定為12月上旬較允當。

    筆者又核查了《聯合亞洲先驅報》的情況,“全國報刊索引”顯示“0個檢索結果”,百度上也查不到此報,不知這究竟是一份怎樣的報紙,甚至有沒有這份報紙,也未可知。

    另外,筆者查詢了提及停刊天津《大公報》、用另出《聯合亞洲先驅報》代替的著作,共四部,即林與舟編著的《梁思成的山河歲月》(東方出版社,2005年9月),李喜所、胡志剛的《梁思成的前世今生》(東方出版社,2010年1月),林與舟編著的《建筑宗師:梁思成》(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邵麗坤、朱丹紅的《一念花開鎖清思——林徽因》(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13年5月),都是通俗讀物,出版時間均晚于陳學勇的《林徽因年譜》,更晚于其《〈林徽因年表〉補》。這四部著作有關停刊天津《大公報》、用另出《聯合亞洲先驅報》代替的話語,與陳學勇基本一致,只是在表述上略作變異。

    綜上所述,“日寇下令停刊天津《大公報》、用另出《聯合亞洲先驅報》代替”之說,源頭為陳學勇的《〈林徽因年表〉補》,不知其說依據何在。筆者以為,前一句的下令停刊已不符事實,后一句的“代替說”很有可能出自坊間傳聞。其實企圖“要《大公報》永遠關門”的,只有一份報紙,那就是充滿漢奸氣息的《亞洲民報》。當然,狼子野心未遂。

    而對“林徽因接《聯合亞洲先驅報》約稿”之說,既然這份報紙的相關信息無從知曉,又何來約稿?何況林徽因給沈從文的信中只說“收到兩份怪報”,并未提及約稿之事。“還聽說大約有五十個中國人還在為該報工作”,更不知出處何在,依據何在。

    曹汛的《林徽因先生年譜》把停刊與《亞洲民報》扯到一起,半真半假。可能是作者查不到所謂的《聯合亞洲先驅報》,卻看見了《亞洲民報》,加之錯解林徽因給沈從文信的內容,于是得出“《大公報》被日本人下令停刊,日本人辦起《亞洲民報》”的結論。作者發現了一些問題,但沒有深入研究,以致出現誤讀與“嫁接”。

    總之,林徽因給沈從文的信充滿民族大義,彰顯了一個知識分子的錚錚鐵骨,值得贊揚。但錯解此信本意,偏離基本事實,并非學人作為。研究歷史,必須以事實即史料為基準,史料的真實性是歷史科學性的保證,也是其生命力所在。該下的“笨功夫”必須下,勿使的“小聰明”使不得。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大胸| 精品午夜久久福利大片| 国产精品视频网站|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香蕉精品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又大又粗|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不卡| 欧美日韩精品SUV| 思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1024香蕉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 99RE6热在线精品视频观看| 久9re热这里精品首页| 野狼第一精品社区|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网| 99视频30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 jazzjazz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美女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久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93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丝袜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 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日韩欧精品无码视频无删节| 西瓜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中文字幕| 777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蕉|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 国语自产拍精品香蕉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互换|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