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鵺《時間裂縫》:“國潮科幻”代表作
時光如幽暗長河,記載如片片孤舟,裂縫之間,拾起斑斕的長夢之旅。玄鵺的系列故事《時間裂縫》由《砸缸》《太歲》《黃袍》《行者》《神醫》《讓梨》《夢疊》等短篇組成,將賽博設定和中華傳統神話、經典和民間故事相結合,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
推薦語
《時間裂縫》以古代背景設定容納了幻想未來的設定和構想,為人們耳熟能詳的傳說故事鋪墊出極具幻想與浪漫色彩的行文線索,對諸多歷史故事進行了重構。其中,《行者》以“武松打虎”為背景框架,將“波粒二象性”的定理容納其中,讓“億萬萬種可能”同時存在于“那片無邊無際的山岡中”,而在多重世界中行走之人便名為“行者”。小說中,“納米機器”使得武松“移行之術”成為可能,“量子坍縮”成為人類確立自我、確立自己“在這紛繁世間的位置”的途徑,甚至“神識也是一種坍縮”;《砸缸》則脫胎于“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小說將科幻的“復制人”的設定融于故事的內里,探尋人之為人的本義……恰如系列作品題目“時間裂縫”所表明的那樣,“時間”可以被打碎重組,其裂縫之間醞釀著無限的故事,人們所熟知的歷史空間被解構,極具科幻感的設定成為對接歷史與未來的橋梁。
延伸閱讀一
關于作者:經典的重構與新編
玄鵺是“每天讀點故事”的獨家簽約作者,他的文筆老練,劇情設計引人入勝,擅長將中國哲學、美學思想與有趣的設定相結合,在腦洞志怪、國潮科幻類的故事中呈現復雜的人心與情感,探討深邃復雜的問題。著作大多為系列短篇故事,脫胎于文學經典、神話傳說與民間故事,包括《山海見詭》《時間裂縫》《未可名狀》等作品,其中,《時間裂縫》的《行者》一篇已授權影視化。
奇詭瘋狂是玄鵺作品的底色,癲狂的人物和扭曲、恐怖的怪異生物則頻繁出現在作品之中,濃重的懸疑色彩與構思精巧的故事成為玄鵺作品吸引讀者的重要特質。不過,盡管行文幽深晦暗,玄鵺卻總在其中鋪墊出希望與意義的輝光,平等、幸福、安定的社會是極端環境中每一個人的期冀,人生的意義與存在的價值都于作品中得到肯定,當時間單向流逝的合理性受到質疑,當仿生人、復制人乃至永生的出現使“人”的定義不再堅實,人生的惶惑、迷茫與死亡的必要性得以重申。
延伸閱讀二
關于類型:“國潮科幻”新風尚
近年來,網絡文學憑借自身的性質與形式貫徹“守正創新”的基本要求,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此前,網絡文學對傳統文化的轉化主要依靠歷史、現實與古代言情題材的網絡文學作品,這些作品或以非遺技藝為主題,或以歷史人物為參照,展現茶藝、皮影、戲曲、剪紙等非遺文化,有的描摹古代生活細節,有的關注當下文化傳承的具體實踐與挑戰,從而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故事融合,開掘、發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涵。而隨著讀者們的閱讀趣味的進一步變化,網絡文學創作者也不斷探索著傳統文化的多樣性與創新性表達。如何將中國傳統文化與變化的時代相結合,怎樣將詩詞歌賦等傳統文化融入極具時代特征的網絡文學創作之中,都成為作者們關注的重點。在此背景下,“國潮”風格與各個類型的融合發展成為近年網絡文學發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國潮科幻”便是其中的代表。
以《時間裂縫》為代表的“國潮科幻”作品不再僅僅將傳統文化作為故事描繪的客觀對象,也不再停留于通過充實詳盡的細節重現歷史中被掩映的枝節,而是進一步將傳統文化融入故事的創作脈絡與精神內核,通過別出心裁的科幻設定,對接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化,不僅彰顯出傳統文化更多的可能性,同時也更加體現出當代年輕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在“國潮科幻”的作品之中,《西游記》《山海經》《搜神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古典文學名著成為創意延伸的背景,孫悟空、哪吒、姜子牙、沉香、楊戩、武松等神話與民間故事中的人物化身為異能戰士,王安石、司馬光、曹操、曹丕、華佗等歷史人物面目一新、輪番登場,古代建筑、傳統服飾、詩詞歌賦、美學境界等中國古典元素進入科幻設定中,理性精神在字里行間熠熠生輝。以《時間裂縫》為例,《神醫》糅合了遺傳學與古人對于“長生”的追求,“線祖”與“螺仙旋祖”的斗爭托載遺傳方式的轉變,《山海經》《淮南子》中的奇異精怪成為“線祖”衍化出的新生命,人之起源、生死與意識的終極問題在奇詭的“修骸補形術”之下得到探討:“當永生的黎明真正到來時,我的意識、自我與智識,甚至包括這份抗拒死,追逐生的欲望欲念,是否也會隨著永生的到來……徹底泯滅?”《讓梨》一篇中,基于時間逆行的基本定理,“讓梨”被重新詮釋為“給予”與“獲得”的公式,在時空正序與逆轉的轉換之間,唯一重要的只有“存在本身”;《夢疊》以“莊周夢蝶”的典故為基礎,將“夢蝶”設定為提供虛擬沉浸體驗的裝置,“入夢測試”則是基于“夢蝶”開發出的診斷測試,能夠檢測患者的精神問題,當層疊的夢境一個個撥開,真實與虛幻的界限不斷模糊,繽紛絢爛的幻想故事鋪展在讀者眼前?!皣笨苹谩睉{借自身得天獨厚的類型優勢,將濃厚的文化氛圍與極具未來感的筆法相結合,將科學精神與歷史縱深相交錯,在創造出獨特的角色形象、題材風格和世界架構的同時,實現了傳統元素的現代化表達與創新詮釋。
在“國潮科幻”之外,“國潮+懸疑”“國潮+言情”“國潮+奇幻”等融合類型“國潮”寫作正成為一種新的文化潮流。多家網絡文學平臺發布相關征文活動,以“懸疑”“女性”為主要創作類型的“豆瓣閱讀”開啟“古風世界”征稿,征集古代言情、懸疑探案、玄幻志怪、仙俠武俠等主題的故事;“每天讀點故事”開啟“國風奇幻”“國潮科幻”“文化浪漫主義”主題的征集,尋找將中式元素、國風美學、中國文學藝術與奇幻、科幻等類型相結合的作品……同時,大批優秀作品涌現,如不明眼的《青石記》等將古風和懸疑完美融合,居尼爾斯的《烏小姐卷入神奇事件》以“枕中記”的結構描繪穿越大唐時空的愛情故事,凌東君的《賽博神話》用異能與機甲的設定重構了“寶蓮燈”“白蛇傳”“干將莫邪”的神話傳說故事,黃漸的《凡人筆談》、矜以的《我的擬態是山海經全員[星際]》、夢里囈語的《太虛幻境可持續發展報告》、金色茉莉花的《我本無意成仙》等作品都在幻想故事中使用了濃郁的傳統文化元素。這些作品既有宏大史詩般的開闊敘事,也有貼近現實的生活化描繪,既挖掘了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又賦予了其全新的時代內涵,既呈現出傳統文化的勃勃生機,也體現出網絡文學不斷突破邊界、探索更多元的創作手法和表現形式的可能性??梢哉f,網絡文學的“國潮”新風尚為網絡文學題材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提供了頗具參考意義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