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
日前,人民網開展的“2024年全國兩會調查十大熱詞”結果出爐。“依法治國”“就業”“鄉村振興”三大熱詞關注度位居前三,“醫療”“高質量發展”“養老”“教育強國”“社區治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家安全教育”躋身前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入選,讓我們看到了廣大網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注和高度認同,以及對文化賦能美好生活的熱切期待。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我們的文化自信,來源于傳統,源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更是源于中國共產黨在大國崛起、民族復興的歷史方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黨員干部要增強文化自覺,加深對中華民族從哪里來、我是誰等大本大源問題的認知,在新時代新征程上,以文化認同為邏輯基點,深入挖掘中華傳統文化獨有價值內涵,不斷厚植文化自信的歷史根脈,把對中華文化認同的優勢轉化為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基礎,為凝聚起中華民族共同體提供強大精神驅動力。
文化的傳承,既在于對傳統優秀文化的堅守,也在于與時俱進的傳揚。無論是《年錦》《山河詩長安》《上春山》驚艷全網,還是融合中華傳統文化和時尚潮流文化的“新國潮”的火爆,抑或是“新中式服裝”的“出圈”,無不蘊含著獨特的中國美,這樣跨越千年的美,具有精神審美和視覺審美的雙重價值,真正做到了源于傳統超越傳統。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須基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傳承文化的“魂”,創新文化的“形”,自覺堅守“本我”、開放面對“他者”,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黨員干部要做“挖掘機”“提純器”,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時代價值和精神力量,推動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影響力。
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始終滋養著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當代青年站在歷史的交匯點上,時刻面臨著大變局、大考驗,我們要植根歷史文化沃土,深刻領悟文化自信的內涵,準確把握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繼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堅定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在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上下苦功,運用優秀中華文化培根鑄魂、啟智潤心,利用多種載體,拓寬傳播面,讓傳統文化浸潤民心、增加信心,讓傳承千年的古老文明在人民群眾的喜聞樂見中充分激發年輕的活力,聆聽時代的脈搏,不斷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欣逢新時代,不負好年華”,文化之路,是傳承之路,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主動肩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涵養文化自信,勇接時代火炬,爭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者、挖掘者和揚帆者,以文化自信執筆未來,助力強國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