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字經濟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訪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協副主席邱華棟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以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邱華棟近年來深入考察信息化時代文化產業的發展前景,今年兩會上,他帶來了關于“促進報刊亭更好發揮作用”的建議和關于“加強人工智能領域版權保護,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從城市報刊亭信息化升級改造、人工智能領域版權保護兩方面,解析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密碼”。
發揮報刊亭涵養城市人文底色的作用
作為積極觀察、書寫當代城市生活的作家,邱華棟對城市文化的發展變化深有感觸。在他印象中,城市報刊亭曾經遍布大街小巷,承載著幾代人的美好記憶,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隨著移動互聯網迅猛發展,公眾獲取信息的時間、空間變得靈活而分散,閱讀習慣也發生了根本改變,傳統報刊亭所代表的線下零售方式日漸式微,報刊亭經營舉步維艱,數量大幅減少。面對這一問題,他關注到國內外一些城市的報刊亭積極探索自身功能的多樣化,不僅維持了自身的運營,還成為亮麗風景線。比如杭州促進報刊亭與“城市書簽”公益閱讀活動相結合;廣州對報刊亭進行智能化、信息化升級改造,實現24小時借閱圖書并提供免費WiFi和充電功能;巴黎翻新美化重點區域報刊亭,為游客提供向導,出售劇院打折門票……報刊亭日益成為城市社區居民之間相互聯系的重要紐帶。
邱華棟認為,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大背景下,不妨從城市報刊亭入手,創新經營模式,使報刊亭成為涵養城市文化氛圍和人文底色、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的重要切入點。為此,他建議加強政策扶持,引導傳統報刊亭加速轉型,采用新技術手段和經營方式增加報刊亭收益,充分發揮報刊亭的公共文化服務作用,營造有格調的城市文化氛圍。
加強人工智能領域版權保護
近些年來,人工智能技術進入極速發展階段。繼ChatGPT之后,文生視頻模型Sora的推出引起廣泛關注。邱華棟特別關注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井噴式”發展給版權產業和文藝創作帶來的挑戰。他認為,加強版權保護已成為人工智能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命題。這既關涉廣大文學藝術科技創作者權益和版權產業的規范健康發展,也關涉我國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在邱華棟看來,當前我國人工智能領域在版權保護方面存在以下關鍵問題:權利人對其權利內容在人工智能活動中被各種演繹使用過程的控制力未能得到充分保障;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法律屬性模糊,特別是其版權問題缺少切實可行的法律、行業界定標準;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標識義務落實不到位,互聯網平臺仍大量存在未標識內容;人工智能活動未經授權使用自然人人格特征的情況多有存在,侵犯個人人格權的同時也容易造成公眾混淆;人工智能容易生成違反公序良俗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影響文化安全和意識形態工作。
針對以上問題,邱華棟建議完善相關立法,在明確人工智能領域版權保護的原則性問題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行業政策、國標、行標等的作用,提升人工智能領域版權保護工作的專業化精細化水平。同時,建立人工智能開發者與權利人良性對話機制,推動國家權威機構監管的正版語料數據庫建設。在責任監督方面,加快落實人工智能領域版權保護多方主體責任,構建行政主管部門、人民團體、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行業協會以及司法機關和檢察機關等多主體參與的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