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本草》說龍
    來源:北京晚報 | 管弦  2024年02月18日08:45

    2024,農歷甲辰年,生肖龍年。

    生肖也稱為屬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記年方式,是十二年一個循環的紀年系統,每年用一種動物來代表,共有十二種生肖,分別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每個生肖都有其獨特的寓意。

    十二生肖的產生,與天干地支密切相關,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構成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構成十二地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按固定順序相互配合,便組成了干支紀元法。

    龍,與辰相聯。

     

    引領辰時

    龍,作為生肖,有些特殊。

    十二生肖中,鼠、牛、虎、兔、蛇、馬、羊、猴、雞、狗、豬,都在實際生活中有實體,唯有龍,是古代傳說中一種有鱗有須能興云作雨的神異動物。

    最初記載十二生肖之說的是東漢哲學家王充,他在著作《論衡》中,先是在章節《物勢篇》提到十一種生肖名:“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馬也。子,鼠也。酉,雞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再在之后的章節《言毒篇》中補充道:“辰為龍,巳為蛇,辰、巳之位在東南。”東漢史學家趙曄的《吳越春秋》也有“吳在辰,其位龍”的記載。加上龍之后,十二生肖才齊全。

    龍被“單列”,也許是王充對十二生肖中龍之虛實的考量。在他之前,早就有人依據十二種動物在一天十二時辰里的生活習性和活動特點,安排了他們的出場順序,龍排在第五位。

    話說某一天深夜子時(約23時至1時),古人仰望天空良久,忽然聽得周圍有窸窣的聲音,低頭一看,原來是老鼠在活動。日子久了,古人發現鼠類出沒頻繁的時刻是子時。于是將子時與鼠聯系在一起,成了“子鼠”,并按一天的起始,排在屬相的第一位。接著,古人發現了更多:牛常在丑時(約1時至3時)反芻咀嚼,成了“丑牛”。老虎常在寅時(約3時至5時)到處游蕩覓食長嘯,“寅虎”兇猛。兔子在天剛剛亮的卯時(約5時至7時)出窩吃帶著露水的青草,有了“卯兔”。辰時(約7時至9時)容易起霧,傳說龍能騰云駕霧,大霧之中,“辰龍”“神龍見尾不見首”。體溫不恒定的蛇在大霧散去、艷陽當空的巳時(約9時至11時)從洞穴中爬出來曬太陽,“巳蛇”此時最活躍。馬喜歡在陽氣正盛、烈日當頭的午時(約11時至13時)四處奔跑嘶鳴,“午馬”性子就像午時的太陽一樣火烈。未時(約13時至15時)的驕陽將草上的露珠曬干,“未羊”吃草長壯的最佳時機到了。太陽偏西、天氣清爽的申時(約15時至17時),猴子最喜歡在樹林里玩耍啼叫,“申猴”的歡叫傳到古人耳里。至夜幕降臨的酉時(約17時至19時),雞開始歸窩,農婦四處呼喚著雞,再不回窩,天一黑就難得找了。雞回家的同時,也是人們吃飯喝酒的時候。“酉雞”帶來的,是一天的愜意與滿足。狗在天黑的戌時(約19時至21時)出場履職,看家望門護院。主人臨睡前,還要帶著“戌狗”將家院巡視一番。豬拱槽的聲音與萬籟俱寂的亥時(約21時至23時)形成對比,“亥豬”歡快地吃著主人早就添好的食物。不遠處,老鼠又悄悄開始活動,展開新的一天了。

    所以,龍有著特殊意義,被安排在一天中“云里霧里”的辰時,引領了清晨和光明。

    立于本草

    在古人心中,從來就有龍。盤古開天辟地,首出御世者,即是龍神。

    南宋學者胡宏撰寫的《皇王大紀》指出:“首出御世者曰盤古。”明代學者董斯張撰寫的《廣博物志》還把盤古的形態描寫得栩栩如生:“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

    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伏羲也是龍身人首,南宋文學家羅泌《路史》記載,伏羲的母親華胥,生活在華胥水邊,因為踩雷神的足跡而懷上伏羲。雷神是怎樣的呢?《山海經·海內東經》說:“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

    三皇五帝之一的炎帝,與龍的關系更為直接,炎帝因為懂得用火,有了“炎帝”之稱;又好耕,是謂“農神”,被稱為“神農氏”。西晉學者皇甫謐創作的史書《帝王世紀》記載:“(炎帝)母為有蟜氏,有女登,為少典妃,游華陽,感神龍首而生炎帝,即此。”炎帝人面龍顏,“弘身而牛顛,龍顏而大唇”。

    黃帝亦為黃龍體。相傳黃帝之母在野外碰到閃電繞著“北斗樞星”,竟感而有孕,生下“日角龍顏”的黃帝。到了炎帝神農氏部族與黃帝軒轅氏部族結成炎黃部落聯盟,帶來了炎黃子孫,有了華夏民族之后,炎帝與黃帝被共同尊奉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中華民族就成為“龍的傳人”。

    于是,自伏羲至炎黃二帝,均有龍。“龍”的傳承中,“龍者”炎帝是將龍的強大發揮得最為全面的。他不僅完成了從游牧到定居、從漁獵到田耕的轉變,實現了從蒙昧到文明的過渡和從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的跨越,還成為醫藥始祖,將龍載進了醫書。“民有疾,未知藥石,炎帝始草木之滋,察其寒、溫、平、熱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義,嘗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文書上以療民族,而醫道自此始矣。”他積累下來的藥草知識,經歷了無數次的實踐之后,被歷代醫家繼續記錄下來,形成中國最早的醫藥學經典之作《神農本草經》。

    《神農本草經》就記錄了龍,還把龍列為上品。上品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可輕身益氣,不老延年。龍,從那時開始,立于本草,綿延下來。

    在古代醫藥學家的記錄中,龍,作為藥草治療疾病的作用是明顯的。

    中國歷代醫家陸續匯集而成的醫藥學著作《名醫別錄》說龍骨“生晉地川谷”。在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龍被列在鱗部第四十三卷,為鱗之一,龍骨、龍齒、龍角、龍腦、龍胎、龍涎等的形狀、性質、功效、用法,全詳細列錄。

    醫藥學家們還根據龍騰云駕霧的龍喜水飛木的特性,著重突出了龍裨益肝腎的功能。李時珍說:“龍者東方之神,故其骨與角、齒皆主肝病。”龍骨可以“益腎鎮驚,止陰瘧,收濕氣脫肛,生肌斂瘡。”南北朝劉宋時期醫藥學家雷斅(xiào)在說到龍骨的炮制方法時,也說到龍的益腎作用:“凡用龍骨,先煎香草湯浴兩度,搗粉,絹袋盛之。用燕子一只,去腸肚,安袋于內,懸井面上,一宿取出,研粉。入補腎藥中,其效如神。”還強調說:“氣入丈夫腎臟中,故益腎藥用之。”這些表達,與龍性非常吻合,也符合中國哲學核心理論陰陽五行學說“腎主水”“肝腎同源”等理論。

    在南北朝時期數學家、天文學家、科學家祖沖之的《述異記》中,還記有“醢龍以食”的故事:“漢和帝時大雨,龍墮宮中,帝命作羹賜群臣。”

    由此可見,無論是在醫藥學古籍中,還是在各類傳說中,龍都是普遍認同并經常被提及的存在。

    以龍為名

    那么,龍,到底長什么樣呢?

    《說文解字》說:“(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南宋作家羅愿《爾雅翼》說:“龍者鱗蟲之長。”東漢政論家、文學家王符言其形有九似:“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是也。”龍似乎兼具其他生物的形態和功效,遨游四極、俯瞰八荒。

    只是,不知道古人是否見過龍?也不知道,古代醫藥學家們用龍給人治過病否?

    唐代文學家李肇著的史書《唐國史補》提出過疑問:“春水至時,魚登龍門,蛻骨甚多,人采為藥,有五色者。龍門是晉地,與本經合,豈龍骨即此魚之骨乎?”他依據《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中關于龍骨“生晉地川谷”的記載,提出自己的想法,龍骨是晉地龍門這個地方的魚在春天跳躍歡騰時蛻下的骨,龍骨就是魚骨。

    這個說法很有趣。魚登龍門,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又稱“鯉魚躍龍門”,指黃河鯉魚跳過龍門,就會變化成龍。跳不過者額頭上便留下一道黑疤,所以唐代詩人李白在《贈崔侍御》詩中寫道:“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現代科學家是如此破解“鯉魚躍龍門”謎團的:“鯉魚”實際上是“鮪(wěi)魚”,也就是鱘魚。鱘魚是江海洄游性魚類,體長約2米,最長可達5米以上,珍稀動物中華鱘、東北鱘、長江鱘即是這類魚。也許古人將鮪魚與大鯉并提,是為“鯉魚跳龍門”。

    不管怎樣,以龍命名的、與龍象形、有療疾養生作用的藥草,一直被歷代醫藥書籍記錄并流傳著。

    龍須,也叫石龍芻,晉朝崔豹《古今注》云:“世言黃帝乘龍上天 ,群臣攀龍須墜地生草。”作為燈芯草科植物野燈芯草的全草,石龍芻能利水通淋、泄熱清心、補虛止痛。

    龍常草,為多年生禾本科植物,須根纖細似龍須,“生河水旁,狀如龍芻”。其味咸、溫、無毒,能清熱解毒。

    此外,還有補血益氣、養心益智、養顏美容的龍眼;消熱散血、去腫止痛的龍葵;通淋解毒的龍珠草……

    如此,不管有龍或無龍,這些有龍形的藥草,都在漫漫歲月中,以獨特的療效,救助蒼生,實現了炎帝“宣藥療疾”、立志救夭傷人命的愿望。

    龍,早就形成了一種強大的氣勢。《易經》開篇《乾卦》就論述了龍的精神,以龍的行動來喻人、勸政,引導人們終日健行不息,時刻戒惕警懼,增進美德,建功立業。

    實體龍存在或者不存在,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心中,要有一股龍氣。這股龍氣,是信仰,是守正,是友善。“陶冶萬物,化正天下”“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這是一種相信的力量。相信正義不再遲到,相信公平仍在世間,相信溫情還是綿長,更相信我們健康長久的身心,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相信的力量,很強大,會讓所愿所想,變成所得所有。

    相信相信的力量。喜迎龍年。

    久久99精品视免费看| 大伊香蕉在线精品视频人碰人|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机版| 国产精品午夜爆乳美女|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99国产精品| 在线电影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2020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奇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亚洲aⅴ在线影院| 国产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影院同性| 2022国产精品不卡a|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播放器下载|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日本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永久| 热99re久久免费视精品频软件| 无码精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高潮在线观看| 国产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窝窝午夜看片国产精品人体宴| 国产精品无码v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老司| 国产精品对白交换视频| 午夜精品久久影院蜜桃| 国产区香蕉精品系列在线观看不卡| 91在线手机精品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国产另类专区|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8|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 538prom精品视频线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