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敵鑰匙奶奶》:她像黃昏時分絢麗的夕暉
這套“鑰匙奶奶”系列故事,是寫給小學生、尤其低年級小學生的課外讀物。
一套十本。除了“鑰匙奶奶”,每本出場的小學生和老師等人的名字各不相同,故事也不一樣。因此,既可以作為系列故事閱讀,又可視為各個相對獨立的故事。
故事有很強的現實性,幾乎每本都圍繞兒童成長過程中時常遇到的一個問題展開。比如本來學習數一數二的孩子考試突然考了“三十五分”時應該怎么辦? 受到老師意外嚴厲的不公平的批評時應該怎么辦? 被同學誤會了而自己又很難解釋時應該怎么辦? 遇到個別同學對剛來的轉學生或者外國學生不夠友好時自己應該怎么辦? 爸爸媽媽因為工作忙而無法給自己辦生日晚會時應該怎么辦? 同學患病的弟弟相信世界上真有圣誕老人并且想在平安夜見圣誕老人時自己應該怎么辦? 自己養的寵物狗被壞人拐跑時應該怎么辦? 去外國旅行時碰上莫名其妙或者感到害怕的場景時應該怎么辦?
也就是說,這十本書關乎學習,關乎愛心,關乎勇氣,關乎友誼,關乎同學之間的交往,關乎師生之間的關系,關乎求知欲、好奇心和想像力,也關乎親子之間的理解和情感。對此,書中不僅提出了令人心悅誠服的解決方案,而且故事本身不落俗套,十分引人入勝。作者以敏銳的感覺、輕靈的筆觸、溫馨的情思刻畫出了一個個善良勇敢、蓬勃向上、生動可愛的男孩兒女孩兒形象,為兒童的成長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啟示。
與此同時,“鑰匙奶奶”系列故事還有明顯的童話元素。這集中體現在“鑰匙奶奶”身上。她無所不能,來去無蹤,總是在“鑰匙孩兒”(因父母上班不在家而自己帶鑰匙的孩子)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忽然出現,又忽然消失。對于孩子——當然包括非“鑰匙孩兒”——鑰匙奶奶既是奶奶,又是媽媽、姥姥以至所有關心下一代的成年人的化身。她慈祥、坦誠、機智、幽默,不僅在現實生活中為孩子們排憂解難,而且以豐富的知識和閱歷在思想品德上言傳身教,告訴孩子如何做人,激發孩子的求知欲和想像力。前面說了,鑰匙奶奶是惟一貫穿十本書的主人公。她像黃昏時分絢麗的夕暉,照得每個孩子發出動人的光彩,又像夜半旅途遠方的燈火,引導孩子邁出堅實的腳步。
在這個意義上,這套書可以說不是童話體裁的童話,是極具日常現實性的童話。
曾幾何時,童話字里行間靜靜流淌的小溪,滋潤著你心間剛剛萌發的幼苗,童話紙頁閃爍的點點銀星,引發過你無邊的遐思和幻想。而同時激起的初心和人生圖像,無疑是你一生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而現在,網絡上的圖像和視頻在很大程度消解或固化了童話催生的內心視像,限制了跳躍性思維的生成和發展。而跳躍性思維關乎悟性。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悟性好的人。即使在這個意義上,也要回歸童話,回歸文字閱讀。說絕對些,沒有文字閱讀,就沒有童話。
文字閱讀,當然要閱讀好的文字。尤其兒童,更要閱讀好的文字。這是因為,兒童的語感、語言感受性十分稚嫩、敏感和脆弱。如果經常接觸不很好的語言文字,勢必影響兒童語感的萌發和形成,進而影響對于語言文字的審美感覺。也就是說,語感關乎美感,而美感關乎幸福感。幸福從何而來? 無須說,在溫飽不成問題的前提下,更多地來自日常性審美感受和審美能力。而語言文字審美占了其中很大一部分,甚至是其他審美感受的基礎。
舉兩個最簡單的例子。早上出門碰上好天氣時,想起“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的人相比于想不起來的人,肯定要高一個審美層次;同樣,看見一輪明月,想起“明月幾時有”、看見晚霞,想起“落霞與孤鶩齊飛”的人,肯定比想不起來或者無動于衷的人多幾分幸福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曾說如果一個人不懂宋詞之美,那可真是賠大了、損失大了——那等于主動放棄了幾乎不用花錢就能得到的幸福感、“不勞而獲”的幸福感!
然而必須說,現在的兒童讀物、兒童文學,好的文字、好的語言似乎不是很多。至少我接觸的翻譯作品,情況大體如此。可能有不算很少的作者、譯者覺得反正是給小孩子看的玩藝兒,何必那么較真! 而我認為,大人看的東西倒也罷了,而給兒童看的,必須較真,怎么較真都不為過。正是出于這樣的認識、這樣的使命感——請別怪我狂妄——我接受了出版社的翻譯邀請,七十歲的我得以“冒充”七八歲十來歲的兒童來翻譯這十本書。這讓我重拾童心,重回童年少年歲月,那真是一種妙不可言的幸福感。
但愿無數小讀者讀的過程中,也會獲得妙不可言的別樣幸福感。我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