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陳漱渝:馮雪峰筆下的姚氏父子
    來源:《芳草地》 | 陳漱渝  2024年02月04日08:53

    魯迅有一首七絕《贈蓬子》:

    驀地飛仙降碧空,云車雙輛挈靈童。

    可憐蓬子非天子,逃去逃來吸北風。

    這是一首游戲之作,但也具紀實性,描寫1932年上海“一?二八”戰(zhàn)爭期間,災民流離失所。作家穆木天一時去向不明,其妻麥廣德雇了兩輛黃包車,到友人姚蓬子家去尋覓。但蓬子也不知穆木天的下落,只好留她們母子暫住,自己吸著北風另覓住處。穆天子是古小說中的虛構人物,能從天而降,但姚蓬子并非神人,只好在戰(zhàn)亂之時逃來逃去。

    姚蓬子(1905-1969),作家,浙江諸暨人。1924年即與魯迅交往。1927年曾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12月在天津被捕,自首叛變,并于1934年5月14日的《中央日報》上發(fā)表《脫離共產黨宣言》。魯迅在同年11月12日,11月17日致蕭軍、蕭紅信中分析了姚蓬子“轉向”的原因:“蓬子的變化,我看是只因為他不愿意坐牢,其實他本是一個浪漫性的人物。凡有智識分子,性質不好的多,尤其是所謂‘文學家’,左翼興盛的時候,以為這是時髦,立刻左傾,待到壓迫來了,他受不住,又即刻變化,甚而至于賣朋友(但蓬子未做這事),作為倒過去的見面禮。”

    馮雪峰跟姚蓬子大約于1925年相識。當年春季,雪峰由杭州到北京,住在西城沙灘的小公寓,借原浙江第一師范同學潘漠華的北京大學入學證去當旁聽生。他這一時期結交的文友當中,就有浙江同鄉(xiāng)姚蓬子。1930年,馮雪峰跟魯迅等發(fā)起成立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蓬子參加了這一作家團體并擔任過執(zhí)行委員。蓬子“轉向”后,曾任國民黨中央文化運動委員會委員,國民黨中央圖書雜志審查委員會委員,并任以美國商界為背景的《扶輪日報》副刊編輯。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之后,姚蓬子加入了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與老舍合編《抗戰(zhàn)文藝》雜志,又在重慶開了一家作家書店,出版了一些進步書籍,所以新中國建國之后仍作為統(tǒng)戰(zhàn)對象對待。1955年受“潘漢年、楊帆錯案”株連,蓬子一度被捕,獲釋后擔任上海師范學院中文系講師,終年64歲。

    姚蓬子有一子二女:長子姚文元,長女姚之華;二女兒姚文華,患腦膜炎早夭。姚文元1957年2月6日在《文匯報》發(fā)表《教條和原則——與姚雪垠先生討論》一文成名。1957年6月14日,《人民日報》又轉載了姚文元同年6月10日在《文匯報》發(fā)表的《錄以備考——讀報有感》。從此他的文章越來越霸氣,成為了一根有名的“整人棍子”;由于政治上長袖善舞,“文化大革命”期間墮落為“四人幫”成員之一。

    姚蓬子是馮雪峰的故交,所以雪峰1943年到達重慶之后,于同年12月遷至蓬子開設的作家書屋借住,直至1946年2月離開重慶到上海為止。因為蓬子有變節(jié)的經歷,雪峰借居在他那里曾經使進步文藝界的一些人反感。但實際情況是,當時周恩來指示雪峰在重慶公開活動,讓他住在作家書屋是為了掩護他執(zhí)行“特定任務”,也有利于開展統(tǒng)戰(zhàn)工作。

    由于馮雪峰熟悉蓬子的歷史,所以時任上海蘆灣區(qū)黨委宣傳部理論教育科科長的姚文元于1953年底寫信給雪峰,除表示關心雪峰的身體以外,主要是想從他那里了解一些其父的情況,愿與其父劃清界限,以期在職務上得到升遷。雪峰承認蓬子“曾做過一些黨的工作”,“對進步出版界也幫過一些忙”,“自首時,尚未破壞過黨的組織”。至于蓬子“轉向”的問題,雪峰在信中分析說:“你父親的確在政治上是軟弱的,又是糊涂的。他可恥的自首,人家都說是因為怕死,這大概是真的。他膽子小,所以不敢革命,怕犧牲,而同時也不敢做大壞事(這總還算好)。他選擇了開書店的職業(yè),可是不知為什么他又弄成了商人的習氣,他那種愛錢的性格,常常使別人吃驚。而且據(jù)我知,他常因此受辱而不覺得什么似的。”雪峰于1953年向上海方面開具過蓬子曾經掩護過他的證明,并在這封信中勸姚文元不應對其父親采取簡單疏離的態(tài)度,“而應該去接近他,把關系搞好,一邊說服他。”(《馮雪峰全集》第7卷,第55至56頁,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說蓬子怕死,是因為他被關進南京中央憲兵司令部的監(jiān)獄之后就精神崩潰,成了軟骨頭。說他愛錢,是因為蓬子開作家書屋時,借出版魯迅、老舍等作家的著作賺了不少錢,姚文元被捕入獄之后,還以其妻金英的名義繼承了蓬子的部分遺產。

    應該說,姚文元1953年給馮雪峰寫信時,還是把他作為父執(zhí)之輩看待的。1957年9月,雪峰被錯劃為“右派分子”。同年底,姚文元就趕寫了一篇《馮雪峰資產階級文藝路線的思想基礎》,發(fā)表于1958年2月的《文藝報》。在文化大革命后期,雪峰對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同事說,姚文元寫文章,只是為了給領導看,不是為研究而寫作,為廣大讀者寫作。姚聽到有領導在內部講話中提到他之后,就接連寫信要馮打聽清楚,轉告原話,沾沾自喜之情溢于言表。后來,姚文元靠筆桿子打人出了名,本來腦子有毛病,再也寫不出什么東西來了。那些署名文章,大都是寫作班子捉筆的。最后雪峰憤憤地說:“白癡統(tǒng)治文壇,最好是大家都白癡,才能相安無事”。(陳早春:《追憶馮雪峰的晚年》,《蔓草綴珠》第125至126頁,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

    1976年1月31日。即當年農歷丙辰年元旦,馮雪峰含冤病逝。炙手可熱的姚文元對馮雪峰追悼會的批示是:“不見報,不致悼詞,一百至二百人的規(guī)模”。直到雪峰逝世后三年,即1979年11月7日,他的追悼會才重新在北京隆重舉行,鄧小平、胡耀邦、葉劍英、陳云、鄧穎超、宋慶齡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獻了花圈。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朱穆之在悼詞中,稱馮雪峰是“中國共產黨優(yōu)秀黨員、著名的無產階級文藝理論家、詩人”。馮雪峰的骨灰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骨灰堂第一室,而姚文元死后埋在上海青浦區(qū)福壽園,為避人眼目,墓碑上都沒敢刻上自己的名字。

    (轉載自“手稿研究”微信公眾號)

    久久精品成人影院| 国产精品第一区揄拍无码|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网址| 思思re热免费精品视频66|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一区| 亚洲精品和日本精品| 精品三级AV无码一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沈樵|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国产AV片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亜洲毛片| 99亚洲精品高清一二区| 国产a不卡片精品免费观看|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αv忘忧草 | 秋霞久久国产精品电影院| 亚洲精品无码中文久久字幕|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99任你躁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国产欧美精品123区发布|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AV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国产精品自拍亚洲|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加勒比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精品3d动漫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亚洲精品视频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99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男人的天堂久久| 免费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