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傳媒學院一名大學生創作完成四本網絡小說
河北傳媒學院的大三學生蔣召李從上大學開始成為了一名網絡小說作者,他憑借自己獨特的寫作風格,在三年內完成了四本網絡小說,連載300萬字,月收入最高時達5萬元。小蔣說,年輕人應該勇于追尋夢想,而最重要的是勇于實踐。
近年來,中國網絡文學呈現出版權化、產業化、主流化、國際化的趨向,中國網絡文學進軍海外市場,正為中國文化“走出去”注入新的活力。在河北石家莊,來自河北傳媒學院的大三同學蔣召李從上大學開始就成為一名網絡小說作者。每天除完成學業課程外,蔣同學會坐在電腦前,敲出自己創作的故事。
據統計,目前網絡文學有著龐大的讀者群,千萬網絡寫手“大軍”中,大學生群體占到一定比例。小蔣憑借自己的獨特寫作風格,不到三年時間,完結四本網絡小說,連載達300萬字,月收入最高時達5萬元。目前,他加入了湖南省網絡作家協會,簽約閱文集團。小蔣說,年輕人應該勇于追尋夢想,而最重要的是勇于實踐。
創作網絡小說 找到屬于自己的閃光點
來自唐山的蔣召李于2021年考入河北傳媒學院,成為新聞傳播學院廣告學專業的一名大學生。
提到寫網絡小說的原因,還要從他2021年剛上大一時說起。“當時由于受疫情影響,那段時間學業壓力不重,于是我就想利用課余時間賺點生活費,減輕家里負擔。因為從小學六年級就開始接觸網文,在了解網絡作者這個行業后,我突發奇想,開始嘗試著寫網文。”小蔣說。
剛開始寫網絡小說,一個月的全勤獎可以拿到1500元,這筆錢對于剛上大學的小蔣來說已經不少了,喜愛網絡小說還能掙錢,他便開始接觸這一領域。“成為網絡作者后,我覺得自己找到了喜歡的事。
”小蔣說,人不需要盡善盡美,只要找到屬于自己的那個閃光點就可以了。在他的小說連載300萬字后,他的作品訂閱量已達到了8萬,收藏量高達20萬,成了業內小有名氣的作者。
合理安排時間 在學業和創作間尋找平衡
小蔣從小就對寫作充滿興趣。成為新聞傳播學院的大學生后,他把寫作知識運用到創作網絡小說上。他的作品邏輯思維好,讓許多網友愛上了他的作品。
每一部小說都有幾十萬字,多的甚至上百萬字,因此寫作需要靈感。“寫作靈感大多源于生活。我通常會看影視劇、動漫、電影,很多作品會給我以啟迪,同時也會積累很多素材,一旦有了靈感,我會把它寫進我的靈感筆記本里。”小蔣說。
相較傳統小說而言,網絡小說更注重市場效益,更考驗作者對讀者內心的了解。小蔣說,創作前,要用大綱構架出情節的骨架以及主要角色之間的關系,而寫作就是用文字和細節讓骨架豐滿起來。
小蔣每天寫作量的多少取決于自己的課程安排。作為兼職寫手,小蔣會選擇在課業壓力小的時候進行創作。小蔣介紹,在這個行業,工作量和收入成正比,你寫的字越多賺的錢就越多。課業輕松時多寫點,課業繁忙時少寫點,只要每天保持寫4000字,就可以保證有全勤獎。通常,他在每天晚上用兩三個小時完成寫作任務。
小蔣表示,每篇作品的創作壓力主要集中在新書剛上架時,也就是開篇的前10萬字。因此,小蔣會選擇在寒暑假時開新書,這樣就能有更多時間謀劃作品和文字內容。
對于創作會不會耽誤學業的問題,小蔣認為,大學生還是要以學業為重,起碼學習成績不能下滑,要保證按時上課完成學習內容。
努力會有收獲 月收入最高達50000元
小蔣最早創作網絡小說時,每個月只有1500元的底薪。但他并沒灰心,反而堅持寫作,渴望在網絡文學寫作上有所成就。
通過多次修改和打磨,小蔣用四五個月時間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本小說,80萬字卻只賺到5000元稿費。雖然稿費不多,但有許多讀者的支持認可,讓小蔣有了繼續寫下去的動力。進入大二,小蔣的第二本書有了進步。他在寫作中也不斷總結,改善提高了寫作技巧和文字表達能力,吸引了更多的讀者關注。作品水平的提升直接反映在稿費逐漸提高上,他的月薪,從四五千元穩步增長。在連續寫完第三本書后,他每月的稿費穩定在15000元到20000元之間,收入最高的一個月,他拿到了50000元稿費。
堅持寫作 鍛煉自己的意志
小蔣認為,只要會碼字,對網文有一定了解,基本上就可以從事這個行業,但想要在這個行業中脫穎而出,并非易事。
“如果沒有特別出色的天賦,很難度過這段空窗期,因為前30萬字都沒有報酬。這意味著,對新人來說,最初的創作階段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努力。而這段時間對很多寫手的信心和意志都會造成打擊,需要咬牙堅持寫作。”小蔣解釋說。
寫作是一門技術活兒,需要足夠的靈感和創意來吸引讀者。這要求作者具備扎實的寫作功底和敏銳的觀察力。對新人而言,需要不斷克服寫作上遇到的困難,不斷提升創作能力,適應高強度寫作要求。只有作品上架后,才有機會獲得每月1500元的全勤獎。對大部分剛入行的新人作者來說,相當具有挑戰性。小蔣認為,只有堅持和不斷努力,保持對寫作的熱情和追求,才能夠在網文行業中取得進步。
“起初我也認為每天寫點故事不難,后來發現并不容易。持續寫作需要有堅強的意志。”小蔣說,三年網絡文學寫作,他最大的收獲就是在這個過程中讓自己的精神和意志得到了錘煉。
講好中國故事 擴大網文影響力半徑
蔣同學寫小說月入過萬元一事,引發了許多大學生關注。
在河北傳媒學院,記者對30名在校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受訪者涵蓋了大一至大四的學生,其中大四學生居多。調查結果顯示,很多同學從初中時就開始接觸網絡小說。他們閱讀網絡小說主要是為了打發時間,讓自己心情愉悅,緩解壓力。然而,對于當前網絡小說的質量,超過50%的受訪者認為只有少數屬于精品,大多數作品質量一般,有待提高。
對于大學生兼職寫小說,40%的受訪者認為新奇,30%的人認可是一種賺錢的方式,還有30%的受訪者認為可以從中提升寫作能力。對于兼職寫小說,54%的受訪者認為對學習有影響,46%認為沒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在30名大學生中,有13人表示對寫作有興趣,他們認為兼職寫小說對大學生的職業發展有幫助。通過采訪發現,雖然多數受訪者認為網文環境質量有待提高,但他們依然對兼職寫小說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熱情。
以網絡文學、短視頻、短劇等創新內容產品為代表,中國故事正加速“圈粉”全球。記者注意到,在目前進行的上海市“兩會”上,有委員表示,要推動網絡文學國際發展,打造全球網文中國高地。據《2023中國網絡文學出海趨勢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網絡文學行業海外營收規模達40.63億元,同比增長39.87%。網絡文學不斷擴大影響力半徑,深入全球產業鏈上下游,成為中國文化海外傳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小蔣已加入了湖南省網絡作家協會,并簽約閱文集團。對于自己的提升成長,他表示,自己參與了閱文集團培養作家的“點金計劃”,其中內容包括高水平老作家和編輯的線下培訓,線上一對一評測,以及后續的長期跟進。
小蔣認為,年輕人應勇于追尋夢想,其中更重要的是勇于實踐。畢業后,他打算同一些作者朋友去全職寫書,如果效果不佳就找份工作,在工作之余繼續兼職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