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當廣大的“人”與“世界”相互照見 ——2023文化現象漫談
    來源:文藝報 |   2024年01月22日08:02

    歲末年初,各類關于互聯網流行語、網絡熱詞的盤點,為這一年度的社會流行話語趨勢作了生動的注腳。從文學破圈、傳統文化出圈到MBTI作為青年人的“社交黑話”,從流行語所折射的社交生活方式到文化現象背后的審美趣味、思想內涵的變遷,2023年的文化現場有諸多值得討論的“文本”案例。本期邀請本報青年編輯從各自的興趣愛好和關注領域出發,透視和總結2023年文學、影視以及青年亞文化現象中值得關注的話題。

    ——編 者

    被看見,被更廣大的人群看見

    李曉晨:剛剛過去的2023年,以《漫長的季節》為始,終于《繁花》,班宇和金宇澄兩位風格迥異的創作者,以某種隱喻的方式揭示出過去一年的文學的語法——被看見,被更廣大的人群看見。因為是隱喻,其中似乎存在著某種時間的誤差,當它們最終抵達人群,其實早已在時間軸上蓄勢待發。或許,那些好的作品大多都要走過漫長而艱辛的路途才能被人們看到,然后熱愛——這是另一種新生,絲毫不亞于最初的問世,只有創作者自己知道,在此之前,他們經歷了怎樣嘔心瀝血、櫛風沐雨的苦行。

    文學的路道阻且長,但她總有種特別的溫暖,吸引著眾多普通人。這一年,他們被身邊的人看到,被更多讀者看到,快遞詩人、菜場作家、早餐界“余華”、清潔工藝術家……很多人從沒想過自己的詩能在刊物上發表或者印成集子,只是沉默而虔誠地寫著,寫著。有人說這樣的出名實屬偶然,可我不這么認為,他們從生活里來,是這個時代純粹的見證者和記錄者,他們熱愛文學,文學也從未將這些大地之子拒之門外。

    文學到底意味著什么?答案恐怕不盡相同。在我看來,如果說每個人都是一座島嶼,那文學便具有那樣一種強大的力量,可以將一座座島嶼牢固地聯結在一起,進而延伸至無限廣大的遠方。

    女性寫作,更專注于對自我的發現與重塑

    行 超:全球范圍內女性意識的崛起是近年重要的社會文化現象。無論是大量“大女主”影視劇的走紅,日常生活中性別話題的討論,以及知名女性學者、作家作品的熱議等,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作家的性別意識。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一批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生的青年女作家相繼推出新著,如三三的《晚春》、楊知寒的《黃昏后》、張玲玲的《夜櫻與四季》、王蘇辛的《再見,星群》、大頭馬的《國王的游戲》、蔣在的《飛往溫哥華》、李停的《在小山和小山之間》等。這些作品有的集中關注女性人物以及她們的現實處境、精神困境,有的并不凸顯女性的性別立場,這種淡化反而更能呈現一種全新的性別觀。

    在新一代女作家筆下,女性不必只是溫柔的愛人、乖順的女兒或者無私的母親,她們可以自信、強大,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強硬、自私。從“永恒的女性”到充滿誘惑的“蛇蝎美人”,從“傻白甜”到“惡女”,女性性別身份的塑造與自我塑造,在今天已經發生了徹底改變。在我們的時代,女性所面臨的最大困局并不來源于外界,而是來源于自我的性別身份認同。今天的女性主義已不僅是反抗顯在的不公,更多的是改變觀念與意識領域的不平等。正是因此,新一代女作家的性別書寫,不再依賴于身體寫作、個人敘事,也不以敵我對立的方式看待他者,而是更加專注于對自我形象的發現與重塑。在她們筆下,我們看到,一種消弭了簡單的性別對立,并在此基礎上走向深入、成熟的男女秩序正在逐漸建立起來——如同伍爾夫所說,“偉大的靈魂都是雌雄同體的”。

    體育題材影視作品迎來“平民化”勝利

    許 瑩:2023年國內影視作品在體育題材方面帶給觀眾諸多驚喜,影視不僅能夠發揮“文明其精神”的先鋒作用,更在“野蠻其體魄”方面注入更多血氣方剛之力。國內市場,體育電影并非傳統意義上會大賣的類型片,但是2023年由王寶強執導的《八角籠中》卻成為一匹不可輕視的年度黑馬,該片以“格斗孤兒”事件為原型,啟用了大量非職業演員,著力塑造了一群不屈服于命運、敢于拼搏的青少年群像。在國內尚屬小眾運動的綜合格斗并沒有阻礙觀眾的觀影熱情,相反,鏡頭下對體育精神之于現實生活的影響帶來了更普泛的共情共鳴。而在綜藝方面,體能競技綜藝在2023年集中涌現,并同樣回歸“素人”賽道,以《勢不可擋》《我可以47》等為代表,迅速點燃了普通人的熱血。《勢不可擋》將體能競技帶回最原始的強者對決,更為可貴的是,節目幫助女性觀眾擺脫白幼瘦的刻板審美印象,轉而追求更加有活力、自信且健康的生活理念,并引領國內綜藝節目跳出過往選秀團體“糖果超甜”的窠臼,實現了力與美的雙向奔赴;《我可以47》則更加注重故事性,主線劇情就是讓擁有強壯體格的各行各業選手前往“無限方舟”,組成戰隊通力合作,挑戰各種取材于真實事件的試煉關卡。

    體育題材影視作品在2023年找到了一種有別于此前聚焦重要體育賽事、重大體育歷史時刻的創作路徑,而將體育精神落腳于每一個平凡人。事實上,當下觀眾尤為需要將體育精神融入個人事業與人生中,實現自我突破、向陽而生、逆風翻盤。可以預料,這樣的風潮還將在未來有所延續,例如即將于龍年大年初一上映的《熱辣滾燙》將為觀眾講述原本“躺平”的人生失意者因拳擊而重振信心的故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大鵬執導的電影《一個人的球隊》也同樣備受期待,該片講述了器官受贈者組成球隊替已經離世的器官捐贈者圓夢的故事。

    體育題材影視作品具備同大眾對話的多種可能。相信隨著越來越多平凡人的運動故事搬上銀幕、熒屏,會有更多觀眾從中汲取溫暖、力量,并在同命運交手時能夠勇敢回擊。

    新銳青年導演與文藝片的可能性

    劉鵬波:若要評選2023年度最佳青年電影人,個人認為“90后”魏書鈞當之無愧。這一年,他不僅帶著改編自余華同名小說的電影《河邊的錯誤》第四次入圍到戛納國際電影節,他的作品(包括短片)連續四次入選戛納;而且同一年,有兩部個人作品《永安鎮故事集》和《河邊的錯誤》登陸院線,并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績。魏書鈞的成功,再次引發了一波對文藝片特色和價值的熱議。

    《河邊的錯誤》首日票房5520.9萬,累計票房3.09億,對于一部成本3000萬的文藝電影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勝利。雖然有當紅演員朱一龍和原著作者余華的話題加持,但票房最終突破3億是幾乎所有人事前未曾料到的。這一佳績,也讓《河邊的錯誤》成為近年來最賣座的國產中小成本文藝片,順利挺進內地影史文藝片票房榜前五。

    事實上,《河邊的錯誤》并非一部“容易”觀看的電影。魏書鈞靈巧地調用他的影像天賦,對余華的原作進行了合理化改編,作為一部以破案為線索驅動的電影,結尾卻不給出罪犯人選,觀眾自然會大呼“看不懂”“被騙”等質疑,但通過獨辟這條“蹊徑”,電影成功將敘事重心從“誰殺人”“為何殺人”等懸念轉移到刑警馬哲身上,讓人思考偵查案件的過程給他帶去了什么?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

    通過一部短片、三部長片,魏書鈞證明了自己是中國當下最好的青年導演之一。他既能從自身經歷挖掘故事,比如《野馬分鬃》《永安鎮故事集》,也能借別人的文本再創作,比如《河邊的錯誤》,而且一部比一部拍得更好。他通過視聽語言和鏡頭調度營造情境、揭示心理、塑造人物的功力,顯出了和其年齡不相符的老練。有理由期待他會拿出更好的作品,在世界影壇為華語電影開辟出一方新天地。

    賽博時代年輕人的電子身份證

    教鶴然:隨著年初新華社一篇題名為《爾濱,你讓我感到陌生……》文章的推出,各主流媒體爭相接續報道,讓今冬哈爾濱的旅游文化熱度只增不減。冰燈、雪雕、冰滑梯,鐵鍋燉、凍梨、蔓越莓,雪橇犬、北極狐、馴鹿……豐富的民間風物以及本地人的熱情好客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朋友們。社交網絡上的片段讓我不禁想起一句調侃:“東北不養I人”。意思是說,東北的文化性格是外向型的,生于斯長于斯的東北人也大都善于表達、長于交際、外向開朗。

    近幾年,MBTI已然成為超越血型、星座的新的性格分析理論。“是I人,還是E人”“是P人,還是J人”,仿佛是賽博時代的年輕人們最新潮的電子身份證。這到底是科學的數據還是一種娛樂的心態,是互聯網上的“新型迷信”還是一種快消的流行文化,值得青年文化研究者深入探討。對于年輕人而言,盡管該理論仍飽受爭議,但在享受“對暗號”“入座位”的快樂之余,依托于相對豐富的性格分析理論,更好地認知自己和他人,也是一種有趣且實用的交際方式。

    “為i做e”讓自我特質的歸屬充滿變數

    許婉霓:“I人”和“E人”在2023年成為最火的人格分型,代替長盛幾十年的星座標簽,很快席卷年輕人社交圈。I人是內向害羞社恐型人格代表;E人與之相反,擁有外向健談社牛型人格。“為i做e”是這一年度的網絡熱詞,它取“I”的諧音“愛”,因為“熱愛”原本的I人展現了最大程度的努力,不知不覺“E”了起來。“為i做e”的自如轉換,也使MBTI人格測試背后的流動性浮現紙面。作為一種人格標簽,I人和E人的劃分是簡單二元的,無法完整涵蓋真實的自我。但恰是這種流動性不僅彌補了MBTI人格測試被人詬病的準確性,且噴薄出更多的生命力,成為熱議的現象。畢竟,人格分類切中了人對于自我認識的一種渴求,“為i做e”則讓自我特質的歸屬充滿變數——這種“我”的復雜,不正與文學的多義迷人異曲同工嗎?

    短視頻的疲態和“微短劇”的新生

    羅建森:以我自己為例,2023年,我成為了某短視頻平臺的忠實用戶。APP年度總結告訴我:“您今年共觀看了2w+個視頻,點贊了2w+個視頻,是當之無愧的捧場王。”這是一個可怕的數據,折合下來,一天是50多條短視頻。換算成時間,按一條視頻30秒計,每天都得刷半個小時。這一年,我的睡前習慣被徹底改變,堅持了很多年的睡前讀書,徹底被刷短視頻所取代。按每分鐘閱讀300字計算,我等于少看了300多萬字——這多少有些觸目驚心了。

    當然可以說,賬不能這么算。我在刷視頻的時候收獲了快樂,分泌了多巴胺、內啡肽,這快樂來得輕松,動動手就能得到;也可以說,年輕人就應該多網上沖浪,不能總關起門來陽春白雪,要多看看新鮮潮流的東西。但無法否認,兩者的評判標準天生不同,短視頻是流量時代的產物,對大流量傳播有先天性的追求和依賴。短視頻的傳播主要依靠大量復制(或許還輔以少許“變異”,以示自己與被復制者有所區別),這種復制是被平臺開發者所推崇甚至操控的。這種復制所導致的最為明顯的后果,就是大批網絡熱梗的迅速誕生、傳播和使用,但這些熱梗同時又是短命的,會迅速被后來者所取代和淘汰,有些甚至活不到一周。

    盡管使用者當時不會預見到,但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短視頻的疲態會愈發明顯。近期出現了一些比較熱鬧的“微短劇”(團隊拍攝為主)和系列視頻小短劇(個人拍攝為主),通過增加視頻時長和上下文關聯,來擴大視頻容量、增加用戶黏性,為短視頻的發展注入了一些新的可能性。

    傳統戲曲“出圈”“Z世代”的啟示

    楊茹涵:2023年,戲曲界最值得關注的熱點話題當屬環境式越劇《新龍門客棧》的火爆“出圈”。不同于以往的傳統越劇表演,這部戲以沉浸式場景和極具戲劇張力的表演,快速吸引了大批青年觀眾。2023年3月,《新龍門客棧》在浙江杭州的蝴蝶劇場預演,8月,這部劇在抖音平臺進行線上直播,網友只需花費9.9元就可以觀看整場演出。這次直播的精彩片段被網絡觀眾剪輯成小視頻在各大平臺廣泛傳播,直接促成了此劇的“破圈”。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90后”越劇小生陳麗君與搭檔李云霄“轉圈圈”的視頻在各平臺持續發酵,線下演出更是場場爆滿,一票難求。

    當下舞臺演出囿于單場容納觀眾體量等原因,較難出現能夠撬動市場的“現象級”作品。而《新龍門客棧》的火爆向市場釋放了一種信號,傳統戲曲不是沒有人看,而是要以合適的內容、正確的方式真正擁抱這個時代與今天的觀眾。以傳統戲曲為代表的小眾藝術想要在“互聯網+”“Z世代”的新語境下實現向大眾的有效傳播,“演藝形式與內容的創新”“市場化營銷”與“表演的精打細磨”缺一不可。如今,《新龍門客棧》在網絡上的熱度正在逐漸褪去,但這一現象為戲曲乃至整個演出行業帶來的新思考才剛剛開始。破圈之后,越劇《新龍門客棧》曲終,劇未了。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18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精品哟哟哟国产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这里只精品99re免费| 亚洲婷婷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男男| 久久91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香蕉|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99| 久久精品乱子伦免费| 久久99精品九九九久久婷婷|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花蝴蝶|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 精品乱码一区内射人妻无码|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18| 久久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免费| 91精品美女在线|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 国产精品区AV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 欧美激情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电影|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影院|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码STYLES|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1麻豆精品国产| 99久久精品影院老鸭窝|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东北妇女精品BBWBBW| 久久久久一级精品亚洲国产成人综合AV区|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 无码精品前田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乱码精品女人久久久不卡 |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