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2023歌劇盤點 春風化雨 生機盎然
    來源:文藝報 | 陳志音  2024年01月15日08:19

    歌劇《映山紅》劇照

    歌劇《映山紅》劇照

    2023年,國內的歌劇舞臺迅疾回暖,春風化雨四季花開。回望這一年的歌劇舞臺,本文重點關注第五屆中國歌劇節兼及此外部分創演劇目。從三個方面簡略評析有一定社會影響和關注度的創演實例與范例。

    原創新作:題材內容更開放

    經歷三年疫情,終于“春風又綠江南岸”。2023年5月9日至2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政府主辦的第五屆中國歌劇節在浙江舉辦,24部作品在杭州、嘉興等地9個劇院演出50場,從數量到質量開創新高。19部新創劇目含革命歷史題材6部、人文歷史題材1部、現實題材6部以及古典題材3部、人物傳記2部、名著改編1部,可見題材之豐富多樣、范圍之開放兼容,實為歷年歷屆之最。

    青海演藝集團的《青春鑄劍》聚焦我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221廠”,向“干驚天動地的事,做隱姓埋名的人”獻上一曲贊頌之歌。該劇于2023年3月在青海大劇院首演、5月初登上國家大劇院舞臺,繼而亮相歌劇節。劇中兩位男主角是當年眾多奔赴大西北來到“221”的先進青年的典型代表;兩位女主人公則是眾多“221”人的戀人、親人的典型代表。全劇最大特點是,所有戲劇沖突和矛盾反差均來自艱難困苦的生活環境和工作條件,用奮斗與犧牲迎來光明與希望、成功與輝煌。

    由浙江音樂學院和浙江演藝集團創排的《李清照》,可謂歌劇節“最新出爐”的新創劇目。劇中既有女主人公年少時的縱論詩壇古今,又有她的曠世愛情,更有表現其詩意浪漫及其詩歌代表作“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豪情,還講述了李清照晚年在孤苦無依顛沛流離的境遇中,堅持修撰《金石錄》的故事。有專家評點該劇音樂“旋律大多流暢動聽,絕無洋腔洋調或怪腔怪調之弊,一些重唱和合唱段落也具一定的音樂意趣和戲劇內涵”。

    另有兩部首演新作較為奇特。盛夏7月,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藝術與健康管理實驗室出品的原創心理歌劇《Yu》在中國音樂學院國音堂演出。這是國內歌劇舞臺上,第一次對普通人群的心理健康予以應有的觀照。該劇音樂部分將室內歌劇的藝術功能與表現特征發揮得相當充分。金秋10月,國內首部科幻歌劇《七日》在中山公園音樂堂演出新版。這部探討“未來”的歌劇,強化概念、突出形式感,在視覺與聽覺的雙重審美上,向普通觀眾的欣賞習慣提出全新挑戰。關于人性與物化的交織與爭鋒,該劇并未給出明確答案,但卻從不同角度和維度引發警示與思考。

    江蘇演藝集團原創歌劇《桃花扇》10月在紫金大劇院首演。普通觀眾對李香君和侯方域的愛情故事的了解,更多來自于一部同名老電影。有專家認為,歌劇版《桃花扇》的主題和角色沒變,但卻改變了敘述方式,超時空、多維度,可以視為經典改編的范本。樂評家蔣力認為,李香君最后決意墜樓投水是為獨特設計,相比躲進寺廟或出家的說法更近悲劇、更添力度,更豐滿人物,但這樣的結尾,是不是最能表達創作的初衷,似還須商榷。

    國家大劇院在2023年建院十六周年之際,有《青春之歌》和《映山紅》兩部委約創作獨立制作的新作首演。《青春之歌》在忠實尊重原著的基礎上,重新解讀、全新結構,意圖避免對人物概念化、臉譜化的生硬塑造。“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國之不存,哪會有個人的出路?”盧嘉川一聲詰問;“茍且于安逸,沒有出路!”林道靜一番感嘆,借此《青春之歌》主題得以升華。《映山紅》11月首輪演出六場。最大的突破是將原本由一個孩子講述的故事,翻作現在一部女主角挑梁的大戲。經過歌劇化的調整變化,全劇采用了全新的復線敘事平行結構。清越高亢深邃悠遠的“哎呀嘞”作為核心動機語匯,為該劇的音樂藍圖鋪陳底色。冬子媽就像“一朵永不褪色的映山紅”,在歌劇舞臺綻放美麗的色彩與芬芳。

    深冬寒夜,有一股熱潮在上海大劇院涌動沸騰。上海歌劇院原創民族歌劇《義勇軍進行曲》12月首輪演出三場。該劇并未按照人物傳記寫法,而是意圖塑造風云時代風云人物的集體群像,將聶耳、田漢身邊同國歌的孕育催生密切相關的人物推上歌劇舞臺。給人帶來強烈審美體驗的是《風云兒女》和《義勇軍進行曲》創作過程的舞臺呈現。這部戲在同類題材作品中當屬翹楚,有可能成為一部新的經典之作。

    2023年度首演的歌劇新作,值得我們持續關注的還有中央歌劇院贊頌“鐵人精神”的《奮斗》、遼寧歌劇院表現民族英雄的《鄧世昌》、內蒙古藝術劇院改編民族史詩的《江格爾》,等等。

    中外經典:表現形式更多元

    上海歌劇院2023年演出季開幕大戲、全新制作的“未來”版《波西米亞人》,早春2月在上海大劇院熱場,成為2023年度國內歌劇舞臺最早開演的一部戲。《歌劇》雜志發文稱:“冰雪版”《波西米亞人》開啟破冰之旅。新版《波西米亞人》將故事背景從1840年的巴黎推到2220年的巴黎,整座城市被冰雪覆蓋,“貧窮的藝術家身處極寒環境,心中依然燃燒著愛的火焰,同時對未來充滿希望”。整部劇被賦予了充滿希望的“迎接春天”的寓意。

    僅僅數日之后,上海歌劇院牽手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最新制作的《羅恩格林》正式演出。舞臺采用極簡風格與現實主義色彩的設計,以極具現代感的舞臺拉近時空距離。這一版雖爭議不斷,但畢竟讓觀眾領略到了經典的別樣風貌。可以說,這是2023年國內制作演出世界經典最頻繁的歌劇院。上海歌劇院乘勝追擊,又接連推出了《圖蘭朵》和《漂泊的荷蘭人》。后者入選了第五屆中國歌劇節。

    同時入選本屆歌劇節的經典劇目共有五部:本土部分繼續保留《白毛女》和《小二黑結婚》,還有一部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的新晉復排劇目《同心結》。國外劇目方面則是上海音樂學院版《茶花女》和上海歌劇院版《漂泊的荷蘭人》。經典不愧是經典,精美的制作、精彩的演出讓現場觀眾過足了戲癮。

    中央歌劇院不單復排了威爾第的歌劇《弄臣》《茶花女》,還最新制作排演了普契尼的歌劇《托斯卡》。重點是完成了普契尼三聯劇《外套》《修女安杰麗卡》《賈尼·斯基基》的新版首演,7月在國家大劇院首次嘗試一晚演三劇,讓觀眾一夜之間體驗悲歡離合與悲喜交集。

    國家大劇院同阿曼馬斯喀特皇家歌劇院、維羅納露天劇場基金會、洛杉磯歌劇院聯合制作的法國作曲家德里布的歌劇《拉克美》,9月首演四場。這部劇對于中國歌劇觀眾,相比莫扎特、普契尼、威爾第、瓦格納等作曲家的經典名劇,相對“冷門”。該劇講述了英國軍官杰拉爾德與印度婆羅門祭司之女拉克美之間愛而無果的凄美故事,音樂旋律優美、人物形象生動。全劇因為不常上演,所以特別值得現場觀演。

    在中國民族歌劇史上,《黨的女兒》堪稱一座豐碑。自2021年為慶祝黨的百年誕辰,國家大劇院制作新版《黨的女兒》引起轟動后,該劇便連年輪演。經典回歸不負眾望,2023年第四輪演出于7月收官。新版以其優異的藝術品質,用忠實的傳承與積極的實踐為“守正創新”樹立了極具說服力的教科書式的成功范例。

    歌劇《岳飛》從孕育誕生到正式首演歷經30多年。2023年11月17日至12月23日,天津音樂學院師生行程近5000公里,在5個省份的10個城市進行了14場全國巡演,向前輩、向經典致敬。主創團隊用專業的水準和辛勤的汗水傳播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展現了古典歌劇的藝術之美,圓滿完成了這一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項目,贏得社會各界的盛贊。相信這次難忘的經歷,也將成為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激勵師生們砥礪前行。

    經典的藝術作品必能經受時間與市場的檢驗。2023年度演出的經典歌劇中,國家大劇院首部民族歌劇《運河謠》于2012年6月初版首演,2022年4月的第六輪公演,開啟了該年度的國家大劇院歌劇節,同時迎來該劇首演十周年。新版《運河謠》從“靈魂工程”的一度創作著眼,通過作曲家的調整、重構與梳理,突出了歌劇音樂應有的本色質感。2023年歲末,國家大劇院建院十六周年之際,《運河謠》在大運河畔新近開張的北京藝術中心榮耀登場。經過十余年的反復輪演,男女主人公的詠嘆調《來生來世把你愛》《你在哪里啊,紅蓮》等,現已成為經典范本。

    面向未來:理念心態更成熟

    入選第五屆中國歌劇節的新創劇目,是2019年以來國內文藝團體創作并首演的歌劇作品,已入選過第四屆中國歌劇節、但受新冠疫情影響未能現場演出的劇目仍在可申報之列。因此我們才能觀賞到江蘇省演藝集團出品的《周恩來》、包頭市藝術劇院創排的《雙翼神馬》等優秀劇目。

    由中央歌劇院出品、根據作家沈從文同名中篇小說改編的歌劇《邊城》,于2022年10月首演后曾引起業內外的高度關注,該劇也成為第五屆歌劇節上專家和觀眾關注的重點劇目。編劇精到而智慧地設計了“現實境遇”和“命運輪回”兩條線穿插交織、互為照應,以歌劇的形式有效擴展了原著文學性的內涵與外延。全劇音樂大量運用湘地民族民間音樂和地方戲曲元素,同時兼容湘東、湘中地區音樂素材,寫出了“大湖南、小湘西”的感覺,對人物的表現更具個性、更為鮮明。創作者將湘西《苗族古歌》植入劇中,也為這部劇在思想情感的深度與高度上增添了濃厚的人文色彩。

    一直以來,很多地方院團排演一部歌劇都是歷經艱難卻自強不息。如《風雪大別山》,就是安徽省歌舞劇院醞釀籌備近五年時間組織創演的第一部歌劇。紅色基因在這片紅色土地上新綠萌芽、生機勃發,歷史的真實與生活的真實高度還原于藝術舞臺。該劇所有主演、群演均為安徽本地演員,這需要足夠的膽識魄力,更需要有專業團隊的實力。全劇主題歌《大別山,我的英雄山》,引用了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在安徽金寨考察時談到的“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抔熱土一抔魂”,堪稱升華主題的點睛之筆。

    由甘肅省歌劇院創排的《呼兒嘿喲》2022年6月曾先期試演過兩場,2023年3月正式首演,并在第五屆歌劇節上得到了專家和觀眾的一致好評。《歌劇》雜志主編、劇作家游暐之評價其“音樂和文本富于濃厚的地域風格和紅色歷史感的浪漫主義色彩”。應該說,在經濟與人才實力上,甘肅同北京、上海及沿海地區無法類比,但該院作為西部歌劇主力軍,始終對藝術創作葆有高度的使命感與責任心,堅持著對藝術質量與標準的追求。12月,該劇再度復排上演,導演堅持倡導一種質樸的舞臺呈現,深深感動了觀眾。

    經過歷屆中國歌劇節的積累與發展,中國原創歌劇正在成為當代歌劇舞臺的主流,其整體藝術質量更有顯著提升。第五屆歌劇節上演的南充市文化藝術交流發展中心、四川愛樂交響樂團的《陳壽著三國》和湖南省常寧市歌舞劇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八百礦工上井岡》,是兩部來自基層的劇目,作為立足本土就地取材的典型,其創演質量亦超出期待與想象。歌劇,藝術皇冠上的明珠,曾經多么“遙不可及、高不可攀”。如今已然“地氣”接到了地級市、縣級市,歌劇藝術下沉到這種程度,體現了“人民愛藝術、藝術為人民”中國特色與歌劇本色。

    在此,筆者很想提及中國幾代歌劇人,我們前輩的前輩今天仍舊奮戰在歌劇創作的前沿一線。誰會相信,95歲的作曲家杜鳴心,還在為中央歌劇院《奮斗》的音樂而奮斗,堅持運用本民族的音調與中國現代音樂元素,譜寫“讓大家都能夠聽得懂、并且能夠感到親切的音樂”。誰不感嘆,94歲的指揮家鄭小瑛,還在為“洋戲中唱”殫精竭慮,這位全世界最年長的藝術總監之一,2023年不僅推出了《弄臣》和《帕老爺的婚事》中文版,更是親自披掛上陣,連續兩晚指揮《弄臣》全劇演出。

    “歌劇,寫當代生活的太少,寫當代年輕人的更少。”曾為電視劇《山海情》創作主題歌、為歌劇《銀杏樹下》《先行者》編劇的作家朱海直言:“要多關注年輕人。我們不能光把注意力放在反哺歷史的舊賬上。要面向未來!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一定要有全新的‘山和海’去創造未來、連接未來。”

    中國歌劇藝術的百花園姹紫嫣紅芬芳爭艷,眾多藝術家所付出的智慧、才情與辛勞令人敬仰。回顧2023年國內歌劇創演成果,希望讀者能記住他們的名字:作曲家印青、孟衛東、莫凡、唐建平等,指揮家鄭小瑛、張國勇、呂嘉、許忠、袁丁、張潔敏、王燕、高嵩等,劇作家馮柏銘、黃維若、王勇、朱海、李亭、游暐之等,導演曹其敬、陳薪伊、張曼君、黃定山、廖向紅、王曉鷹、陳蔚等,還有一眾優秀的中青年表演藝術家和慧、莫華倫、雷佳、王宏偉、尤泓斐、孫礫、王麗達、李爽、劉怡然、李晶晶、韓蓬、宋倩、王慶爽、毋攀、薛皓垠、蔣寧、鄭培欽、張卓等,而李敖、顧文夢、胡斯豪、蔡靜雯、張茂林、郭煜、宋倩、李新宇等,亦將集結為國內歌劇舞臺前途無量的骨干力量,令人歡欣鼓舞。筆者相信,堅持思想性、藝術性的高度統一,中國歌劇將迎來更加美麗豐饒的未來,中國歌劇的藝術園地也一定會煥發恒久的生機活力。

    (作者系《音樂周報》原副總編輯)

    国产精品无码aⅴ嫩草|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7|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ⅴ| 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正在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影院|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第12页|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毛多多水多|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 在线精品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兄妹在线观看麻豆| 国产精品午夜一级毛片密呀|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日韩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 99re8这里有精品热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单位女同事在线|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中文 |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海翼| 国产精品天天影视久久综合网| 精品三级AV无码一区| 99久久99久久精品| 爽爽精品dvd蜜桃成熟时电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 97久久国产露脸精品国产| 孩交VIDEOS精品乱子|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 国产精品青草视频免费播放 | 99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99视频精品| 99热在线只有精品|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五月天婷亚洲天综合网精品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