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蟲隊隊員《十日終焉》:生命絕境中的“臨界考驗”
12月26日,由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山東省作家協會主辦,番茄小說協辦的殺蟲隊隊員《十日終焉》作品研討會在線上召開。網絡文學評論家、平臺編輯、網絡作家和讀者20余人參會。研討會由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副主任朱鋼主持。
《十日終焉》講述了一群普通人被抓到“終焉之地”、進入到每十日一次的輪回的懸疑冒險故事。想要逃出此地,必須要進行由十二生肖設計的十二類游戲,每一種生肖又包含“天地人”三種難度等級。而在一個又一個十日之后,僅有極少數人會覺醒一種名為“回響”的超自然能力,而這些“回響者”便是逃離此處的關鍵。
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指出,《十日終焉》的“十日重生”設定具有鮮明的網絡游戲特征,而游戲性的底層邏輯正是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最大的不同之一,升級、系統、無限流等網絡文學經典設定都呈現了這種游戲邏輯。《十日終焉》在游戲的邏輯下,通過對復雜人性的揭示和對情感的細膩書寫,體現了對現實的深度關切。在幻想題材作品中呈現出現實主義的品格,這對推動網絡文學高質量發展具有啟示性意義。
山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曲藝認為,作品雖是無限流小說,但卻是非傳統無限流,在創作手法上反套路、反直覺,故事情節引人入勝,其中的反轉、懸疑、推理都非常巧妙。此外,小說還巧妙地運用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將精巧刺激的智力游戲與中華傳統文化特質有機結合,可謂妙趣橫生。
番茄小說主編李夢指出,《十日終焉》融合了游戲、推理等多重元素,以無限循環的生死輪回為切入點,講述了一個在絕望中尋找希望的故事。作者用獨特的故事設定、嚴謹的推理邏輯、磅礴的想象力、立體的群像塑造,為我們帶來了一場新奇的閱讀體驗,也讓人們看到了網絡文學的無限可能。
與會評論家從《十日終焉》的人物設定與結構設置、作品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網絡文學與游戲的關系、網絡小說生產機制的新變等方面進行了交流和討論。
山東大學教授、山東省作協主席黃發有分析,《十日終焉》游戲關卡的設計和人物的塑造等都頗具創意。作者成功地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游戲之中,敘事與游戲建立了一個具有濃郁本土色彩的框架,既以時尚的形式傳承優秀的民族文化,又以具有鮮明個人色彩、豐富想象力、自覺創新意識的創作,融合日韓漫畫和歐洲游戲等外來元素,在反套路中自成一格。南開大學教授、天津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周志強認為,《十日終焉》是一部有著鮮明的寓言現實主義作品。小說在游戲性的場景模塊組合中,把輾轉于紅塵泥淖的俗世男女,一次次放在生命絕境中進行“臨界考驗”,凸顯每個人物在日常生活中躲藏在各種合理、合情、合法面具后那個面目猙獰的自我,也書寫那些走投無路時刻小人物迸發出來的擔當和勇氣;同時,小說完全拋開了生活邏輯,斬斷人們實際生活的關系,開拓了一個富有隱喻性的生死游戲鬼蜮魔界,剝去叢林社會中人們習以為常的生存邏輯外殼,暴露出其變成令人震驚的瘋狂性倫理。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湯俏談到,作品中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副本,他們聚集在充滿著死亡、破敗、頹喪和絕望氣息的終焉之地,在殘酷的生存游戲中明知無望卻如困獸猶斗,始終不放棄努力亦始終堅守人性底線,追求生存的勇氣和彼此之間的情感羈絆令人動容,同時也引發了對于社會、人性、價值觀等問題的思考。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王玉玊分析,《十日終焉》的出現或許意味著非副本制的智力游戲大逃殺類型,在中國發展成熟,《十日終焉》具備有類型史價值。在中山大學助理教授吉云飛看來,《十日終焉》最大的價值在它所體現出來的網絡小說生產機制和行業生態的新變上。這部作品出現在番茄小說這一最大的免費閱讀平臺并且長期在推薦榜、口碑榜登頂,才是最值得重視和討論之處。復旦大學中文系副研究員戰玉冰認為,《十日終焉》并不是采取常見的“游戲文”“升級文”的結構框架,而是將不同的游戲共同放置在一個平面空間之中,讓玩家隨意進入體驗。他更愿意將其稱之為“游樂場式”或者“游戲廳式”的小說結構。
B站UP主、網絡文學網生評論家大門ZRR談到,《十日終焉》不同于大多數男頻網文的是,作品通過提前規劃詳細的人物傳記與復雜的人物關系,將絕大多數矛盾沖突設置在了正文故事開始之前,以主角逐漸找回記憶、探尋往事的方式替代“逐漸升級”的過程。網絡作家王自律分析,《十日終焉》通過提供快速的多巴胺、游戲性與故事性相結合的敘述、將獵奇與論證心理相匹配等,從諸多方面滿足了“Z世代”閱讀需求。網絡作家北斗二娘認為,作者非常善于在游戲副本中加入主線線索來推進劇情,所有的“錨點”設置的恰到好處,時刻抓著讀者的思緒;所有的游戲設置并非一時興起,而是跟主線有莫大的關聯,作者對讀者心理的把控非常細致入微。《十日終焉》責任編輯楊熹同樣認為,《十日終焉》是在用網絡文學的方法來呈現現實主義,這說明網絡文學完全有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去呈現現實主義書寫。同時,也說明現實主義書寫在網絡文學的介入和創新下,能獲得新的活力以及表達方式。
殺蟲隊隊員分享了他創作的心路歷程。在創作的過程中,他重點考慮了游戲和網絡文學在敘述方面的互文性關系,以網絡文學的視角在小說中設計出扣人心弦的游戲,又從游戲的向度檢驗敘述的各種沖突、對抗和反轉,力圖讓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深切地感受到游戲與生活的密切關系。此外,他則希望能以國風元素來喚醒大家對傳統文化的真切關注,更希望借助這本書未來的IP轉化,讓世界更多更好地了解中華傳統文化,了解我們現在的生活。
在總結中,朱鋼表示,殺蟲隊隊員《十日終焉》是一部智力、心理和人性博弈的作品,層層遞進又常常橫生枝節的推進式敘述與不斷出人意外的反轉,成為故事發展的核心推動力。原本在西方文化中產生的游戲,被殺蟲隊隊員注入了眾多中國元素,這既是對傳統文化的致敬與活化,更是在指認我們的文化心理和現實生活的文化背景。(李庚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