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發展生機勃勃
圖①:電視劇《三體》劇照。
圖②:電影《流浪地球2》劇照。
圖③:電影《學爸》劇照。
圖④:電視劇《問心》劇照。
圖⑤: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劇照。
圖⑥:電影《深?!穭≌?。
以上圖片均為片方提供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需要廣大影視工作者久久為功、不斷攀登。2023年,影視發展氣象煥新、生機勃勃,從年初到年末,從大銀幕到小屏幕,新作新人新現象亮點紛呈。
回眸2023,本版梳理這一年的熱點與亮點,與大家分享難忘的瞬間、珍貴的收獲。
——編 者
影視工業提速升級
王 瑨
2023年,影視工業體系建設提速升級。一方面,工業化流程更科學,制作生產效率得到提升;另一方面,進一步與觀眾建立深層次鏈接,滿足新的審美期待。
頭部電影的制作突破是一大亮點。近3分鐘時長,約1萬名演職人員的名字一一閃過,技術團隊的名字幾乎鋪滿銀幕;占地500畝的外景片場,耗費約5個月搭建燈光系統,統籌超過8000名工作人員,拍攝計劃精細到每天進度……電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用一種近乎“拓荒”的創作方式,實現中國神話史詩電影的類型拓展。講述東方神話,電影工業是底氣。影片中,從《千里江山圖》中獲得靈感的昆侖仙境視效,雷震子、九尾白狐、墨麒麟等數字角色細膩的動態表演,讓不少觀眾感慨“這部大片‘很中國’”。
視覺特效助力創意落地開花。2023年,中國動畫電影的民族風格抵達新的高度,具有中國美學韻味的場景接連涌現。動畫電影《深?!反蛟祠酆纤圆牧吓c粉彩畫特點的“粒子水墨”畫風,成為動畫作品拓展傳統水墨風格的新嘗試;動畫劇集《中國奇譚·鵝鵝鵝》中的寫意水墨、素描風格,展現水墨朱砂的獨特魅力……生動多元的作品形態,為國產動畫的民族風格開辟新的表意空間。
被譽為“影視工業金字塔尖”的科幻類型,越發凸顯工業集群協同作戰的優勢。為模擬真實的游戲視覺體驗,電視劇《三體》的創作團隊采用“動作捕捉+面部捕捉+CG”的拍攝方式;《流浪地球2》運用虛擬拍攝方法,把演員身穿動作捕捉服的表演合成到需要的虛擬場景中,實現可視化預演。一個個充滿想象力的影像世界,讓觀眾在視覺奇觀中流連忘返。
影視工業體系這臺“大機器”足夠大的體量,需要更多更結實的“螺絲釘”,需要一大批創作者扎扎實實的積累。拍攝《流浪地球2》時,導演郭帆請了20多名學生常駐片場實習,實習內容是記錄團隊在拍攝過程中的錯誤。數次復盤提煉后,最終壓縮成了取名為“工業化管理流程”的兩張紙。試想,如果越來越多電影創作者能提煉出這樣的“兩張紙”,不斷在實踐中訓練人才、培養人才,在實踐中整理錯誤、累積經驗,中國影視工業化流程必然會越來越完善。
建設更完善成熟的中國影視工業體系,才能促進中國影視創作水準和作品品質的整體提升。相信未來,對于電影工業有著清晰認知的年輕創作者和從業者會創作更多富有表現力和美學氣質的影視作品。
“何以中國”被生動詮釋
任姍姍
節目《簡牘探中華》走進里耶秦簡,解讀簡牘里的歷史智慧;節目《宗師列傳·唐宋八大家》藝術還原《馬說》《江雪》等傳世名作的誕生瞬間;紀錄片《中國》第三季回溯上古三代,探知中華文明的源流……2023年,文化類綜藝節目、人文歷史紀錄片持續“上新”。從考古到非遺,從器物到禮儀,從節氣到典籍,借助現代影像技術和藝術化敘事,收藏在深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來,“何以中國”被生動詮釋。
在以往,文化節目較多提供通識性文化知識,2023年涌現的文博類節目聚焦重大考古發現、重要發掘現場,開辟學術界與公眾的對話渠道,彰顯大眾媒介的價值導向和教育功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國”等重大考古工程進入創作視野,將考古探索與文獻研究結合起來,借助文博工作者的親歷講述,揭示中華文明從涓涓細流到江河匯流。陳星燦、王巍、趙輝、張弛4位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多期項目的首席專家擔任紀錄片《尋古中國》的學術顧問;紀錄片《何以中國》由考古學家嚴文明擔任學術總顧問、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教授秦嶺擔任學術總制片人。
更新敘事語匯,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技術的融合更加充分。訪談、朗誦、情景劇、游戲競技、戶外旅行等元素被廣泛應用的同時,節目編創更加聚焦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追求敘事手法、表達形式的創新,努力引發觀眾的共情和共鳴。綜藝節目《登場了!北京中軸線》中,“時空列車”載著嘉賓在不同的歷史人文場景中穿梭,以歷史帶故事,以故事求共鳴?!?023清明奇妙游》巧妙運用技術手段,帶觀眾步入古畫世界。以紙張、帛絲為媒介載體的中國畫,經由電視媒介的轉化,依然呈現出獨有的藝術靈韻和美學意味。2023年獲得“亞廣聯”電視類娛樂節目獎的《詩畫中國》,60余幅畫作、近百首詩文“詩畫合璧”,新的審美體驗讓觀眾念念不忘。
文物在“說話”,精神在賡續。觀眾徜徉在時間的長河,傾聽中華文明的回響,在古今穿越中得以體味“何以中國”。
考古工作者、歷史文化學者、美術家、戲劇家、音樂家紛紛加入創作隊伍。于是我們看到,文化節目的目光更深邃、思想更深刻、情感更濃郁、表達更鮮活。
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是電視文藝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2023年文化節目的新面貌,讓我們看到豐沛的創造力,更讓我們對未來滿懷期待。
優質電影受到觀眾歡迎
劉 陽
中國電影市場加速復蘇,成為2023年行業內外熱烈討論的話題,它似乎預示著又一個春天的來臨,升騰著熱乎乎的氣息,充滿了活潑潑的希望。
2023年,中國電影市場先后收獲了影史同期票房第二的春節檔和刷新歷史同期票房紀錄的暑期檔。根據國家電影局的統計,截至2023年12月25日,2023年全國電影總票房534億元,國產影片占比83.61%;2023年共有69部影片票房過億元,其中票房排名前10均為國產影片,每部票房均超過10億元。
將觀眾請回影院,靠的是源源不斷的優質影片。2023年,題材豐富、類型多元的影片越來越好地滿足了觀眾的個性化需求,亮點頻出。
深情擁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電影觀眾與中華文明雙向奔赴。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神話改編電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等探尋民族文化基因,引發話題熱度。
現實題材影片積極關注社會現實。反電詐題材電影《孤注一擲》獲得2023年暑期檔票房冠軍,備受社會關注;勵志影片《八角籠中》關注鄉村少年的成長,引發口碑效應。
類型片的邊界大大延伸,許多影片做出新的嘗試??苹秒娪啊读骼说厍?》將中國電影工業化推上新的高度;懸疑片《消失的她》轉換敘事視角,在暑期檔收獲超30億元票房。
與此同時,電影與觀眾之間的交互性不斷增強,進一步提升了2023年中國電影市場的活力。
久違的大規?!奥费荨被貋砹?,許多影片都發布了“路演”地圖,主創團隊奔波于不同的城市與熱情的影迷們見面?!奥费荨辈皇呛唵蔚男麄骱土料啵圃斐霆毺氐挠^影氛圍,讓觀眾在幾個重點檔期都沉浸在“看電影、愛電影”的氣氛中。
影片正式上映前的大規模超前點映,成為2023年電影行業的“新操作”。《熱烈》《三大隊》等影片均進行了大規模超前點映,這顯示出片方對影片質量擁有足夠的信心,希望通過大規模超前點映為后續上映積攢口碑,以好口碑撬動高票房。
在市場格局的營造上,2023年,全行業致力于打造“周末檔”概念,電影主管部門鼓勵各大片方將更多品質精良的影片投放在周末,激發觀眾在周末兩天走進電影院的熱情。截至年底,“周末檔”效應初見成效。均勻分布的“小檔期”,有效拉動了電影市場消費。
2023年電影市場的穩健復蘇,彰顯出中國電影高質量發展的顯著成果,讓人們對建設電影強國充滿信心。
電影市場結構更趨合理
譚 政
2023年,中國電影呈現出20余年產業化改革賦予的韌性。電影工作者為觀眾奉獻了豐富的視聽盛宴,國產片票房收入和占比已經超越2019年,這是可喜的進步。電影市場結構更趨合理,投資制作中等體量的影片呈現題材多樣、類型豐富、青年創作力量勃發等喜人態勢,在電影市場更加具有競爭力。
這些影片注重觀照現實,呼應當下社會的變遷,調用不同題材和類型表達思考?!段冶臼歉呱健芬钥H宋飶埞鹈窞楸憩F對象,思考邊遠山區的教育問題,表現了張桂梅的人格魅力。《我愛你!》關注老年群體的情感需求,《好像也沒那么熱血沸騰》關注弱勢群體的幸福感……創作者通過影像敘事進行有深度的社會思考和價值表達。
中國電影市場在不斷擴容,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電影工作者意識到必須注重故事的強情節設計,包括懸念和戲劇性的強化,以更好地吸引觀眾,增強沉浸感。刑偵片較為符合這樣的敘事要求,因而2023年這一類型的作品尤為值得關注。除了進入2023年票房前10位的《孤注一擲》《消失的她》《堅如磐石》之外,《莫斯科行動》《三大隊》等影片也飽含強烈的現實關切。它們大都圍繞一個案件展開,強調懸疑的設置,還有不少影片以真實事件為原型,增加對觀眾的吸引力。
近10年來,青年導演已經是中國電影市場的重要力量,貢獻了很多富有才思的作品。2023年,青年導演隊伍更是成為市場的主力陣容?!读骼说厍?》的導演郭帆、《孤注一擲》的導演申奧、《消失的她》的導演崔睿、《我愛你!》的導演韓延、《八角籠中》的導演王寶強、《人生路不熟》的導演易小星、《熱烈》《保你平安》的導演大鵬、《學爸》的導演蘇亮、《拯救嫌疑人》的導演張末,等等,這些導演的作品豐富了市場的內容供應。他們以靈活的電影敘事手法,與青年觀眾的審美天然同構,使作品在市場上受到歡迎。
不少青年導演的第一部長片就令人驚艷。劉曉世執導的《長空之王》禮贊試飛員群體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該片以家國情懷的敘事基調、較成熟的敘事手法和富有沖擊力的視聽語言贏得觀眾,也贏得了第三十六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宇宙探索編輯部》《不虛此行》等也都出自青年導演之手,他們拓展影像語言表達人類心靈世界的更多可能,為藝術片的敘事創新做出有益嘗試。
電影市場可持續發展,中等體量作品的豐實是關鍵所在。作為創作力量和投資力量的蓄水池,中等體量作品蘊蓄著中國電影未來發展的持續生產力,應該繼續夯實這一部分的電影市場。只有這樣,我們邁向電影強國的步伐才會更加穩健。
一部劇帶“火”一座城
任飛帆
2023年初,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熱播,云南大理成為旅游熱門城市。據當地統計,僅春節假期,大理共接待游客423.93萬人次,同比增長219%。
一部劇帶“火”一座城,不僅是大理。根據文化和旅游部統計,2023年前三季度國內旅游接待游客36.7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5%、114%。因影視作品的熱播而帶動地方旅游,已經成為文旅產業發展的新趨勢。
2023年春節檔電影《滿江紅》熱映,作為拍攝地的山西太原古縣城在元宵花燈會期間,18天接待游客68萬人次,不少游客登上閣樓大聲朗誦《滿江紅·寫懷》。引發大眾關注的電視劇《狂飆》,給主要取景地廣東江門帶來旅游熱度,旅行社甚至推出“跟著《狂飆》游江門”的旅游線路。位于黃土高原腹地的陜西清澗縣是作家路遙的故鄉,在電視劇《人生之路》播出后,迎來踏上這片黃土地的游客們,他們感受九曲黃河十八道彎的壯美,聆聽那古老蒼涼的信天游……
隨著影視類型的多元發展和文旅融合的深度探索,“影視+文旅”不僅成為當下的文化消費熱點,也為旅游產業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往往能夠激發觀眾的熱烈情感,人們渴望走入故事的發生地,而地方旅游宣傳也需要一些小窗口、小切面來增加煙火氣和人情味。熱門影視劇話題度高、受關注度高,自然是引發觀眾共鳴的較好方式。
位于陜西西安曲江新區的“長安十二時辰”街區,入選“2023中國旅游創業創新示范案例”。通過在現實空間注入影視元素,這一主題街區被打造為由“熱門劇集+沉浸式娛樂+主題餐飲+國潮產品”組合而成的新消費綜合體。在這里,游客可以跟隨《長安十二時辰》的主人公張小敬守護長安,也能在靖安司中近距離觀看壯觀的長安沙盤。以劇集為切口,街區努力打造獨具魅力的傳統文化旅游體驗。
很多城市也為熱門影視劇打造“小而美”的實景娛樂項目。山東青島東方影都產業園展出了《流浪地球2》中的宇航服、門框機器人、機甲等炫酷道具,游客可以穿上帶有標記點的動作捕捉服迅速代入電影中的科幻場景。湖南長沙“風雅夢華游”線下古風集市還原古裝劇《夢華錄》中的多個場景,游客通過扮演劇中角色參與互動,體驗不一樣的宋韻文化……這些影視劇主題實景娛樂項目,以靈活的運作模式、生動的故事場景、濃郁的影視氛圍和沉浸式的互動體驗,受到很多劇迷的歡迎。
從借勢而興到乘勢而上,影視劇在城市鄉村的大街小巷、田野山丘取景拍攝,使影片內容飽滿與豐盈。而一部部打動人心的影視劇成為城市的“宣傳片”,一鍵激活潛在的文旅紅利,開辟更為廣闊的受眾市場。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多方共同發力,文旅才能相向賦能、雙向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