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蒼虬閣日記中的近代文藝紀事
    來源:文匯報 | 堯育飛  2023年12月25日09:11

    陳曾壽(1878—1949),字仁先,自號耐寂、復志、焦庵,湖北蘄水(今浠水)巴河人。因家藏元代吳鎮所繪松圖《蒼虬圖》,故名其閣為“蒼虬閣”,所作詩匯為《蒼虬閣集》,故又以“蒼虬”之號為世所稱。

    陳曾壽曾祖陳沆為嘉慶二十四年狀元,有《詩比興箋》《簡學齋詩存》行世。祖陳廷經為道光二十四年進士,累官翰林院編修、山東等道監察御史、內閣侍讀學士等。父陳恩浦,科考頗蹭蹬。母周保珊,為漕運總督周恒祺之女,精書法。生長于簪纓之家的陳曾壽早歲頗有大志,少年時曾自詡為狀元之才。舉進士后,陳曾壽累官刑部主事、學部主事、廣東道監察御史等。1911年以后,曾短暫在清華大學任教,后在杭州、上海,賴授徒、鬻詩文及賣字畫為生。1924年以后,多居京津及長春,為溥儀服務。1947年至上海,1949年逝世,葬于上海漕河涇永年公墓。長子陳邦榮,又名陳微塵,是天津名中醫。次子陳邦直,字英三,有日記存世。

    陳曾壽著述頗豐,著有《蒼虬閣詩集》《蒼虬閣詩續集》《舊月簃詞》等,編有《舊月簃詞選》等,成就為世所稱。其詩歌特點,錢仲聯、錢學增所編《清詩三百首》引諸家之說,參以己意,有簡明而公允的評價:

    陳三立序《蒼虬閣詩存》,謂“比世有仁先,遂使余與太夷之詩,或皆不免為傖父”。陳祖壬序,謂其詩“出入玉溪、冬郎、山谷,后山諸家,以上窺探陶、杜。志深味隱,怨而不怒”。陳衍謂其兼“韓之豪、李之婉、王之道、黃之嚴”。蓋自成其為蒼虬之詩,而不同于并世墨守宋人一派的詩人。集中詠松、菊以及游覽山水之作,最稱杰出。南湖諸作,足與俞明震爭勝。辛亥革命以后所作,則多遺老之音。

    詩歌之外,陳曾壽的詞作在近代文壇也頗有影響。陳邦炎《陳曾壽及其舊月簃詞》論其創作歷程及藝術成就頗詳。文中曾引諸家評述,如葉恭綽云,“門廡甚大,寫情寓感,骨彩騫騰,并世殆罕儔匹,所謂文外獨絕也”等,最終認為,陳曾壽詞“自有其特出的意趣、獨造的境界,其所開拓的詞的審美領域,有并世及前代詞家所未到者”。

    盡管陳曾壽詩詞成就頗高,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卻長期隱而不彰。很長一段時期,其著述并未得到有效整理。200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張寅彭、王培軍兩位學者點校的《蒼虬閣詩集》,匯編蒼虬閣詩詞及相關評論資料,予學界以很大方便。

    事實上,陳曾壽還有規模較大的日記存世,惜乎學界此前多不知,因此極少利用這份珍貴文獻。今藏湖北省圖書館的陳曾壽日記共25冊,原稿次序頗為錯亂,經湖北省圖書館工作人員細心整理,面貌始大致清晰。2021年,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影印了陳曾壽的這部分日記,收入《湖北省圖書館藏稿本日記四種》中。現存日記記載的時段,自宣統元年(1909)八月初三日至民國三十六年(1947)二月初十日,然中間頗有缺佚。各冊名稱不一,有作《蒼虬閣日記》者,有作《猛醒庵日記》者等。關于各冊的基本情況及記事起止,張劍在《湖北省圖書館藏稿本日記四種》一書《前言》中縷述甚詳,且辨析第六冊后半部分為陳曾壽女婿周君適(1903—1989)日記,茲不贅述。

    因偶見曾國藩日記,陳曾壽慨然有效慕之心。其1909年9月16日日記云:“見《曾文正公日記》石印樣本,字工整,無一筆潦草者,不禁感嘆興起。自今日始,當以為法,若有間斷,非人也。”或在陳曾壽立志訂日記的影響下,陳氏家族形成了一個日記寫作群體。今可考者,其弟陳曾矩(1884—1943)、陳曾任(1888—1960)、其子陳邦直(1910—1956)、其婿周君適等均有日記存世。

    關于陳曾壽日記的價值,除張劍《前言》所述幾點之外,還在于它揭示了陳曾壽的畫家面目。陳曾壽一生所繪畫作極多,早年曾印行《蒼虬畫集》,以為鬻畫張本。今觀其日記,明確記載所繪畫作已超三千幅。僅以雷峰塔為主題的畫作,在1924年雷峰塔倒塌后的較短時間內,即繪制超過60幅。關于陳曾壽繪事概況,筆者另有《陳曾壽繪事年表》,讀者將來可參看。

    日記不惟記載陳曾壽作畫事,還詳載其繪畫見解。如日記第三冊云“吾學畫時,所見天下之物皆山水也。所見之山水皆筆也。用筆有鋒有腰有根有側面,用腰始厚,用根始蒼老,用側面始盡其妙(近人畫但用筆尖,難乎言筆矣)”,又言“凡詩文書畫,一時有一時之風氣,囿于風氣者固不足論,卑視近代而高語漢魏,亦門外漢耳”。凡此論說,在近代畫論中,足以占據一席之地。而陳曾壽的繪畫造詣在當時也頗受認可。1931年3月,他曾與寶熙一道受溥儀之命,鑒定故宮書畫89件,以便送日本展覽。相關鑒定筆記,陳曾壽載于日記,這對研究故宮重要書畫如米芾《天馬賦》、管道昇《碧瑯庵圖》等的真偽及遞藏情況,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另外,陳曾壽日記對研究近代圍棋、武術等也有較高價值。陳曾壽弟弟陳曾則(1882—1958)為近代武術大師,從著名拳師孫祿堂(1860—1933)、楊澄甫(1883—1936)受形意拳、八卦掌、太極拳等,后在上海成立致柔拳社,以授徒為生,從游者不下數千人。陳曾則雖有《太極拳術劍術答問》《八卦掌圖》等武學著作行世,但其人日常生活及練武情形等,此前少有文獻披露,而陳曾壽日記偶或一載,令人大開眼界。如1947年3月2日日記載:

    寥志約為蝴蝶會,每人作菜二簋、點心一味。貽先、詢先、七弟婦、邦織侄女、邦勤侄女、邦檀侄女、邦楠侄女、邦紃侄女、祖定侄倩孫劍云(孫祿堂之女)、濮秩丞(七十八歲,甚健)及其女濮玉、病樹、珸山、小坡、熊思孝、劉承亨、陳玉奇、章國□、楊人鏡外孫、薌孫之子紹曾,共開一席。……楊綏后歌《捉放》。珸山拉胡琴牌子,濮玉琵琶獨奏。章君凡阿林獨奏。劍云舞純陽劍。濮玉練太極拳。寥志弟與邦勤侄女對劍,復與玉奇對八卦合手。玉奇轉八卦掌。

    日記所載陳曾則(寥志)召集的蝴蝶會,令人想見民國時期上海灘的文武盛會。其中所涉武學大師孫祿堂之女孫劍云、太極拳宗師陳玉奇(1926—2001)等切磋演練情況,則是近代武術研究的可貴資料。此外,陳曾壽日記還記載了太極拳的招式等。凡此,值得相關研究者留意。

    至于圍棋方面,陳曾壽日記所涉也頗多。如民國元年十二月十九日日記載:

    胡蘄老約觀弈并晚飯,有林貽書及其弟四子□□,年甫十五,又有顧姓者年二十,與之對弈,顧勝,均后起之秀。尚有尹耀卿、姜鳴皋、王□□三人,皆上海棋會中之翹楚。吳樂山、喜孫、趙玉甫均作古人,回憶京華棋會之勝,不禁凄然。今日之老輩僅貽書一人。貽書為保全舊日名譽,不輕與人對局矣。

    由此可知,陳曾壽在光緒年間,曾在京師組織棋會,聲勢頗大。許寶蘅(1875—1961)《巢云簃日記》民國二年四月初六日所記可證其事:

    昔年仁先在京時,亦常作棋會,其時有定鎮平、姜鳴皋、張耀山、趙玉甫、汪云峰、沈喜孫諸人,繼有潘朗東、段君良,現張、趙、喜孫均已物故,都下以弈名者,推汪云峰第一。君良為芝泉上將之子,受業于云峰,可以方駕。

    辛亥鼎革以后,陳曾壽雖未再組織棋會,但對圍棋的關注并未終止。例如,日記載有1934年吳清源(1914—2014)在長春下棋的情況。這年7月12日日記載:“蘇堪約陪吳清源、木谷在交通銀行晚飲,予與木谷圍棋一局,受五子,負八子半。裕齋與清源對局,亦受五子。”可補《吳清源回憶錄》之闕。此外,陳曾壽家人及親友中,喜歡下圍棋者頗多,日記多有記載,且每及勝負狀況。凡此,對資料稍顯匱乏的中國近代圍棋研究而言,彌足珍貴。

    總的來說,日記詳細記載了陳曾壽以世家子弟經歷辛亥鼎革,以遺民身份自處的人生歷程。不過,陳曾壽在詩詞、繪畫等領域的成就,又使他在中國近代文藝占據了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此外,陳曾壽的師友親舊如張之洞、陳三立、沈曾植、梁鼎芬、陳寶琛、袁思亮、傅增湘、溥心畬、關絧之、趙樸初等人,又是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由于這些緣故,陳曾壽日記的文史價值就不能被相關研究者忽視了。

    (作者單位: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院)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精品伊人久久久久网站|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在线综合亚洲中文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国内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久久99国产精品99久久|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区艳妇糸列短篇 |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女教师| 日产国产精品亚洲系列|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欧洲精品久久|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男同| 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青青机版 |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在线看| 51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97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不卡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久久久无码精品午夜|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2021午夜国产精品福利|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 国产精品户外野外| 国产精品午夜免费观看网站| 日韩精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嫩草影院精品免费网址 | 国产系列高清精品第一页| 久久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欧洲久久久精品| 精品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