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作家遇上世界青年 ——德國“中國文學讀者俱樂部”活動側記
近期,德國“中國文學讀者俱樂部”與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利用中國作家范穩、徐坤、祝勇、弋舟、張楚訪問德國的機會,分別在海德堡大學和法蘭克福大學舉辦了兩場小型青年讀書活動,引起德國青年學者對中國當代文學最新創作成果的濃厚興趣。
德國海德堡大學外景
海德堡大學是德國最古老的大學,建于1386年,是德國浪漫主義與人文主義的象征,也是歐洲最重要的學術中心之一。在海德堡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丁蕾(Petra Thiel)博士主持下,范穩、徐坤和弋舟分別介紹了自己的創作經歷,以及各自作品中關于歷史、文化的想象和探索。海德堡大學亞洲與跨文化研究中心中國研究所所長芭芭拉·米特勒教授、亞洲與跨文化研究中心"創造世界"項目研究員兼博士后薩拉·蘭達博士、南亞研究所馬丁·及瑟曼博士等參與文學對話,并介紹了他們關于中國文學、亞洲文化、中德文化交流等相關領域的思考與設想。海德堡大學的青年學生踴躍向3位中國作家提問交流。活動現場,漢學家呂海粟等還當場表示了想翻譯弋舟短篇小說《出警》等作品的意愿。中國作家們還向海德堡大學圖書館贈送了簽名圖書,受到圖書館館長的熱烈歡迎。
德國青年師生暢談中國文學
中國作家走進德國校園
法蘭克福大學外景
法蘭克福大學建于1914年,又名歌德大學,是德國最有名望的前十所大學之一。在法蘭克福大學,作家范穩、祝勇、弋舟、張楚與漢學系教授楊治宜、德國漢學家郝慕天(Martina Hasse)進一步深度交流,以“新時代文學——尋找屬于自己的文學領地”為主題,圍繞文學創作與藝術形式創新等話題展開了熱烈探討。四位作家向德國青年分享了各自寫作過程中的思考、感受,講述了對他們文學創作產生過重要影響的人和事,引起了德國青年的濃厚興趣。作為將中國文學帶到德國的主要德語譯者之一,郝慕天也做了精彩發言。她與學生們分享了自己對于中國文學作品的理解和熱愛,并結合多年翻譯經歷總結了中國文學在德語文學世界和英語文學世界里的境遇。學生們還就創作題材、故事取材、翻譯技巧等內容與作家們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師生共議中國文學
此次中國作家走進德國知名學府,不僅在世界文學舞臺上展示了當代中國文學強大的創造力和生命力,還激發了更多德國師生對于閱讀、傳播中國文學作品的熱情,推動了德國青年對當代中國發展進行更加深入、立體的了解,進一步加深了中德兩國人民之間的理解和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