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高士塋地青長在——梁啟超墓園探訪記
    來源:北京晚報 | 夏啟  2023年12月19日14:36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至今仍是無數學子表達自強心聲之時的首選佳作。梁啟超出生于1873年,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今年正值梁啟超誕辰150周年,筆者探訪位于國家植物園北園的梁啟超墓園,了解更多有關梁啟超墓的珍貴軼事。

    生前常到香山游覽

    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省新會縣茶坑村人。梁啟超自幼聰慧,兩三歲開始識字,四五歲便讀“四書”,閱《詩經》。他12歲第一次參加科舉,17歲中舉人。在不斷求學求知的路上,青年梁啟超與康有為相識,自此師從康有為,并在之后與康有為、陳千秋等人共同創建“萬木草堂”。

    萬木草堂成為維新變法培養人才的大本營,也是梁啟超構筑學術和事業基礎的大本營。在戊戌變法失敗后,梁啟超書寫了譽滿天下的《少年中國說》。“五四”運動爆發后,梁啟超作為五四運動主要推動者,在青年人身上找尋到救亡圖存的星星之火。他此后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業,鞠躬盡瘁地講學,在教育上桃李滿天下。梁啟超晚年時著書立說,學術上成就斐然,可謂于學無所不窺、于論無所不及,成為一代文化宗師。

    梁啟超平生著述達1400多萬字,平均每年寫作39萬字之多,這不僅是常人所難,甚至不少杰出人物都難做到。梁啟超的君子之風、愛國大義,深深影響了9個子女,他們個個出類拔萃,成功締造出“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家族傳奇。

    1929年1月19日,梁啟超病逝于北京協和醫院,終年57歲。同年9月9日舉行公祭活動后,葬于香山。

    梁啟超生前將墓址選在香山,與他的生活經歷和思維方式有關。梁啟超晚年著書立說,執教于清華國學研究院,治學之余常赴香山一帶飽覽煙云山色。1922年夏,梁啟超在翠微山養病,寫有“癸玄長夏、秋居翠微山之秘魔巖,每晨盡開軒窗納山氣,在時鳥繁聲中作書課一小時以為常”。梁啟超與熊希齡、周肇祥交情甚篤。熊希齡在香山雙清別墅創辦香山慈幼院。櫻桃溝退谷為周肇祥所購買,民間稱其為“周家花園”。香山紅葉賞秋時節,梁啟超常來拜謁。他還曾在櫻桃溝內“鹿巖精舍”大門外南側崖壁上,刻下“‘退谷’梁啟超補題”楷書字樣。至今“退谷”石刻字跡清晰,保留完整。

    1924年,梁啟超夫人李蕙仙患乳腺癌病重期間,梁啟超在給其二弟梁啟勛的信中寫道:“昨周養庵來言,在臥佛寺附近看得墳地五處,請弟與彼約一時日先去一看,認為可用者,或逕下些定錢,將來我一自看乃購可耳。”同年9月,李夫人病逝后,梁啟超將東溝村這塊山地買下營造墳塋。

    據《梁任公先生年譜長編》(以下簡稱為《年譜》)中與子女家書記載,此園地及主墓穴位為1925年梁啟超親自選定。李夫人下葬后,梁啟超在《祭梁夫人文》中寫:“碧云兮自飛,玉泉兮常溜。臥佛兮一臥千年,夢里欠伸兮微笑。郁郁兮佳城,融融兮隧道,我虛兮其左,君宅兮其右……”此外,梁啟超在給子女的信中曾寫明:“壙內雙冢,你媽媽居右,我居左。雙冢中間隔以一墻,墻厚二尺馀,即由所謂新灰煉石者制成。墻上通一窗,丁方尺許。今日下葬后,便用浮磚將窗堵塞。二叔(按:即主持墓園修建工程的梁啟超二弟梁啟勛)說到將來我也到了,便將那窗的磚打開,只用紅綢蒙在窗上……第二次葬時,舊冢一切不勞驚動,這是再好不過了。”

    1929年,梁啟超病逝于協和醫院后,梁啟勛等家屬用汽車將他的遺體運至宣武門外,并暫時停靈于城墻下的廣惠寺東寓房內。之后花一千二百元買了一副上好棺材,豈料和三年前李蕙仙所用形制完全相同。原來那個棺材鋪,曾經用上等木料精工制作兩副棺材,其一在1925年被梁啟超買去裝殮李夫人,剩下的一副卻一直未有人買,如今又為梁啟超所用,極為巧合。

    據《年譜》載,墓地建設分前后兩個階段進行。首先購地、筑橋,浚井與壙內布置,由梁啟超二弟梁啟勛負責;第二階段是墓園外部工程即墓表、墓旁別墅和墓頂工程,由梁啟超長子梁思成負責。1928年8月,梁思成從美國留學有成回國。1929年1月19日,梁啟超病逝。梁啟超墓園1925年8月破土,1931年10月竣工立碑。

    梁思成精心設計墓園

    梁啟超墓園由其長子梁思成親自設計,位于現國家植物園北園東北部的銀杏松柏區內。墓園分東西兩部分,占地總面積約1.8公頃。東為墓地,西為附屬林地。整個墓園背倚壽安山,北高南低,東西寬90米左右,南北長100米左右,開南、北、西三門,松柏遍植園內。

    梁思成最大限度地利用場地環境,在尊重父親遺愿的基礎上,將墓園設計為山林環境中對偉大父親的敬仰紀念之地、永生不老父母與摯愛子女兄弟的家庭聚會之所,同時可展示出紀念人物的道德品行和學問思想。梁思成為其父梁啟超設計的墓園,成為處女之作,可謂一處堪稱經典的建筑與環境設計精品。

    梁啟超與夫人李蕙仙的合葬墓位于墓園內北墻平臺上,為整個墓園的主墓。墓地坐北朝南,一條長長磚砌甬道由墓臺沿南北軸線延伸至墓園南門。墓為長方形,墓碑呈“凸”字形。墓碑正面鐫刻十四個大字“先考任公府君暨先妣李太夫人墓”,陰刻“中華民國二十年(1931年)十月,男梁思成、思永、思忠、思達、思禮,女適周、思順、思莊、思懿、思寧,媳林徽因、李福曼,孫女任孫敬立”。墓碑兩側雕有仿艾奧尼克樣式的卷云紋,與八角石亭的雕飾相互呼應。碑體前近一米高的獻臺,兩側各有一段帶北魏侍女雕飾的直角形襯墻。

    合葬墓墓碑上沒有碑文,也無墓主生平和生卒年月,這是有一定緣由的。據《年譜》記載,梁啟超生前囑咐,“打算做一篇小小的墓志銘,自作自寫,埋在壙中”。李夫人安葬后梁啟超又言:“此次未立墓志銘,固由時間匆促,實則可以暫不立,將來行第二次葬禮時,可立一小碑于墓門前之小院子,題新會某某暨夫人某氏之墓,碑陰記我籍貫及汝母生卒年月日,各享壽若干歲,子女及婿、婦名氏,孫及外孫名,其余贊善浮辭悉不用,碑頂能刻一佛像尤妙。”1929年,梁思成設計墓園時,基本遵從了父親遺愿“不用贊善浮辭”和“碑頂刻佛像”,但“碑陰記父母籍貫、生卒時間及享壽歲數”未作。

    合葬墓墓后“雙松”(兩株高大的白皮松),與墓前“雙木”(半球冠形灌木錦熟黃楊)及墓體周圍灌木相互呼應,就像家長大人與孩子們環膝相繞。這種獨具匠心的設計,是梁思成的手筆。在合葬墓的西側有株獨柏,這也是梁思成設計中的有意為之。梁啟超生前曾在給子女們的信中寫有“墓門前小院子”,意在表達此墓臺是北方合院中尋常可見的植樹庭院。梁思成用心設計,使父親的生前所托得以實現,同時又表露了自己期望父母“尚在人世”的夙愿。

    中軸主甬路西側對向八角石亭東門洞有一條甬路,它的南側為梁啟超的三個子女墓。梁思禮墓在東側,長方形碑體上雕刻有火箭和導彈圖案,以紀念梁思禮先生在航天領域的終身成就;梁思忠墓居中,梁思忠是十九路軍炮兵上校,參加了1932年的淞滬抗戰,去世時只有25歲;梁思莊墓在西側,碑座為八冊巨書石雕,意為梁思莊是我國著名的圖書館學家。

    1978年2月24日,經梁啟超后人簽字同意后,梁啟超墓地無償移交給植物園。移交的內容包括:土地1.8公頃、各類樹木965棵、水井1眼、亭子1座、未立碑石及碑座2套、圍墻380米。

    如今的梁啟超墓園,樹木大小老幼疏密有致,樹冠高懸連綿,使此地成為濃蔭蔽日的清朗幽靜之地。實地探尋梁啟超墓園,內心會涌動出令人難以言表之情。梁啟超的家國情懷,對祖國的摯愛和救國的使命感,都令人動容。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动态图| xxxxbbbb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又大又粗| 日本精品人妻无码免费大全| 1717国产精品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成人国产精品| 在线播放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app|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日本|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偷一|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古代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大胸| 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导航|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无码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 | 在线观看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69堂| 久久96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2021|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精品91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实拍在线| 最新国产精品自在线观看| 另类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一线二线三线|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久久久久久午夜精品|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一二三 | 国产尤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国产精品福利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