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作家》2023年第12期|肖克凡:長白山詞語
    來源:《作家》2023年第12期 | 肖克凡  2023年12月20日07:03

    天池

    天池似乎專屬長白山詞語。其實不是,華夏大地稱天池者不少,當然也有大小之別。多年前首次遇到天池是在江西廬山,當時記下這樣的詞句:“……卻是尋不到天池。峰頂小廣場愈發空闊。突然有人喊道這是天池!循聲望去,左邊一石砌水池,右邊一石砌水池,形似孿生,均不及雙人床面之長寬。池底泉眼早已朦朧,墨綠色池水靜而無波,水瘦而光黯。這就是廬山天池泉?不覺有些掃興?!?/p>

    這是我首次見到的山巔天池,不由想起柳子厚《鈷鉧潭西小丘記》里的句子,“可以籠而有之”。完全可以借用此句。以喻廬山天池小巧玲瓏也。

    我從這袖珍型天池起步,后來到過內蒙古興安盟的阿爾山天池,也到過烏魯木齊附近的天山天池。顯然兩者格局大多了。然而,名氣最大者當屬長白山天池,畢竟地處大東北。

    九年前首次拜謁長白山天池,自北坡拾階攀援,竟有幾分朝圣的感覺。人家長白山東坡那邊,山確是圣山,水確是圣水。逢山拜山遇水拜水,常懷敬畏之心。

    我印象里的長白山天池水面,就是碩大無朋的調色板。陽光普照時呈現湛藍,轉而呈現深藍,白云調皮趕來遮擋太陽,那深藍瞬間就深沉了。

    長白山天池高擎盛滿圣水巨杯,顯得頗有底氣。這底氣源于它自帶水源,并不依靠老天爺降水豐滿自己。這便是家底的優勢。這家底正是游客目力不及的山泉。山巔有多高,山泉就有多高,這與地勢海拔無關。

    長白山天池是個巨大的存在。我認為人類學會建造水庫,就是受到天池的啟發——把水存在這個超級巨大的杯子里,然后有理有利有節地斟出來,容得大地萬物細品慢飲。

    如此說來,天池愈發有趣了。

    二道白河

    來到安圖縣二道白河鎮,卻不曉得二道白河地名何意,走進長白山博物館參觀,這才明白地名的來歷。長白山主峰北麓的幾條河流,自西向東稱為頭道白河、二道白河、三道白河、四道白河……總共五道白河。二道白河是松花江的正源,出自天豁與龍門兩峰之間的峽谷,乃是東北地區河源最高、落差最大、瀑布最多、水流最急、水量最穩定的河流,總共“五個最”而且嚴冬不凍。

    長白山北麓竟然擁有五道白河,這真是天賜的慷慨,這注定長白山的氣度。即便你沒有到過二道白河,這“五個最”足以令人想象,二道白河泛起白色浪花,順坡而下,跳躍騰挪,以一千三百米的落差,以生龍活虎的氣勢,以歡歌載舞的姿態下山,宛若天兵天將降臨人間,就這樣,一路遠去充盈著松花江。

    “二道白河”這個詞語,居然引發我的鄉愁。這為什么呢?如今我家鄉的母親河名為海河,一百多年前海河還名叫“白河”呢,或許也因白浪翻騰而得名吧?不知為什么后來改名海河。盡管改名海河了,可是白河畢竟是我家鄉母親河的曾用名,它在大自然的戶籍冊里依然留有底檔。如此這般,這便是我對二道白河地名備感親切的原因,當然也不乏懷舊心理。

    于是,住在二道白河鎮就仿佛住在家鄉了。

    露水河

    常年居住城市鋼筋水泥森林的人,對露水河的漂流無疑充滿期待。一只筏一柄槳,沿激流而下融入山水間,等于把自身交給大自然。乘坐皮筏漂流充滿不確定性,譬如人與筏子,誰是分子誰是分母?只有漂流是最大公約數。

    露水河的兩岸,草木繁盛,交錯生長。人的視線被遮擋,視野被收窄,你和筏子全都歸屬這條河流,沒有其他選項。露水河的灘底,亂石密布,起伏跌宕。人的目光被打濕,筏子遇顛簸。你頻頻揮槳,全力撐筏,極力擺脫河流對你和筏子的掌控,奮力自主向前。這看似擊水搏浪的堅定意志,其實是想盡快歸屬這條河流,與河水達成合作與和解。

    這時露水河告訴你,所謂漂流不可用力過猛,也不可逆勢而為。盡量做到“人筏合一”,唯有這樣,一場露水河奇幻之旅,才會體現出“漂流哲學”的意境。

    露水河漂流帶來的啟發是:誰都無法改變河流,你可以揮槳撐筏擊水搏浪,謂之漂流;你也可以放任自流順水而下,也謂之漂流。

    你看那兩位最先到達碼頭終點的“漂友”,他們正是這門“漂流哲學”的忠實踐行者。

    戀戀不舍離舟登岸,想起有人說露水河的水可以直飲。莫非露水河的水等于城市管道的“自來水”?莫非露水河的水等于家里的“涼白開”?那些身穿杏黃色救生衣的懷疑主義者,當場表示質疑。

    就在這種時候,露水河喚醒我的好奇心理,全然沒了成年人的戒備心理與防范意識,似乎重返頑童時光,竟然冒他人之大不韙,悄然掬水而飲,做了個堅定的“相信主義者”。

    露水河取名露水,緣為它的水珠凝結于月光,太陽普照大地之時,月光水珠隨即升華,悄然四散融進空氣里。這便是露水河的隱身之法。我將掬于掌心的河水喝下,然后我在露水河畔深呼吸。

    深呼吸使我感覺氣息微甜——這是空氣里的露水河。一瞬間便將這條河流裝進心里。有了這種紀念,感覺挺好的。

    火山石

    神州大地的著名火山地標,到過黑龍江五大連池,到過云南騰沖火山,到過內蒙古克什克騰旗的達里諾爾火山,這幾處火山均靜若處子,默默迎接游客到來。使我們全然忘卻它們突然發怒的模樣。然而火山噴發時畢竟留下痕跡,譬如那些火山石。

    火山石是火山的子孫,在高低起伏的山坡地帶散亂分布著,它們多呈黑顏色,少有深褐色的。小時候見過火山石是在公共浴池里。當然,公共浴池里的火山石是被人類加工改造過的。那時絕想不到遍布蜂窩的圓蛋蛋出自于火山爆發,只覺得這種石頭體量輕盈,遇水不沉,漂浮水面,確實挺神奇的。

    真正的火山石是野生的,遍布長白山北麓??梢哉f北麓本身就是火山遺作。這里的火山石多呈黑色,而且密度緊實,投水要沉底的。充分體現屬于長白山的性格——既不悠悠然也不飄飄然,顯得特別穩重。

    且看遍布火山石的山坡,其實地貌顏色并不單調。那些與黑色火山石伴生的石子,可能也是火山的作品吧。它們是月白色的、鴨蛋青色的、淺褐色的……就這樣完成構圖:遠觀便是滿幅抽象派油畫,可謂天選之作。

    遍布火山石的山坡,還是存在異類的。那是悄然生長的袖珍型植物,簇簇叢叢鉆出地面,作不事聲張狀,有的葉子呈猩紅色,有的葉子顯杏黃色,還有形似多肉植物的是淺粉色,一派憨態。唯有那種枝葉翠綠的植物,不失時機地盛開自己——那是黃色小花朵。據說這是野生罌粟,我認為它們只是形神相似冒名者。

    猩紅,杏黃,淺粉,翠綠……這種種顏色絕對無法人造,因為,它們屬于長白山的本色。本色,既不可替代也不可改寫。

    不可忽略那片片苔蘚類的植物,它們零星遍布長白山北麓,散而不亂地被火山石襯托著,遠看宛若大地刺繡,近看可謂天工。它們就這樣點綴著氣宇軒昂的長白山,既不多余也不缺失,正正好好。代表著大自然的整體美。

    尋找那塊適合自己心意的火山石,不聲不響帶回家去,將它擺放書案前,家里就有了真正的景致——它就是小小長白山。

    長白瀑布

    瀑布,遠遠眺望瀑布源頭,只見山巒間顯現一股白色,其勢宛若大山乳汁,流淌而下。這“大山乳汁”出自天池,從天與龍門兩峰間的豁口流出,形成水勢平緩的乘槎河,水流千米后突然地勢變陡,盡頭為斷壁懸崖,原本溫和的乘槎河瞬間翻臉,呼嘯而下六十八米,終于變身為不肯馴服的“長白瀑布”。

    這時瀑布愈走愈近,那股“白練”氣勢愈盛,你愈朝前走,這道白練愈顯寬,耳畔撞到瀑布的喧囂了。

    沖擊著山巒,沖擊著滾石,沖擊著所有阻擋瀑布下山的物體,瀑布不斷改變身段,一會兒變身浪花翻滾的水流,一會兒又蹦跳著從高處躍下,長白瀑布以百變身姿沖下山去,而山下等待收容它的則是性情深沉的平緩地帶。只有這種時候,一路張揚不羈的長白瀑布,仿佛突然見到校長的逃課學生,一下收攏驕嬌二氣轉身走進天地間的大課堂,聽講去了。

    這時候的水世界里,浪波不興,性情安穩。這時候她的名字叫松花江。

    美人松

    這是誰給你取的名字呢?美人松。你修長的身材源自積極向上的心念,就這樣在叢林間躍然獨秀,可謂出其類拔其萃,成為松樹家族里的大美人兒。然而,這顯然是擬人化的稱謂,并非你的植物學名稱。我們面對大自然萬物眾生,往往習慣于擬人化。似乎出于天人合一的樸素思想。于是人是主體,松是客體,形成偏正詞組。那么反之擬物化呢?最著名的例證就是《沙家浜》將新四軍傷病員比喻為十八棵青松。就這樣擬物了,青松成為主體。其實,人類以人擬物的愿景并不鮮見,譬如以“茶壽”喻老壽星。還有“米壽”。

    那么受到“美人松”的啟發,我忽發奇想而杜撰“松齡”這個詞語,以此形容美好事物的天長地久。我將嘗試使用“松齡”這個詞語作文。畢竟這個詞語出自旅次——從安圖到撫松,從丘陵與平原,從蒼茫原野到城市天際線之間。

    美人松——這一路仍然找不出足有替代的名稱。這說明長白山植物的所有命名,幾乎都是不可更改的。

    是的,我樂于將美好事物的壽命以“松齡”計,這樣就天長地久了。

    木耳與人參

    這是撫松地界。有木屋村,木屋村里有古井,古井故事跟康熙皇帝有關。當今撫松地界的養殖業,則以黑土地的優勢名聲遠揚。一路從長白山下來,走進撫松社會主義新農村,長了見識。

    以前參觀過人工養殖木耳的場所,那都是以菌棒滋生木耳。此番在撫松看到以原木養殖木耳,頓時感到這種方法比菌棒養殖合理。木耳滋生于樹木,因此叫木耳。撫松的以樹木滋生木耳,顯然更加接近野生木耳的生長原理。

    從小在城市里生活,只見泡在酒里或者配成藥材的人參,沒有見過處于生長狀態的人參。參觀聽技師講解人工養殖人參,各項技術指標要求很高,譬如土壤含水量和光照強度,都要嚴格依照規范。

    在人參培育基地見到充滿生命力的鮮活人參。這好比小學生課堂看地圖,只能領會概念。走進大自然見到真山真水,有了直觀認識,從概念走向實踐。

    參觀人參種質資源圃,就如同小學生從課本走進大自然,見到了真山真水,增長見識,不虛此行。

    長白山是座寶庫,它既蘊藏著不可窮盡的大自然知識,同時也會給我們帶來深刻的人生啟迪,然而,長白山既難以抽象也難以概括。你只能虔心走進它,傾聽它的律動與呼吸,可能會得到不可言傳的收獲——豐富的長白山詞語。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 自拍中文精品无码|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一 |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尤物| 久草视频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资源一区二区| 91嫩草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国内自产拍| 免费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人妻人伦精品1国产盗摄|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 奇米影视国产精品四色|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2017国产精品自拍|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电影网| 国产精品高清2021在线| 国产精品色午夜视频免费看|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 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观看| 午夜在线视频91精品|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麻豆文化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伊人中字综合精品|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三人毛片|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 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1区2区新区|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观看不卡| 97久久精品国产成人影院|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小说|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2018 |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不卡|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午夜国产精品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