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協會代表團訪問澳門
12月10日至12日,中國作家協會代表團訪問澳門并開展文學交流。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人民文學》主編施戰軍,中國作協港澳臺辦公室一級巡視員李錦琦,中國現代文學館常務副館長王軍,與當地中國作協會員座談交流,深入探討澳門文學形象的塑造與未來發展路徑。吳志良、穆欣欣、李觀鼎、湯梅笑、廖子馨、朱壽桐、姚京明、鄭國偉、譚健鍬、黃春年、黃文輝、呂志鵬等參加座談。
中國作協代表團與澳門地區作協會員開展座談交流
座談會上,澳門作家分享了文學創作實踐的經驗與心得,紛紛表達參與國家級文學培訓、文學獎項、采風活動等意愿,希望拓寬澳門文學作品在國家級文學期刊的發表渠道。
施戰軍指出,澳門歷史底蘊深厚、中西文化包容互鑒、社會生活內涵豐贍,經過數代澳門作家耕耘薪傳,已經創作出眾多的文學作品,形成了良好的創作氛圍。自2014年起,作家出版社、中華文學基金會與澳門基金會合作,至今出版四批次、共66本的《澳門文學叢書》,便是結出的豐碩果實。《澳門文學叢書》涵蓋當今澳門文壇具有廣泛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全面呈現澳門文學的面貌,期望澳門作家繼續書寫溫潤人心的文學作品。中國作家協會愿就澳門作家的創作特性,提供更多發表平臺,構建適宜的培訓體制,將澳門文學向善、向美、向愛、向暖的面相,呈獻給讀者。明年適逢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施戰軍寄語澳門作家,以文學之心寫好生命故事,講好中國故事;并在國際社會,尤其是葡語國家,助力民心相通。
李錦琦鼓勵澳門作家多參與內地的文學活動,立足澳門、融入祖國、面向世界進行創作。王軍表示,中國現代文學館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學類博物館,是中國作協和文學界的寶庫和窗口,目前收藏了不少港澳臺作家的文學資料,期待入藏和展示更多澳門作家的作品和文學資料。
中國作協代表團參訪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
12月10日下午,代表團一行出席《2021-2022年度澳門文學作品選》新書發行式并參觀澳門文學館。在新書發行式上,澳門基金會主席吳志良致辭時指出,澳門文學是大灣區文學的重要一員,大灣區文學既是澳門文學回歸中國文學大家庭的平臺,也是中國文學走向世界文學的平臺。建立別具特色的大灣區文學共同體,攜手建設粵港澳三地的共同精神家園,是澳門文學自身在提高灣區文化軟實力、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所能作出的貢獻。明年,廣東文學館將開館,希望廣泛收集珍藏澳門作家的手稿和作品,舉辦澳門作品展覽和澳門文學座談會,為澳門作家向內地讀者展示風采提供了一個難得的窗口。
《2021-2022年度澳門文學作品選》
《2021-2022年度澳門文學作品選》共收錄小說20篇、散文31篇、新詩22首及詩詞43首。據悉,澳門基金會與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自2010年起攜手合作出版《澳門文學作品選》,至今已出版十套作品集,作品體現澳門感情的深刻流露,表達愛國愛澳的家國情懷,受到文壇廣泛關注。
在澳門期間,中國作家協會代表團還參訪了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澳門日報、澳門科技大學,就文藝創作的實踐、文學資料的梳理以及人才培養等交流意見。
中國作協代表團參訪澳門日報
中國作協代表團參訪澳門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