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詩歌節開幕,諾獎得主索因卡獲“金玉蘭”大獎
索因卡(中)獲得“金玉蘭”大獎
ChatGPT 的出現讓人工智能進一步侵入了寫作領域。面對人工智能,詩歌這一文學形式將走向何方?12月2日上午,第八屆上海國際詩歌節在徐家匯書院開幕。在“詩,面對人工智能”的主題下,世界各國詩人共同探討人工智能對詩歌的影響。尼日利亞詩人沃萊·索因卡榮獲本屆“金玉蘭”詩歌大獎。
本屆詩歌節是近年來參與詩人人數最多、邀請國家范圍最廣的一次。來自美國、法國、意大利、波蘭、比利時、羅馬尼亞、墨西哥、阿根廷、越南、尼日利亞、肯尼亞等國家的詩人代表與歐陽江河、陳先發等中國詩人代表共20余人參加了開幕活動。
沃萊·索因卡在夫人的陪伴下登臺接過獲獎證書。在獲獎感言中,他希望將“金玉蘭”大獎獻給生活在戰火紛飛的中東的孩子們,“作為詩人,我們的使命就是探索人性,即使道路充滿艱難曲折。我一直在想什么才是人性、什么時候才能展現人性。跨越意識形態、種族和地區,追尋人性是我們共同的使命。我想感謝上海的詩人同仁將這個獎項授予我,讓我有機會發出我憤怒的聲音來挽救這些兒童,他們是這個世界的花朵。”
索因卡是非洲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為非洲最富創新精神的作家之一,同時也是非洲民族的自由斗士和政治領袖,索因卡以戲劇聞名,但也在詩歌、小說、散文和評論等體裁上有著杰出的成績。他的作品主要探究權力與自由沖突對立之下的人類境況。2023年3月出版的兩卷本散文選集《權力與自由》,收錄了他近半個世紀以來對此問題的思考和相關主題的文章,涉及不同的文化、政治和歷史。
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國際詩歌節藝術委員會主席趙麗宏宣讀了頒獎詞:“沃菜·索因卡用他的與眾不同的詩篇,建構了一個宏偉而幽邃的詩歌花園。他的詩歌,用飽蘸力量的文字,以真誠的態度,深刻的思想,以讓人驚嘆的意象和異想天開的念頭,傳達出人間的憂愁和愛。表達著人類對真理的追求,對未來的憧憬,對和平的向往。非洲的歷史、風俗和文化,為他的詩歌提供了浩瀚的源泉和堅實的骨骼,在混沌的時刻,他的詩,如清澈的激流,如明亮的燈塔,如激動人心的鼓點,連接了大地和天空,溝通了過去和未來,給世界帶來希望和光亮?!?/p>
語言藝術家劉家禎朗誦了索因卡的詩作《人文頌》,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名譽院長蔡金萍朗誦了中國詩人陳先發的詩作《與清風書》。兩首由不同國度的詩人創作于不同年代的作品,不約而同地探討了人與自然、人與歷史的深刻主題。昆曲《牡丹亭》、古琴舞蹈《水墨舞韻》等節目則向全球詩人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幽深之美和滌蕩心靈的永恒魅力。
在開幕式上,還出現了一位基于百度“文心一言”語言模塊開發的數字虛擬人“詩詩”?!八迸c主持人的互動以及為詩歌節帶來的祝賀,讓人們對于高科技時代如何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和人文領域的結合,重新審視人類與人工智能的關系有了新的思考。
隨著智能媒介技術的快速發展及5G時代來臨,人工智能業已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在不斷深刻改變當下世界的同時,也為文學藝術創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創設了新的命題,本屆詩歌節的主題“詩,面對人工智能”應運而生。
“藝術與人工智能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的共融共生,將激發我們無限創造的潛能,人工智能不能替代詩人和藝術家的創新力和創造力,但由于技術的介入和賦能,詩人和藝術家的潛能將被極大激發?!鄙虾J凶骷覅f會黨組書記馬文運表示,期待通過本屆詩歌節的各項活動、各種交流,詩歌創作在技術新語境中的變化與發展這一主題能夠得到充分探討,激蕩出啟迪思想的綿恒力、燭照未來的光與熱。
本次活動由上海市作家協會和中共上海市徐匯區委宣傳部共同主辦。據悉,在為期4天的上海國際詩歌節中,靜安區文化館、上海圖書館東館、思南書局詩歌店、靜安區圖書館、普陀區萬里街道、巴金故居、楊浦區藍蕉·夢工坊等場所,還將舉辦《上海文學》第八屆上海國際詩歌節特刊首發式暨詩歌論壇、“詩歌創作面對人工智能的思考”研討會、“詩,面對人工智能”詩歌朗誦會、“詩歌之光”讀者見面會、“我心目中的一本好書”詩歌征集活動頒獎儀式、“詩風萬里”詩人進社區采風與交流、“極星焞耀,驪詩遠方——第八屆上海國際詩歌節閉幕式”等精彩紛呈的文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