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懷念蕭殷,那被時代銘記的一盞燈一束光
    來源:文藝報 |   2023年11月27日08:30

    蕭殷先生是我國當代著名的文藝理論家、作家和編輯家,曾先后在《文藝報》《人民文學》等單位工作。今年是蕭殷先生逝世40周年。9月22日,蕭殷學術研討會暨《蕭殷全集》新書發布會在廣東省河源市舉行,王蒙等作家、評論家深切緬懷和致敬蕭殷先生,學習、傳承“蕭殷精神”。現將部分發言摘編如下,以饗讀者。

    ——編 者

    永遠感恩蕭殷老師

    □王 蒙

    祝賀《蕭殷全集》出版和蕭殷學術研討會召開。蕭殷恩師對于我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蕭殷本身寫過小說,也做了大量文學方面的組織工作。同時,他很特殊的一點就是對青年作家的輔導。他講的東西非常實在,特別有用。比如他提出,“在文學上一切要從生活出發”,“文學上要有自己的對人生的理解、印象等等”,對于當年的我,可以說是幫助非常大的。

    我的《青春萬歲》初稿,在當時的環境中很有可能會被否定,蕭殷卻獨具慧眼,認為這部作品是有藝術感覺、有希望的。他給了我鼓勵,也指出了我應該解決的問題。我永遠感恩蕭殷老師,永遠記得他對我的幫助和期待。

    “蕭殷精神”永存

    □徐光耀

    《蕭殷全集》出版了,這是一件大好事,也是對蕭殷先生誕辰108周年最有價值的紀念。我很高興,非常感謝為《蕭殷全集》出版付出了辛苦和努力的同志們。蕭殷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老師,他在主編《冀中導報》文藝副刊時,刊發了我的小說《周玉章》,并配發了按語,給我很大鼓舞。后來他在文學系教授創作方法論,盡心盡力,耳提面命,使我受益匪淺。若沒有他的教導,我是寫不出長篇小說《平原烈火》來的。其實蕭殷老師的一生,都在扶持和培養青年作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懷念恩師,“蕭殷精神”永存。

    致敬蕭殷

    □陳建功

    幾周前,我剛剛來過廣東,是到澄海致敬秦牧先生。這次我又趕來河源,是要致敬蕭殷先生。北京、廣州,席不暇暖,但我不能不來。我實在對這位文學前輩由衷敬仰。

    吾生也晚,寫小說才“入道”時,蕭殷先生就去世了。因此,我和先生之間,無緣交集。先生去世幾年后,在北京我見到了蕭殷先生的女兒陶萌萌女士,她代表《作品》雜志前來約稿。閑談中知道了這層關系,忙不迭地轉達了我的痛切。那時,先生雖已經去世三四年了,但套用當下的時髦話—— “江湖上”仍然流傳著先生的“傳說”。比如蕭殷先生是如何指導王蒙修改《青春萬歲》的,是如何從這位初學寫作的青年身上發現其蘊積的才華,又是怎樣和青年王蒙談人物的塑造、主線的設置,乃至作為一個小說家,藝術感覺應如何養成,等等。在他離開我們的這40年間,我又分別從作家徐光耀,特別是廣東作家程賢章、呂雷、陳國凱、楊干華那里,聽到了他們對蕭殷先生的深情回憶。這次出版的《蕭殷全集》中,就收有大量的蕭殷書簡,其中也再現了先生對青年作家的諄諄教誨。當然,我也閱讀過先生的部分理論批評文字。這些著述和書簡,不僅給我帶來深長的感動,而且使我對先生所傳遞的文學理念由衷信服;對他在理論融通后所展示的實踐品格分外敬佩;對他在各文學時期不斷發出的“尊重文學創作規律”的吶喊,感同身受。

    至于蕭殷先生在當代文學理論和批評領域的杰出貢獻,在文學組織工作特別是青年作家培養方面的杰出貢獻,在文學刊物建設方面的杰出貢獻,相信在座的專家將會有詳盡的論述。在此,我僅談幾點個人感受。

    我之所以要致敬蕭殷,是佩服他真實坦誠的人格操守以及由此煥發的理論勇氣。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曾經風靡的“題材決定”論、“主題先行”論、“三突出”論、“寫中心唱中心”論等,都曾在它們高視闊步的時候,受到過蕭殷先生的質疑。這種質疑有時直接表現為理論上的陳述,更多表現在對文學作品的爭鳴和討論之中。在某一種時代環境與社會氛圍里,蕭殷先生的質疑無疑具有巨大的挑戰性,使他面臨并也曾蒙受了風險。從為王蒙的《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辯護,到對《傷痕》和《我該怎么辦》的辯誣,從對“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解讀到對“熟悉的陌生人”的闡發……每讀至此,遙想當年,我都不能不為他捏一把汗。想見當年他的“孤軍奮戰”,需要何等的勇氣和悲壯。

    我之所以要致敬蕭殷,因為他的理論勇氣來自他深厚的學養和“知行合一”的實踐品格。這種實踐品格,以他對革命文藝理論乃至文藝規律的深刻理解為支撐。因此他的文學批評,總能切中肯綮。蕭殷先生的文學評論,鞭辟入里,卻又深入淺出、平易近人。比如他談話劇《紅旗歌》,肯定了作品題材的重要和主題的積極,但也指出,其主要人物性格邏輯的突兀、違拗,表現了“向壁虛構”的“形式主義”。他希望這種“類型化”的“設計”就此止步。蕭殷的評論,客觀公正知人論世。他的老朋友楊朔經過了創作難以突破的苦悶期之后,所著小說《三千里江山》寄到《人民文學》發表,蕭殷先生看到了他由“走馬觀花”到“下馬看花”的突破,及時傳遞了對這一突破的欣喜。但當看到有人贊譽過高,有人貶低過甚時,又冷靜地指出,“我既不認為它是典范性的作品,也不同意把它貶得一文不值”。比照先生的文學批評實踐,愈發促使我們對當下文學批評予以反省。那種言必經典、語必煌煌、“捧殺”“棒殺”、佶屈聱牙等“時髦”的文風,的確亟待改進。

    我要致敬蕭殷,致敬他對“典型論”的深刻闡發。我認為,隨著中國當代文學創作的發展,我們的文學理論界也將不斷拓展自己的疆域。現實主義、浪漫主義以及更多樣的創作手法的運用,將為文學理論拓展更廣闊的天地。因此,文學理論在實踐中的發展和創新是永無止境的。但蕭殷先生為闡發“典型論”所作的理論貢獻,不可磨滅。他嚴謹的、貼近創作實踐的思考以及平實素樸的言說方式,對我們的文學理論批評建設,仍具極大的啟發意義。

    當然,我未能展開的話題還很多。比如還應該對蕭殷先生主持廣東作協以及《作品》雜志期間的工作表示敬意。我高興地看到,在遵循文學創作的特點和規律,展開作協工作這一方面,廣東作協是有思考有設計的。就我所聞,他們對青年作家的培養,對網絡文學的推動,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和經驗。這個時候我們大家紀念蕭殷、緬懷蕭殷、學習蕭殷、繼承蕭殷,此其時也。

    弘揚“蕭殷精神” 建設文學強省

    □張培忠

    蕭殷先生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文藝批評戰線重要的評論家,是廣東當代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杰出的文學家和領導者,是廣大青年作家的“伯樂”和“導師”。從參與創辦《文藝報》到重建暨南大學中文系,從帶領廣東省作協領風氣之先到慧眼識珠扶掖后進,從參與創辦廣東文學院到創辦廣東文學批評陣地《當代文壇報》,其文學成就、顯著業績、高尚品德,有口皆碑、備受推崇。廣東文學界無比懷念蕭殷先生,無比景仰蕭殷先生。

    蕭殷先生曾經說過:“要成就一種事業,必須花費一生的精力。”今天,我們深切緬懷蕭殷先生,就是要學習傳承好“蕭殷精神”。什么是“蕭殷精神”?我們認為:

    一是堅持始終聽黨話、跟黨走的革命精神。從龍川佗城竹園里到廣州,輾轉上海、武漢、延安、太行山,到北京,再回到廣東;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初期;從教員、戰地記者到編輯、作家、評論家,蕭殷先生始終跟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為黨和人民的文學事業貢獻全部精力和心血。

    二是堅持實事求是、解決問題的科學精神。從主持《金沙洲》討論、批評文藝研究中的形而上學和庸俗社會學到最早為《三家巷》《藝海拾貝》等作家作品平反,從在全國最早發起對愛情描寫的討論到率先刊發“傷痕文學”代表性作品,再到組織對“意識流”“朦朧詩”等創作現象的討論,先生秉持學術良知,循乎為文正道,在學院批評、理論研究、探索文藝規律、鼓勵新生力量、批評錯誤傾向等方面貢獻卓著,豐富和發展了“文學典型論”等理論建構,對文藝創作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是堅持扎根人民、深入生活的創新精神。蕭殷先生一直堅持從生活出發的創作理念,表示“只要有深入基層生活的機會,我從不輕易放過”,“更重要的是以文學者的身份深入生活”。他是作家,創作了數量可觀的小說、散文、詩歌、新聞作品、雜感隨筆;他是評論家,為讀者貢獻更多的是理論探索、作家論、作品論,以及文藝時評、作家書簡,等等,這些創作成果和理論成果,是蕭殷先生扎根人民、守正創新的見證,更是先生投入生活、洞悉真知的結晶。

    四是堅持言傳身教、誨人不倦的奉獻精神。蕭殷先生在40余年工作生涯中擔任過8家報刊的編輯,其中三分之二時間用于看稿、復信,甘為人梯,如同蠟燭,耗盡一生心血培育文學新人。在其生前身后,是一長串光彩奪目的名字:徐光耀、王蒙、陳國凱、王杏元、程賢章、呂雷、楊干華、黃樹森、黃偉宗……王蒙先生稱蕭殷先生為“第一恩師”。陳國凱在給蕭殷先生的信中寫道:“離開老師的指導,我會一事無成的。”詩人韋丘曾作《奠蕭殷詩》:“酷暑沉雷雨下遲,漫山桃李盡唏噓。后來人眾開新路,都道蕭殷是我師。”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許許多多文學中人的懷念與感恩。

    “高山安可仰, 徒此揖清芬。”在紀念蕭殷先生逝世40周年之際,10卷本、400多萬字的《蕭殷全集》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并隆重發布。這是蕭殷先生文藝作品和生平事功的集大成,是“蕭殷精神”的文本體現,對推動蕭殷研究的深入開展以及新時代廣東文學的高質量發展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意義。廣東文學界學習蕭殷先生,就要弘揚蕭殷先生的優秀思想、崇高風范和擔當精神,傳承中華文化、嶺南文化的優良傳統,跑好廣東文學事業這一代人的接力棒。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廣東視察,賦予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的新使命新任務,為廣東文學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我們要以這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推動蕭殷學術研究取得更多成果,為積極構建中國文學話語和敘事體系添磚加瓦,守正創新、推陳出新,著力打造“新版《人世間》”,濃墨重彩書寫廣東創業故事;堅持建設標志性文化工程與增強文化軟實力相結合,高水平建設廣東文學館;緊扣“做人的工作”,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努力塑造與經濟實力相匹配的文學優勢,為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學篇章作出新貢獻。

    蕭殷先生的貢獻是多方面的

    □溫儒敏

    我在一篇紀念文章中說過,蕭殷先生有三大貢獻:一是扶持青年文學新秀,甘為人梯;二是文學評論,他一直在寫那種富有現實感和時代氣息的大氣的有責任感的評論;三是他所從事的文學組織和文學編輯的工作。我還想要增加一條,第四就是他是一個文學教育家,對文學教育作出了很大貢獻。

    所以,蕭殷先生不僅是著名的文學評論家、文學編輯、組織者,還是杰出的文學教育家。他的名字已經深深地鐫刻在共和國文學史上。另外,蕭殷先生身上有客家人的那種熱誠、執著、實在。作為老鄉,我為河源擁有這樣一位文學家感到自豪。

    《蕭殷全集》的出版是對“蕭殷精神”的傳承

    □張 懿

    蕭殷先生是我國當代著名的文藝評論家、編輯家,廣東省文藝評論工作的開拓者之一。為了紀念蕭殷先生辭世40周年,在廣東省委宣傳部的支持下,花城文藝出版社和河源市委宣傳部、蕭殷文學館在三年前共同啟動了《蕭殷全集》的出版工作。該書的出版,是希望通過豐富立體的內容,展現蕭殷先生的人生歷程,挖掘蕭殷的精神,讓讀者更加全面、清楚地了解蕭殷先生。《蕭殷全集》分十卷,含著作四卷、書信三卷、圖冊兩卷、年譜一卷,將近500萬字,圖片上千幅。整個文集的出版挑戰巨大,我們的團隊投入了巨大的時間和精力,為全集的出版做了大量扎實、細致的工作。

    感謝《蕭殷全集》的各位主編,是他們在浩瀚的資料中爬梳整理,不厭其煩,不斷搭建這個結構,又不斷推翻,甚至不斷爭論,又彼此溝通理解,字字句句用心琢磨,才形成了今天沉甸甸的成果。是大家共同的努力、智慧和力量,才讓這一豐富的文化遺產得以呈現。我們也深深感受到了蕭殷先生精神的傳承,感受到了前輩的引領,更感受到了文學對我們的滋養。

    如一盞燈、一束光照耀著文壇

    □蔣述卓

    蕭殷同志是中國文壇的翹楚,是有口皆碑的文學評論家、文學編輯家,他也是一名文藝戰士,還是一個文學教育家。1932年,他開始創作,寫過小說、散文、新聞特寫,等等,他的文學評論在國內產生過很重要的影響。他的文學榜樣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他始終與時代同步,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和堅定的革命理想與黨性原則。他相信文學可以介入生活,他還具有敏銳的時代觸覺和文學感受力。二、他的文學批評充滿實事求是的精神,不媚俗、不溢美,有強烈的審美主體意識和審美能力,而且他敢于堅持自己的文學主張。比如對于文學和真實問題的討論,在上世紀50年代是很敏感的,但是他敢于堅持自己的主張,始終不渝。三、他對文學創作以及文學的重大理論問題勇于探討。他對典型問題的討論,當時在全國都有很大影響力。他擔任《作品》雜志主編時,組織了小說《金沙洲》的討論,最后形成了一個關于典型問題的討論,不僅是對魯迅關于典型形象的理論的繼承,也是率先標舉別林斯基關于“熟悉的陌生人”這一典型理論的進一步探討,在全國產生了重大影響。

    他身上彰顯的文學力量主要也體現在三個方面:一、他堅持讓理想的光芒從文學照進現實,認為文學的理想光芒不是來自文學的表現手法,而是來自作家的眼光、思想及其感情。另外,他認為這種理想來自真誠,真誠是文學情感的第一原則。二、他曾經給魯迅先生寫了兩封信,后來慢慢地被發現了。他這一生都是以魯迅為榜樣,他認為魯迅是反抗黑暗社會、站在解放運動最前線的第一人,并學習繼承了魯迅“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對培養文學青年傾注了心血。三、蕭殷的文學力量是永恒的。“蕭殷精神”就如一盞燈、一束光一樣照耀著中國文壇,它將通過青年作家、青年評論家們傳承下去,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事業更好地發展。

    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

    □賀仲明

    第一點,我想談談蕭殷的人格精神。蕭殷生活的1950至1960年代,整體的文學環境比較復雜,但他始終能保持很好的精神品格,具有真正的知識分子精神。

    首先,他扶植青年人,包括對暨南大學中文系學生的培養和指導,以及在《文藝報》任職期間,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扶植青年人,像王蒙、陳國凱等都是在他的扶持下成長、成才、成熟的。同時,他非常正直、真誠,能夠贏得文學界同行的普遍尊重。他既有對青年人的推崇,也有對優秀文學作品的保駕護航,他維護正義,不僅有表揚,同時也有批評的勇氣、犀利的目光,這一點很難得。此外,他有獨立的思想精神。如對于《金沙洲》的認可和討論。小說《金沙洲》出版于1960年代初,在寫農業合作化運動時,跟當時的主流思潮不完全吻合,引起了一些爭議和批評。蕭殷先生當時主持了這場討論,表現了他的獨立精神與思想勇氣。

    第二點,我想談談蕭殷先生具有的深厚的文學理論素養和富有創新性的思想。他對于文學理論問題的思考,很有自己的見解和深度,他的觀點不被時代所遮蔽,今天還值得再讀。最突出的是關于“典型”的問題。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概念,但是蕭殷先生的《典型形象——熟悉的陌生人》具有對現實的豐富和完善。另外,他對文學還有“真實”的堅持,這是蕭殷先生文學理論思想最突出的一點,是他衡量和評價文學作品高度及得失的重要準則。另外,對于文學創作,特別是對中文系大學生文學創作方面的探索,蕭殷先生也作出了很多理論和實踐的多重貢獻。他一直鼓勵倡導青年人從事創作,寫了很多文章和著作來探討這個話題,像《與習作者談寫作》等,包括最后沒有來得及定稿的《創作方法論》。他在暨大中文系工作期間,也采用多種方法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彌足珍貴的“這一個”

    □張 均

    蕭殷先生對于文學的思考,既在當年彌足珍貴,今天也具有重新認識、學習的價值。在《論生活、藝術和真實》一書中,他認為,文藝作品不能只以自然主義的態度去描寫生活,藝術家必須帶有明確的目的和任務去描寫現實,這其中包含著文學對時代的嚴肅責任。與此相關,蕭殷還以大量篇幅闡釋了生活真實與藝術真實的關系。

    蕭殷先生的這種“真實觀”和對文學的看法,能夠代表20世紀50至70年代的文藝批評風貌。在這個意義上,他和周揚、何其芳這些重要的文藝理論家一樣,是新中國文藝理論建構中的重要一員。更加難能可貴的是,蕭殷先生對藝術真實的闡釋沒有走入本質主義的誤區,并沒有用歷史邏輯徹底地取代或淹沒個人邏輯。可能是因為生長在河源這個地方,也可能是因為嶺南文化的影響,蕭殷的文學理論建構始終沒有走向過度抽象,而是緊緊地扣住“人”,并把“人”作為藝術真實最為可靠的基礎。

    蕭殷先生具有強烈的人文情懷,是文藝理論家中獨特的、彌足珍貴的“這一個”。與此同時,蕭殷先生對文學與重大時代脈動關系的思考,對于歷史與個人復雜關系的辯證理解,都值得今天的文藝創作者學習借鑒,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国产大陆| 2021久久国自产拍精品| 日本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蜜芽|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福利|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满| japanese乱人伦精品|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 精品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专区无码观看精品天堂|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爱| 国产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W|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在|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狼色在线 | 国产精品揄拍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 国产在线观看高清精品|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AR影院 | 午夜在线视频91精品|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超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软件| 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斩 | 美国发布站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分类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果冻传媒 |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影院对白| 成人国产精品999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