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應有更多文化內涵
影視圈流傳著一句話:“一張好海報價值2000萬元票房?!币痪湓挼莱隽擞耙暫筇N藏的巨大能量。然而,在市場邏輯和商業思維指導下,影視海報創作出現了一些不良傾向。比如,為了吸引眼球,過于依賴明星效應,甚至不顧演員戲份,將僅有幾場戲份的客串明星放在海報重要位置,讓受眾產生“他是主演”的誤解;一味模仿經典案例,甚至套模板、抄創意,進行流水線生產,獨創性不足;過度追求話題效應,為了給受眾帶來視覺沖擊而一味標新立異,導致作品要么復雜凌亂,要么單調空泛,表意含混不清,令人一頭霧水;為了發揮傳遞信息的功能,使用超大字體表述賣點,缺乏藝術美感;未認真核對相關信息,出現明顯的歷史文化知識錯誤,甚至有錯別字、簡繁混用等常識性問題,貽笑大方。這樣的海報不僅不能為影視作品聚攏人氣,反而給觀眾留下主創缺乏創作誠意、文化擔當等負面印象。如何制作海報這張“名片”,讓影視作品先聲奪人,獲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不僅考驗創作者的能力,也需要行業的總結沉淀。
作為影視營銷的第一槍、影視作品的第二張臉,海報是一種集圖像、文字等要素為一體的符號系統,通過綜合展示作品的題材類型、上線時間、主要演員等信息及藝術風格、文化內涵等內容,吸引觀眾觀看。影視海報出現之初,主要通過傳統紙媒、戶外廣告牌等渠道發布,影響范圍相對較小。隨著互聯網崛起和產業發展理念迭代,影視海報在數量、專業化程度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除了原有的概念海報、預告海報、主海報、角色海報外,還衍生出專門為CINITY、中國巨幕等打造的制式海報,上映前預熱的倒計時海報,實時播報票房成績的戰績海報,以及改檔海報、密鑰延期海報等樣式。在原有線下實體展示之外,還以數字形態通過社交媒體、評分網站等渠道廣泛傳播。
影視海報不僅是宣傳營銷的重要媒介,更是影視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曾經,收藏鑒賞影視海報,是大眾重要的文化活動之一。而近年來,各地頻頻舉辦影視海報展。觀眾在《鐵道游擊隊》等已有幾十年歷史的海報前駐足,品評其韻外之致、味外之旨。這說明,影視海報具有豐富的藝術價值,可以經受歲月洗禮,流傳下來,成為經典,為影視文化繁榮發展提供鮮活素材和多元話題。
那么,優秀影視海報應該具有哪些特質?我們可以從文本和圖像這兩種影視海報的主要要素入手。一方面,海報文本要“惜字如金”,以簡潔的話語濃縮豐富的信息。除了片名、主創姓名、播映時間等基本內容,有時還包括一段表現作品主題、闡釋創作意圖、凸顯思想內涵的文字,用寥寥數語直擊人心,彰顯海報乃至作品的文化價值和現實意義。比如,電影《孤注一擲》海報用“多一人觀影,少一人受騙”的文案,道出該片揭示電信詐騙犯罪內幕的內容。電影《深?!泛笊稀澳阏f,你把答案藏在了海的最深處”的文案,引導觀眾關注青春期女孩實現心理療愈、個人成長的過程。這些內容正好契合觀眾渴望獲得人生經驗和情感共振的訴求。另一方面,海報的圖像要通過匠心獨運的色彩、構圖,體現海報創作者對影視作品內容的理解、情緒的感受和審美的把握。比如,紀錄電影《我在故宮修文物》系列海報在文物精美紋理的縫隙間勾畫修復師躬身勞作的剪影,寓意“修復文物是與歷史進行對話的特殊生命體驗”的主題思想和“擇一事,終一生”的工匠精神。電影《吉祥如意》的海報用兩個主角隔著紅色窗花樣式的窗戶對望的畫面,交代故事背景為春節期間的信息,表現影片對家庭困境和人情糾葛的思考。
當然,如何運用好文本和圖像,關鍵還得看影視海報創作者的態度和水平。所以,海報創作者應排除資本邏輯的干擾,端正創作態度,提高制作水平,把提升影視作品的精神高度、挖掘文化內涵、增加藝術價值作為主要追求,用創新的表現形式、雋永的意境渲染賦予海報藝術生命,找到藝術屬性和商業訴求的平衡點。與此同時,海報創作者還應與影視創作者通力合作,變“套用模板”為“量身定制”。須知,一張影視海報即使再華麗炫酷、意味雋永,若脫離影視作品,也不過是自娛自樂。所以,海報創作者必須充分了解影視作品的各種信息,精準把握其主題思想、藝術風格,以靜態的視覺符號傳達動態的情節、情緒、情感,兼顧人物形象和時空環境,建立影視作品、海報與觀眾之間的情感連接。
這幾年,社交媒體時代已然到來,越來越多人養成了打卡的習慣??赐暌徊坑耙曌髌?,他們或下載電子海報,或與實體海報合影,發到個人社交賬號上,與朋友們分享觀影心得。這種行為能輻射周圍人群,形成一個個輿論場和審美空間,對影視文化構建產生影響。這種受眾新變化給影視海報創作帶來新挑戰,所以創作者需再接再厲,在堅守藝術品質的基礎上,努力對接新媒體的新需求,為影視作品賦能,為影視業高質量發展護航。
(作者:桑丹,系媒體人、中央戲劇學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