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考眾家之異說,參作者之本意” ——怎樣看待同一史事的不同評論
    來源:北京日報 | 瞿林東  2023年11月20日08:35

    孔子評論董狐、《左傳》評論《春秋》,以至于司馬遷之評論《春秋》,以及班彪、揚雄等評論司馬遷《史記》等,都是對后世有很大影響的史學批評見解。劉知幾在《史通》中提出在史學批評方面具有普遍性的一個問題,即為什么對同一史事會有不同的評論,并試圖從理論上闡明這個問題。《史通》中有《鑒識》《探賾》篇,是為集中闡述史學批評理論與方法的專文,因涉及一些實例,讀來不使人覺得枯燥,反而饒有興味。

    史學批評的幾種誤區:猜度、穿鑿、憑虛

    根據劉知幾的概括,史學批評大致有這樣幾種誤區。

    一是猜度。劉知幾針對孫盛“稱《左氏春秋》書吳、楚則略,荀悅《漢紀》述匈奴則簡,蓋所以賤夷狄而貴諸夏”的說法,認為這是“強為庸音,持為足曲”的做法。劉知幾從春秋時期“諸國錯峙,關梁不通”的歷史實際,說明“史官所書,罕能周悉”,同漢代“四海一家”史官所具備的條件是不可等量齊觀的。他又舉出《左傳》詳載戎子駒支、長狄、郯子之事,證明《左傳》并不是要通過記載之略以表示“賤夷狄”的思想。他還指出《漢紀》取材于《漢書》,“其取事也,中外一概,夷夏皆均”,并不是有意于“獨簡胡鄉,而偏詳漢室”。這是劉知幾在史學批評上表現出來的民族問題方面的鑒識,實為難能可貴。

    二是穿鑿。葛洪評論《史記》說:“司馬遷發憤作《史記》百三十篇,伯夷居列傳之首,以為善而無報也;項羽列于本紀,以為居高位者非關有德也。”劉知幾認為這屬于“強為其說”。他指出,司馬遷著《史記》,“馳騖今古,上下數千年”,春秋時期以前,得其遺事者,只有伯夷、叔齊二人;作者“考其先后,隨而編次”,屬于常理,有什么奇怪的呢。他進而論證說,如果一定要認為司馬遷是以“善而無報,推為傳首”,那么《史記》所記伍子胥、大夫種、孟軻、墨翟、賈誼、屈原等人,為什么作者不“求其品類,簡在一科”呢。劉知幾從客觀歷史和史書編次兩個方面批評葛洪,所駁甚是。

    三是憑虛。隋朝內史李德林在北齊時,曾就《齊書》起元(紀年之始)事與魏收討論,有書信往還。他在答魏收書中有一句話是:“陳壽,蜀人,以魏為漢賊。寧肯蜀主未立,已云魏武受命乎?”劉知幾把此事概括為:“隋內史李德林著論,稱陳壽蜀人,其撰《國志》(按:即《三國志》——引者),黨蜀而抑魏。”劉知幾是尊漢的,認為劉備“方諸帝王,可比少康、光武;譬以侯伯,宜輩秦繆、楚莊”,可是陳壽的評論“抑其所長,攻其所短”。他還認為,曹操是“罪百田常,禍千王莽”式的人物,曹丕也不是像樣的君主,而陳壽對他們的評論,“皆依違其事,無所措言”。劉知幾的結論是:《三國志》“曲稱曹美,而虛說劉非,安有背曹而向劉,疏魏而親蜀也?”陳壽本是蜀漢臣子,后為西晉史官。他撰《三國志》,于蜀、魏關系的處置上,頗為棘手。但西晉“受禪”于魏,故《三國志》以魏為“正朔之國”,在當時實別無選擇。劉知幾尊漢情重,對此缺乏冷靜分析,故認為陳壽“曲稱曹美”,“虛說劉非”,似有未妥。李德林從正統觀念出發,也是尊漢的,認為“漢獻帝死,劉備自尊崇”,陳壽既為蜀人,必當“以魏為漢賊”。應當承認,劉知幾對李德林的批評在總的結論上是對的,而他在批評李德林中涉及對陳壽的許多指摘,有些是難以成立的,以致不免也有憑虛之嫌。

    如何避免發生“出自胸懷”“妄加向背”等錯誤的史學批評

    上述種種誤區,帶有舉例的性質,尚難以概括這一問題的全貌。史學批評的目的,是為了鑒別歷史撰述在史事、思想、體裁、體例、文字表述等方面的高下優劣,考察史家的素養、職責和成就,探索史學在社會中究竟起了何種作用,以辨明得失,總結經驗,推進史學的發展。那么,史學批評家怎樣才能走出史學批評的誤區呢?或者說,怎樣才能不陷入或盡可能少地陷入這種誤區呢?在劉知幾的史學批評論中,他沒有著意于從理論上來正面闡述這個問題。他的見解,多包含在具體的批評之中,從上文所述可窺其大概。不過,他在《鑒識》篇開篇時提出的“物有恒準,而鑒無定識”的命題,對于強調批評者應重視鑒識的錘煉,是有理論和實踐意義的。他引用“探賾索隱,致遠鉤深”的古訓,作為人們提高鑒識水平的途徑,也是有方法論的價值的。他在《探賾》篇中寫道:“明月之珠不能無瑕,夜光之璧不能無颣,故作者著書,或有病累。而后生不能詆訶其過,又更文飾其非。”這是指出了史學批評中應取辯證的態度,不苛求也不掩飾前人。此篇末了又寫道:“考眾家之異說,參作者之本意,或出自胸懷,枉申探賾;或妄加向背,輒有異同。”這是總結了史學批評往往是在眾說紛紜中展開的,而其最基本的方法是要“考眾家之異說,參作者之本意”,以尋求正確的評價,避免發生“出自胸懷”“妄加向背”等錯誤。他的這些認識,結合他在一些具體的評論中提出的見解,大致反映了劉知幾關于如何開展正確的史學批評的理論和方法。

    (作者為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主任)

    羞羞色院91精品网站|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精品伊人久久香线蕉|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一区| 七次郎在线视频观看精品| 久久99精品九九九久久婷婷 | 国产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九九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热6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自慰| 久久午夜精品视频| 久クク成人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91| 国产精品一级毛片无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性色tv| 蜜桃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 久久这里有精品视频|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 |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新网站 | 国产精品视频网站你懂得|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电影|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2021成人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91免费精品国自产拍在线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十八18禁国产精品www| 老色鬼永久精品网站| 九九热在线精品视频|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浪潮|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在线观看麻豆精品国产不卡| 久久精品免费大片国产大片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国片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av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L|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小呦精品导航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