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張平:希望有更多作家投入現實題材寫作
    來源:新華出版社 |   2023年12月07日07:43

    原標題:張平:我接觸到了一般作家接觸不到的領域,干部群體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有很多親身體驗

    著名作家、山西省原副省長張平一直深耕現實主義題材創作。

    近日,他創作的長篇小說《換屆》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小說講述了在省市黨委換屆期間,臨錦市遭受史上最強暴雨襲擊,引發洪澇災害。恰逢上級領導視察,抗洪防汛、疏浚清淤、守護大壩,不斷挑戰著地方各級領導干部的判斷、決策與執政能力。面對換屆、視察、抗洪三重疊加考驗,以副省長楊鵬為代表的有作為、敢擔當的干部群眾,直面現實,與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浮夸作風等不正之風做尖銳斗爭。

    張平(受訪者供圖)

    張平出生于1954年,曾任山西省作協主席、中國作協副主席、山西省副省長、民盟中央專職副主席等職,著有《天網》《抉擇》《十面埋伏》《國家干部》《重新生活》《生死守護》等,曾獲茅盾文學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換屆》  張平著  ISBN:9787020182671  人民文學出版社

    《換屆》 張平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

    談創作主題

    “這是政治、社會和時代發展的必然,涉及每一位公民的權益和命運”

    政事兒:《換屆》是繼《重新生活》《生死守護》后,這幾年你連續推出的第三部長篇小說。可以談談這部作品的創作過程嗎?

    張平:《重新生活》和《生死守護》這兩部長篇,都是在十多年前開始構思并動筆的,《換屆》近六十萬字,寫了整整兩年。2021年開始,2023年5月結束。這是我連續寫作時間最長的一部小說。這期間發生了很多國際大事。說這些,是因為當今社會,一部手機、一部電腦,稍不注意就可以每天耗費你十幾個小時。但《換屆》的寫作,始終牢牢地控制著我、吸引著我,對我一直是最大的誘惑。每天寫三到十個小時,寫得十分辛苦、十分用力。

    現實題材永遠是社會十分關注、民眾非常喜歡的題材,我也希望更多的作家進行這類題材的寫作。

    對于《換屆》,我必須先聲明一點,這部作品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小說作品。我以前多次說過,我所有的小說都是采訪出來的。從《天網》開始,一直到《兇犯》《抉擇》《國家干部》《十面埋伏》《紅雪》,再到《重新生活》《生死守護》,所有這些長篇小說,幾乎都來源于真實的生活素材和人物故事,如有雷同,謹請對號入座。唯有《換屆》,我必須聲明,這部長篇完全是虛構的。所有的人物、所有的情節甚至細節都是虛擬、想象出來的,絕無雷同、絕無偶然。實話實說,并不是有什么擔心。

    政事兒:《換屆》立足現實,哪些是你堅持和著力的地方?

    張平:《換屆》,顧名思義,依舊還是現實題材,也是社會題材、政治題材。執著于這樣的題材,是因為這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換屆》應該很適合年輕人閱讀,我覺得年輕人對這類現實題材會更敏感、更有興趣。我堅信,當今這樣一個社會,一定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更加積極投入地關注現實、關注社會、關注政治、關注時代。這是政治、社會和時代發展的必然,因為這涉及每一位公民的權益和命運。

    《換屆》描寫了副省長楊鵬與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浮夸作風和歪風邪氣的殊死抗爭,描寫了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對國家和人民的巨大危害,描寫了人民的負重和期待。

    黨委換屆是一次干部隊伍大調整的過程,關系著國家政治經濟走向、關系著國家未來和人民愿望。什么樣的干部上、什么樣的干部下、什么樣的干部被重用、什么樣的干部被罷免,同樣關系著政治體制和執政黨的生死存亡。同時,換屆應該是一面旗幟,當所有的人都在關注旗幟時,旗幟才真正具有旗幟效應。人民的政府必須由人民監督;有了人民的監督,才會有人民的擁護和支持。只有一批批杰出的、優秀的、人民期待的干部被提拔任用,換屆才能深孚眾望、不辱使命。

    談人物塑造

    “領導干部的優劣,在突發重大事件、群體事件中會迅速甄別出來”

    政事兒:你在《換屆》中,用大量篇幅寫了在重大災情中干部群體的種種表現,有的干部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和缺陷,即使是你重點寫的年輕副省長楊鵬,也有明顯弱點。有評論家說,這是此類作品的進步。你如何看?

    張平:人無完人,只要是人,都會有缺點和不足。同理,領導干部也有缺點和不足。不同的是,普通人的缺點和不足有些是可以包容和原諒的。而領導干部的一些缺點和不足是無法包容和原諒的,也是不被允許的。沒有別的,因為你是領導干部。

    領導干部的缺點和不足,有些來自自身,有些則來自所處地方漸漸形成的干部氛圍。在一個地方,如果領導干部的提拔,離民意越來越遠,甚至毫無關系,那選拔機制就需要完善。

    在戰爭年代,干部往往是犧牲的代名詞。有老軍人說,在戰場上,只要臨時把你提拔為排長連長,那就等于把腦袋系在了褲帶上,沖鋒在前、撤退在后,面對槍林彈雨,你只能第一個倒下。那時的干部是生死考驗出來的,大家心服口服,跟著干就是了。但和平時期,干部身份有時會成為一些人爭相漁利的目標。領導干部在不同干部氛圍和機制里,也會不斷蛻變。因此堅守正義、一心為民的領導干部常常得同一些投機分子和腐敗分子作斗爭。是揚優汰劣,還是揚劣汰優?在換屆之時必然是對各級黨委的一場大考。領導干部的優劣、干部氛圍是否良性、干部機制是否健康,在突發重大事件、群體事件中會迅速甄別出來。

    政事兒:小說主人公——年輕的副省長楊鵬有理想、想干事,但有時面對下級的官僚主義作風也一籌莫展。你如何評價楊鵬這個人物?

    張平:我在小說里寫到了臨錦市干部隊伍中有一股戾氣,對干部的影響很大。這就涉及了領導干部的喜好和認知,領導干部喜歡的事情,你隨聲附和表示支持才有可能引起領導的注意,才有可能讓你去干事。如果你想干的事,是領導不喜歡的事,即使你是對的,也不會輕易讓你去做。如果你堅持去做,效果會適得其反。所以領導的喜好,成了許多年輕干部必過的一道大坎。年輕干部在這樣的環境里,必須面臨一個重大抉擇,你是堅持正確的做法,還是選擇讓領導喜歡的做法?假如你知道領導的決定是有問題的,那你是堅持自己的觀點,還是服從順應領導的決定?這對年輕干部來說,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考驗。就像在《換屆》中那個被免職的水利局局長說的,如果說假話、說謊話、說領導喜歡聽的話能得到好處,能得到重用提拔,時間長了,誰還會說真話?說領導不喜歡聽的話?這對年輕干部來說非常難,也很痛苦。所以我在作品中真心希望我們的干部環境能越來越好,越來越有利于優秀年輕干部的成長進步。

    政事兒:你的作品很少寫到愛情,但《換屆》中,愛情是貫穿始終的主要情節,特別是夏雨菲這個角色。有人說,這個角色是事實上的一號人物。你覺得是這樣嗎?

    張平:《換屆》第一次描寫了愛情,第一次把一個女性作為一個主角。她很漂亮、很干練、很出色,還是一位嶄露頭角的民營企業家。我贊美她,因為她代表著基層的普通民眾。盡管她是抗戰英雄、建國功臣的后代,但由于拒絕與她的上司同流合污、自甘墮落,她連工作也保不住。短短幾十年時間,從她身上,讓我們看到了這一值得所有人警醒和深思的現象。一個社會如果缺乏對權力的制約、缺乏對政府的監督,既保護不了民眾,也保護不了任何一個個體。

    她的愛情也一樣,純真、堅定,潔凈如峽谷山澗的白云。我寫愛情只想證實一點,那就是唯有在真愛之間,才有真情真義。愛得越深,假話謊話就越少。在重大抉擇和生死之間,真心相愛的人,一定沒有假話謊話。我決不相信,一個沒有真愛的人,一個無情無義的人,會忠于國家和人民。真心愛你的人,一定會把最真實的情況及時報告給你。

    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徹底清除各種改頭換面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是贏得民心的重大舉措、必由之路”

    政事兒:《換屆》中用一半篇幅寫洪災水災、潰壩事件和重大傷亡事故。請談談你這方面的用意和構想。

    張平:在《換屆》中寫了重大自然災害、潰壩事件、多起惡性事故,以及在重大災難面前各級黨委政府所面臨的嚴峻考驗、干群之間的復雜關系。防汛抗洪,守護大壩,疏浚清淤,暢通河道,是隱喻,也是現實。

    與洪災水災一樣,如果任由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泛濫,不加整改、無法整改,最終必然會引發像山體滑坡和壩堤崩塌一般的大面積風險。疏浚清淤,暢通河道,徹底清除各種改頭換面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以及一切浮夸作風和歪風邪氣,是贏得民心的重大舉措、必由之路。

    平時工作中,不同的干部會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有的干部動不動就雷霆大怒,有的干部時時處處都顯得溫文爾雅;有的不怒自威,有的平易近人;有的嚴厲,有的溫和。但在關鍵問題上,當你面對老百姓時,當你面對人民利益時,究竟是真是假、是實是虛,大家立刻就會看得清清楚楚。“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出水才看兩腿泥”,就是這個意思。《換屆》描寫了多起惡性事故和重大事件,描寫了諸多干部被罷免、被撤職,這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換屆”,是對所有換屆人事安排和干部隊伍建設的嚴峻考驗。

    政事兒:從實際情況來看,你認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形成的原因有哪些?應該如何根治?

    張平: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權力得不到有效制約、得不到人民的監督。權力得不到制約和監督,會產生兩種結果。一種是絕對的權力必然產生絕對的腐敗;一種是得不到的制約監督的權力必然會讓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迅速蔓延。

    如果不實事求是,就會會議傳達會議、文件傳達文件。文山會海,人浮于事,口號滿天飛,務虛不務實,哪個辦公桌上都是案牘如山,閱不完的文件,批不完的材料。領導說什么我就干什么,領導想什么我就表現什么,長此以往,就會變成形式。而每天只會喊口號、只會照稿講話的干部在老百姓眼里,自然就成了一個個小官僚大官僚,哪還會有什么擔當?面對老百姓的訴求,也是一拖再拖。根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關鍵是加強對權力的制約、讓人民對權力進行有效監督。中央在這方面的重大舉措和制度建設有很多,關鍵是看下面如何落實、能不能落實。

    談地方任職經歷

    “干部群體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自己有很多親身體驗”

    政事兒:你長期堅持現實主義題材創作,描寫各種干部隊伍生態。這是否與你在長期在地方工作有關?你的任職經歷,對創作有哪些影響?

    張平:我一直是個作家,十分幸運的是,我曾在政府工作過幾年,而且是實職,不是掛職。對一個作家來說,這是一個十分寶貴的機遇。我接觸到了一般作家接觸不到的領域、體會到了很多作家體會不到的感受。特別是干部群體中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自己也有很多親身體驗。

    這些體會我在作品里有展現,比如《換屆》中,我寫了領導干部是沒有什么隱私的,每年的個人事項申報,你一填寫就會非常清楚,你的存款、財產、收入,上級部門都清清楚楚。少填一項,立刻就會接到通知請你說明、請你解釋。除非你不存款、不買房,讓別人替你理財,其實這些也一樣會被有關方面察覺。所以那些落馬的領導干部,常常在家里一查就是幾十萬、幾百萬甚至幾千萬,因為他們的灰色收入真的不敢存銀行、不敢去投資。

    對一個領導干部來說,天堂地獄往往一念之間。什么是慎獨、慎微、慎初、慎終?面對巨大誘惑,對每一個領導干部都是生死考驗。我在政府分管教育時,當時省委省政府決定建設高校新區,這是一起數百億的工程,十幾所高校、數十萬師生全部搬遷重建,配套工程還有兩所附屬醫院,十幾所中學小學幼兒園、數十個住宅小區等。當省委省政府剛宣布這一決定,我便發現我突然間成了一個在企業商業界萬眾矚目的人物。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辦法、各種各樣的批示、各種各樣的電話蜂擁而至,讓我須臾不得安寧。各種建筑、材料、裝修、水電暖、教學用具等,有幾百項工程和采購項目,只要有一兩個工程我答應下來,那就會有不可估量的后果。當時,我一個人把自己關在家里想了兩天,終于下定了決心。我找到了省長和省委書記,實話實說,我說我干不了,確實干不了。第一不懂,第二沒搞過工程,第三我頂不住,對一些人,我真的沒辦法,拉不下臉。我可以督促高校搬遷、監督工程質量,其他的我真的無法勝任,請省委省政府另行考慮人選。

    最終分工調整,我主管高校搬遷和工程質量監督。至今想來,我當時的決斷太及時、太重要了,它幾乎決定了我一生的命運,是堂堂正正地做人,還是一輩子惶惶不可終日。

    談創作主張

    “好看、好讀、好懂,有故事、有人物”

    政事兒:你以前的作品,大都以敘述為主。《換屆》人物之間的對話明顯增多。這是作品的需要,還是有意的一種改變?

    張平:手機改變了既有的交往方式,甚至包括當今的領導方式、協商方式、調研方式和決策方式,成為社會無法離棄的大眾產品。手機也取代了書信,取代了面對面的交流,取代了慣常的喜怒哀樂和委婉含蓄。

    在手機里,什么話都可以毫不猶豫地直說出來,既可以犀利,也可以露骨,甚至卑躬屈膝,奴顏媚骨,抑或義正詞嚴,大氣凜然,平常根本無法開口的話也可以順暢無阻地說出口了。即使在日程工作中,手機微信交流已經成為重要的聯系方式。手機,似乎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也會讓人變得更加隔膜更加生疏或者更加親近。因此作品中語言對白的增多,也就成了必然。這是生活中的變化,我們也必須寫到這種變化,我也希望這種變化能得到讀者的同感和認可。

    政事兒:你自己堅持的寫作方式和文學主張是什么?

    張平:我覺得上中下、左中右,各種立場、各種價值觀、各種寫作方式的作家,都能寫出優秀的作品,都能涌現出卓越的作家。只要你忠于生活、忠于真實、忠于自己的真切感受,你覺得想怎么寫就盡可能怎么去寫。不必在乎別人的議論,也不必在乎那么多條條框框、清規戒律。

    作家創作會面臨各種困境,但我認為作家最大的困境首先是自己固守的寫作方式和寫作主張,究竟是內心世界的細微展示,還是宏大敘事的粗獷表述;究竟是價值和立場的固守,還是讀者和市場的順應?尤其是初涉文壇的年輕作者,常對自己的寫作充滿疑惑。

    對此,我一直覺得,其實什么也不必在乎,你覺得怎么寫好,就怎么去寫;覺得什么趁手,就用什么家伙。只要不反人類、反文明、反進步,各種寫作方式和文學主張應該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劍拔弩張、你死我活、非此即彼、誓不兩立、賣石灰見不得賣面的,當是社會大忌、文壇大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才會讓文學成為一座琳瑯滿目的大花園。

    我的所有作品,不管你喜歡還是不喜歡都沒有關系。你說的有道理,我會接受;你說的有商榷的余地,我會認可;即使你反對,我也理解。小說的寫作方式,包括影視劇和所有文藝作品的表現方式,從來沒有任何定式,也不可能有任何定式。小說到底該怎么寫,到底該怎么認定文學的價值和意義,除了必有的正義和善良,除了新觀念、新認知、新領域、新變化,我只堅守一個一直不變的底線,好看、好讀、好懂,有故事、有人物。始終如此,一直如此。勢必如此,永遠如此。這即是我堅守的小說觀。

    談改革開放45周年

    “極大拓寬了作家、藝術家的視野”

    政事兒:今年是改革開放45周年。你怎么評價改革開放對你文學創作的影響?

    張平: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文學藝術的大發展大繁榮。改革開放極大拓寬了作家、藝術家的視野,看到了世界各國各種形式各種主張的文化潮流和文化產品,這對中國文學藝術是一個極大的促進。揚長避短、守正創新,對我們文學藝術健康發展有重要意義。現如今,每天環繞在我們周圍各種各樣的文化產品,可以說是琳瑯滿目,極大豐富,同過去比較,生活在這個年代的人們實在太幸運了。看看我幾十年前寫的作品,再看看今天寫的作品,不論是內容還是表現形式,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了。我堅信,我們的文化建設會進一步開放,我們的文化產品會繼續繁榮。這是人民的向往和期盼。

    政事兒:作家如何做到與時代同頻共振,呼應時代的痛點?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反映真實的社會生態?

    張平: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各種各樣的矛盾和阻力會接踵而來。關心社會、關心政治的人,都會時時感受到社會的痛點。這個痛點,往往就是社會的共鳴點。作家把這些寫進作品里進行剖析、評判,就會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這是現實題材的魅力所在,也是文學作品的力量所在。

    事實上,只要是一個留心社會的作家,都會發現我們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各種矛盾。學者鮑鵬山有一句話,讓我十分認同。他說,一個人有沒有道德感,一個方法就是看他會不會生氣。如果面對黑暗和邪惡,面對世上的一切不公平,他很生氣,這說明他還是有道德感的;如果面對這些情況,他一點兒都不生氣,這就說明他沒有道德感,已經麻木甚至同流合污了。

    我覺得作家就要時刻保持這種道德感,如果你連生氣都不會生氣了,那就不要再寫東西了,再寫也沒有什么意義了。如果一個作家,面對著存在的社會問題和矛盾,仍然心安理得地寫那些花前月下、杯水風波的東西,我肯定不會反對,但我心里會感到非常悲涼。所以我一直在呼吁,希望有更多作家投入現實題材寫作,關心國家命運、關注人民生存。人民喜愛是對作家最大的褒獎。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 在线播放亚洲精品| 国产三级久久久精品麻豆三级|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AV|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满|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快|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麻豆国产色欲色欲色欲www | 四虎AV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麻豆|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播放|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看高国产精品不卡|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电影网在线好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97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电影| 九九热在线视频观看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热久久无码av|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久久网站|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久久| 国产主播精品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久久|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秒播|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 三级高清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导航| 性色精品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久小说| 国产产无码乱码精品久久鸭|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