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國科幻文學創作推波助瀾 科幻作家海漄講座在南科大舉辦
近期,在成都舉辦的世界科幻大會上,來自深圳的科幻作家海漄憑借作品《時空畫師》斬獲雨果獎最佳短中篇小說獎,成為繼劉慈欣、郝景芳之后第三位獲得雨果獎的中國科幻作家。2023年11月12日下午,海漄受邀在南方科技大學樹禮書院做了題為“從自由走向自律,從故鄉走向他方——漫談我的寫作經歷,成長與獲獎”的講座。講座由深圳市南山區作家協會主席吳蔭祥主持。科幻作家、南方科技大學吳巖教授與文藝評論家、廣東省作協文學評論委員會委員周思明出席講座,并就海漄的科幻文學創作以及相關話題與海漄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對談。
海漄演講
在講座中,海漄回顧了自己在湖南工業小城的成長歷程,孩童時期對科幻作品的廣泛閱讀,使他獲得了科幻文學閱讀的機會,在寂寞孤獨的成長環境中尋得一方自由閱讀、自學成才的寬松空間,由此走上科幻寫作之路。在長大成人、走向社會、進入深圳金融行業之后,他能夠自覺甄別本職工作與業余愛好之間的邊界,白天埋頭工作、夜晚投身創作,在這樣一種循環往復自律的工作與寫作兼顧的生活中不斷收獲工作與寫作雙贏的快樂。
嘉賓對談
對談環節,周思明高度評價了海漄所具有的學識、史識、膽識。他認為,海漄科幻小說創作具有三個特點,一是海漄具有科幻小說創作必需的知識準備,他很早就接觸了科幻文學,這為他日后從事科幻文學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是海漄科幻小說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并且發掘出了科幻文學中的人文精神價值;三是海漄科幻小說具有扎實的歷史基礎,從歷史的角度拓寬了科幻小說邊界。吳巖回顧了八十年代初期中國科幻的一個支流,即將日常生活中神奇的部分通過科幻予以呈現。海漄的獲獎,則讓中國科幻文學創作中曾經有過但之后中斷了的某種傳奇傳統得以延續,他十分看好海漄的科幻小說創作,對其創作成就給予充分肯定。
互動環節
互動交流環節,現場聽眾就歷史科幻作品的特殊性、科幻美學的原則和標準、科幻文學獎的評選等話題,向海漄提出若干問題,海漄在現場給予了耐心詳細的解答。吳蔭祥、吳巖、周思明也參與了互動交流。
此次講座是“科學、人文與藝術的碰撞——南山區宣傳部科幻力量培育”系列活動的南科大專場之一,由南山區委宣傳部、南山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與南方科技大學聯合主辦,南方科技大學科學與人類想象力研究中心、南山區作家協會與南方科技大學樹禮書院承辦。
會議合影
供稿:深圳南山區作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