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凡一平與新加坡讀者暢談文學作品影視化
10月29日下午,由新加坡作家協會、隨筆南洋讀書會、新加坡中國文學讀者俱樂部聯辦的作家講座“從《回響》到《尋槍》——文學作品影視化探索”在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四樓劇場舉行。廣西作協主席、廣西民族大學教授、茅盾文學獎得主東西,廣西文聯副主席、廣西民族大學教授凡一平率領的廣西作家代表團與150多位新加坡讀者歡聚一堂。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主任肖江華、新加坡作家協會副會長周德成、新加坡詩人舒然、《聯合早報》編輯張瑩、青年歌唱演員陳明珍等出席。新加坡中國文學讀者俱樂部負責人、新加坡作協理事李葉明主持活動,并代讀新加坡作家協會會長林得楠的致辭。
東西演講
凡一平演講
東西以《沒有語言的生活》《回響》等作品的文學創作及影視改編情況為例,梳理了近年來中國作家對影視化改編的態度轉變,分析了文學與影視之間互相促進、不斷創新的新形勢,提出要以文學作品在思想、結構等方面具備的優勢提升影視劇的深度,文學與影視應當保持美美與共、各美其美的觀點。凡一平則從其作品《尋槍》《理發師》改編的幕后故事講起,講述自己多年來參與文學作品影視化改編的經驗,分享了如何從文學走向影視、又回到文學的心路歷程。
座談與提問環節
在座談與提問環節,東西、凡一平與李葉明、對談嘉賓周德成熱烈交流,現場讀者也踴躍提問,圍繞文學與影視創作的技術難題、影視改編的注意事項、寫作與生活的經驗等問題深入探討。東西、凡一平熱情耐心又不失幽默的回答,引得現場笑聲不斷,掌聲連連。
活動結束后,現場讀者又與參會作家交流合影,紛紛表示這次活動非常成功,所談話題真誠、有深度,形式輕松自然,新加坡本地作者與讀者都受益匪淺,期待著更多中國作家到訪新加坡,與中國文學界保持持續廣泛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