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樂創作中展現時代氣韻
我們要虛心汲取前輩們的寶貴經驗,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突破,在音樂創作中展現時代氣韻,努力創作更多彰顯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的優秀作品。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廣大文藝工作者只有深入人民群眾、了解人民的辛勤勞動、感知人民的喜怒哀樂,才能洞悉生活本質,才能把握時代脈動,才能領悟人民心聲,才能使文藝創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雋永的魅力?!弊鳛橐幻魳穭撟髡?,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積極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寶庫中汲取養分,努力對中國民族音樂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我走上藝術創作道路深受家庭的影響。我的爺爺趙望云是一名畫家,家里有一本他留下來的冊頁,封面上寫著:“生活實踐是藝術創作的源泉”。爺爺年輕時還曾寫下這樣一段話:“我是鄉間人,畫自己身臨其境的景物,在我感到是一種生活上的責任。此后,我要以這種神圣責任作為終生之寄托?!彼簧`行自己的承諾。記得三伯講過,爺爺在西北鄉村采風時和當地人同吃同住,與村民們親如一家。有一個細節三伯記得很清楚,當地人用牛糞擦碗盛放食物,爺爺眉頭都沒皺一下就接過碗大口吃起來。三伯當時年齡小,有點抵觸,爺爺事后語重心長地說,來了就要入鄉隨俗,只有把自己完全交出去,人們才能和你交心,才能真正感受到當地的風土人情,繼而創作出打動人心的作品。
“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是我們藝術創作的家訓,家里三代人沿著爺爺的足跡,先后多次深入大西北鄉村采風,尋找最具特色的旋律聲腔、中華氣韻。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意識到優秀的文藝作品應該給人以積極的精神力量。音樂創作者要用音樂語言表達內心的真實情感,努力將感性與理性、技術性與可聽性有機結合在音樂中。
近年來,我創作的交響音詩《千里江山》受到人們歡迎。這部音樂作品的創作靈感源于北宋畫家王希孟的名畫《千里江山圖》,從整部作品的構思立意到主題發展,都意在把對傳統、時代和人民的愛化入音符,以音樂這根充滿情感的“引信”,點燃并激發更多共鳴。在創作《千里江山》的過程中,我不斷思索如何以音樂為筆、以舞臺為卷,實現音樂和美術兩大藝術形式的巧妙融合,在聽覺藝術中營造畫面和色彩,同時也把云霧、江河與群山等視覺景觀印刻在聽覺空間里。我希望在音樂中,找到最適合再現《千里江山圖》的“畫筆”“顏色”以及“繪畫技法”。
在體裁形式方面,我采用交響樂隊與中國民族樂器相結合的方式,既有多變的交響化音響,又有特色化的協奏樂器帶來的民族意蘊。我借用中國古典詩文名句作為每個樂章的標題,明示各樂章的主旨內涵,同時也暗示各樂章的音樂風格。我還借鑒中國詩歌中“比興”的表現手法,以景寓情,借景喻人,最終確立以交響音詩這一融合音、詩、畫的形式立體詮釋《千里江山圖》。我希望聽眾能在音樂中與畫家王希孟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不僅感受到滿眼青綠和層巒疊嶂,更能激起心中對浩蕩山河的熱愛。我想,只有貼近人們內心,引發共鳴共情,音樂作品才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在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上,我擔任音樂總設計一職。我們希望整場晚會不僅要展現古典文化之美,同時也要讓世界看到當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力量和速度。我們運用了很多浙江傳統民歌和戲曲元素,并用現代音樂手法進行重新編排,有效地烘托了節目氣氛,不僅還原江南特有的詩情畫意,更奏響詠嘆中國式現代化的恢弘樂章。
作為向人們傳遞精神力量的文藝創作者,我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保持與時俱進的創造力;我們要虛心汲取前輩們的寶貴經驗,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突破,在音樂創作中展現時代氣韻,努力創作更多彰顯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的優秀作品。
(作者為作曲家、杭州第十九屆亞運會開幕式音樂總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