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繆斯也下廚
    來源:文匯報 | 于施洋  2023年10月29日10:37

     胡安娜的食譜無意間記錄了美洲、歐洲、亞洲食材在墨西哥的交匯,原料、配料,可食、喜食,簡單的文字背后仿佛有了動畫,成為物質史和全球史的一個demo,讓我們看到“哥倫布大交換”在細菌病毒之外,有意取用、津津有味的樣子。

    1979年,墨西哥出版了一個小冊子:《圣哲羅姆修道院廚房之書》,40來頁,內容是36道甜點和主菜的食譜,形式有手寫稿影印,也有現代轉寫。雖然掛著修道院的名字,但根據開篇的十四行詩和末尾簽名,作者是胡安娜·伊內斯·德拉克魯斯(1648—1695),墨西哥殖民時期最著名的思想家、作家,一位修女,墨西哥人引以為傲的“美洲鳳凰”“第十位繆斯”。

    這本書,包括胡安娜在廚房里忙碌的形象,激發著人們的好奇,似乎這顆美麗智慧的頭腦讓做飯這件事不再顯得臟亂、粗笨,而可能變成一種更高的智性生活,畢竟胡安娜一下就把它提高到了哲學的層次:要是亞里士多德會做飯,估計作品還能再多些。有了這本書,這句話不再只是“金句”,讓我們看到烹飪確實促成了胡安娜更豐富的創作,也成為她通往自由的另一條道路。

    —創作食譜—

    因為會做飯,胡安娜傳世的作品在詩歌、戲劇、隨筆之外多了一份——墨西哥最早的食譜。這食譜讀起來有點像古琴譜,不僅要辨認手寫字跡,而且要意會前現代觀念中的食材用量、烹飪時間,比如一道菠蘿甜餅是這樣寫的:

    菠蘿切丁成醬,一層淀粉雞蛋餅,一層菠蘿、酒、杏仁、松子、肉桂,最后一層打過的蛋清,放火上。

    這怎么操作?好在有多位美食家、殖民時期飲食文化專家合力還原,經過1996年再版前言、后記,和撰寫《修女胡安娜在廚房》(2000、2010、2016、2021年多版),最終實現了對這份古代食譜的量化:“杯”“勺”“克”“分鐘”“X人份”“先……后……”。由此,上面那道甜餅變得現代了許多?,F在常說拋開劑量談效果就是耍流氓,但其實,似乎理所當然的烹飪寫作格式不過是19世紀中期才在英國形成的,而殖民時期的墨西哥,用量、手法“不準確”很正常,還有很多可愛的指小詞比如“一小指頭”“熬至小稠”。有了當代“譯本”,歷史終于復現。

    據考察,這份手稿并不是胡安娜的真跡,但內容確實是胡安娜在1690年代親手編選的,字跡也做到了盡量模仿,是墨西哥歷史上第一本專門的食譜。一般認為,歐洲烹飪書在1470年代迎來印刷版本的新時代,16—17世紀大量涌現,貴族家庭不僅競爭誰家能準備最豪華的宴會,還要比試誰的主廚最有“發言權”,按這個標準,墨西哥美食史上的第一本書要算1831年編訂的《墨西哥廚師》。不過,印刷形態之前,世界各地的烹飪書不乏卷子本、冊子本、羊皮紙等多種手寫形式,最早的甚至能追溯到公元前1700多年的巴比倫泥板;而即使印刷機出現之后,仍然有許多食譜由于各種原因沒有付梓,胡安娜的手稿便是這樣的存在。

    胡安娜的烹飪書寫來源豐富,或隱或現?,斞湃擞涊d傳統的《奇蘭巴蘭之書》說,雨神用閃電劈開山峰儲存玉米,被擊中的玉米變成紅色藍色,沒被碰到的保持白色黃色——這雖然不算神在做飯,還是被一些學者視為原住民文化背景,鋪墊了胡安娜的科學認知和廚房“秘密”。

    阿茲特克人沒有文字,龍舌蘭纖維紙本上有一些宴請、烹調的畫面,以記錄節慶、事件為主,不以“烹飪教學”為目的。此后幾百年,日常的技術一直在低階的廚師廚娘間口口相傳,而上流社會尊崇西班牙飲食傳統——胡安娜在隨侍總督夫人的五年間,熟讀了巴塞羅那公爵廚師德·諾拉的《烹飪書》,也就是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推崇的《燉菜譜》,以及蒙蒂尼奧(從菲利普二世到四世,連任34年御廚)廣為流傳的《烹飪、糕點、餅干及腌制藝術》。

    在這些混雜的源流之間,胡安娜動手寫作食譜已經是一大創舉,她有意識去凝固原住民的口傳親授,也致力于打翻歐式的等級統治,就像首次入譜的果味燉肉“蹭臟桌布”,雖然有些不雅,卻似乎噴香得很有力量。這種書寫,意味著她知道自己身處一個更大的飲食意義的共同體中,不僅做食物有人吃,而且寫食譜也有人看、有人懂、有人學;換句話說,她的理想食客不少,理想讀者更多,希望通過一份食譜讓自己的廚房向遠方、向未來開放——果然,繼她之后,《新西班牙菜譜》《堂娜多明加·德·古斯曼菜譜》《教士哲羅姆·德·佩拉約廚房書》等手稿紛紛在18世紀問世,食物在西屬墨西哥不僅僅帶來熱量和味道,也開始生產意義。

    —三洲況味—

    烹飪讓胡安娜智慧女神般的生活多了幾許煙火氣,還多了很多新鮮的味道——她使用的食材之廣泛,讓食譜同時成了“出生證”,見證了西屬墨西哥在飲食方面的“混血”問世。

    1519年,西班牙人踏上墨西哥陸地開始“探險”,從那時候起,食材和技藝的交流就不斷開展起來。1529年,征服者埃爾南·科爾特斯被查理五世授予侯爵頭銜,在領地投資小麥業、制糖業,兼顧金屬開采和跨太平洋探險活動。1535年,殖民政權正式建立,上層社會的口味按照歐洲主流建制起來,宮廷廚師和他們的食譜散發出遙遠、“高級”的魅力。

    可以想見,這時期歐洲大廚的名饌佳肴中,還沒有出現番薯、玉米、花生、辣椒、番茄這些美洲風物。比如番薯,哥倫布1492年在《航海日記》里還誤認為是非洲的山藥,王家史官奧萬多在16世紀三四十年代才寫到“可以讓好基督徒食用”、在西班牙南方引種成功,所以王室貴族的餐桌上多半無緣得見,就算見到可能也嫌其貌不揚。但生長在墨西哥的胡安娜并不以本土和日常為恥,多次把它寫進食譜,加牛奶做成薯泥或者搭配燉雞。還有前面提到的菠蘿,天生戴著“王冠”,是外形明艷、口味霸氣的美洲熱帶水果之王;海綿包也是當地的發明,據說是紀念科爾特斯的,結實,氣孔豐富,特別適合支撐和吸收濃郁的汁液——奧秘就在玉米淀粉。可以說,胡安娜的食譜給了美洲食材“登堂入室”的合法性,它們的美味不容忽視,它們的用法值得傳揚,吃的時候可以有區別、無所謂等級。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許多我們如今熟悉的食材,其實在當時的墨西哥才剛剛站住腳跟,比如胡安娜特別愛用的雞蛋。墨西哥本土只有火雞,也就是《征服新西班牙信史》里一路所見的“大雞”“本地雞”,我們熟悉的家雞原產亞洲,靠哥倫布第二次航行的時候帶到加勒比海島,逐漸擴散到大陸并向中美、南美傳遞。很顯然,經過一百多年的時間,家雞適應了美洲的環境也馴服了美洲人的胃,雞蛋也因為“多變的身份”贏得了胡安娜的歡心,她用一磅糖、12顆蛋黃做成濃稠的“雞蛋醬”,或者用糖漿、塞維利亞苦橙花水和雪莉酒浸泡烘烤的蛋黃糕,或者給紅薯椰子餅來點雞蛋碎。這里的苦橙花水、雪莉酒,包括在美洲大規模推廣的甘蔗,還有在幾乎所有甜點中用到的牛奶、小麥粉,都是跨大西洋遠道而來,“入侵”也好,“涵化”也罷,當它們進入胡安娜的筆下,也便成了新發明的傳統。

    不只是歐洲來源。胡安娜還記錄了好幾種糕餅和燉菜都使用大米,還有給燉菜配的菜蕉,以及提味的丁香、肉桂、胡椒、姜,染色的藏紅花,都依托葡萄牙人的東印度—巴西航線,或者西班牙人的馬尼拉大帆船航線,從遙遠的亞洲撲鼻而來。從口吻和用量來看,她對這些食材并沒有特別珍惜或者感到奢侈的心情,顯出這樣的“東方”早已內在于西屬墨西哥之中,比如椰子,原產東南亞,多次被胡安娜用為椰汁、椰肉、椰蓉來制作甜品,原來早在1580年代,人們剛發現從菲律賓到墨西哥的回航路線時就已經流傳過來,而且超越具體的椰子形態,引入東南亞椰子酒的“靈魂”(spirit),用蒸餾工藝直接改造了墨西哥“國酒”龍舌蘭酒,助推了19世紀獨立之后“美食民族主義”的神話。

    因為會做飯,胡安娜傳世的作品在詩歌、戲劇、隨筆之外多了一份——墨西哥最早的食譜。

    因為會做飯,胡安娜傳世的作品在詩歌、戲劇、隨筆之外多了一份——墨西哥最早的食譜。

    所以,胡安娜雖然只是寫了一疊食譜,但卻無意間記錄了美洲、歐洲、亞洲食材在墨西哥的交匯,原料、配料,可食、喜食,簡單的文字背后仿佛有了動畫,成為物質史和全球史的一個demo,讓我們看到“哥倫布大交換”在細菌病毒之外,有意取用、津津有味的樣子。

    —一種選擇—

    胡安娜這本食譜是在修道院的廚房里完成的,這是她的任務、功課還是愛好?其實,胡安娜并不立志“把余生奉獻給上帝”,她進入修道院是個人的選擇,也是社會留給她僅有的軌道。

    胡安娜是非婚生女,一直到現在,她的出生年份仍有爭議,就是因為沒有確切的出生和洗禮證明。她跟著外祖父母在墨西哥州的莊園長大,接觸了古典語文學和神學作品,一度想喬裝成男人去讀大學,自學過程中沒有掌握好也會剪掉自己一段秀發。老人去世后,她被送到姨母家,十幾歲進入總督府,常伴總督夫人卡雷托左右。在那里,她常常參加墨西哥大學畢業生和教授的高談闊論,以豐富的神學、哲學、數學、歷史和人文學知識揚名,寫作的十四行詩、圣誕歡歌和悼詞也廣為傳閱。到胡安娜二十歲時,面前只有兩條路:結婚或者出家。

    由于缺乏直系家屬的雄厚財力和姓氏支撐,胡安娜縱然美貌聰穎,但在婚姻市場上并沒有很大的議價空間,修道院是最“清凈”的出路。十五歲時,她選擇過赤足加爾默羅會的合唱團,但很快病倒,或者說被過于嚴苛的戒律嚇到,完全無法享受“書本的寧靜”,三個月之后匆匆離開。1669年,她又收到總督以教父之名贈予的“嫁妝”,加入圣哲羅姆修會,擁有了獨立居室并有女仆陪伴。在這里,她度過了后半生26年的時光,讀書、寫作、接待來訪、舉辦茶會。據奧克塔維奧·帕斯總結,胡安娜不是出于上帝的召喚,而是從經濟保障和社會尊嚴考慮,理性選擇了修女這一“職業”,還挑了一個最舒適的生活環境。

    在修會里,胡安娜繼續創作宗教劇、圣誕歡歌,也參與后勤組織、出納記賬,儼然女人堆里“穿褲子那個人”(西班牙語俗語,意“主事者”)。如同西歐中世紀修女院一樣,殖民時期墨西哥的修女院也是一個門檻相當高的社會活動場,有捐資者本人或遺孀養老,不愿婚嫁的貴族女孩寄養,上層人士的女兒接受教育,出身低微的只能進來充作奴仆。圣哲羅姆修道院建于1585—1626年,由著名女征服者伊莎貝爾·德·格瓦拉等人捐資捐地建成,是墨西哥第一所,也是當時面積最大、設施最全的一所,根據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清理發掘,還出土了許多中國瓷的瓷片。

    為了待客、出售(增加收入)、教化(適度飲食),在這種實用性和使命感中,胡安娜編選了36道菜譜,保存了圣哲羅姆修道院的集體食物記憶:大部分是甜點,少數咸味的主菜也加了甜;根據當地習慣,不同于“飯后甜點”(postre,詞根意“后”),有許多東西是飯前吃的,所以叫做“ante”(意“前”);當地風味和歐洲引介的菜肴不分前后高下;各種水果入饌。她的書寫,讓吃飯這件轉瞬即逝的“小事”在歷史中找到了位置,留下墨西哥巴洛克時代的物質生活和精神消遣。

    胡安娜有自己的廚房。這個廚房除了給主仆開小灶,還肩負一個重要任務是制作“巧克力口信”。胡安娜前后受到四位總督、侯爵、公爵夫人的照顧,得到很多拋頭露面的機會,作品流傳和出版也多因她們支持。時間充裕的時候,她便做一些可愛的甜點送到各府上。

    她最大的特長還是詩藝,用語言做成“食盒”,一句話、一次邀請、一首詩、一個請求,都是點“心”之筆,比如在給夫人們送燉菜的便簽上寫:

    在此向夫人獻禮

    且歡度美味節期

    用那些鮮魚詩句

    和母雞香濃韻律

    胡安娜應該是真心喜歡“美食煉金術”的,在著名的《答菲洛特阿修女》(1691)的信中,她描述了許多觸動思考的情景,其中之一便是:

    夫人,我在燉菜時發現的大自然的秘密,告訴您哪個呢?我看到雞蛋在豬油或橄欖油中連成一片、煎熟,而在糖漿中則會破開;我看到為了使糖保持流動性,只需加入一點點泡過榅桲或其他酸味水果的水;我看到同一個雞蛋的蛋黃和蛋白是如此不同,加進糖里的時候,單加蛋黃或者蛋白都可以,一起敲進去卻不行。不多說了,我不想讓您為這些“冷冰冰”的事情感到疲憊,只是讓您充分了解我的本性……

    其實,她知道來信的不是修女而是男性主教,她知道可以站在灶臺邊思考天體的運轉、時間的流逝、真實與虛幻,但她也深深了解她所在的社會留給女性思考的位置有限,廚房是最天然的一個,何不就利用這瑣碎卑微,去升華可把握的秘密。胡安娜熱愛紙張的香味、文字的筆畫、意義的密度,也能把廚房活動變成修習,手上搖晃著小鍋,腦子里咕嘟著詩句,把思考哲學和鉆研廚藝的思維揉到一起——“如果嗎哪有很多種味道,那這里只有一種,但無窮無盡”。

    1695年,因為照顧瘟疫病人,胡安娜感染黃熱病遽然離世,所幸食物和文字有自己的傳統,甜蜜和智慧并不如煙。她真的是“最糟糕的女人”(Yo,la peor de todas)嗎?一道甜點的名字留下她淡淡的回應:“你懂我的”(bienmesabes)。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西葡意語系)

    国产精品一二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国内自产拍| 91大神在线精品视频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 亚洲AV第一页国产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2021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97久久超碰国产精品旧版|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资源网|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只有这精品99|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 久久精品加勒比中文字幕| 宅男在线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自线观看|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网址| 1313午夜精品理论片|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99热成人精品国产免国语的|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美女福利到在线不卡| 2022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人| 国产系列高清精品第一页|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io | 1313午夜精品久久午夜片| 久久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小黄鸭|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99国产精品自在自在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