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文化記憶與生命共同體 ——國外畫家筆下“一帶一路”的文化表征
    來源:文藝報 | 郝 斌  2023年10月27日15:44

    桑葚樹(油畫) 【烏克蘭】羅曼·奧巴林斯基 作

    桑葚樹(油畫) 【烏克蘭】羅曼·奧巴林斯基 作

    今年正值“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一帶一路”倡議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稱。它不僅是一個經濟命題,同時也是一個值得重視和深思的文化藝術命題。正因此,國家文化和旅游部與中國國家畫院在2014年合作啟動了“‘一帶一路’國際美術工程”(以下簡稱“工程”)。2020年,該“工程”選取國內外188位美術家的197件作品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一帶一路’國際美術工程作品展”,并于今年8月至9月,從中挑選部分作品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舉辦的中國國家畫院“一帶一路”主題美術作品展(首展)中進行了集中呈現。這一“工程”吸引了來自埃及、冰島、德國、俄羅斯、法國、荷蘭、吉爾吉斯斯坦、卡塔爾、馬來西亞、美國、墨西哥、尼泊爾、日本、塞爾維亞、烏克蘭、烏茲別克斯坦、西班牙、亞美尼亞、以色列、約旦等國家的57位藝術家的作品,彰顯了“一帶一路”的文化影響力、藝術包容性和文明互鑒的可能。今天再度審視這批作品,仍能給予我們許多有益的啟示。

    彰顯文化記憶的認同

    在古代,“絲綢之路”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一般而言,陸上絲綢之路指起始于古代中國長安或洛陽,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并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而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即從中國廣州、泉州、寧波、揚州等沿海城市出發向西航行的南海航線,后經印度洋到達阿拉伯海,甚至遠達非洲東海岸。“絲綢之路”(以下簡稱“絲路”)的歷史文明不僅對中國產生了深遠影響,對沿線諸國的歷史文明發展同樣產生了深刻影響。

    正如德國學者揚·阿斯曼在其《文化記憶》一書中所言:“‘什么是我們不可遺忘的?’如果此問題在群體中處于核心地位,并決定該群體的認同及其對自身的認識,那么我們便可稱此群體為‘記憶的共同體’。其建立在過去的各種指涉形式的基礎之上。”歷經兩千年的文化積淀,“絲路”已經構成了沿線國家、民族“不可遺忘的”文化記憶的有機組成部分。正是在這一彼此連接交融的文化記憶的作用下,一方面,各國人民得以增進對自身“民族—國家”的群體認同;另一方面,因為共同的文化記憶,也能夠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文化交融。因此,當我們提出新世紀的“一帶一路”倡議并啟動“‘一帶一路’國際美術工程”之時,立刻獲得了世界各國藝術家的踴躍報名參展。這正源于各國藝術家對于共同的“絲路”文化記憶的共鳴、認同及其所具有的人類文明價值發掘、藝術創作潛力的期待。

    在此次“工程”的作品中,許多藝術家聚焦古代“絲路”貿易所構成的中西貿易和文化彼此交流融通的情景。如烏茲別克斯坦藝術家迪爾紹德·阿茲佐夫的油畫《港灣商隊》,刻畫了明代鄭和率領的船隊抵達阿拉伯某港口的情況,畫面中有身穿鎧甲的明代武士、侍女、官員、僧人和來自古羅馬等中世紀時期西方國家的商人匯聚在港口開展貿易、進行交流的情景。類似的構圖還有烏克蘭藝術家米哈伊·顧依達的油畫《絲綢之路——無界》。該作品似刻畫了一個中國港口,穿著中國古代服裝的商人和西方商人并置在一個畫面中,背景是海面上張開著巨大風帆的船隊。烏茲別克斯坦藝術家柳鮑芙·迪歐拉在《大馬士革》里刻畫了拜占庭式建筑中飲水的黑白馬匹與手捧綠植的女子形象,象征著當地人得到了經由“絲路”而來的貨物。以色列藝術家品卡斯的油畫《無題》同樣刻畫了遠方而來的駝隊帶來貨物的情景。

    這些作品中,許多歐洲藝術家則關注“絲路”對歐洲社會歷史所產生的深刻影響。法國藝術家澤瑪德爾的版畫《想象之城》刻畫了曾經在“絲路”上頗為繁盛,后來卻因“絲路”阻斷而隱沒的一座古老城市,他通過藝術想象的方式重現了這座“絲路”古城的繁華。法國藝術家娜塔莉·米艾樂以作品《窗外絲路》通過具有中國風格的瓷器表現出瓷器經由“絲路”而傳入歐洲的史實;意大利藝術家克羅德·阿貝耶的雕塑作品《偉大的旅行》則刻畫了沿“絲路”前往東方探險的馬可·波羅形象,正是畫中這位纖瘦的旅者后來寫成了著名的《馬可·波羅游記》。

    正是由于“絲路”的連通,使得原本相距遙遠的中西文明構成了緊密相連的共同體。法國藝術家米切爾·杰米格里阿尼的丙烯畫《桑與蠶,世界四季之絲》,就關注到小小的“桑與蠶”在中西連通中起到的關鍵作用,作品采取三段式構圖和同心圓構圖相結合的方式,以畫面底部中心的半圓代表古代中國,由此往外延伸輻射到南亞、中亞和歐洲,所有這些國家和地區都由“蠶絲”狀的線條連接成一個共同體結構。同樣,日本藝術家園山晴巳在版畫作品《預兆》中以寫實畫法刻畫了一匹白色絲綢。絲綢看上去質地細膩卻又滿是褶皺與起伏,既似“絲路”所經過的亞歐大陸,又象征了東方與西方在這一匹白色絲綢上的彼此交融。

    此外,印度藝術家尼仁·森古普塔的油畫《絲綢之路:旅行,戰斗和信仰》關注了“絲路”所帶來的佛教傳播。佛教在印度發源之后,經中亞傳到古代中國,再經中國傳到朝鮮和日本。畫面中心刻畫了兩座佛陀的形象,在佛陀左下方特別刻畫了玄奘的形象,在佛陀左右兩側刻畫了經過“絲路”傳播佛教的駝隊和馬隊,而從畫面左側延伸到右側的河道以及航船則似乎指代了另一條海上“絲路”。

    記錄當代生活的體驗

    國外藝術家們不僅努力探尋“絲路”歷史文化的建構意義,而且關注到“一帶一路”即新“絲路”的提出及其對各國人民生活產生的深刻影響。新世紀以來,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日益成為全球制造業的中心,中國工廠生產的產品經由“一帶一路”被運往世界各國的市場,已深刻影響到世界各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從“絲路”到新“絲路”,構成了一種有趣的歷史映射。法國藝術家莫羅·科爾達的雕塑《大篷車》即利用不同質感的材料和現成圖像,如駱駝與汽車兩種古今交通工具的碰撞,象征了從古代“絲路”到新“絲路”的歷史轉換。

    這些作品中,有多位藝術家聚焦新“絲路”主題。如美國藝術家簡·迪克森的油畫《嘉紹大橋》,畫家關注現代中國浙江境內連接嘉興與紹興一座嶄新的過江大橋“嘉紹大橋”夜晚的燦爛圖景,汽車尾燈、路燈、大橋燈光與月光交相輝映,隨著燈光的引導,觀者的視線從前景馬路一直延伸到遠景大橋,也象征著連通新“絲路”的一座嶄新“橋梁”。烏茲別克斯坦藝術家易卜拉欣·瓦里霍熱耶夫的油畫《大絲路之大集市》刻畫中亞多民族地區借助新“絲路”形成的繁忙的集市貿易景象,作品以一種波普風格進行刻畫,人物與建筑形象都極為簡潔,而多民族五顏六色的服飾正凸顯了集市貿易的火熱。印度藝術家努普爾的油畫《恒河》,刻畫作為新“絲路”重要站點的“恒河”煥發出的新姿,畫家用無比斑斕的顏色進行描繪,以凸顯其作為重要航道的火熱景象。此外,藝術家們還關注到新“絲路”對各國人民日常生活所產生的深刻影響,如俄羅斯藝術家柳巴文·阿納托里的油畫《回歸時刻》聚焦俄羅斯家庭生活,刻畫幾位俄羅斯婦女在家里熱切期盼她們的丈夫從新“絲路”貿易歸來的情景,從主體體驗的角度表現新“絲路”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

    展現文明互鑒與生命共同體

    在刻畫“絲路”歷史與現實題材之外,很多藝術家還將目光聚焦于更為宏大的文明視野和人類生命視野,由此凸顯具有全球視野的“絲路”文化精神對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價值意義。這不僅體現了藝術家們對人類文明和平發展、共存共榮的美好期待,也體現了藝術家們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深刻思考。通過這些作品及展覽,有助于我們彼此積極尋找共識、化解隔閡,進一步深化交流和合作。

    特別是在當前的全球背景下,許多藝術家關注到“絲路”對于人類文明和平發展主題的重要意義。法國藝術家雷米·艾融的《絲綢之路——向世界敞開之門》是一件極具意味的作品,該作品以頗具神秘主義色彩的方式描繪了一扇打開的大門與遠處海上的船只。無論是古代“絲路”還是今天的新“絲路”,對各國而言,都意味著彼此打開大門,開展交流互通,而非封閉、對抗乃至戰爭。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正如作品所繪,“絲路”構成了人類文明開放共存、繁榮發展的一座“世界之門”紀念碑。法國藝術家熱哈爾·弗羅芒熱的作品《絲綢之路》同樣關注人與人交流互動的主題,其作品采取一種平面化的色塊處理,其間夾雜著擁擠的、符號化的人群剪影,他們或交談、或行走、或擁抱,所有被分割的色塊和人物元素最終又都統一于一個整一的視覺系統。由此,藝術家也表達了對世界和平穩定的期待。此外,還有烏茲別克斯坦藝術家阿克馬·努爾的油畫《偉大的絲綢之路》,呈現了“絲路”營造出來的人類文明繁榮發展的燦爛景象。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作為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依據,也是新“絲路”的核心價值之一。在此次“工程”的美術創作中,很多藝術家都注意到“絲路”對于人類文明發展的恒久的生命價值維度。在法國藝術家讓-佛朗索瓦·拉瑞爾的《生命之樹》中,飛舞著的色彩斑斕的絲綢蝴蝶在一棵大樹上匯聚,象征著文化融合的大樹在不同文化的滋養下得以成長。法國藝術家讓-路易·梅娜爾的《絲路與時間》,以抽象的由多種色彩組成并呈現為DNA螺旋結構的線條象征“絲路”,將“絲路”精神表征為人類生命的DNA。同樣,在土耳其藝術家塞爾瑪·顧爾布茲的《水上絲路》中,紅色的縱橫線條代表“絲路”,猶如人類的“血管”;動物、人群、郵輪穿插其間,猶如人類的各個器官或者細胞,只有通過“絲路”的持續供血才能使其正常運行,“絲路”好似維系人類生命運轉的血脈。此外,烏克蘭藝術家羅曼·奧巴林斯基的畫作《桑葚樹》,由一株桑葚樹勾連起人類生命生活的歷史圖景,體現出生生不息的蓬勃朝氣。日本藝術家小林敬生的版畫作品《日復日——升空》,也通過云朵與植被、鳥獸與魚群等元素的并置,呼吁著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概之,“‘一帶一路’國際美術工程”極具啟示意義,有助于我們以藝術的形式重新思考如何與世界溝通、凝聚共識,共同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絲綢之路”一方面聯結了沿線各國共同的文化記憶,推動了各國人民對“絲路”歷史文化的認同,構成了各國開展文明互鑒的重要基礎;另一方面,無論是古代“絲路”還是當代新“絲路”,都負有推動人類文明共同發展的宏大使命,從各國藝術家作品中梳理總結出來的藝術宗旨,既體現了他們對于“絲路”精神的認同和契合,也為“絲路”精神的深度發掘提供了啟示。

    (作者系中國評協會員,重慶大學藝術學院講師)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亚洲熟妇无码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人人妻人人爽|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亚洲youwu永久无码精品|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 国产揄拍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嫩草影院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1717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四虎影院国产精品|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网| 999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国产日产韩国精品视频|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网页大全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5555| 国产成人青青热久免费精品| 国产精品美女午夜爽爽爽免费 | 蜜臀AV无码精品人妻色欲|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 久久精品天天中文字幕人妻|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综合网| 国产精品污WWW在线观看|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精品 |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 国产1024精品视频专区免费|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999国内精品永久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无码区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视精品永久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精品久久久一二三区|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AV|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柚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