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輪廓與背影——福建省三明市3名消防救援員側記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 南翔  2023年10月27日16:22

    秋分時節,我隨作家采風一行到閩西三明。

    三明得名于70年前的三元與明溪合并,成立三明縣,其境域則可追溯至秦漢時期屬閩中郡及揚州會稽郡東冶縣。三明在歷史上是客家先民南遷的重要中轉站,乃著名的客家祖地,是閩人之源、閩江之源、閩學之源、閩師之源……在城市化的滾滾浪潮中,這個數十年前曾娩出過多項福建第一的山城——第一爐鋼、第一輛載重汽車、第一臺電風扇、第一臺洗衣機、第一臺黑白電視機等等,似乎顯得有些落伍,然而卓爾不凡的76.8%的森林覆蓋率和全省最多的旅游景點,又使它一躍而為“生態大富豪”。此次行蹤所至,處處可見“中國綠都,最氧三明”的大招牌,黃金周,小長假,出來休憩的游客摩肩接踵、絡繹于途。這一日,驕陽當頭,我在老友陪伴下,走進了東乾二路的三明市消防救援支隊。

    三明市消防救援支隊,下轄十二個消防救援大隊。巧的是郭偽鴻政委與馬寧支隊長不僅年齡相當,且前后腳畢業于福州大學經濟法專業。談起自己管理的隊伍——自2018年10月9日從公安消防部隊正式移交應急管理部,從原來的單一監管,轉為綜合監管;從原來的火災搶險轉為全災種搶險救援,這一個歷史性轉換,可用全災種、大應急、主力軍和國家隊來概括——兩人均有很深的感觸。講到已犧牲的鄭忠華、戴勇林,為烈火吞噬了面容的謝曉暉、馮志忠、朱文斌等,兩人情動于衷。我跟隨馬寧支隊長進入十三樓的消防救援指揮中心,看到占據一面大墻約摸四五十平方米的電子屏一一呈現三明消防救援支隊探索新時代消防救援特點,與香港、西班牙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進行交流實訓的視頻,建立了室內煙火特訓(CFBT)和水域特訓研究中心。興之所至,我隨后去了占地千畝、地處三明虬江的在國內首屈一指的現代化實戰消防綜合訓練基地,與分別領銜這兩個項目培訓的曾發財和呂志龍對話,印象殊深。更深的感受則是在面對面采訪了一組消防救援員之后,他們的成長、生命不僅與汗水、辛勞相伴,更與烈火、洪水、泥石流等為鄰,我記住了他們一樣火紅的青春,也記住了他們不大一樣的背影。

    于此拈出三人的輪廓與背影,是為記。

    一、謝曉暉

    消防救援,因其出警迅捷、搶險應急和體能消耗巨大,當屬年輕者的職業。謝曉暉今年才不過46歲,卻已經退休好幾年了。為何他那么年輕就退休?無它,他是一位一等功的榮立者;獲頒一等功的同時,他也獲頒了一級殘疾證書——這一紙證書的背后,是一次大火救援中,無情的烈焰吞噬了他的雙耳、下巴、英俊的儀容和豐富敏覺的神經,留下了75%的全身燒傷面積。接踵而至的是無數次痛苦的植皮、高熱搶救、帶血的功能鍛煉和痛徹肺腑的整容。

    他來到我面前,是一個陽光熱辣辣的上午,從幾十公里之外的永安趕來,后背已經汗濕。身高一米八六的謝曉暉,著一身血紅色的短袖T恤,扣一頂棕黃的太陽帽,戴一副遮蔽嚴實的護目鏡——他被烈焰灼傷、失去睫毛的眼睛,迎風流淚,易感刺痛。

    我倆對視有頃,他緩慢開口講起了自己的經歷。謝曉暉1977年春天出生在龍巖新羅區適中鎮,父親是197地質勘探隊的一名工程師。18歲那年他考入福建林學院會計專業,4年之后大學本科畢業,適值省消防總隊招收大學生,他應征入伍。當年年底謝曉暉就到了三明消防支隊,在梅列大隊任實習排長,三個月后轉任三元大隊任排長。曉暉從小羨慕當兵,以為當了兵就能摸槍,卻未料消防兵摸的是水槍!在遭遇2004年那場猝不及防的大火之前,他也參加過兩次滅火救援,一處是民宅廚房,一處是石灰廠。要說初生牛犢——不怕火,那是假的。聽著嗚拉拉鳴響的警笛,提著沉重的水帶噔噔噔跑上失火的八樓,腿也會發抖,腋下也會冒汗。跟所有人一樣,只有多次歷練,心才會更沉穩,手才會更精準。面對更危重的險情,才更能從容應對。

    只不過,對于他,還有另外三位戰友來說,危重的險情沒想到來得那么快。

    那是2004年7月的一天,暑熱若蒸。永安上坪鄉麻嶺村,一家占地兩三畝的合資企業翔鷺蚊香廠忽然傳來失火報警。時任永安大隊防火參謀的謝曉暉正好值班,聞警而動。兩輛消防車鳴笛啟動,十幾名消防救援人員隨車而出,謝曉暉上了第二輛車。消防車全速趕到五六公里之外的火災現場,但見高溫引發自燃的一樓倉庫和車間,已被大火燒毀。他迅速登上二樓,搜尋與呼喊員工趕緊撤離,在緊急指揮搶救當中,已燃燒多時的倉庫轟然倒塌,烈焰、粉塵和濃煙瞬間將現場的消防救援人員淹沒了。待得謝曉暉滿面漆黑、踉踉蹌蹌地從火場出來,自臉部、軀干到四肢,大部分皮膚和神經末梢已經深度燒傷,他卻懵然無知。因吸入性損傷,難以自主呼吸,很快生命垂危,當即送往原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

    若說世上與何種傷痛的抗爭最為艱難,燒傷無疑當排首位。我當年在鐵路當工人,曾目睹兩位火車司機從著火的油槽車里被救出,后與站長一道去醫院隔窗探視,傷者生不如死的痛苦嚎叫,令人聞之膽顫!

    與我面對面坐著的謝曉暉,在講述自己救治過程漫長的日日夜夜,嘴角和雙手不由自主地微微抽搐,令我感受得到距今約20年前的那場大火,給他造成的創巨痛深,難以隨著時日的流逝消除干凈。他燒傷總面積達到體表面積的75%,深度燒傷達55%。這么痛苦而觸目驚心的創面,導致原本體壯如牛的年僅27歲的年輕人,突發腦梗,左身偏癱,不得不定時送入高壓氧艙,藉此慢慢恢復神經功能。他跟我說,最難受的疤痕反應,睡在床上只能四仰八叉。所有的手指都粘連,不停地植皮,身上完好的皮膚寥若晨星。外科醫生無奈之下,只能不停地拆東墻補西墻,及至要取頭皮切成細小的塊狀,撒在鮮紅的創面上。一邊做手術,一邊做康復。一邊植皮,一邊掰四肢,防止肢體結痂變硬,成為僵直的棍棒,永久失去彎曲的功能。

    換藥不能打麻醉,以免帶來更大的傷害。每次換藥都得幾個小時,痛得全身抽搐,但凡有皮處,汗下如水。常常感染而高燒不退。再是不能飲水,因為喉管切開了,一喝水就嗆咳。他的妻子一邊用棉簽蘸水,濕潤他的口腔,一邊掩面含淚,不忍直視。有一次,他無意間舔到了生理鹽水,頓覺這是人間至味,未曾嘗過!世上怎么會有這么好吃的東西啊?!待得知曉這就是鹽水的味道,他喃喃細語:等我好了,一定要喝遍世界上所有的飲料!

    他躺在無菌病房,戰友們陸續過來只能隔窗探望。見他換藥時痛苦的神情,他們都掩面哭了。戰友走時,個個隔窗敬禮。他轉臉瞥見了,無法舉手,只能動動腳趾頭,以示感謝。

    自7月燒傷,臥床5個月,曉暉到12月才第一次下床,毛細血管大都受損,即便扶著床沿,繞床慢慢行走一圈,依然有血水從雙腿滲出。加之全身僵硬的疤痕,一動就牽扯,一牽扯就疼痛難忍。他鼓勵自己,只要不死就得下床,只要下床就得走。不然就要在床上躺一輩子,被人伺候,那才真是生不如死。

    鏡子是毀容者的敵人。燒傷六個月之后,曉暉第一次在鏡子里見到自己慘不忍睹的面相,驚訝得半天都沒回過神來。

    講到妻子,他說如果沒有她的細心照料,還有精神鼓勵,他也很難活到今天。一次夜半醒來,未見妻子,驚呼其名。護士趕緊打電話叫她過來。其實妻子忙碌了一天才回去不過十幾分鐘。

    他后來雙手撫著大腿,感慨道:“我平時愛打球,里面會穿一條球褲。那天幸虧多穿了一條短褲,才保住了生理功能。”

    14年前,他的一對雙胞胎女兒娩出,如今亭亭玉立,都在永安初三就讀。有妻女在側,盡管落一身慘不忍睹的疤痕與傷痛,他依然感覺眼前的幸福,來之不易。

    雖是一級殘疾,他在公交車上,總想到先給老人、孕婦讓座。他喜歡穿制服,認為制服能給自己帶來自信。那次大火,一人犧牲,三人燒傷,他受傷最重。曉暉是已婚之人,后來一直關心另外兩位戰友的婚事,一直見到他倆如愿以償,心才放下。

    6年前謝曉暉因傷殘提前退休,他組建了“謝曉暉消防宣傳騎行服務隊”,長期騎行穿梭于三明大街小巷、深入農村千家萬戶宣傳消防知識。至今他的騎行隊與鄉鎮消防所人員累計入戶宣傳1萬余次,培訓人才超過5萬人,成為農村消防安全的“吹哨人”。每年119,國家消防安全日,曉暉都會從永安騎行到三明,單程60公里得騎行三個小時許。騎行到消防支隊大樓前,下來佇立,默默敬禮,然后轉身離開。有時同事們在窗前看見他,想叫他上樓坐坐。他已經走遠了,只留下一個挺直的背影。

    2022年,謝曉暉獲評“全國119消防先進個人”, 獲評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最美志愿者”;2023年他獲評第二屆福建省“國防人物”,上了第二季度“中國好人榜”。

    采訪結束,我送他出門。他慢慢轉身,但見左腿略感滯重而遲疑。

    他的背影依然挺直,可與19年前指揮一場大火救援的那個背影重疊。

    我記住了他偉岸的背影,還有不曾一面的他妻子的名字:劉惠芬。

    二、彭尚斌

    去年年底,我跟隨《中國作家》組織的作家采訪團,來到過三明下屬的泰寧縣,概因泰寧有一處世界自然遺產——“中國丹霞”吸引了我。泰寧的丹霞地貌是與廣東的丹霞山以及其他幾個省聯合申報成功的,時在2010年8月。

    此次我從將樂縣過來,車程不到一小時,泰寧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崔朋飛已在門口等候。地處金湖路邊的消防大隊,對面便是一座金碧輝煌的羅漢寺。院內依墻而立三棵香樟樹,綠葉如蓋。籃球場過去,是一座集訓塔樓,兩組八個窗口,下書兩行血紅的大字:嚴格訓練,嚴格要求。聽說我想采訪一名普通消防救援員,教導員略一思索道,個個都可以采訪,這次安排你采訪一位消防班長吧。

    很快地,我從大隊會議室下到一樓,走進一間玻璃房,一名身著藍色短制服的小伙子在一張闊大的工作臺站起來時,下意識用手撐住后腰。

    他便是泰寧金湖消防救援站一班(忠華班)的班長彭尚斌。

    身高1米74,體重73公斤的彭尚斌1990年1月出生于閩東寧德霞浦。在鄉下度過童年時代的他,有過插秧割禾的經歷。田中戲水固然好玩,上面烈日暴曬,水里螞蟥叮腳,那種感受也是難以忘懷。高中之前,他沒有離開過霞浦,初中三年就讀于霞浦十三中,高中三年就讀于霞浦七中。2008年高考,他被海南技術職業學院的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錄取。他痛感高考發揮失利,有回爐復讀的強烈意愿。無奈的是,此刻在檔口做買賣的父母,對唯一兒子第一次高考,秉持的是與經商同樣謹小慎微的態度,怕兒子壓力太大,力勸他跨海去接受這個被動的選擇。

    彭尚斌自高中開始就喜歡外語與中文兩科,憑著學習的悟性,他在大學拿到了國家級勵志獎學金——每班僅一名。

    2011年大專畢業,回到霞浦,適值武警消防征兵,他毫不猶豫便報名參軍來到三明。新兵連在永安受訓三個月,他因會寫文章,做文書,寫材料,省去了一些日曬雨淋的集訓。集訓結束便來到泰寧消防大隊,一呆就是12年。

    講起第一次出警的經歷,他說可用興奮又好奇來形容。那是一處建筑工地失火。有規定新兵開始出警,只能跟車不能下車——那就是一種特殊的觀眾身份,實戰前的一次觀摩。很想走入現場,看看具體火情以及救援情況,卻又受限于新手身份,不能不一切行動聽指揮。

    很快,真正的出警來了。次年夏天,新橋附近一條河里有人落水呼救。他和隊友趕到河邊,迅速打撈上一名20多歲的溺水男子。河邊距離公路較遠,4名消防員接力,輪流將濕淋淋的男子背到公路上,送上救護車。后來他們才發現自己的背上都被男子吐了帶血的涎水——救人的時候,什么都會忘記,唯一的念頭就是搶時間。

    講起2016年夏初的那次救援,小彭至今覺得沒有看到過那么大的洪水,那么厲害的泥石流。這年5月7日之后,三明大部分地區降雨量超100毫米,局部地方降雨超過250毫米,三明泰寧、建寧城區受淹嚴重。突然襲來的特大暴雨,事先沒有任何征兆。5月8日凌晨,泰寧縣開善鄉池潭水電站建設工地山體發生泥石流,瞬時間池潭水電廠1座辦公樓被沖垮、1座項目工地住宿工棚被埋壓。這個時間太不巧了,大部分工友都在熟睡,數十名工人無聲無息被泥石流掩埋。泰寧消防大隊接警之后,立即調派兩輛消防車共計15人火速趕赴現場救援,彭尚斌也在其中。到達之后,他們悚然發現,滑坡面積長達幾百米,泥石流把碩大的工棚板房覆蓋了。在泥漿、巨石、各種雜物堆積的廢墟中,消防救援人員冒著隨時可能再次坍塌的危險,努力搜救。石頭大的,有房間那么大,參差錯落,他們通過石頭間的夾縫鉆進去,找到兩名滿身泥漿的幸存者,趕緊放上擔架抬出來。

    消防救援,意外即不可測的事情很多,勇氣是其一,智慧也不可或缺。

    小彭談起發生在去年的一起救援。縣城文昌塔附近一處工地,一輛小型吊機——俗稱鉤機翻下山坡。他們趕到現場,趕緊用繩索固定鉤機,免得二次翻滾,造成更大的災難。很快發現一個危險而棘手的問題:司機倒臥,被變形的駕駛艙夾住了頭,脹痛出聲。消防員手中的液壓剪擴器較大,伸不進那么狹窄的空間。他帶領的幾名消防員在斜坡上難以站穩,也無處使勁。憑經驗,駕駛艙夾住手腳,尚無生命之虞,夾住頭就很危險。

    駕駛員大聲叫痛,醫生到后也無計可施,連掛點滴也無從下手。小彭趕緊派人騎摩托去其他工地,借來小千斤頂。腳下是砂質土壤,松軟打滑。抽來木板墊上,再支起千斤頂,輪流操作,終于撐開了駕駛艙。小彭一面指揮隊友在下方拖住司機的頭,一邊趕緊帆布裹住任何可疑的尖銳物,以防在搬運過程中,扎傷司機。移出傷員之后,陡峭的斜坡上不好運送,只有靠一根繩索上下固定,接力抬送。一步一滑,不到二十米的距離,艱難行走了二十分鐘,才送到路面。下午兩點趕到事發現場,直到四五點鐘才結束此次救援。

    回顧起來,小彭說,高速公路上,如果不是大型車禍,還相對好施救。最怕的就是這類斜坡、重物,施救空間狹小,危險性高。如果翻倒的鉤機再次翻滾,不僅傷員,施救人員同樣面臨危險。

    這么多年以來,小彭不僅在支隊帶新兵多,帶集訓多,作為一名主力隊員參加總隊比武也多。2016年拿過總隊搶險救援綜合操第三,2018年拿過總隊快速控火操第一……

    救援、實訓、操練、比武,高強度的工作,讓他的腰椎中招了,剛才還去醫院扎了針灸。腰椎病引起右腳發麻,睡覺時翻身都受限,只能左側位,不能壓右腿,靜息疼痛,很難受。

    我忽然想起,他起身為何要扶腰,原因在此。

    即便90后,小彭也是二十三四的人了。他不無靦腆地告訴我,在父母的催促下,剛認識一位女友,是一名小學教師。工作繁忙,又是全天候執勤,外出交友的機會就很少了。

    剛起身開門,一只棕灰色小狗竄了上來,在小彭腳邊撒歡。小彭抱起來說,這是在附近撿來的流浪犬。

    小彭抱起小狗,我給他和小狗留影。手機里存下了一個大男孩羞澀的微笑。

    他轉身進屋,又下意識地扶了一下腰。留給我的是一個結實而不無傷痛的背影。

    三、葉志誠

    采訪葉志誠是在將樂縣鄭忠華消防救援站的書房里。

    入夜之后,這個書房兼茶室很是清凈。大隊政治教導員章欽去聽課了,鄭忠華消防救援站的政治指導員胡閩強陪同一道我采訪。鄭忠華在2004年7月的洪水季節,從沙洲上搶救出六位農民,自己卻被滔滔洪水吞沒。當年11月27日國務院總理和中央軍委主席簽署命令,追授鄭忠華“搶險救援勇士”榮譽稱號。8年之后,消防一中隊更名為鄭忠華中隊,2019年12月正式掛牌為鄭忠華消防救援站。現如今,三明下屬十二個大隊,每個大隊都有一個“忠華班”——會生長的榮光,自此枝葉葳蕤,遍地開花。

    葉志誠是鄭忠華消防救援站的站長助理。今年38歲的他是江西南豐人,18歲那年入伍當兵,進入武警福建省消防總隊新兵團,集訓三個月之后,派往福州消防特勤大隊二中隊服役。在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10年之后,調往三明泰寧消防大隊任班長與駕駛員。2016年調將樂大隊鄭忠華消防救援中隊(站),20年的入伍入職經歷的小葉,算得上是消防戰線一名年輕的老兵了,看起來依然年輕,黝黑的臉龐上總是掛著一絲淡淡而俏皮的微笑。感覺任何事情,到他手里,都舉重若輕,不用發愁。

    葉志誠說自己從小就愛習武,在撫州市騰橋武術學校學習過一年,包括基本功、摔跤、擒拿格斗和太極拳。猶記得,當年的接兵干部家訪,對他的身體技能十分滿意。他父親多年從事運輸,志誠常坐副駕,耳濡目染,考照很早,而且拿的是B照——可以開大型貨車和中型客車。這種優勢使得他甫入消防隊伍,很快就能上崗到位。記得那是2004年3月的一天,福州東街口一家酒吧著火,好幾個中隊分頭而出,嗚拉嗚拉鳴笛的紅色消防車魚貫而出。當時還是新兵的他,戴著頭盔,穿著戰斗服,市民們列隊注目在街區兩旁。那一刻,他心中的神圣感油然升起。

    2005年8月的一天,福州倉山鞋廠倉庫失火,小葉他們作為增援力量,趕到現場是夜里8點。他作為水槍手是一號戰斗員,拖著水槍深入內里,煙霧彌漫看不清,只有通過熱成像儀尋找火源。佩戴的空氣呼吸器只能使用三四十分鐘,必須提前撤離,以免窒息。他堅持使用到極值,直到氣量表不停地報警才撤出。如此反復,到凌晨兩點多撲滅了最后的殘火才鳴金收兵。

    如果說此次滅火,勇氣是法門;那么數年之后的一次滅火,技術則是利器。

    那是福銀高速的一起車禍,一輛巨大的拖車,拖掛了上下兩層20多輛小轎車。或因天熱,拖車的輪胎自燃起火,瞬間引燃了主車,火勢蔓延,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大隊出動了兩輛消防車,一輛很快抵達,后一輛卻在途中拋錨。小葉接到拋錨車駕駛員的求救電話,趕緊提起一只修理箱,開了一輛行政小車奪門而出。話說回來,小葉打小跟父親跑長途,走南闖北,千里迢迢,會開車還在其次,會修車在中隊也頗有名氣。

    趕到車停現場,打火不著,他掀起車蓋,左右看看,發現是油門電線斷了。類似于簡單傷情包扎——他用一根細鐵絲纏繞固定,發動機轟然著響。他讓駕駛員開他的小車,他則跳入紅色消防車的駕駛艙,帶著幾名消防員飛速趕往出事地點。恰好前面抵達的3噸半的消防車水已經用完,他手頭這輛6噸水的車及時續上噴水。兩輛消防車得以輪流噴水、加水,控制住了火情,大部分小轎車保住了。

    2016年9月,一輛小貨車和一輛大貨車在將樂縣境的公路上追尾,三人被困死在小貨車內。小葉和隊友趕到現場,先警戒,巡情,隨隊而來的衛生員給傷者簡單包扎、穩固。很快在避免二次傷害的前提下,用液壓剪擴器將傷員悉數救出,前后只用了17分鐘,為傷員及時送院救治贏得了時間。

    講到救援,小葉沉吟了,他說遇到任何災難,不能盲動莽撞,首先要把情況摸清楚,設定安全警戒,本著先重后輕,先易后難、先重點后一般等救援原則施救。他舉例說,在香港和發達國家也都是如此,車禍現場,先要固定傷病員的腰與頭,再行移動。并非為了搶時間,一上去就把人給拖出來,那就很容易造成不當傷害。如同平時遇到一位倒地病人,醫生提醒,不能不明原因,見倒地就扶起是一個道理。

    消防救援有時不分區域,不分分內分外。譬如2022年6月,南平地區大水漫灌,他們驅車馳援。水淹的小區環境復雜,橡皮艇不好走,只好把沉重的動力卸掉,或推或劃,逶迤前行。那個居民區傍著農田,有很多銀環蛇在水里游動,甚至游到了居民樓的一樓到二樓的樓梯口。銀環蛇有劇毒,且是神經毒素,如果不注意被咬了,當時未必覺察,那就有生命危險。當時為了救人可真顧不上。那一晚,背出來,運出去的居民達六七十人之多。第二天帶著疲乏的身子又開始清淤排澇。勞務公司只管派車,鋪收水帶都是消防員的事兒。一盤水帶長200米,可盛七八噸水,十幾個小時就抽出上萬立方米的水。天亮的時候,累得倒地都能睡著。

    聊到后來,小葉不時看表。原來他已經抽調去了三明沙縣區(沙縣如今是三明市下轄的一個區)實訓基地,他目前作為三明水域救援基地的領軍人物,擔子不輕,負責編教材,搞培訓、當“教頭”(總教官)。今天還得搭乘最后一班高鐵,自將樂去三明。

    月色溶溶的大隊操場上,我與小葉握別。

    他的背影躍動而矯健,追隨他背影的是一鉤上弦月的朗朗清輝。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麻豆|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 青草国产精品视频。| 青青青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在| 精品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热99re久久精品精品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果冻传媒| 国产精品视频二区不卡|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影院|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 97国产精品视频|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 国产精品美女流白浆视频| 国产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一区|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播放|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中文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69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精品怡红院在线观看| 囯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妞妞 | 国产精品激情综合久久| 国产大片51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福利院| 老牛精品亚洲成av人片| 精品国产乱码欠欠欠欠精品 |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播放| 日韩精品福利在线|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免下载|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