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科幻大會元宇?未來系列"科幻邊界:探索科幻與人類未來發展論壇"在成都舉行
10月21日,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重點活動“科幻邊界:探索科幻與人類未來發展論壇”舉辦。科幻作家劉慈欣、王晉康,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王泉根,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科學史系教授劉兵,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科普時報社社長尹傳紅,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科幻分社社長王衛英等作家、學者和相關從業人員,以及近百名科幻迷與會。論壇由中關村科幻產業創新中心副總經理田松松,北京元宇科幻未來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陳柳岐共同主持。
科幻與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深刻的聯系,科幻文化已經逐漸滲透進入大眾生活和工業生產中。科幻作品啟發創新思維,激發大眾對科學技術的興趣,推動科技創造力的發展。與此同時,科幻引導人們思考,科技進步對社會文明的影響,及其在倫理道德、規則制度等方面帶來的挑戰。本次論壇圍繞科幻與人類未來發展相關主題進行深度對話和研討。
北京元宇科幻未來技術研究院院長、科幻作家劉慈欣致辭
劉慈欣在致辭中說,回顧人類歷史,從瑪麗·雪萊創作了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開始,科幻就充滿了對人類未來的想象和思考,本次論壇不僅是一個交流與對話的平臺,更是一次深刻思考與啟示的機會,希望通過各方探討,挖掘科幻深邃的內涵,探索人類未來的發展之路。
北京元宇科幻未來技術研究院名譽院長、科幻作家王晉康致辭
王晉康以“擁抱科幻黃金時代——科幻帶來的無數可能性”為主題進行發言,表示當下生物技術和人工智能發展迅速,科技的威力已經從變革客觀世界轉變為變革人類自身;科幻會給科技創新帶來啟迪,同時科學發現和技術發展也會啟迪科幻作家的創作靈感,科幻想象一定程度上走在了科技發展的前面。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王泉根發言
在“未來已來——用科幻對話未來”的主題發言中,王泉根表示人類用科幻的方式想象和思考未來是非常有意義的,科幻文學是面向未來的文學,與我們擁有深層的精神聯系。科幻的重要價值是能夠帶給我們關于哲學思考、社會責任、科學與文學思維的結合等方面的啟發。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科學史系教授劉兵發言
劉兵關注了“科幻對未來科技突破之想象力的另一面”,表示科幻作品中構想的場景千差萬別,向我們呈現出對于未來可能性的想象,提供了關于未來的多種選擇。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科普時報社社長尹傳紅致辭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科幻分社社長王衛英致辭
尹傳紅、王衛英表示,科幻打開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戶,激勵大眾努力探索,引領讀者走向前沿的科學技術,讓人類對科學的熱情和暢想化為文明發展的現實動力,同時幫助我們預見未來可能面對的挑戰。希望能夠借助這次難得的機會,向全世界大力推廣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幻文化,讓更多優秀的本土科幻作品被世界看到。
第一場圓桌論壇
第一場圓桌論壇圍繞“科幻將如何影響未來城市生活的定位?”展開探討。參與研討的嘉賓從生活方式、交通運輸、管理規范等多方面探討未來城市與科幻的關系。認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交通工具的速度將大幅提升,從而給人類帶來更高效的生活方式,現代城市生活已經離不開科幻元素。城市規模持續擴大,集約化的城市生活方式使人類整體的活動面積收縮,人口、經濟、資源等向城市集中,便利的交通也將為集約化的城市生活方式服務,未來人們將根據不同的需求流通在不同的城市中,城市將成為人類生活的驛站;未來的城市可能出現在地下、海底或太空中,也將各自產生與陸地城市不同的文化;可以預見未來城市中龐大的數據信息和萬物互聯的生活方式會讓城市系統非常復雜,因此引入人工智能進行管理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但需要進一步界定人工智能在城市管理中的身份和權限。
第二場圓桌論壇
第二場圓桌討論聚焦“科幻預見未來科技的意義”。大家認為,與歷史上的賽博朋克風格不同,當代科幻中蒸汽朋克等新的科幻類型并非完全是由技術驅動想象力而產生的,從技術到幻想、或從幻想到技術都呈現出科幻與科技的密切關系。科幻與科技發展有相關性,同時科幻也會觀照現實,科幻模擬出未來科技的模型,幫助我們用良好的心態面對未來的挑戰。也有專家表達了當下的科幻作品很難超越現實科技發展水平的觀點,認為雖然優秀的科幻作品成功樹立了經典的范式,但我們要突破想象的邊界,跳出現有的框架,開啟沒有束縛的創作歷程。無論是擁有宏大敘事和強大科技設定的科幻作品,還是描寫人類的情感關系、關注人文主義的科幻作品,都是在從不同角度預見未來,最終都會回歸人本身,擁抱無限可能的未來。
作家對談
在作家對談環節,科幻作家楊平、厲海川圍繞“AI與科幻作家的碰撞”展開對話,暢談了人工智能在生活各方面的廣泛應用,認為人類要保持與AI的交流,思考如何改變自己以適應與人工智能共生的生活方式。大家一致認為科幻發映出人性的多面性,放大了人性的善惡,在創作科幻作品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深刻挖掘人性的復雜性。
石景山未來科幻產業發展中心理事長梁林介紹第二屆“星球獎”征集情況
會上同時進行了第二屆科幻星球獎推介會。第二屆科幻星球獎于2023年6月正式啟動,于同年10月啟動征集。該獎設立了科幻技術獎、科幻文學獎、科幻作品獎、突出貢獻獎4個獎項。相關信息查詢可登錄科幻星球獎官網。
寶樹、陸楊、徐揚科、崔莉、鄭軍、李繼勇、付國豐、超俠、王一平、甘偉康、段子期、王瑋琦、何明瀚等參加論壇。
主持人陳柳岐(左)、田松松(右)
論壇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中國作家協會科幻文學委員會指導,北京科學中心支持,由北京元宇科幻未來技術研究院、北京市石景山區未來科幻產業發展中心聯合主辦。
會后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