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解璽璋:寫小說應該對社會生活 有一種敏感
    來源:文藝報 | 解璽璋  2023年10月23日09:55

    林斤瀾先生的生日很有意思,他曾專門寫過一篇文章談這個事情。他的陽歷生日是6月1日,陰歷是4月17日。我覺得他的生日跟他這個人的性格之間冥冥之中有些暗合,在兒童節出生的人或許多少會有點童心。林斤瀾先生的女兒布谷跟我是大學同學,上學的時候我們總到他們家去,就覺得這個老爺子跟我們這些年輕人沒有什么隔閡,很開通,感覺他也像一個老小孩似的。

    后來,我讀到他寫的自述,覺得有點像在寫自傳式的墓志銘,其中有句話寫得挺有意思:“生無格言,向難漫畫。”因為有人要給他畫一個漫畫,他就說他長的樣子很難做漫畫。此外,還有這樣一句話:“若是吹牛,也是土話,有話則短,無話則長,沒事膽小,有事膽大。”我覺得,要談老爺子的性格和他這個人的特點,去看他自己的描述,肯定比別人說得更清楚。

    上次在作協開紀念會的時候,我就有一個想法,覺得自己得系統讀一下林先生的作品,認真地準備一個像樣的發言稿或者文章。為此,我還特意買了布谷編的十卷本的林斤瀾先生文集,想把這些作品都通讀一下。想要了解一位著作等身的大作家,如果不讀他的全集,就沒有資格發言。這兩年,作協給我安排了一個光榮的任務,讓我寫北京的書院,所以這幾年我每天都在讀北京各個郊區縣的州志、縣志,滿腦子都是這些史料的東西。東忙西忙,反而林先生的書卻沒怎么讀,所以,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心里也沒什么底氣。

    我不是寫小說的,與林先生交往這么多年,主要是因為布谷的關系,才能跟老爺子走得比較近。我覺得他的寫作不是在趕浪頭,這是他的一個重要特點。他說過要闖一條屬于自己的路。我認為林斤瀾先生寫小說是非常講究的,打個比方來說——當然這個比喻可能不太合適——我總覺得他有點像演京劇的那些老先生,拿小說當“玩意兒”,認真琢磨如何寫作。他敢評價王朔是“玩文學”,但我們那時候可不敢說自己是“玩文學”,似乎會讓人覺得很不嚴肅。實際上,林斤瀾就有點玩兒的心態,這可能也是他認同王朔的理由之一。當然,王朔的玩兒跟他的玩兒還不一樣,他是那種傳統文人“玩味”文學的感覺,是非常純粹的藝術追求,但他的寫作又不脫離于宏大的時代語境。在他的小說里面始終葆有對時代變化的敏銳感知,正如他自己所說過的那樣,寫小說應該對社會生活有一種敏感。前幾年,我曾特意到溫州尋找矮凳橋在哪里,才發現《矮凳橋風情》里面的小鎮并不是溫州過去的矮凳橋,過去的矮凳橋是在溫州城里一點,后來也被拆掉了。林斤瀾寫的小鎮在溫州的城外面,他只是借用了矮凳橋這個意象,借此反映的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溫州剛剛改革開放以后社會情緒的復雜波動。由此,雖然他不直白地書寫大時代,但作品里面都滲透著大時代的變遷。

    林斤瀾的寫作貼近社會生活,貼近人的內心,但是他又不盲從跟風、不隨波應景,他樂于書寫自己的感覺。還記得,他曾說過一句挺有意思的話,大意是:汪曾祺先生是名士,但是他有社會使命感。他對時代、對社會、對人性的關注,就是這種使命感的體現。

    林斤瀾對小說語言的追求,大概和他早期一直從事戲劇創作有關系,寫戲跟寫小說不太一樣,很多人寫小說很好,但是讓他寫劇本,特別是舞臺劇,反而不一定能寫得好。寫小說和寫戲往往是兩種思路,寫戲要求錘煉語言,功夫要下得更深。戲劇要求在固定的時間里把要說的、要表達的在舞臺上呈現出來,對語言和結構都非常重視和講究。林斤瀾早期寫過十幾臺戲,布谷給他編的文集中就有一卷是戲劇,但遺憾的是,這些劇本都沒有上演過,后來他才轉而改寫小說。在20世紀50年代初,他還曾在劇院待過一段時間。由此,我覺得林斤瀾在語言錘煉方面的藝術追求,可能跟戲劇創作的經驗有關系。林先生小說的特點在于語言和結構的起承轉合,而且特別強調短篇小說的結尾非常重要,有時候前面看不出來什么,但是到最后一筆,一下子能把小說的境界和檔次提上來,這些就是他自己的心得體會。我認為,林斤瀾的小說有時候就像微雕,精雕細刻,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每一個細節用在這都是有講究的,非常精致。

    除了精細之外,林斤瀾的語言還特別凝練,毫不夸張地說,讀他的小說,往往一個多余的字都刪不下去。我想他一定受過嚴格的古文訓練。讀他寫的回憶錄時,記得他講到自己小的時候在外祖父家里長大,外祖父逼著他背《古文觀止》,這為他后來的語言修養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古文里面的一個字往往有很多種含義,杜牧寫《阿房宮賦》:“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用“直走”就把驪山寫活了,古文里面經常有這樣用字的巧思,如果仔細地去讀、去想、去琢磨,就會對寫作特別有幫助。林斤瀾對溫州話特別有感情,他說溫州話是別具一格的語言,并在“矮凳橋”系列里面使用了溫州方言,因此有人批評他這個方言寫出來讓人看不懂。他很體諒這些讀者,說明自己可能沒有融合好地方的方言和大眾通行的語言,方言不是不可以寫進小說,而是要融會貫通才可以。這就是老舍先生說的,用北京話寫作要會提煉,經過提純以后的方言與生活中的通俗語言不同,提純后才有書面寫作的魅力。林斤瀾使用經過提煉的溫州話來表現當地人的生活,更有性格,也顯得更生動。因此,讀林先生的小說,包括他寫的一些散文、隨筆,會很有地方感,很有味道。

    (作者系文藝批評家、作家)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偷麻豆|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新浪|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日韩一区三区| 精品国内在视频线2019|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资源网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99精品视频在线| 人妻少妇精品久久| 精品国产18久久久久久| 99精品国产第一福利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久久青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小黄鸭一区二区三区| 99在线精品视频观看免费| 91精品久久国产青草| 日韩精品国产另类专区| 久久国产精品鲁丝片|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欧亚精品卡一卡二卡三|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在线高清观看|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三人同眠|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亚洲?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香蕉| 国产精品麻豆欧美日韩WW|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国产免费10| 亚洲伊人精品综合在合线|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