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蕭星寒:我把重慶寫進科幻里
    來源:上游新聞 | 蕭星寒 陳泰湧  2023年10月19日07:51

    上游文化:請用一句話向上游新聞的讀者介紹你自己。

    蕭星寒:我是野生科幻作家蕭星寒。

    上游文化:為什么要強調野生?

    蕭星寒:因為寫科幻只是兼職,我的本職工作是老師,準確地說,是重慶市璧山區一所小學的男語文老師,其中有9年的時間我是在村小任教。這個標簽,在“文學圈”的“鄙視鏈”里,恐怕就是屬于最底層的那種——哄小孩的加上編野故事的(笑)。那個時候,放學后其他老師和同學回了家,我一個人呆在學校非常孤獨,看到操場上長滿快到膝蓋的野草,就在寢室里開始創作科幻小說,我的處女作《獨狼原理》就是在這種“野生”環境下寫成的,一共寫了20個大作業本。

    1997年在村小任教的秦建

    上游文化:這么說來,從職業上和所受的專業教育而言,你是一個“文科男”,怎么想到會做起“理工男”的“科幻夢”來了呢?

    蕭星寒:我很早就喜歡上科幻了。小學五年級,10歲,我看了科幻連續劇《恐龍特急克塞號》,里邊有飛船、戰車、恐龍、怪獸、超人、外星入侵者、機器人、時代戰士、人間大炮、時間暫停,等等,單獨拎一樣出來都足夠吸引一個10歲的小男孩,何況是囊括在一部電視劇里?好比是滿漢全席。從此我就迷上了瑰麗絢爛的科幻,從來沒有離開過。后來,讀科幻作品讀得多了,便開始自己的科幻創作,這幾乎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至于“文科男”做“理工男”的“科幻夢”,這種說法其實是出于對科幻的誤解。我讀的是師范專業,師范專業的一大特點就是什么都要學,什么都要會,不只是文科理科,人稱“萬金油”。而科幻,恰恰要求作者是“萬金油”。季羨林說,做學問要做到“文理兼容、古今兼容、東西兼容”。我覺得,這也正是對科幻作者與科幻作品的要求。

    上游文化:《紅土地》是你的代表作,能講一講《紅土地》的創作靈感是怎么來的嗎?

    蕭星寒:《紅土地》的靈感來源有三個地方。

    第一,我是土生土長的重慶人,一直關注重慶的建設和發展,有一天,我在網上瀏覽的時候,看到一篇紅土地地鐵站的報道,里邊說紅土地地鐵站深九十多米,這個深度,可以扛住核彈的轟擊,我一下子就被震住了,心說:一定要為紅土地地鐵站寫點兒故事啊。

    第二,我從小對各種神奇的動物和植物都非常感興趣,為了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中生存和生活,他們演化出了種種神奇的本領和生活方式,裸鼴鼠就是之一。這是一種哺乳動物,卻像螞蟻和蜜蜂一樣,過著社會性生活,并且還是少見的“女王制”。看上去很奇怪吧?當真正了解了它們的身體為什么會這樣,它們的社會為什么會這樣,你就會覺得理所當然了。

    第三,這篇小說其實寫于2018年10月到12月之間,雖然只有四萬多字,前后也寫了兩個多月。動筆的起因是賀建魁基因編輯事件。這件事當時鬧得沸沸揚揚,而我也是非常關注科技最前沿知識的。圍繞賀建魁基因編輯事件,學術界和社會倫理方面都產生了很多的討論。我注意到,賀建魁的基因編輯只能針對精子和卵子,對于成年人是無效的。我就想,要是能對成年人的基因進行編輯,哪會怎樣呢?于是我就設想出了“基因驅動技術”。

    三個靈感來源合并在一起,我就寫出了《紅土地》。核戰突然爆發,幸存者聚集在紅土地茍延殘喘。為了繼續生存下去,有科學家提出,借助基因驅動技術,將人轉化為裸鼴鼠,以裸鼴鼠的形態與社會結構,在地底下繼續生活。但顯而易見,這種做法會招致批評和反對。矛盾和族群分化由此產生。

    上游文化:聽說《紅土地》拍成了電影,能說一說這里面的故事嗎?

    蕭星寒:2019年,《紅土地》發表于雜志《科幻立方》,同年10月獲得華語科幻星云原作大賽2019年度小說類“原石獎”,隨后被海南壹天視界科幻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相中,拍攝成了網絡大電影《地下深宮》。該片2020年拍攝完畢,然后就是進入后期的特效制作,目前全部特效都已經完成,最快年內會上線與觀眾見面。這是國內第一部以原創科幻小說為藍本拍攝的網絡大電影,主創團隊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財力。我看過預告片了,對該片的質量有相當的信心,期待它上線的那一天早日到來。

    上游文化:除了《紅土地》外,你的很多作品都帶有濃郁的重慶地域色彩,這里面又有什么故事嗎?

    蕭星寒:作為土生土長的重慶人,我對重慶自然有著特別的情感。是重慶這一方水土養育了我的骨頭和肉,養育了我的眼睛和胃,養育了我的品格和精神。重慶的一切都是我所熟悉而熱愛的,把重慶寫進科幻小說里,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紅土地》發表之后,我以基因驅動技術為背景,分別創作了兩篇科幻小說。《黃泥塝》有7萬字,講的是在一場疫情摧毀了世界之后,黃泥塝的幸存者面臨著不得不變成翼族的誘惑;《鯉魚池》有12萬字,已經算得上是長篇了,講的是多年以后大洪水淹沒了全世界,重慶業已再次變成揚子海,而幸存者以蛟人和鮫人的形態在海底掙扎求存。紅土地、黃泥塝、鯉魚池,三個地方恰好相鄰,而且重慶的地名都很有意思,我借用來寫進科幻小說里,也是一個小小的創新吧。三篇小說合起來叫“重慶科幻三部曲”,也很有意思嘛。

    在我的另一部長篇科幻小說《終極失控》里,故事的主角就讀于“重慶市科技學院”,制造出能毀滅世界的鋼鐵狼人的是位于縉云山麓的“北碚自動化研究所”,整個故事的三分之二都發生在“沙坪壩高鐵站”,另外三分之一發生在朝天門到解放碑之間的地下城市里。

    再講講我新出版的一部長篇科幻小說,《逐日:空間太陽能電站檔案》是以重慶市璧山空間太陽能電站實驗基地(這是真實存在的)為原型,講述了2028年和2049年兩個時間點的故事。不但來鳳魚、璧山兔在小說里大放異彩,女主角更是人稱“朝天椒”的夏涵,行事說話,都是典型的重慶妹子。我可以驕傲地說,在我之前,還沒有哪一個作家把重慶這樣寫進科幻里。

    “碳鐵之戰”四部曲

    上游文化:說到“重慶科幻三部曲”,我想起你的另一個系列,碳鐵之戰四部曲。

    蕭星寒:我這里解釋一下,“碳鐵之戰”中的“碳”指的是“碳族”,也就是人類,因為人類是碳基生物,其存在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一樣,是建筑在碳元素的基礎之上?!拌F”指“鐵族”,小說中的人工智能,它們的存在,是以鐵元素為基礎的。鐵族個體為鋼鐵狼人,可以在狼形和人形之間切換。為什么是這樣一個形體,在小說中有一種解釋,實際上是因為這種形體既與人有相似之處,容易讓讀者接受,又與人有不同之處,容易制造出陌生感。同時,我把鐵族設定為一種與碳族有相似之處、又有很大不同的文明,碳、鐵兩族也不是簡單的敵對狀態,這使得碳鐵之戰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人機對抗。

    此次出版的《碳鐵之戰四部曲》,主要描寫2120到2125年的第三次碳鐵之戰。第一部《狩獵之神》發生在金星,以基因超人鐵紅纓為主角,講述狩獵者對抗鐵族的悲壯故事;第二部《絕地戰歌》發生在火星,以碳族叛徒孔念鐸為主角,講述他歷經磨難、重新尋回自我的故事;第三部《黑白天堂》發生在重返中世紀的地球,講述神秘人袁乃東在地球上冒險,并與重生教對抗的故事,結局出人意料;第四部《彩虹盡頭》,故事先后發生在金星、木星、火星、月球、奧爾特云,最后決戰太陽之巔,迎來所有角色暨碳鐵之戰從對抗到和解的階段性結局。

    四部小說,各有主角,各有敘事側重與主題,情節上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一部的主角,在別人的故事里是配角;這一部的配角,在另外一部書是主角??雌饋硎钦瓶匾磺械闹鹘?,其命運在第一頁就已經注定;看似不起眼的配角,卻對整個故事的走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所有的這些故事,又與2077年他們聽過的一則名叫《獵人、狐貍和鬼》的古老故事及其解讀息息相關……

    其中,《碳鐵之戰3:黑白天堂》寫到了2123年的重慶,那個時候的重慶,嗯,跟現在已經有很大的不同,寫到了璧山區的云霧山,寫到了云霧山的古老寨、鐵圍寨和大茅寨,也寫到了璧山上龍,一種生活在淡水里的蛇頸龍,還寫到了朝天門,兩江交匯的地理格局還在,但一切都已經改變,而且,很可能和許多人想象的未來重慶不一樣。

    上游文化:很多人說科幻就是預言。請問你是怎么看待這種說法的。

    蕭星寒:很多人非??粗乜苹玫念A言性。如果細細羅列,在科幻中出現,并最終變成了現實的科技發明,有成千上萬之多。然而,如果你看的科幻足夠多,你會發現,絕大多數科幻小說里預言的科技發明都還沒有變成現實。這是因為科幻實際上并不提供精準的預言,它只提供可能性。每一本科幻小說就是一種可能性,千萬本科幻小說就是千萬種可能性,然而,不考慮平行宇宙的話,最后在本時空,變成現實的,就只有一種。因此,科幻中預言的東西或者事件變成了現實,值得慶祝,要是沒有變成現實,也沒有什么,預言之外,科幻還有其他不可取代的價值。

    上游文化:怎樣能寫好一部科幻小說,需要涉及到哪些知識,看哪類書籍會對其有幫助?

    蕭星寒:想要寫好一部科幻小說,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涉及了太多的東西,真要細細說來,可以寫出一本磚頭那么厚的著作來。我這里只簡單地說說我的理解吧:

    第一是去讀科普書,包括紀錄片。以廣博的知識作為基礎,然后找你要想深入的領域,去找相關的書籍,具體地讀,至少要達到能夠“偽裝”成該領域專家的水平;

    第二是去讀科幻小說。想要寫好科幻,不說看過全部的科幻,至少要對科幻的整體有一個初步的認知,哪些科幻已經寫過,哪些科幻寫過但還不夠優秀,諸如此類;

    第三就是動筆去寫,開了頭,務必要寫完,然后投稿。沒有任何人可以代替你去用筆在紙上寫出——或者在鍵盤上敲出——一篇科幻小說來。

    上游文化:我想問你一個“高大上”的問題——未來中國科幻會怎樣發展?

    蕭星寒:首先是對科幻的定位要達成新的共識。這個共識,不僅僅是科幻圈,也是學術圈,還應該是所有對科幻感興趣的人的。這個共識是什么呢?科幻不獨屬于少兒,不獨屬于科普,科幻屬于所有年齡段的人,科幻的世界,也應該越過科普的藩籬,進入更為遼闊與自由的宇宙。單從年齡上講,要形成少兒科幻、少年科幻、青年科幻與成人科幻的創作梯隊,讓每一個年齡階段的人想要進入科幻世界的時候,都有自己那個年齡階段的作品可以看。

    其次,科幻的研究者與批評家要聯起手來,博采眾家之長,摒棄軟硬科幻等過時的觀念,創立出獨屬于科幻的評價標準與體系。比如南方科技大學吳巖教授提出的科幻古典主義、科幻現實主義、科幻現代主義和科幻未來主義,就值得深入挖掘與推廣??紤]到科幻介于科學與文學之間,科學與文學都有各自的評價標準與體系——兩者水火不容的時候并不少見——這事做起來,肯定困難重重,但必須去做。

    對科幻作者來說,最大的挑戰在于,找到那條獨屬于自己的科幻之路。事實已經證明,大劉那條路,只有大劉才能走得通。創新意識,應該是科幻作家的第一本能。這其中,參考科幻史,找到新的題材,找到前輩大師沒有寫過的題材,是革故鼎新,甚至開宗立派的關鍵之所在。

    上游文化:你目前正在創作什么作品,方便透露一下嗎?

    蕭星寒:當然啰,我一向樂于宣傳我正在寫的作品,還非常希望別人來問,經常來問——因為我臉皮薄,過一段時間被人問起,“你當初吹的牛呢?你說要寫的某某小說呢?”要是沒有寫完,我會覺得很丟臉的,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那種。你們的問,是我前進的動力(笑)。

    我正在寫《龍脊上的重慶》,是關于重慶與恐龍的。重慶的恐龍資源相當豐富,但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大家提到恐龍,還是會異口同聲地說霸王龍。在我的設想里,《龍脊上的重慶》會與《侏羅紀公園》有很大的不同,既有關于我們這座城市與我們這個時代的觀察,也有關于超越時空的智慧與文明的思考。

    上游文化:好的,非常期待看到你的新作。最后一個問題,作為一個熱愛寫作的語文老師,還想給你的孩子們說點什么?

    蕭星寒:很多人問過我,有沒有向學生推銷自己的科幻作品,我的回答是,沒有。怎么說呢?對我來說,科幻很重要,但對整個世界來說,科幻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孩子們應該有自己的選擇。作為一個熱愛科幻的語文老師,我想告訴孩子們,你們現在的生活,就曾經是科幻的前輩大師們暢想過的,你們生活在科幻里;未來會如何,哪一個科幻作者筆下的未來會變成現實,取決于你們今天的努力與選擇。

    蕭星寒,本名秦建,小學語文教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重慶作協科幻文學創委會副主任。在《科幻立方》等全國公開發行期刊發表作品,獲得華語科幻星云獎、原石獎、晉康獎等獎項。出版“碳鐵之戰”四部曲、《逐日:空間太陽能電站檔案》《天地大沖撞》《星空的旋律:世界科幻小說簡史》等圖書30本。

    蕭星寒,本名秦建,小學語文教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重慶作協科幻文學創委會副主任。在《科幻立方》等全國公開發行期刊發表作品,獲得華語科幻星云獎、原石獎、晉康獎等獎項。出版“碳鐵之戰”四部曲、《逐日:空間太陽能電站檔案》《天地大沖撞》《星空的旋律:世界科幻小說簡史》等圖書30本。

    CAOPORM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99视频精品全国在线观看| 1717国产精品久久| 热综合一本伊人久久精品| 久久6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www| 女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欧美成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软件|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语音| 久久影院综合精品|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jk制服|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AV第一页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野|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东京热| 午夜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 精品国产三级a乌鸦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ⅴ|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三上悠亚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 精品久久久久不卡无毒| 国产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自偷亚洲精品页65页|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 久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作者|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观看免费传媒| 国产精品尹人在线观看| laowang在线精品视频| 午夜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夜色在线| 精品三级内地国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