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川以傳承創新推進文化交流—— 展現中國昆曲之美
劉小川(右)與搭檔表演昆曲《牡丹亭》。
受訪者供圖
“昆曲無他,得一美字。”細致打磨的聲腔、盈盈裊裊的身姿、綺麗典雅的唱詞……集音樂、舞蹈及文學之美于一身的昆曲,是中國表演藝術中的重要一部分。如今,越來越多人致力于將昆曲傳播出海,讓世界領略昆曲之美。劉小川是其中一個。
無法抵擋昆曲魅力
劉小川,藝術家、作家、昆曲傳播者,曾獲法國巴黎攝影獎、美國波洛克·克拉斯納基金會大獎等榮譽,代表作有個人藝術展覽《睡去依依隨雁斷》和詩集《幽思的黑麥田》。
劉小川自中學時開始學習昆曲,被昆曲的博大精深和精致雅美深深吸引。昆曲早已成為她作為藝術家和作家工作之余的生活重心。
“一聲即勾耳朵,四句席卷全城”,劉小川說自己無法抵擋昆曲的魅力。文辭優美、回味無窮的《牡丹亭》,立意深遠、結構精妙的《桃花扇》,刻畫細致、清麗流暢的《長生殿》……劉小川沉浸其中:“昆曲是中國藝術的一張亮眼名片,值得我們繼承和傳揚。”
劉小川嘗試用手中的筆記錄昆曲的精彩。20歲時,她寫的一篇有關中國昆曲藝術的文章被美國史密斯學會下屬的雜志發表,成為她在海外傳播昆曲藝術的第一步。
劉小川很清楚外國觀眾欣賞昆曲所面臨的困難:“他們對昆曲很感興趣,但畢竟,要深入理解這種來自異國的藝術,很難。”
在史密斯學會實習期間,劉小川接觸了涉及多個國家的文化遺產項目。這給了她一些啟發:“藝術只有與人生哲思和當下社會相關聯才會動人。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體現東西方文化和古今文化的碰撞,引導觀眾思考人性。”
劉小川說:“想要更好地傳播昆曲文化,離不開與觀眾的交流分享。”今年5月,回中國期間,劉小川受邀在上海外灘美術館表演了昆曲《牡丹亭》片段。演出結束后,她與觀眾分享她對《牡丹亭》和《紅樓夢》的理解。現場反響熱烈。“我特別開心,因為我發現,大家都有讓中國藝術走出去的美好愿望。”她說。
昆曲出海不僅是文化互鑒的過程,更是凝聚僑心、紓解鄉愁的良方。
在美國華盛頓舉辦的一次昆曲演出中,一名觀眾讓劉小川印象深刻。“這位阿姨從60多公里外的巴爾的摩專程前來觀看演出,直到現在我和她還常在微信上互動。”她說,“傳播昆曲能促進海外華僑華人文化認同感的建立,我認為十分有意義。”
亟須解決翻譯問題
劉小川在位于美國華盛頓的美國國家亞洲藝術博物館實習時,博物館從紐約請來一名專業昆曲演員進行表演。臺上,表演者眼波流轉、顧盼生姿。但是,劉小川卻發現,投放在大屏幕上的唱詞是用翻譯軟件翻譯的,“根本無法表現唱詞的綺麗,讓昆曲表演的魅力大打折扣”。她意識到,昆曲出海亟須解決翻譯問題。
劉小川說:“幾乎所有文化中的詩都源于‘歌’,所以我想在翻譯中體現我對中國曲譜腔格和西方現當代英語詩‘音樂性’的理解。”
“曲牌規定了昆曲唱詞的長短、韻腳、平仄,一支曲牌就像一首詩。”劉小川曾學習文學專業,發表過英文詩集并獲過獎。她便充分發揮自己優勢,翻譯昆曲中富有詩意的部分。
“通過翻譯,不僅能增強昆曲傳播的影響力,更能讓世界了解到中國其他的優秀文化、思想。”劉小川說,在國外學習的經歷讓她意識到,多樣的表現方式有利于促進文化傳播。“我發現,當今歐美很多年輕人都喜歡聚在一起讀詩,詩歌朗誦會能迅速拉近彼此距離,也在潛移默化中傳播詩歌背后的思想文化。”劉小川期望未來自己也能舉辦一場類似的聚會,通過自己翻譯的昆曲詩讓觀眾感受昆曲的美妙。
她為兩部電影提供了《牡丹亭》的英文翻譯,還在自己演出時將譯本發給觀眾。“翻譯也是研究。我希望昆曲的海外傳播既有實踐成果,也有學術研究成果。”劉小川說。
在參與涉及多個國家的文化遺產項目時,劉小川十分關注文化遺產與當下社會的關系。這些項目主要針對文化遺產繼承人,旨在幫助他們與社會建立更密切的聯系。“我們接待過很多京派刺繡手藝人和京劇表演藝術家,項目會幫助他們在博物館展出作品,或與當地文化旅游部門建立合作關系。”劉小川說,“這給了我很大啟示,未來我想推動昆曲的產業化發展,進一步擴大昆曲的影響力。”
努力實現傳承創新
劉小川身上有一股“敢于嘗試,勇于突破”的朝氣。她充分發揮跨學科的優勢,把昆曲和當下的文學藝術形式做有機結合。
2021年,劉小川舉辦了第二個個人藝術展覽,展出的《睡去依依隨雁斷》是沉浸式雕塑和昆曲表演。劉小川和搭檔重現了昆曲《牡丹亭》片段。富有創意的布置和纏綿婉轉的昆曲獲得了滿堂喝彩。“雖然有文化差異,但是人類的情感是共通的。用中國傳統藝術形式演繹人類共同的思考,觀眾能夠理解,甚至熱淚盈眶。”劉小川說。
“莫道前路多險阻,再闖關山千萬重”。對劉小川而言,任何困難都擋不住她前進的步伐。人手不夠、沒有專業團隊,她就一個人切換多個角色。所有困難在她眼中都是通往最終勝利的關卡,只要邁過去就離目標更近一步,所以她不會退縮,也不會放棄。
“昆曲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涉及多個領域,要努力發掘昆曲在新時代的更多可能性。”劉小川說,“無論是博物館、大學、社會機構,還是文學、音樂、戲劇從業者,都是我們潛在的合作對象。我希望能在這些合作中扮演橋梁的角色,將不同的文化融合創新。”
楚楚風致,裊裊昆腔。未來,劉小川希望辦一次清唱專場。“昆曲中不僅有纏綿悱惻的愛情,還有《鐵冠圖》中悲憤勇毅的女刺客,《桃花扇》中顛覆傳統、心有大愛的女性。”劉小川說,“希望能展現昆曲中的多樣角色。”
“好的傳承者應該像棱鏡一樣,能折射出思想的瑰麗和文化的多彩。”劉小川說, “我會努力實現文化的傳承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