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北京網絡視聽藝術大會在京舉行
9月25日至26日,由中國文聯、中國作協、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導,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北京市通州區委區政府主辦,北京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協辦的首屆北京網絡視聽藝術大會在通州舉行。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諸迪,北京市副市長于英杰,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邱華棟,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學術委員會主任單霽翔,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杰群等出席開幕式。本次大會以“新領域新文藝·好內容創未來”為主題,圍繞網絡視聽產業及藝術創作設有“1+5+4+X”的活動板塊,即1場開幕式暨高峰研討、5場主題研討、4場名師分享和網絡視聽文藝系列活動。
邱華棟在致辭時表示,文學以文字為媒,借助想象力參與欣賞,網絡視聽節目則以視聽為介,以直觀的影像和聲音來講述故事。文學與網絡視聽應該雙向賦能、彼此成全,共同將創作者的思想呈現和藝術審美,以更加豐富的形式帶給讀者或觀眾,從而構建一種更加有品位、有內涵、有格局的新的文化現象,引發讀者或觀眾的共鳴,進一步提升文學作品和網絡視聽節目的傳播力。希望網絡視聽在今后的文藝創作中能夠更多地與文學攜手,增添更深厚的人文底蘊和更多姿的文學色彩;能夠更加注重扎根人民群眾,真實反映他們的生活與思想;能夠更加注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文藝作品成為中華民族精神傳承與創新的重要載體。
邱華棟表示,文學作品已經成為網絡視聽藝術產業的重要內容源頭。據不完全統計,當前文學作品向網絡視聽作品轉化的比重不斷提高,超半數網絡劇改編自文學作品。中國作協始終致力于推動文學精品創作,積極引導作家關注當下社會生活,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啟動“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和“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積極搭建平臺,形成聯動機制,合力推出了一大批思想深刻、清新質樸、剛健有力的優秀作品。希望能借助網絡視聽等新興的文化傳播載體,整合各界資源,推動文學融入現代傳播格局。
開幕式現場發布了2023“北京大視聽·青春中國夢”網絡文藝精品片單。歷經4個月,該片單共征集到包括網絡劇、網絡電影、網絡動畫片等9大品類的151部作品,經評審共有50部優秀作品入圍。這些作品聚焦時代發展、革命歷史、現實生活、中華文化和北京特色,把時代精神深刻融入創作格局之中,彰顯絢爛的青春底色。2023年北京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發展基金政策發布暨優秀網絡視聽節目推優同期舉行。
25日晚舉辦的“人文雅集·雅聚通州”活動上,精彩的文藝表演串聯起“看見風雅”“看見歷史”“看見女性力量”“看見文學”四大篇章。在“看見文學”篇章,邱華棟與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曉明、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張清華以“重新回到‘看見’文學仍重要的時代”為主題,圍繞“我們該如何更好地閱讀,從而發現文學中的美”“在科技進步的當下,文學的日常發生了哪些變化”“碎片化時代,如何完成文學的深度觸達”“日常文學在哪里”等話題展開圓桌對談。
在26日上午舉辦的網絡劇主題研討環節中,中國作協社聯部主任李曉東發布了“中國作家協會文學轉化網絡視聽作品推介”作品共100部,其中包括《紅駱駝》《荒野步槍手》《過往》等10部第八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和《城防圖》《我的外婆代號L》《孩子劇團》等19部全國文學作品著作權保護與開發平臺登記作品。主辦方希望通過此次推薦充分發揮文學的內容引擎作用,實現文學與網絡視聽的相互賦能,助推網絡視聽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