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青年寫作三人談:理想狀態下的寫作是自由的
    來源: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 張佳璇  2023年09月26日07:21

    日前,在第8屆北京十月文學月啟動活動上,第2屆(2022~2023)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計劃·年度特選作家揭曉,三三、薛超偉、大頭馬3位青年作家入選。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計劃的目標包括:每年從40歲以下的青年作家中選出若干名特選作家予以扶持,同時舉行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計劃年度論壇。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記者圍繞“青年寫作”等問題,對今年入選的3位作家進行了采訪。

    三三:寫作需要你不斷向前

    三 三 第2屆入選作家中年齡最小的作家,已經發表短篇小說集《離魂記》《俄羅斯套娃》《晚春》,并獲第二屆“鐘山之星”年度青年佳作獎、2021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學”新人獎、第七屆郁達夫小說獎短篇小說獎。在采訪中她談到自己近年來創作上的成長和變化:“從業余寫作到全職寫作,越跟文學有所接觸,越明白它是什么,會逐漸靠近它。”

    三三,第2屆入選作家中年齡最小的作家,已經發表短篇小說集《離魂記》《俄羅斯套娃》《晚春》,并獲第二屆“鐘山之星”年度青年佳作獎、2021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學”新人獎、第七屆郁達夫小說獎短篇小說獎。在采訪中她談到自己近年來創作上的成長和變化:“從業余寫作到全職寫作,越跟文學有所接觸,越明白它是什么,會逐漸靠近它。”

    □得知自己入選“年度特選作家”時的場景,你還記得嗎?當時是怎樣的心情?

    ■得知入選時,我正在嘉興朋友家玩狗。去年從資訊里看到該計劃,覺得離自己很遠,沒有想那么多。真的入選之后,一瞬間非常驚喜,但在那一瞬間過后,很快意識到最重要的還是好好寫東西。我覺得榮譽也好,失利也好,這些東西都只是一陣風,它吹過去的瞬間會讓你有所感受,但它吹過也就吹過了,而恒久留下的是作品。當然,能夠入選,我倍感榮幸,這對未來寫作是一個鼓勵。王蒙老師是教科書里才能看到的作家,頒獎時,因為比較社恐,一開始我有點膽怯,但到我面前時,王蒙老師除了頒獎,還會閑聊,感覺親切了很多。

    □在今年的3位入選作家中你年齡最小,但已經發表過不少作品,并且獲得了一些獎項。請談談從最初開始創作至今,在寫作觀念和實踐上有哪些感悟和變化?

    ■2008年讀高中時,因為要高考,以為得個文學獎會加分,就投了一個全國青春文學獎,竟然真的得了短篇小說金獎。我印象特別深,主辦方打電話來說我得獎了,有3000元獎金,我媽以為是電信詐騙,問她要3000元。之后是上海作協創聯室,有扶持青年作家的活動,我們會跟著錢濤、李偉長老師寫一些東西。我本科讀的是法律,正常的出路是去當律師或去法院工作。當律師時,我特別忙,沒有太多精力去寫作,就沒有把寫作當成一個正經的職業。2019年到中國人民大學的創造性寫作專業后,才開始稍微寫得多一點。

    這幾年,一個是人大的氛圍很好,我和師友們會在一起討論寫作,隨之也把重心完全轉移到寫作上。還有一個是過了 30 歲之后,我覺得人生非常有限,想做的事很多,但時間緊迫。之前以為生活有很多選擇,其實真正能選的只有一種。對我而言,就是寫作。為此,我需要承擔全職寫作的經濟壓力和寫不出來的風險。寫作的經驗累積,與尋常工作不同。有時,你甚至得躲避經驗,停止自我重復。你要不斷地向前,繞開那些你已經嫻熟的路徑,開辟新的方向。

    □圍繞“王蒙青年作家扶持計劃”展開,也可以結合自身的寫作經歷談談你是如何理解“青年寫作”的?

    ■理想狀態下的青年寫作是自由的,沒有任何框架。首先,你得是有朝氣、生命力的,可以有不斷向前的動力,去嘗試沒有嘗試過的題材,去嘗試你想要的生活,去做各種工作,去跟人交往,去探索。其次,我覺得青年寫作應該是在無名狀態下的,可以完全不受任何聲音的干擾,寫自己想寫的。最后,我在反思,我曾說我們沒有寫出太宏大的作品,是一點遺憾。但反觀青年作家的整體狀態,技巧與深度都很不錯。我想,可能因為時代已變化,比如我初中時就接觸到互聯網,隨其發展,人的生活被拆散,與外界的關聯越來越少,更多的是碎片式的內化狀態。當代青年是在互聯網時代生長的,讓我們寫一個很完整、很恢宏、有歷史感的作品比較難,這種虛構超出了我們的生活。

    □伴隨著全球化和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時代在快速更迭,你認為80后、90后在內的青年作家群體,和前輩作家的創作環境有哪些不同特點?

    ■首先,互聯網參與了我們的成長,寫作方式也從手寫變為打字,我清晰地感覺到,其中的思維方式是不同的。其次,現在的生活更加多媒體化,我玩游戲比較多,這種關于空間結構、內外秩序的新的體驗,我覺得多少會對創作思路有影響。此外,我們這代還受到網絡文學的沖擊,市場被瓜分了。

    □你為什么覺得青年作家與時代連接是非常困難的?你是如何與不同的時代建立連接的?

    ■跟時代建立連接非常困難,主要因為人的認識總是滯后的,我們沒法在此刻看清時代,不能輕易地去連接它。過于輕率,其實是一種傲慢,也難免盲目。但是我想說,如果能誠懇地從自我出發,是有可能讓時代的某個碎片或它的影子折射在我們身上的,從而留下一些真實的時代元素。至少,我自己的路徑是從自我感受出發的。但自我感受很復雜,它需要不斷的反思和與外界互動后進行矯正,需要耐心,需要認識能力,需要一次又一次地重估。

    □可否簡單談談《晚春》的創作體會,你對于中國式家庭倫理關系的探討既深入內核又點到為止,這樣設計的目的是什么?

    ■寫的時候其實沒有太刻意的設計。我爸爸是知青,他會講很多那個時代的事情,比如他們會自己寫歌、傳唱,但這些歌好像消失在某個過去的空間中。在歷史語境之外,它失去了意義,就像被封印了一樣。還有一些更具體的,比如說從上海去外地插隊,首先你不能結婚,你在外地結婚,按照政策就回不了上海了,所以很多人會不斷地等。我爸爸三十大幾歲才回到上海。此外,還面臨落戶問題。離開者很難回歸,有時會發現,在故鄉失去了自己的位置。至于《晚春》,其實和我父親真實的境況差別很大,寫的是一個留在外地的知青,他發現婚姻不如他所想,到晚年精神狀態很差。經常有讀者會問,他的后妻到底有沒有投毒?我覺得不一定要有一個封閉的答案,其實她投不投毒沒有那么重要。當一個人經歷了非常復雜的一生,他不斷地經受重置,被背棄,他想做的都沒有成功,那到了晚年,他自然會有某種對命運的不信任感,所以他會去懷疑自己是不是會受害。我為這樣的人而難過,我想寫的,就是這樣一種脆弱的生命狀態。目前我手頭還有一些短篇要寫完,短篇結束后我準備好好收集資料,寫個長篇。

    薛超偉:面向文學、面向時間去寫作

    薛超偉 2014年畢業于復旦大學MFA創意寫作班。作品散見于多種文學刊物,已出版小說集《隱語》。薛超偉稱,“文學是孤獨者的創造”這句話特別令他動容,他秉持著“我可以孤獨一輩子”的想法進行寫作。采訪中他談到閱讀經典書籍對他的創作影響很大,“將傳統文化與當下銜接,會呈現出獨特的意境”。

    薛超偉,2014年畢業于復旦大學MFA創意寫作班。作品散見于多種文學刊物,已出版小說集《隱語》。薛超偉稱,“文學是孤獨者的創造”這句話特別令他動容,他秉持著“我可以孤獨一輩子”的想法進行寫作。采訪中他談到閱讀經典書籍對他的創作影響很大,“將傳統文化與當下銜接,會呈現出獨特的意境”。

    □你是在什么樣的情境之下得知自己入選了“年度特選作家”?當時心情如何?

    ■在8月下旬的一天,我當時跟我的編輯線上聊天,她說她的實習生辦了一個活動,聯系出版社樓下的咖啡館,讓老板做了兩杯特調飲料,以我的兩篇文章題目命名,限時售賣,一款叫“化鶴”,一款叫“春天”。然后她突然插了一句話,有人聯系她,說我入圍了“年度特選作家”。我當時的心情,是很開心的。因為我從2017年開始發表作品至今沒有獲得過什么獎項,所以我一直不覺得自己跟獎項有緣。然后忽然就獲得了一個獎項,而且之前也沒有通知我需要準備什么材料、提交稿件之類的。這純粹是一個驚喜。驚喜之余,就是感動。我想,我的作品被遙遠的素未謀面的評委老師注意到,中間肯定是經過漫長的“接力”的,那起點應該是我的編輯。很感謝她,也很感謝評委老師們的認可。

    □你提到邱華棟引用楊慶祥的“文學是孤獨者的創造”這句話打進了你的心里,可否談談為何讓你動容?

    ■每個寫作者在寫作之初,可能都會經歷那種孤獨的耕耘過程吧。關鍵是這個“之初”有多長,有些作者可能孤獨一輩子。我就是秉持著“我可以孤獨一輩子”的想法去寫作的。我問過自己:就這樣默默寫下去,沒有人看見,你還寫嗎?我自己的回答是:還寫。那就繼續寫,繼續孤獨。我是想面向文學、面向時間去寫作。到了這個年紀,也不太對市場回報抱有什么期待。唯一的期待,大概就是“志存高遠”了吧。寫出好作品,寫出厲害的作品,那是唯一可控的目標。到死之前,成就成,不成就不成。寫得怎么樣,自己大概是知道的。

    □在寫作的過程中,對你的創作有較大影響的是哪些人或機構、事件?

    ■在這些年的寫作過程中,對我影響最大的是對經典的閱讀,那些閱讀塑造了我作為寫作者的人格。還有,就是在復旦創意寫作專業的學習,對我影響非常大。尤其是王安憶老師的嚴格要求,重塑了我的文學觀。她對我們學生嚴格,對自己可能更加嚴格。她說過一句話,大概是:我不在意評論家的批評,誰的批評都不如我自己的嚴格。這句話是我的座右銘。

    □對青年作家來說,除自身能力,還有哪些外部因素會有助于提高寫作水平?

    ■外部因素,那大概就是適當的回報,這回報包括精神上的嘉獎和一些物質上的獎勵。當然,這個物質回報尺度,保持在可以讓寫作者吃飽穿暖就行了。安撫身體,很重要,寫作是身體和心靈的雙重勞動。要保持健康,然后又不可避免地熬夜,有時候熬夜真的是身不由己,進入寫作狀態,大腦會亢奮,常常夜不能寐。不進入寫作狀態,人會焦慮,也夜不能寐。所以如何在熬夜的過程中保持身體健康,是一個很值得去研究的問題。那么,起碼吃飽穿暖,是身體健康的基本前提吧。若無后顧之憂,可以更好地投入寫作。也不需要太豐厚的獎勵,以免“死于安樂”。觀察到古今中外一些作家成名后,似乎作品質量就不如從前了。但這個尺度,也不是說掌握就能掌握到的,這其實是由市場決定的。

    □傳統文化對你的寫作有什么影響?

    ■我本來以為傳統文化跟我沒關系。年少的時候,大量閱讀西方文學作品,年輕氣盛,就覺得年輕人,要打破一切傳統,與傳統決裂。后來我才發現,其實傳統文化中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部分。如果有什么工作是每代人都要去做的,那大概就是對傳統的再發現。我們不知道死后的世界是怎樣的,對當下的世界也有一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迷思,反而是過去的世界,是我們可以比較清晰地去觀察,去研究的。那么過去的過去,就是已經沉淀為“傳統”的那些事物,尤其值得我們去研究,去體認。那是我們的來處,是已逝先祖過去的生活印記的一種提煉。我們研究我們的來處,可能會寫出更具有超越性的東西。將傳統文化與當下銜接,會呈現出獨特的意境。比如我在《隱語》這篇小說中,將古代謎語與現代青年的生存處境做了一個銜接,就感覺時間連在了一起,很有意思。

    傳統文化會影響我寫作中的一些美學觀念,會影響我的表達。以后也會持續影響我的創作。比如最近我注意到我家鄉的一種非遺文化,叫作“藍夾纈”。它是一種印染技藝,從藍草中提取靛青,將布料夾染出美麗的紋樣。這本身其實就是一種寫作方法:效法萬物,提取各種顏色,將寫作對象印染出花紋,從中呈現出一種獨特的表達。

    □能否簡單談談《隱語》的創作過程?

    ■從2019年到2021年,我寫了《隱語》這本集子里面的大部分篇目。基本上是在杭州完成的,杭州給我一種“這個地方這么有文化,我可不能辜負”的感覺。寫得很慢,幾乎是一年兩篇這樣子。有長達半年的時間,我租住的房子的一樓一直在裝修,噪聲折磨了我很久,整個樓都像在震動,電鉆好像直接在我耳膜上面鉆。我去過附近的圖書館,是街道圖書館,我發現這類圖書館很容易變成菜市場。所以我還是寧愿戴上耳塞,去獨自面對裝修的噪聲。噪聲是單調的,是可以習慣的。菜市場里的噪音千變萬化,在此間寫作,我可能還沒有那樣的功力。然后我就寫下了《隱語》這本書的同名小說《隱語》,寫一個燈謎館里的女孩,她獨自面對時間,連通已逝的生活,跟故人講話。這是非常安靜的一個故事。大概寫出了我對寂靜的渴望吧。其他時間的創作,就是按部就班的,沒什么意外。做一些案頭工作,偶爾做一些實地考察,然后花半個月或一個月,就完成了。

    □有什么創作計劃,正在寫什么作品?

    ■有一個創作計劃,可能需要結合一些傳統文化、類型寫作,來寫一些之前沒寫過的東西。其實之前的寫作,有每篇都寫成不同風格的野心。可能之后的寫作,不會以“篇”為單位,而是以“本”為單位,完成一個系列的書寫,然后再尋找新方向。把想寫的一系列的主題寫透,其實是必要的,不能每一篇都蜻蜓點水。

    大頭馬:寫作早就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大頭馬 202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大頭馬在8歲左右就已經開始寫作,在采訪中大頭馬提到自己是中國互聯網最早的一代網民,不僅在網上發帖寫東西,還會把生活中的經歷寫成文章,發表在報刊上。“寫作和發表對我來說就像吃飯喝水那樣自然,沒有什么特別的轉折點。”

    大頭馬 202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大頭馬在8歲左右就已經開始寫作,在采訪中大頭馬提到自己是中國互聯網最早的一代網民,不僅在網上發帖寫東西,還會把生活中的經歷寫成文章,發表在報刊上。“寫作和發表對我來說就像吃飯喝水那樣自然,沒有什么特別的轉折點。”

    □得知自己入選“年度特選作家”時有什么感觸?

    ■我記得得知自己入選“年度特選作家”是在一天晚上,邱華棟老師給我發微信,告知我入選“第二屆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計劃·年度特選作家(2022~2023)”名單。當時覺得非常意外,因為之前完全沒有想到我會入選,也不知道有這么個獎,因為今年該計劃才舉辦第二屆。在得知入選之前我并不知道自己被提名,得知入選時意外又十分高興。因為我在國內幾乎沒得過什么文學獎,所以算是一個很大的激勵了。

    □結合自身的寫作經歷談談你是如何理解現當代的“青年寫作”的?

    ■我自身的寫作比較順理成章。因為我開始寫作時特別小,大概在八九歲就開始寫了,所以寫作這件事情本身早就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的整個成長階段一直都在寫作。到現在,我覺得寫作仍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很自然的事情。不過這也不是說我從小就有一個作家夢,我寫作就是我想說話,想表達,想分享,想和別人交流。這個和文學甚至都沒有什么關系。直到現在我都不覺得自己和文學有什么關系。寫作是寫作,文學是文學。寫作就是表達的一種方式。我小時候算得上是中國互聯網最早的一代網民,那時我經常在網上發帖寫東西,把生活中的經歷寫成文章,發表在報刊上,久而久之寫作和發表對我來說就像吃飯喝水那樣自然,沒有什么特別的轉折點。

    我不像其他從小立志要成為作家的青年作家,并未帶著寫作的使命感或其他。我覺得我們這一代青年作家所面臨比較大的一個問題是文學在這個時代比較式微了,不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文學熱時期有很多人關注。我們這一代人寫作面臨更多的是時代的局限性,關注度變小,然后寫作的限制變多,回報也變得越來越少。比如我得了某個文學獎后,外界不會有太大的反應,只有文學內部小圈子知道。當然,這也沒什么可抱怨的,其他學科行業多半也是如此。寫作并不能帶來很多的收益,所以我認識的大部分青年寫作者,需要做其他工作來賺錢,我覺得這可能是現代青年寫作的一個困境。

    □可否結合你的作品,談談最近10年的創作方向和寫法上的一些改變?

    ■我覺得更多的是從一種業余寫作的狀態變成了一種職業寫作的狀態。以前是一邊工作一邊寫作,寫作有點像兒戲,都是基于自己的個人興趣進行寫作。后來在寫作時會更考慮讀者,考慮寫作之外其他方面的因素,會去有意識地去尋找一些題材,也會為一部小說做比較久的準備。寫作的速度越來越慢了,也寫得越來越認真了。

    □可否在近幾年你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分享一件讓你最難忘的故事?

    ■我覺得最難忘的故事是在刑警大隊實習時,我的大隊長當著我的面被紀委抓走了。當時正好是三年掃黑除惡期間,我們刑警大隊上上下下都在辦兩個案子,都是涉黑的。其中一個比較大的案子,頭號嫌疑人已經被抓,但他一直是零口供。當天隊里部署下午去外省抓該案二號嫌疑人,正當大隊長跟我和另外兩個同事開早會時,大隊長突然接到一個電話,沒說幾句就默默地把電話掛了。這時走進來幾名紀委的同志把桌上東西都收走,把他的辦公室貼上了封條。當場抓走了大隊長,這大概是我經歷過的最有戲劇性的場面。

    □不斷進入各行各業工作,接觸各類人群,對你的文學創作最大幫助是什么?

    ■在我看來更多的幫助是使我這個人變得更成熟了。我看到了更多關于這個社會的各個切面、各個階層、各式各樣的人,還有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學到了很多我之前從來不了解的知識。這些成長和收獲不一定直接體現在我的作品上,但它們更多的是塑造了我,我變成了一個怎樣的人,因此會間接反映在我的作品里。

    □以《東游西蕩》中《小孩子的游戲》為例,講講在文字表層之外,你希望傳遞出什么?

    ■《小孩子的游戲》其實是我第一次參加完全程馬拉松之后寫的,寫得特別早,我記得好像是 2015 年。當時“一起玩吧”那句話引自我特別喜歡的日本漫畫家浦澤直樹漫畫《20世紀少年》里的一句臺詞。我寫那篇文章時處于一個很年輕、很中二的一個狀態,第一次跑完全馬,懷著一種特別激蕩的心情,所以那時希望所有的年輕人都別辜負自己的青春和時光,想做什么就立刻去做,因為時間不等人。

    □有什么創作計劃,正在寫什么作品?

    ■我接下來一是會寫一部10萬字左右的小說,關于劇本殺的懸疑題材。這部小說是一年前就開始寫的,寫了1萬多字,后來因為各種事情擱筆了。現在準備重新拾起來寫完。二是我準備了一年多的時間想要去寫一部講打牌的小說,也是一個懸疑題材,故事背景是發生在南京,所以過去的一年,我搬到南京住。

    国产精品成人精品久久久| 无码人妻精品内射一二三AV | 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国产偷窥熟女精品视频大全| 国产精品揄拍一区二区|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动漫| 91精品成人免费国产|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精品国产性色无码AV网站| 69精品免费视频| 杨幂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中日韩精品电影推荐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综合|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九九99精品|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2018|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窝窝午夜看片成人精品| 51视频精品全部免费最新| 久久99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薰衣草| freesexvideos精品老师毛多| 国产精品免费小视频| 国产精品你懂的在线播放| 午夜福利麻豆国产精品|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2022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91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精品视频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97|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王友容 | 国产精品视频色拍拍| 久久er热视频在这里精品|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美女|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 人妖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文 | 久久这里只精品热免费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