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廣州文藝》歐陽山文學獎頒獎
9月25日,第二屆《廣州文藝》歐陽山文學獎頒獎活動在廣州舉行。本屆歐陽山文學獎由廣州市文聯指導、廣州市文藝報刊社主辦,花城出版社、花城文學院承辦,評委會主任由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評論家李敬澤擔任,謝有順、徐則臣、韓春燕、胡弦等文學大家擔任評委,共評選出10部獲獎作品。
本屆歐陽山文學獎設中篇小說、短篇小說、詩歌、散文、評論五大門類。其中,中篇小說獎由《玉淵潭咖啡館》(豐杰)、《來自老鴉島的邀請》(王彤羽)摘得,《萬家燈火》(畀愚)、《雙玉魚》(陳再見)獲短篇小說獎,《燃爆記》(江子)、《我的原鄉就像一盆火》(海男)獲散文獎,《達·芬奇的不眠之夜(組詩)》(郭建強)、《愿望(組詩)》(藍藍)獲詩歌獎,評論獎則頒給了《“新南方寫作”的多樣性與可能性》(張燕玲)、《地域性與時代性同行——對于“新南方寫作”的初略思考》(賀仲明)。蔣述卓說,“本屆歐陽山文學獎的10部獲獎作品,皆是發揚抒寫人民美好生活的力作,展示了優秀作家與時代同行的志向、與人民同心的情懷,共同描摹擁抱廣闊現實的鮮活圖景。”
頒獎活動上,評委們分別向獲獎作家和評論家頒獎,著名作家歐陽山先生的外孫女田海藍代表歐陽山先生親屬致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作家徐貴祥,廣東省作家協會主席、中國文藝評論(暨南大學)基地主任蔣述卓,廣州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市社科聯主席曾偉玉,廣州市文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彭宇、胡子英,以及廣東省文化各界嘉賓到會祝賀。
活動當天,舉行了第二屆歐陽山文學獎座談會與《廣州文藝》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國內知名評論家、學者通過梳理90多年來以歐陽山為源流的“南方寫作”堅守人民立場、植根南方生活的精神內涵及創作方向,深入探討“新南方”的文脈傳承與多元探索,為廣州文學向“高峰”邁進鼓與呼。與會者共同探討新時代文學發展的機遇、路徑與目標,對《廣州文藝》的高質量發展寄予了深厚期望。
“歐陽山等前輩作家堅守的南方寫作,與如今掀起熱潮的新南方寫作一脈相承,它們共同構成了底蘊深厚的南方文學史。”座談會上,專家學者秉承歐陽山的文學精神,回溯了“南方寫作”的歷史淵源和發展脈絡。1932年,歐陽山在創辦“左聯”廣州分會的同時創辦了廣州最早的左翼文學雜志《廣州文藝》,并“請廣州作者全體動員”,創作了系列反映勞動群眾生活的文學作品,提出了以粵語抒寫大眾化的“南方寫作”。新中國成立后,涌現出歐陽山《三家巷》、黃谷柳《七十二家房客》、陳殘云《香飄四季》、秦牧的散文等文學經典。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又有以“南方文化論綱”“新南方主義精神”為代表的對南方文學的總體思索。與會專家認為,當下方興未艾的“新南方寫作”并非橫空出世的文學現象,而是對中國南方的文學經典的致敬,它接續了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傳統——堅守人民立場,為時代書寫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
“歐陽山先生是來自人民、扎根人民的文學家。”徐貴祥表示,以歐陽山命名的文學獎,必將感召和激勵更多的當代作家傳承歐陽山的精神品格,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守正創新,勇攀文學高峰,創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優質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