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文藝》2023年第9期|江非:我的愛(8首)
《我在哪里》
我走了很遠的路
現在我坐下來休息
我吃了剛從樹上
摘下的兩個蓮霧
我感到有些幸福
我坐在一條濱海公路旁
在海南島
我在海南省
突然有更多的愛
要給予自己
《我曾是想要甜餅的孩子》
我曾是我自己的孩子
當我不再是我父母的孩子
我曾是那個想要甜餅的孩子
當我的父母不會再把甜餅遞給他們的孩子
我曾想著甜餅總是在傍晚被端上長長的餐桌
如今它卻在半夜的夢中出現
甜餅都是甜的
有的餅心卻比海水還要咸
我曾以為甜餅都要用牙齒咬斷
然后在嘴里,慢慢地咀嚼
咽下
用伸出的舌尖
在雙唇上輕輕地抿舔
可是,有一張餅
卻不需要咀嚼
也不需要下咽
失去的事物
總是要去慢慢地找回
找不回來的
就壓在發硬的舌根下
用力地,慢慢地舔
《我的愛》
我不會愛這片土地勝過
愛另一片土地
不會愛這里的女人
勝過愛其他地方的女人
不會愛芒果樹勝過愛芒果本身
不會愛生
勝過愛死
不會愛死亡的悲憾
勝過愛死者本人
我不會愛那些嗷嗷待哺的幼童
勝于那垂垂暮年的老婦人
不會愛洶涌的海水
勝于平靜的河流
我不會愛生命的開始
勝于生命的終結
不會愛有用之物勝于無用之物
我愛藍色勝于白色
勝于一切的中間色
愛逝去之光勝于未來之時
我的愛來自于失敗虛無之心
和對緊握軸輪之手的無奈
我的無奈勝過一切
《在銀河系》
女人和男人們在銀河系
在太陽系,在地球上
年輕的女人們
靠著她們年輕的男人
他們看著月亮輕聲地笑著
有時他們也會因為
月光的缺失而心生不安
像一只只溫順的田鼠,走過田野
翕動著迷惑的眼睛和不安的嘴唇
但他們相互舔舐著,相互安慰
期待著他們的孩子,用一生
再一次重復他們全部的生活
他們有時也會渾身顫抖,因為恐懼
晝夜的逝去,就是衰老,接近死亡
但他們渾身的善意和德行
會把勞作后,短暫的人生中
失去一切,理解為接近天界
《母親說》
別把掉下的菜葉扔在地上,母親說
別以為你的外婆和祖母已經真的死去
有人,正在燈影里看著你
別把正在生長中的柿子樹的側枝全部削光
別讓夜晚的鞋頭沖著門口
母親說
要讓未來的日子有足夠的枝葉
迎接風雨,要給那些后半夜回家的
留下足夠的門和歇腳的枝丫
母親說,別讓母親看不到她們的孩子
別去給她們讀你們的書
她們在做夢,在夢里
一個一個,她見到你們
別讓傷心的母親醒來看不到你們
來,給我取下這個小東西,母親說
它和美結合在一起
垂在無花果樹下
太累了
來,如一頭嚼草的小牛
向著頭頂的流云望著
《沒有路通往那里》
沒有名字。沒有路可通往那里
只有一盞燈籠掛在那里,像心
多少人去了那里
無數
多少人回來了
無人知道
多少人贏得了他的所需之物
無人,像心
一頂小小的語言的帳篷
一只乞討者的空碗
像心
《世界的外衣》
世界并不是什么都沒穿
而是有一件外衣
所有人替它穿著,在人世間行走
薄暮時脫下,降下夜色
但沒有人看見
它到底穿的是什么
無人知道
是誰給世界穿上了這件衣服
那其實是一件薄薄的睡衣
來自于一位死去的裁縫
像一層薄薄的憂傷
一層火化爐的煙囪上
落下的灰
每天早上
世界穿上它
向所有的人打招呼:
你好
你好之后
無人應答,是無限的褶皺和沉默
《不要去理解》
不要試圖去理解一段音樂
不要去猜想死者都去了哪里
夜晚的門,都關著
有一些,也會偶爾打開
我們是用一座房子
來比喻我們的家,我們在家里
亮著燈,漂在漆黑的海上
用詞語比喻著門外的一切
我們是在一個遠處聽著
在一個盒子里,收聽外面那些遙遠的聲響
那些細微的動靜,或許是
一行遠去的足跡,或許
是誰摸索著走路,碰倒了什么
我們漂浮在一座房子里
我們亮著燈,用詞語比喻著門外的一切
房子里,有的人早已離開
有的,還在彈奏著剩余的一段樂曲
我們不要去問這樣的樂曲
什么時候停止
不要試圖去理解一段聽不到的音樂
不要去猜想死者都去了哪里
江非,1974年生,山東臨沂人,現居海南。著有詩集多部。曾獲華文青年詩人獎、揚子江詩學獎、屈原詩歌獎、徐志摩詩歌獎、海子詩歌獎、丁玲文學獎、茅盾文學新人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