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文化自信 攀登文學高峰 中國作家吉林文學周啟動
9月8日,中國作家“吉林文學周”在吉林啟動。活動分設長春和延邊兩個會場,為期一周,由中國作家協會社會聯絡部主辦,吉林省作家協會、延邊作家協會承辦,中華文學基金會協辦。
啟動儀式現場
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鄧凱、吉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張志偉出席啟動儀式并講話。中國作協社聯部主任李曉東主持啟動儀式。吉林省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張麗,延邊作協黨組書記、主席崔文德致辭。吉林省作協主席金仁順、生態環境部宣教司相關負責人、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蔡寶峰,作家葛水平、王久辛、劉建東、李春雷、吳克敬、小橋老樹、舒輝波、趙燕飛等出席啟動儀式。
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鄧凱出席啟動儀式、座談會并講話
鄧凱在講話中表示,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學工作。在新的歷史征程上,文學承擔著光榮而艱巨的使命責任,作家們要牢記“國之大者”,拓展文學胸襟,提升文學境界,把作協工作和文學事業融入黨和國家事業大局中去思考去推進,推動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吉林文學、延邊文學都是中國文學版圖中極具特色的組成部分,在發展中凝聚起獨特而開放的文學傳統,涌現出一批批具有廣泛影響的作家群體。中國作家文學周是中國作協公共文學服務領域的重要品牌,是文學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一張閃亮名片,相信通過本次“文學周”的舉辦,公共文學和文學志愿服務的理念會更加深入人心。今后,希望各級作協進一步推動文學走進社會生產生活各領域,讓優秀文學作品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中國作協社聯部主任李曉東主持啟動儀式和座談會
吉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張志偉出席啟動儀式并講話
張志偉表示,吉林歷史底蘊豐富,文化資源豐沛,近年來,吉林堅持守正創新、開放包容,實施文藝精品創作工程,深入實施“吉林文脈傳承工程”,為高水平建設文化強省、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有力支撐。中國作家“吉林文學周”是吉林文學界的盛事,促進了國內名家和省內廣大文學作者的指導交流,體現了作家開展文學服務的熱度,是文學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導向的踐行。通過這次活動,吉林大地勁吹文學之風,文學力量將進一步助力吉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吉林省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張麗
張麗在致辭中說,近年來,吉林省作協帶領全省作家和文學工作者奮力推動新時代吉林文學高質量發展,推出一批題材多樣、形式多樣的優秀作品;打造文學品牌,用心用情講好吉林故事;堅持守正創新,不斷拓展作協工作邊界;堅守人民立場,大力組織“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擴大有效覆蓋,廣泛開展文學服務基層工作。本次文學周將進一步激發吉林作家的創作潛力,推動吉林文學事業繁榮發展。
延邊作協黨組書記、主席崔文德
崔文德談到,近年來,延邊作協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公共文學和文學志愿服務活動,進一步提升了延邊文學的影響力。延邊作協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發揮文學陣地作用,拓寬思路、創新形式,積極響應中國作協號召,增進與兄弟作協的聯系,努力使作協工作更上一個臺階。
“育才圖書室”工程在舒蘭市11所中小學校、延邊汪清35所學校正式掛牌,共捐贈圖書6萬冊,總價值200萬元
啟動儀式現場舉行“大地文心·生態吉林”全國知名作家吉林行主題采訪采風活動授旗儀式和“新時代山鄉巨變文學與你同行”圖書捐贈儀式。
啟動儀式后,舉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與會作家表示,將進一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主動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奮發有為的使命擔當,努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作出自己的貢獻。
鄧凱在座談會總結中表示,作家們要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理解“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深刻把握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要求;要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從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實踐和當代實踐中提煉主題、提取素材,用文學的方式講好中國故事;要把提高質量作為創作的生命線,在生動火熱的時代實踐中,在人民豐富的生活創造中,不斷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內涵、藝術價值;要堅持守正創新,開辟新境界,不斷更新思想范式、藝術形式、話語方式,創造出新時代的文學風景,使中華文明永葆生機活力。
文學周期間,作家們將走進校園、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書店、圖書館、企業等,為青少年、基層作家和讀者進行創作輔導和授課;走進東北師范大學開展“百名作家進百校”系列活動,與師生暢談“青春的東北、青春的文學”;聚焦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以文學筆觸書寫吉林生態故事,通過一系列高品質、接地氣的文學活動,促進文學推廣和普及,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