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阿爾卑斯山的深情抒懷
    來源:文藝報 | 樂 境  2023年08月28日08:11

    一襲黑色演出服的塞繆爾·賽登伯格往臺上一站,端起閃亮的圓號,有種古代騎士的穿越感。深圳交響樂團的這場音樂會主題為“來自阿爾卑斯的號角”,這位圓號演奏家正是來自阿爾卑斯山下。他曾擔任慕尼黑愛樂樂團、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紐倫堡愛樂樂團等著名交響樂團的圓號首席,如今身為法蘭克福廣播交響樂團終身首席圓號,稱得上“大師級”的演奏家。

    賽登伯格以高超的技巧,完美地詮釋了理查·施特勞斯的《降E大調第二號圓號協奏曲》。尤其是對第二樂章的演奏,舒展而優美,靈動的音色宛如繪出一幅精致的田園風情畫,將理查·施特勞斯特有的旋律、和聲和節奏特征表現得十分到位。塞繆爾·賽登伯格深諳作曲家的圓號情結,理查·斯特勞斯未滿20歲時,就為圓號演奏家的父親寫出第一圓號協奏曲,事隔60年后,再度寫出第二部圓號協奏曲,深情標明:“追憶我的父親”。

    三個樂章一氣呵成,觀眾掌聲呼聲逐浪迭聳,塞繆爾含笑返場多次謝幕,加演了一曲《圣歌》。他說這是他在校讀書時特別喜歡的作品并經常演奏,他將此曲獻給深圳觀眾。果然,贏得了更大的掌聲與歡呼聲。待他再度返場時,又為觀眾獻上了一首西班牙風格的作品。演出在高潮中結束上半場。

    下半場,一把號角與40把圓號還有4把瓦格納號,像條金色河流般涌上了觀眾席,在通往兩側二樓的斜梯上,對稱排列開來。深交音樂總監林大葉胸有成竹地挺立在指揮臺上。為了這場音樂會,他曾從阿爾卑斯山腳下風塵仆仆地背回了一串牛鈴。這串牛鈴由純銅制作,臺下看過去有點像編鐘排序,每一個都閃爍著古老的光感。這串牛鈴的音高變化不同,隨著音樂旋律撞擊發出的聲音非常悅耳。牛鈴仿佛帶著阿爾卑斯山的風霜雨雪,在深交的打擊樂陣容里獨顯其身。它在樂手的觸碰中相互撞擊,由遠至近,好似帶來了阿爾卑斯草原上回蕩的群牛和聲,讓理查·斯特勞斯的鴻篇巨制《阿爾卑斯山交響曲》作品64的第9段“山上牧場”的這段演奏,更加入情入味、清新充盈。

    為更好地表現這場音樂會,演出現場還新添了雷電片。這是一種特制的閃閃發光的鋁片,高約兩米,懸掛在舞臺最后邊的一角,還配有一個小的僅有0.5毫米的鋼片。隨著情境演奏來到第19段《雷雨和暴風》,兩種大小質地不同的材質金屬片,生動描繪出雷劈電閃、山風狂飆的情景。還有一臺風箱也是為這場音樂會專門定制,從德國買回來的。手搖式的風箱通過帆布摩擦產生了逼真音效。在丁刀首席的引領下,打擊樂聲部很好地完成了魔幻般的大自然音響效果的演繹。

    整部作品條理分明,始于夜晚也終于夜晚,就像一部情景交融的散文詩。日出開始登山,穿過森林,繞過瀑布,各種音色分布編織著形象,經由“花的牧場”,穿過灌木叢和矮林,竟然迷路了。在經歷了第11段“冰川之上”、第12段“陡峭的巖石”的攀爬之后,歷經無數的艱辛終于登頂。高潮似乎應出現在此時:登頂之際,一覽眾山小!

    然而,作曲家并未如我們想象般以器樂齊奏呈現出宏大壯闊的交響樂氣象,而是陷入精細的綿綿傾訴中。這段雙簧管獨奏,在無比的優美中又摻雜了淡淡的憂傷。這是理查·斯特勞斯不同于他人之處,也是其內心深處的獨白。這是哲人立于山頂上的精神升華。樂曲沒有表現簡單的張揚亢奮,而是表現了作曲家內心深處的哲思,其中既有人性單純的回歸,又不乏對人生價值觀的理性審視。

    深交的雙簧管首席崔驍崢對自己總是有著近乎苛刻的高要求。在深圳大劇院和廣州星海音樂廳連續兩場演出之后,兩度完成的兩段獨奏并沒有讓他如釋重負,而是反復對比尋找其中差距。對于登頂后的這段不長的獨奏,他有著獨特的理解,認為這段非常難演奏的段落正是全曲的精華所在。雖然吹奏看似平和,但并不能真的吹得平和,要利用顫音和顫音的速律去演奏,外在展現平靜,而內心卻是波瀾起伏。內與外的冰火反差,構成了音樂的深度與難度。深交樂隊與之的銜接是很宏大的銜接,讓個人內在情感與樂隊宏大的山體般的結合有了更耐人尋味的內涵。深刻而單純、復雜而細膩,這是一種“信仰”,是屬于理查·斯特勞斯的。

    雙簧管僅僅是這部大作品中的一個細部、一個亮點。整場看去,指揮林大葉值得贊揚。他不僅具有操控全局的能量,還具備明察秋毫的睿智與敏捷。在這個有22段如詩如畫般樂段的大作品中,林大葉舉重若輕,激情揮灑時如翻江倒海,而到了哲思縝密時,他的一招一式又是那樣的成熟老練、穩重如山。

    這首作品是作曲家不可多得的晚年大成之作,對中年指揮家林大葉而言,則是他在成功挑戰一個個難度極高的經典名曲之后,又一次向自己提出的更高挑戰與更大難題。于他,這又何嘗不是一次人生的勇敢攀登?換言之,這個作品不僅再現了理查的攀登,也實現了指揮林大葉的自我攀登與深交的攀登。在音樂會的排練過程中,更可見到林大葉的縝密功夫。他的風格與從前相比,一次比一次更好、更成熟,他對音樂的詮釋,對于細節的平衡性,乃至對每一件樂器的發聲都做到了胸中有數,一絲不茍。一個指揮在不斷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同時,一個樂隊也在不斷攀升的過程中達到了新的高度。

    《阿爾卑斯山交響曲》是理查·施特勞斯的最后一首交響詩,是一首典型的標題音樂,是音符編織的散文詩。它聲情并茂,可“視”可“聞”。作品的創作動機源自作曲家在阿爾卑斯山麓的別墅居住,每天的山景在他的眼前變幻莫測。朝霞夕輝,云起云散,姿態萬千。當清風拂去空蒙山色,阿爾卑斯山筋脈聳動,那常年被雪覆蓋的山頂,好似穿透了藍天。硬朗的碧空,萬里無云,投一石子仿佛都會發出清脆的回響。微妙起伏的皚皚白雪,充滿張力。萬千氣象的阿爾卑斯山影響著藝術家的情感,也喚醒了他早年攀登此山的記憶。這首描述阿爾卑斯山的交響曲,好似圍繞著作曲家在學生時期一次攀登阿爾卑斯山的經歷,通過22個生動的樂段予以生動描述。在筆者的感受中,此曲實質上又書寫了作曲家整個一生的感悟。

    演出之后,筆者問林大葉,登頂是作品的高峰,也是樂隊和指揮的高光時刻,為何全曲沒有在這時結束?他回答,這才是大自然的規律,極盛而衰,月盈則虧。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而歸于無,周而復始……人生亦如此。

    這大約就是理查·施特勞斯作品的哲學深度吧。

    (作者系深圳交響樂團駐團藝術家)

    久久久无码精品午夜|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人体模特|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不卡 |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只有精品66|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四虎永久在线观看视频精品| 久久精品视频国产| 99精品久久精品| 国产2021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老子午夜精品无码| 青青青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陈冠希|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久久久精品| heyzo亚洲精品日韩| 免费看国产精品麻豆|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 午夜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麻豆成人AV网|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观看软件|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91成人精品视频|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发布|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 国产精品看高国产精品不卡|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野狼第一精品社区|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女教师|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影院| 任你躁在线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嫩草影院久久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