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何人不起故園情——詩詞文化中的羌笛
    來源:光明日報 | 張犇  2023年08月25日09:59

    羌笛是一種源于古羌人的民族民間樂器,傳說是秦漢之際游牧在西北高原的羌人所發(fā)明,故名羌笛,傳入中原后,形制經(jīng)過了改變。從南朝至唐宋的詩詞中,經(jīng)常能見到它的身影。羌笛既是唐詩中最常出現(xiàn)的意象之一,也是我國歷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文化符號。林庚在《詩的活力與詩的新原質(zhì)》中說,“只要碰見笛聲,便似乎無往而不成為好句”。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膾炙人口,千百年來,幽咽的笛聲與折柳送別的習俗成為經(jīng)常相伴而出現(xiàn)的文化意象。

    《說文解字》對“笛”字的解釋中有“笛,七孔筩也。從竹,由聲。羌笛三孔”之描述。應劭《風俗通義》引《樂記》云:“笛者,滌也,所以蕩滌邪穢,納之于雅正也。長二尺四寸,七孔。其后又有羌笛,馬融笛賦曰:‘近世雙笛從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龍鳴水中不見已,截竹吹之音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以當檛便易持,京君明賢,識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后出,是謂商聲五音畢’。”“京君”即西漢末學者京房,馬融認為正是京房加了一個最高音按孔,使羌笛成為五孔。

    沈括的《夢溪筆談》也對“羌笛”進行了描述:“笛有雅笛,有羌笛,其形制所始。舊說皆不同,周禮笙師教篪篴。或云漢武帝時,丘仲始作笛,又云,起于羌人。后漢馬融所賦,長笛空洞無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李善為之注云:七孔長一尺四寸,此乃今之橫笛耳。”唐代李善還曾對“雙笛”進行釋解:“然羌笛與笛二器不同,長于古笛,有三孔,大小異,故謂之雙笛。”按李善所言,“羌笛”“雙笛”應皆源于古羌,可見古羌在樂器制作上頗有造詣,而且,根據(jù)沈括對“羌笛五孔”的描述可推斷,至少在漢武帝之前,羌笛已流行于中原。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在“雙笛”后注謂“五孔”,給人感覺“雙笛”為一件樂器,其形制乃雙管并列,具備五孔。近代黃侃在《文選平點》中亦云“曰近世雙笛,別于古笛也”,將“雙笛”與“古笛”視為兩種樂器。清代胡彥升在《樂律表微》中認為“橫笛始于羌,與豎笛為雙笛。馬融《長笛賦》謂‘近世雙笛從羌起’者,古笛,非出于羌。世有雙笛,乃從羌之有橫笛起耳”。雖與馬融、李善觀點有異,但均認為“雙笛”源于古羌。

    概言之,羌笛本是流行于古代西北羌人日常生活中的民間樂器,后來成為南朝至唐宋詩詞中的重要意象,展現(xiàn)了羌笛所蘊含的豐富文化屬性。

    羌笛有很強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聲音“廖亮清越”、幽咽動人,有助于突出纏綿悱惻的詩意和蘊藉含蓄的形象,因而成了詩詞歌賦中表達邊塞將士戍邊意志和思鄉(xiāng)之情的最佳隱喻。

    南朝梁虞羲最早將“羌笛”引入詩詞創(chuàng)作之中,其在《詠霍將軍北伐》中所作的“胡笳關(guān)下思,羌笛隴頭鳴”,借“胡笳”“羌笛”歌頌漢名將霍去病的豐功偉績,也表達出自己立志為國效命、馬革裹尸的壯志豪情。南朝梁庾信奉使北上,羈留長安,被迫仕于西魏、北周,再未回南方,在這種心境之下,庾信寫下了“胡笳落淚曲,羌笛斷腸歌”,再借“胡笳”“羌笛”之音,抒發(fā)自己羈旅的孤寂凄涼。南朝陳張正見在《隴頭水二首》中也用“羌笛含流咽,胡笳雜水悲”,表達出戍邊將士聽著“胡笳”“羌笛”之音,飽受思鄉(xiāng)之苦,守衛(wèi)邊塞的家國情懷。在這幾首詩中均有出現(xiàn)了“隴頭”,指代當時邊塞之地,也正是其時氐人、羌人的聚居之地。南朝詩人的創(chuàng)作,是“羌笛”在唐代邊塞詩詞中密集出現(xiàn)的前奏。

    唐代詩人尤其愛在詩作中用“羌笛”的意象。尤其是邊塞詩人借物詠志,將“羌笛”低沉、傷痛、深幽的曲調(diào),與邊塞荒涼、久戍邊疆征未還的思鄉(xiāng)之情形成對應。如李頎的“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岑參的“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等。而王之渙的千古絕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更將這種思鄉(xiāng)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另外,唐代李氏皇帝崇信道教,拜老子為始祖,崇尚虛無、淡然、自然的審美風尚。而羌笛“廖亮清越”的聲音特點,正符合道家哲學的審美偏好,所以羌笛受到唐代上層社會的追捧。胡震亨《唐音癸簽》:“玄宗幸蜀,行次駱谷,謂高力士曰:‘吾不用張九齡之言,至此。’索長笛吹一曲,潸然流涕。后有司錄成譜以進,且請曲名,上曰:‘吾因思九齡,可名此曲為《謫仙怨》。’其音怨切,諸曲莫比。”

    至唐代中期,“羌笛”從最初表達戍邊艱辛和思鄉(xiāng)之情,逐漸演變?yōu)閮A訴別離之情的符號,曾經(jīng)的邊塞、戍邊、瀚海、大漠等情境表達被弱化。如李白在《清溪半夜聞笛》所作的“羌笛梅花引,吳溪隴水情。寒山秋浦月,腸斷玉關(guān)聲”,描繪的荒涼壯麗與哀怨婉轉(zhuǎn),悲愁之情盡顯。沈宇《武陽送別》中的“菊黃蘆白雁初飛,羌笛胡笳淚滿衣。送君腸斷秋江水,一去東流何日歸”,此處的“羌笛”已成為表達離別悲傷之情的代名詞。杜牧《見吳秀才與池妓別,因成絕句》中的“紅燭短時羌笛怨,清歌咽處蜀弦高”以及南唐馮延巳《芳草渡》中的“燕鴻遠,羌笛怨,渺渺澄波一片”,更是道盡了滿腔的離愁別緒。此時的“羌笛”已脫離其器用功能,主要表現(xiàn)出其文化屬性。

    精品福利视频第一|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 国产精品69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思思久久99热免费精品6| 久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之3|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久久九九AV免费精品|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亚洲| 2020国产精品自拍|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主播 |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 女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 在线涩涩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蜜桃导航一精品导航站|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人妻少妇精品视中文字幕国语| 国产人妖乱国产精品人妖|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龙口护士门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97精品人人妻人人|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gz久久久| 99久久做夜夜爱天天做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国产综合色产在线精品|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 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野战| 日本一卡精品视频免费|